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立骏:海归院士赤子心

给新校长发红包,立即捐赠科大!

通过支付宝、微信等手机扫码或信用卡在线30秒内派送红包哦(见页尾)。

中国科大新校长万立骏的曝光不多,这是一篇原载于《中华儿女》的的报道。

 能够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建设尽绵薄之力,感到既幸福,又非常快乐,也是作为中国人的自尊和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

“回国15年,国家给予我的荣誉和肯定远远比我付出的要多,有时自己感到心里不安,唯有加倍努力。”

一副眼镜,谦和的微笑,睿智而儒雅,这是万立骏院士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作为学者,他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担任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所长9年,他带领化学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身为中科院侨联主席和中国侨联副主席,他尽职尽责,一心为侨;而在学生们的眼中,他是一位体贴、宽容却又一丝不苟的导师。

2014年5月,万立骏获得首届北京华侨华人“京华奖”,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他一如既往地谦虚、低调。他一再说,和其他获奖者相比,自己其实很平凡,只是一个普通的科研工作者。“这不是属于我个人的荣誉,而是整个归侨和归侨科技工作者的荣誉。对我本人来说,更多的是一种鼓励和鞭策。”

科研攻坚者

万立骏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技术(简称STM)和纳米材料科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技术”还是个遥远而陌生的术语。

“简单说来:物质世界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研究原子和分子的运动是科学家们的梦想,只有了解了原子和分子的运动之后,才能想办法改进和创造新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而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技术可以在溶液的环境下,比如电池充电放电的过程中,原位观测到原子和分子的运动和反应。除了观测之外,这项技术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可以进行原子操纵,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原子、分子进行移动、组合,进行人工‘化学反应’。”采访刚开始,万立骏耐心通俗地向记者介绍起自己的研究领域。

目前,STM技术研究的重大前景是可以利用单个分子结构来“制造”与信息、电子有关的器件。比如电子电路中的电阻、电容、二极管等,使电子器件信息的存储量增大,不失为材料、信息的一次革命,近年已成为原位研究。

万立骏在纳米材料方面的研究,则是将电化学和纳米材料两方面相结合,发展新能源材料,包括手机和数码产品常用的锂离子电池,应用于汽车的燃料电池等;以及发展新型吸附材料,用于饮用水的处理等。

迄今为止,他已在国际多个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 单篇最高引用率近700次,总引用次数超过一万次。作为主要参加者、课题负责人及首席科学家,他参与了国家“973”,中国科学院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支持,2002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优秀入选者,并荣获2001-2002年度中国化学会-德国BASF巴斯夫青年知识创新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一、二等奖等,2005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获奖人),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获奖人),2009年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化学奖等。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被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化学会主任,SPM系列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等。还担任国内外10余种学术期刊的顾问编委和编委,担任《中国科学?化学》的主编。

这一长串成绩和荣誉,万立骏并没有过多提及。他说,和很多同龄人相比自己是幸运的,“在人生道路上,我选择了科研这个方向,并且不怕吃苦坚持走了下来”。

在曲折中坚持

1957年,万立骏出生在辽宁省新金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万立骏回到农村,瘦弱的身体挑起近200斤的重担,一走就是几公里,不到一年就被评为可以挣一等工分的社员。但在繁重的劳作之余,他渴求知识,仍然挤出时间来学习和提高自己。之后,他在乡村小学教过书,在新金县双塔公社做过几年报道员和广播站编辑,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为他带来了一次重大的人生转机。万立骏顺利考入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机械系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如今回头看,选择这个专业其实有很大的盲目性:“当时对自然科学了解很少,也不清楚这个专业是学什么的。只是当时理工科比较热。”在大学期间,万立骏成绩优良,还一直担任机械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1982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长春市,来到吉林省邮电工业总厂,成为工厂工具科热处理班的一名技术员,该工厂主要生产步进式电话交换机。

或许也有过落差,但他很快调整了自己,和工人们打成一片,成为了朋友。在工作中,他发现当时的热处理工艺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就虚心向工人师傅请教,向书本求教,和技术人员切磋生产中的问题,充分利用在大学所学知识,不断改进和完善材料热处理工艺,降低了废品率,受到工人师傅和技术人员的好评,当年就被评为工厂的先进工作者。

工厂的条件比较艰苦,只有简单的集体宿舍;没有食堂,只能到邻近的白求恩医科大学药厂食堂“蹭饭”。为了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万立骏一人住在工厂的电话交换机房里。当时东北的冬天零下30多度,下班后暖气就停止供应了,万立骏学习到夜深人静后,靠着两床厚厚的棉被和一台电炉子度过寒冬,又成为了工厂的一名夜间义务“值班员”。

在生产工作之余,他对于文学和文字的热爱也一直保持着。当时,他手里有一本英文儿童读物,就利用业余时间把这本书翻译成了中文,虽然这本书并没有出版,但这段美好的经历一直留在回忆里。学习专业技术,学习英语,写就了近百万字的读书笔记。“那段时间,虽然生活艰苦,但是有事情做,有奋斗方向,我还是觉得非常快乐的。”万立骏回忆道。

1983年,《长春日报》向社会公开招聘记者和编辑,喜欢文字和宣传工作的万立骏大胆报名试了一把,并凭借深厚的文字功底被顺利录取。向工厂请求调离的时候,领导却舍不得他离开。吉林省邮电管理局的有关领导得知情况后,为了使他发挥更大作用,将他调到邮电管理局政治部组织宣传处工作。这里的工作环境比工厂大有改善,但万立骏始终没有放弃他的人生理想和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

之后,他又考回母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的材料学家和晶体学家郭可信院士,从事透射电镜和材料表面离子镀膜技术的研究。1987年硕士毕业后,万立骏在大连海运学院(现大连海事大学)材料工艺研究所担任讲师。

在科技发展飞速的年代里,万立骏深感当时中国在某些研究领域和国际水平的差距,于是想出国学习。当时,万立骏从事透射电镜研究材料微观结构已经7年,扫描隧道显微技术的出现,让他颇为激动,他认识到,这正是自己想要投入和挑战的一项新技术。

“百人计划召唤我回国”

1992年,万立骏带着妻儿远赴日本仙台,在日本东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开始了电化学和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技术的研究。

初到异国他乡,面临诸多困难,由于是公派自费留学,除了要学习专业,他还要在忙碌的学习之外打工来补贴家用,甚至在周末到豆腐坊当小工,也当过搬运工和快递员。从材料学转到化学专业,也意味着他要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化学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在过新年的时候,日本家家户户都在欢度节日,他却独自一人开车到实验室,在那里工作到深夜。在学业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万立骏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和毅力坚持着,克服了语言、生活和专业方面的重重困难。

经过三年努力,万立骏获得日本东北大学博士学位,先后进入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JST/ERATO)任研究员;在北海道大学触媒化学研究中心为表面分子化学大泽研究室建立电化学STM研究小组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随后又调入东北大学任助理教授。

在日本工作和生活多年,万立骏一直心系祖国,关心着祖国的发展和变化。在异乡求学,他深切地感受到了当时中国科研同国际水平相比的巨大差距,每每参加一些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时,很少能看到国人的身影。于是,回国发展,为祖国效力的念头愈加强烈。虽然当时在日本已经站稳脚跟,留下来或者去其他发达国家也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但他回国的决心非常坚定。

1997年,中国科学院启动“百人计划”。当看到“百人计划”的招聘启事时,他的心立刻被点燃了。万立骏于1998年申请并通过“百人计划”答辩,第二年回到祖国,来到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

回国后,生活环境和国外相比有很大的落差。当时每月的工资和补贴加在一起只有3000多元;夫人没有工作,儿子入学要他到学校“求情”,全家在北京落户也需要他到处奔走;化学所的周围还是泥土路,每到春天就刮起黄沙;全家住在42平米的旧宿舍里,没有条件洗澡,下水管也经常不灵。科研条件也不尽人意,很多化学试剂和实验材料,甚至实验用的气体和水都达不到研究的要求。但是实验室的领导和同事们给予了他很多帮助,配给他两间最好的实验室,实验室主任白春礼院士亲自挑选最好的办公家具为他装备实验室等。这让万立骏感动,找到了“家”的温暖。他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艰难中开始了研究和事业,并且取得了成果。

体贴的“工作狂”

在同事和学生眼里,万立骏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他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晚上12点,带着学生通宵达旦地做实验更是常有的事。担任所长后,行政管理事务也很繁忙。但是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出现在实验室指导学生。从国外出差回来总是时差都不倒就直接投入工作。身为院士,他直到现在还保持着亲自给学生改文章的习惯。2009年国庆节期间,他带着布满血丝的眼睛一直在办公室工作,直到眼底出血不得不去医院。还有一次,他在走路时思考分子组装模型问题,被栅栏门上的铁筋划破头皮,去医院缝了7针。

严谨,则是他工作的另一个重要风格。他对学术容不得半点敷衍,对数据的准确性和重现性的要求近乎苛刻。学生每次提交给他的数据,他都会直接上仪器直接找到原始数据。实验结果哪怕出现了一点不正常情况,他都会要求学生重新再做。他给学生修改文章同样如此,每一篇文章,通常都要改上好几遍,从头到尾,从段落、句型,到表达方式、标点符号、结果分析,甚至参考文献引用都要改到他满意为止。

而严格的背后,是生活上的悉心关爱和包容。除了在实验室和学生并肩战斗外,和每个学生聊天、谈心,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理想,也是他工作的重要部分。每一位学生都有过与万老师交心的长谈。每当有学生生病住院,不管多忙,他都会抽出时间去医院看望。甚至当有学生的情绪出现波动,他都会敏锐地察觉到,然后尽力帮助他们解决。用学生的话来说,“在万老师的团队里,总是感到源源不断的温暖。我们更加觉得应该在研究中做出点成绩!”

万立骏一直认为,作为导师,对待学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在他看来,宽容是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潜能的前提,看到学生的优点很重要。在学生的研究工作遇到困难时,应该去了解和帮助解决,而不是一味地责备和否定。他说,现在的学生压力很大,不仅承载着来自家庭、社会多方面的期望,还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这些对他们来说已经是超负荷了。“我愿意与学生多进行交流,在他们的生活学习上多一点关心,让他们每天快乐地工作和生活。”

另一份责任

在研究工作之外,万立骏从2004年2月起担任化学研究所所长长达9年。作为中科院规模最大、人员最多的研究所之一,化学所有10余位“两院”院士,100多位研究员、600多名职工、千余名学生。担任所长后,他一直把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国家建设能力,把创造所内的学术氛围和构建研究平台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结合中科院“一三五”发展战略,他带领全所科研和管理人员,进一步凝练创新科技目标,调整科研组织结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使化学所产生了风清气正,人人奋发向上的大好局面;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形成了化学所结构合理,具有科研、技术以及支撑等全方位功能的人才队伍;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化学所连续多年科学论文发表数量和论文引用列全国独立科学研究机构第一位,强调科研成果为国民经济服务,突出抓紧重大科学成果转化,化学所多项重大成果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大力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和园区建设,改善了研究所科学研究条件。

在他的支持和推动下,化学所放开了很多测试仪器设备的使用权限,并开办了一系列的仪器操作培训班,通过培训之后学生便可以自己动手操作仪器设备,这些都直接着力于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加强所内与国内外其他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也是他的工作重心之一。化学所已经与包括日本分子所、日本东京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德国马普所、福建物构所、大连化学所、苏州纳米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外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开展了定期与不定期的学术交流会,各个实验室课题组与同行之间各种形式的交流合作也是遍地开花,几乎每个实验室、每个课题组都有来自国内外的学生和业内同行到化学所做长期或短期的联合培养、学术交流。引进来的同时,他也支持化学所走出去,鼓励每个实验室派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学术交流,以了解整个领域的发展前沿和最新研究动态。

每年,化学所的学生都有机会和来自世界各地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国际知名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所里的两大品牌——分子科学论坛和分子科学前沿讲座也让学生受益匪浅。万立骏也总是尽己所能地为学生们争取机会。

2010年12月,万立骏当选中科院侨联主席,2012年当选中共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2013年当选全国侨联副主席,这是另一份重任。对于侨联工作,他同样饱含热情,倾注自己的心血与精力。他领导全国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和委员会成员一道,结合新时期侨联工作特点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积极为广大归侨侨眷搭建良好的平台,为中科院、为北京市的建设和发展做贡献。

对话万立骏

《中华儿女》:对于刚刚进入科研领域工作的年轻人,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万立骏:做自然科学是比较苦的,找一个感兴趣的方向非常重要。一旦有了方向,想做出些成绩来,必须有吃苦的准备。不吃苦,是不可能得到预期的成果的。

《中华儿女》:说到吃苦,在日本留学期间,您一边搞研究,一边勤工俭学,一定很辛苦,在您看来当时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万立骏:体力上的辛苦其实没有什么,最大的苦闷是无助,是有限的时间和许多要学的本领,还有表现出中国人的能力,树立中国人的威信。很多研究是自己开创的,要靠自己探索;很多实验是没有人教你、带你的。比如当时要制作扫描隧道显微镜用的探针针尖,用一个玻璃管,把10微米粗的白金丝封装在玻璃管中然后拉伸,针尖要做到最尖的地方只露出一个原子,你想这个难度有多大?开始不知道怎么做,只能在别人做实验的时候我在旁边看,自己慢慢摸索。这样做了一个星期,兴许做出来的针尖还一个都用不了。在实验没有结果的时候,也是最苦恼、压力最大的时候。

《中华儿女》:您当选中科院侨联主席以来,做了很多实际的工作,请您具体谈一谈。

万立骏:工作是我和大家一起做的。中国科学院侨联改选的时候,我当选中国科学院侨联主席,当时感到压力很大。在工作中,得到院党组的大力支持,白春礼院长也亲自过问侨联的工作,听取侨联在内的各个群众团体、民主党派的工作汇报。

工作中,主要采取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想办法凝聚更多的归侨,把海外回来的人才尽量吸收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在老侨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新侨的队伍。二是尽可能想办法解决他们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比如回来后孩子上学,落户等,这些问题力所能及地帮他们解决。在科研工作、创业等方面也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条件,有什么好的项目,主动向有关部门包括地方政府推荐。三是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对于已经退休的老侨,关怀他们的生活,多开展联欢活动等。对于新侨,通过举办研讨会等,一起为国家的发展,为科学院的工作献计献策,并且形成一些文字材料,递交到全国侨联和中央有关部门。

《中华儿女》:现在看来,您怎么评价自己当年回国的选择?

万立骏:当年的选择是正确的,也是应该的,至今无怨无悔。回国15年,国家给予我的荣誉和肯定远远比我付出的要多,有时自己感到心里不安,唯有加倍努力,才是对祖国和对党的最好回报,也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承担的责任。我本人最大的收获是,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够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建设尽绵薄之力,感到既幸福又快乐,也是作为中国人的自尊和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

新闻来源:新闻来源:本文原载于《中华儿女》杂志,刊登于2014年5月人民网

捐赠对象与额度:仅限中国科大已毕业校友与科大教师,绝不鼓励学籍尚在科大之学生捐赠。建议仍在深造之校友捐赠不超过20元;工作第一年校友捐赠不超过50元。新创基金会将尽力为捐赠金额明显高于建议金额的年轻校友退款。

红包尾数:中国人红包讲究吉利,尾数只能是双数,不要单数哦。您可选择捐赠8.8、20、58、66、88等,不能是57(虽然今年是科大57周岁)。

红包性质说明:“红包”系象征性说法,并非给新校长的私人财物赠予,而是向中国科大的公益捐赠,校友有权指定何种中国科大的公益项目,资助母校发展的建设项目详见新创基金会网站。财务承诺附后。

财务说明与承诺:新创基金会承诺财务公开,捐赠校友有权调阅财务详单。我们还承诺为中国大陆校友提供公益捐赠税前服务。基金会每年在年报之财务报告中公布每个项目基金的去向。

捐赠中国科大方式

—您的公益捐赠可获中国大陆个税减免!

1)支付宝账号

    支付宝二维码:手机支付宝扫描即可支付

                        

2)微信捐赠:向公众号“USTCIF”发送“微信捐赠”,按照提示操作即可。

           

100元                                  200元

           

300元                                 500元

3)在线捐赠:点击 GIVING.USTC.EDU.CN, 支持多种在线捐赠,快捷支付支持输入信用卡号与密码的闪电捐赠(不需开通网上银行);支持国内各银行网银与信用卡;海外捐赠支持全球Visa、Master、JCB信用卡刷卡捐赠,已在全球15个国家(含港澳台)刷卡成功;

4) 银行账号
    户名:中国科技大学北京校友会  
    账号:8603 8046 6310 001 
    支行名称:招商银行北京中关村支行
    附言:备注您选择的项目

201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