《自然.通讯》发表地空学院孙立广研究论文

揭示南海过去千年气候变化与太平洋沃克环流的关联

立即捐赠中国科大一小时工资!

《新创基金会2010年年报》电子版(点击可浏览)

摘要:4月26日,《自然.通讯》发表了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极地环境研究室孙立广课题组的研究论文《过去千年南海水文变化与太平洋沃克环流变化》。以教育部博士生学术新人奖获得者晏宏为第一作者的这篇论文对南海地区过去千年降雨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热带太平洋地区世纪尺度的气候变化机制提出了新的认识。这是继2000年在自然主刊发表论文后,该研究小组又一重要成果,标志着由南极开始的生态地质学研究进入了生态与气候变化机制研究的新阶段。

4月26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极地环境研究室孙立广课题组的研究论文《过去千年南海水文变化与太平洋沃克环流变化》(South China Sea hydrological changes and Pacific Walker Circulation variations over the last millennium)(http://www.nature.com/ncomms/index.html)。以教育部博士生学术新人奖获得者晏宏为第一作者的这篇论文对南海地区过去千年降雨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热带太平洋地区世纪尺度的气候变化机制提出了新的认识。这是继2000年在自然主刊发表论文后,该研究小组又一重要成果,标志着由南极开始的生态地质学研究进入了生态与气候变化机制研究的新阶段。

在两个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的连续支持下,孙立广课题组过去8年来在南海西沙群岛进行了两次科学考察。他们采集了多个时间跨度超过千年的沉积柱,据此进行了古降雨记录重建。结果表明,位于赤道辐合带(ITCZ)北界附近的南海西沙地区在小冰期期间出现了降雨量增多的情况,这是传统热带气候变化机制理论所不能解释的。

通过进一步综合分析热带太平洋地区目前已有的一些古气候记录,课题组重建了过去千年热带太平洋地区降雨的空间结构变化,并得出结论:在相对较冷的小冰期(公元1400—1850),热带西太平洋地区降雨增多,而热带中东太平洋降雨减少,表明该时段太平洋沃克环流较强;在相对较为温暖的中世纪暖期(公元800-1300),热带西太平洋地区降雨偏少,而热带中东太平洋降雨偏多,表明该时段太平洋沃克环流较弱。该研究不仅提出了热带太平洋地区世纪尺度降雨变化的新机制,还发现热带太平洋地区世纪尺度的降雨变化与背景温度以及太阳辐射变化之间存在联系,这将有助于揭示热带地区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提出新的模型,并有助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

《自然.通讯》的审稿者认为:“这一证据的发现和新机制的提出是对热带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将激发科学家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好奇与兴趣。”

在该项研究工作中,科大08级研究生(科大04级本科)晏宏发挥了突出的作用,研究并得到了美国伍兹霍特海洋研究所Oppo教授及港大柳中晖、INH王玉宏等学者的有力协助。研究工作还得到了科技部973项目的资助,野外考察得到了总参作战部、海军司令部及西沙水警区官兵的大力支持。

说明: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网

《新创基金会2010年年报》电子版(点击可浏览)

立即捐赠中国科大一小时工资!

2011-05-25 上一篇: 萧娜,行政助理 下一篇: 白春礼院长对话中国科大海外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