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困学守望“育人终身成就奖”获奖者简介

向基础课教师致敬——点击立即捐赠“困学守望”!,捐赠方式见页尾

相关阅读:历届困学守望奖教金获奖名单

第十一届(2016年)

张鄂棠

张鄂棠,1934出生,1962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1973年至1995年,任教于中国科大数学系至退休,任副教授。曾于1990年-1991年、1990年-1995年分别教授少年班、近代物理系单变量微积分、多变量微积分课程。于1994年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

霍剑青

1970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航空仪表专业。1977年2月开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历任天文与应用物理系主任、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副主任。曾兼任教育部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基础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委员。

三十多年来全面承担了普通物理、理论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等课程及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指导硕士生、博士生等各项教学、科研工作。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改革思路和实践效果方面有突破。1994年-2004年主持了物理实验课的改革与实践,率先于全国高校全面提出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改革的思想并主持实施。研制了国内外第一套虚拟实验教学软件“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开辟了实验教学的新模式,为实现网络远程实验教学开创了途径和方法。在大面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并在全国起到了广泛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上述改革的主要思想和内容已凝练到2008年版和2010年版“教育部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

所负责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2001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所主持的“大学物理实验” 课程2003年被评为教育部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所负责主编的“大学物理实验”教材被评为教育部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主持建设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心2005年被评为教育部首批国家级示范中心,作为带头人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团队2007年被评为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作为主要获奖人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共8项。作为负责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学软件6部、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大学物理实验”(一、二、三、四册)2套,发表科研论文、教学研究论文各50余篇。2002年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2003年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2007年获国家级名师奖。

詹如娟

196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 毕业后一直在高等学校和研究所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过电动力学、应用等离子体物理、等离子体放电原理、电磁学等课程。

1988年后主要从事低温等离子体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制了适用的直流、微波(ECR及微波表面波) 等离子体源,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合成金刚石、类金刚石、碳化硅、碳化钽等多种功能薄膜、进行了铁基材料表面等离子体氮化及聚合物表面等离子体改性等相关的等离子体应用及应用基础研究。建立了多种用于低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参数诊断手段,开展了等离子体参数对这些过程影响研究。利用加栅网和掺入惰性气体两种方法成功进行了等离子体电子温度调整控制,并研究了电子温度的调控对PCVD过程反应粒子的影响。开展了大气压辉光放电实验研究,成功使用多种形状的电极,在多种气体中获得了稳定的大气压辉光放电,并成功研制了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喷流装置和大气压表面放电装置,进行了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的应用研究。

第十届(2015年)

季孝达

1943年生,上海加定人氏,长于苏州,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专业,后留校工作。1968年5月-1968年11月调入北京矿业学院任教,1968年12月-1977年3月于淮南矿务局工作,1977年3月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事数学物理教学和研究,2006年12月-2009年12月,退休返聘继续从事本科生教学。

季孝达先生长期从事本科生教学工作,多次讲授过“数理方程”、“复变函数”等本科生数学课程和“应用泛函分析”等本科生研究生选修课程。90年代后期起,她担任数学系数理方法教研室主任,后改任为数理方法课程组组长、数学物理方程主讲教授,主持编写了新的《数学物理方程》教材,帮助青年教师熟悉教材,改进教学方法, 促进课程组顺利完成新老交替。2008年,“数理方程”课程被评为校精品课程,2009年评为安徽省省级精品课程并列入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作为讲授基础课的老师,她连续多年被学生选为全校十位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先后获得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安徽省教学名师奖、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项。

季孝达先生从教50余年,在科大教学35载,教学研究硕果累累,是科大老一辈教师的典型代表与年青教师的楷模。

向守平

1945年出生于湖南省吉首市,土家族,1968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81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至今。1993年获瑞士巴塞尔大学博士学位。1995年6月晋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同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1996年-1998年任中国科大天文与应用物理系主任,1999年-2003年任中国科大教务处处长,2001年-2005年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天文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中国科大教务处处长,天文与应用物理系主任。兼任国家教委第二届高等学校理科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委员会天文学教学指导组成员。

向守平先生长期从事本科生教学工作,多次讲授过“天体物理概观”、“时间与空间”等课程;至今仍然坚持讲授“力学”、“热学”、“原子物理”等本科物理基础课。他主讲的《天体物理概论》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被评为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他主讲的《认识宇宙》课程于2011年进入“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首批上线课程。他在教学中积极参与力学课程组以及校教学督导组的工作,帮助年轻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目前还担任教育部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天文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的项目负责人。多年来编写教材《力学与理论力学》、《天体物理概论》等,译有《引力与时空》、《宇宙学》等著作。因在教学研究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果,2003年他被评为安徽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名师,2006年被评为教育部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名师,2008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他所培养的博士中有三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向守平先生长期致力于宇宙学和相对论天体物理的科学研究。迄今已发表论文50余篇,参与编著出版书籍和著作6本。向守平先生是长期执教于科大的杰出教育家,数十年如一日,是科大老一辈教师的典型代表与年青教师的楷模。

楼立人

1942年2月生。1964年9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1964年9月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北京物理所工作,1965年12月-1975年8月,调入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所工作,1975年8月,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任教,1981年8月被聘为讲师,1985年9月被聘为副教授,1995年6月被聘为教授。

楼立人长期从事本科生教学工作,多次讲授过“原子物理”、 “量子力学”等本科物理基础课程、“固体物理”等本科生专业课程、“固体光跃迁”等本科生研究生选修课程。著有《发光物理基础—固体光跃迁过程》一书。他曾负责学校原子物理课程组的教学组织工作,培养的一批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基础课程重要的教学骨干。

第九届(2014年)

陈祖墀

1965年,山东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由华罗庚教授正在创建的统筹方法研究室,师从华罗庚教授学习并研究应用数学。

1973-1974受学校指派曾参与华北油田的勘测和开发,与北京大学数学系一起从事建立地层模型和数值模拟的研究工作。该工作结束后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集体一等奖。 1980年开始专门从事偏微分方程的研究工作。1983年至1985年由美国加州大学柏克利(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分校数学系的陈省身教授(Professor S.S.Chern)推荐到该校数学系,作为访问学者从事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进修与研究工作。 1987年起至今被美国数学会聘为“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并吸收为美国数学会会员,数次被美国和英国教育科研信息机构编入“世界人名录”和“剑桥人名录”。 1985年底回国,1986年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提升为教授,同年享受由国务院颁发的专家特殊政府津贴待遇。1995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作为访问学者,于1995年9月至1996年1月应邀访问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Berkeley)分校数学系和普度(Purdue)大学数学系,从事非线性方程的研究工作。

从大学毕业至今,一直在中国科大数学系从事教学、科研和培养研究生的工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科研项目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至今,培养数学研究生20余名。曾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优秀导师奖”,“安徽省优秀教师奖”,“中国科技大学教学名师”和“安徽省教学名师”等多项奖励。

顾新身

1958—1968,北京大学数学系六年制本科及研究性毕业。1968—1977,安徽蚌埠八中,二十中教书。1977年12月起在科大数学系从事教学工作。曾辅导过数学系微积分,数学系第二学期的复变函数,为79级,80级上过微积分,为研究生上过实变与泛函,为各个院系上过高等数学,复变函数,数理方程等课。研究方向,微分方程特征值与孤立子理论。

1995年提升为教授,1992年是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奖者之一,获奖题目是“孤立子理论的研究”,1997年是中科院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者之一,获奖题目是“非数学系实变与泛函”的创建与实践。2002年退休后为本科生上过高等数学B2及选修课实变与泛函,大学数学回过等,为自动化系及管理学院研究生上过实变与泛函课,2005年—2011年4月为物理学院3,4班上微积分,2012年起,为全校(错学期)开微积分选修课至今。

俞昌旋

1941年生,福建省福清市人。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并留校任教。

1992年6月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评为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主任,校学位委员会委员,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国家863计划聚变-裂变混合堆专题专家组专家,国家“863”计划激光聚变实验和诊断专题专家组专家和顾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物理II学科评审组成员,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物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磁约束核聚变专家委员会委员,惯性约束核聚变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大科学工程EAST装置科枝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G辑)》、《Chinese Physics Letters》、《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物理》等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研究,曾承担并完成了国家攀登计划“非线性科学”项目、及“863”高技术计划“聚变-裂变混合堆”专题和 “激光聚变实验和诊断”专题的相关课题研究,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基金和面上基金等多项研究项目。与他人合作,在磁约束等离子体湍流和反常输运、等离子体非线性现象、等离子体诊断等领域取得多项有重要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s of Plasmas》等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与项志遴教授合作著书《高温等离子体诊断技术》一部。曾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和总装备部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曾被国家教委和人事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并获全国优秀教师奖章。

胡友秋

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应用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1968年于中国科学院空间物理所研究生毕业,后留该所工作;1978 年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任教至今。

1987年晋升教授,1993年批准为博士导师。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副主任、地球物理学会理事,现任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自1992年10月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访问过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美国大气研究中心高山天文台、哈佛—史密斯天体物理中心、麻省理工学院、布朗大学、德国马普高层大气研究所、印度射电天体物理中心、日本京都大学、英国Wales大学等单位,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主讲过力学、热学、电磁学、磁流体力学等本科基础课程和磁流体力学解析方法、空间等离子体数值模拟等硕士学位课程,编著《高等物理精编—电磁学》、主编《电磁学》和合著《空间等离子体数值模拟》,后者获1996年度中国图书奖。他曾荣获合肥“七·五” 期间优秀科技人员(1991年)、安徽省“三育人”先进个人(1994年)、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师(1994年)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称号(2000年)。

第八届(2013年)

谢盛刚

1939年生,196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数学系。1961年7月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1970年11月调入云南省建筑总公司科研所工作,任电气技术员。1979年1月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1992年6月任教授。2002年5月-2004年7月返聘。2004年9月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聘为首批课程讲座教授。

谢盛刚先生长期从事本科生教学工作,多次讲授过“初等数论”、“复变函数”、“数学分析”、“微积分”等课程;近十多年坚持讲授“单变量微积分”、“多变量微积分”等本科数学基础课。他在教学中积极协助微积分课程组负责人组织教学研究活动,指导帮助多名助教做好教辅工作,编写教材《微积分》(上、下)以及《高等学校过渡教材读本(数学)》等。

薛兴恒

1938年生,1959年7月毕业于云南大学数学系,9月分配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工作,2001年10月退休返聘。

薛兴恒先生长期从事本科生教学工作,多次讲授过“复变函数”、 “数理方程”、“微积分”等基础课程。先后参与编写《数学物理偏微分方程》、《数学物理方程》、《积分表》等多本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薛兴恒先生多年来坚持应用数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曾参加推广“优选法”以及石油部“地震波正反演问题”等研究。作为集体项目,1989年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张玉民

1937年生,195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1959年9月分配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教研室工作。1992年任教授。198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础物理中心成立后,他长期担任基础物理中心课堂教学组组长。1991-1996年,任基础物理中心总支书记。2000-2013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教学督导。

张玉民先生在科大工作的五十余年间,长期从事物理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多次讲授过“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量子力学”等本科物理基础课。同时还讲授过“高等量子力学”等研究生课程。

张玉民先生长期致力于教材的编撰。从1987年起,先后出版《普通物理》、《热学》、《电磁学》等著作。先后荣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教学参考书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等奖项。其中,《电磁学》和《热学》两本教材被教育部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此外,两次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992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程福臻

1942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天文学会理事长。

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1984年获意大利国际研究生院博士学位,1985年作为访问学者在哈佛大学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工作。1990年晋升教授,1992-1993年在美国空间望远镜科学所工作。1994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程福臻教授曾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教务长,中国科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大天体物理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安徽省天文学会秘书长、常务理事。

程福臻先生从事教学工作四十余年,长期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坚持讲授《电磁学》等基础课程,同时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因材施教,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堂讨论和课外教学系列讲座,注重对学生素质、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并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测评中,多次受到学生的广泛赞誉。他极为重视教学队伍建设,以“一对一”的形式培养十多名青年教师走上主讲基础课的课堂,在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2003年被评为安徽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名师,2006年被评为教育部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名师,2008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他所培养的博士中有三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程福臻先生长期致力于天体物理的科学研究。迄今已发表论文120余篇,参与编著出版书籍和著作5本。作为主要成员,1982年、1991年两次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成果二等奖。1992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成果三等奖。

第七届(2012年)

田畴

1937年于江苏省泰州。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58-1969年在北京大学数学系工作,讲授“高等数学”、“微分几何”和“解析几何与代数”等基础课程,并进行“整体微分几何”等方向的研究。1969-1976年,在合肥一中坚持教学。1977年10月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恢复了大学数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82-1984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副主任,1987年任教授,1993年任博导并指导博士生。1991-1995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图书馆长。

田畴先生在科大数学系工作的数十年间,多次讲授过“微分几何”、“解析几何”等本科数学基础课,授课班级涵盖了数学系从77级到2002级绝大部分班级。同时还讲授过“微分流形”、“现代微分几何”、“李群及其在微分方程中的应用”以及“孤立子理论专题”等数学系研究生基础课程。

田畴先生的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孤立子理论与微分几何”方向。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约40篇,其中5篇曾获中科院1992年自然科学二等奖。 田畴先生还长期致力于教材的编撰。1960年代,就出版过《解析几何》、《平面解析几何补充教材》等著作。1990年代起,先后撰写出版《李群及其在微分方程中的应用》、《解析几何简明教程》等教材以及合作编撰《 孤立子理论与应用》、《非线性选讲》、《Symmetry:Soliton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等专业书籍。

夏上达

1938年生,196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磁学专业。1961-1976年在成都大学及四川师范大学物理系任教,主讲《量子力学》等课程。1977年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加速器专业,从事同步幅射加速器设计研制;1980年转入物理系。1985-1987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和贝克利国家实验室做访问学者;1993年、1998年在法国国家科学中心核物理所分别访问半年,2000-2004期间多次在香港城市大学进行访问教授工作。1993-1996年任物理系主任,主管教学。

夏上达先生,长期从事发光专业的教学和发光理论研究,在科大和国内发光界较早开始凝聚态和原子分子应用领域从头自洽计算研究,是国内固体发光界知名的理论家,先后发表SCI论文约140篇,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做大会邀请报告。他开创并改进了凝聚态物理和原子分子应用领域研究生《高等量子力学》课程的选材和讲授,先后16次,近3000研究生受益,获得学校的教学特等奖,赢得普遍赞誉。《群论及其应用》课程,开设并讲授10次,编写出版《群论与光谱》一书。

朱栋培

1941年生于江苏武进,1965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1965年留校任教至今。其间,1979-1981年以及1986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物理系做访问学者,1991年起任教授, 2009年被聘为《量子力学》课程讲座教授。先后担任过近代物理系副主任、校教务处长、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等职。

朱栋培先生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的教学与研究,一直是《量子力学》等重要物理课程的大师级教员,在国内外发表过关于量子场论、粒子物理和量子物理方面的论文数十篇,编写出版过《量子力学基础》、《原子物理与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物理大题典》、《高等物理精编》、《大学物理解题法诠释》、《实用理论物理》、《普通物理学》、《宇宙密码》等书籍20本。

1988年,朱栋培先生担任学校CUAPEA物理培训班主教练,当年科大被录取赴美研究生人数全国第一,此方面的教学成果荣获1989年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1999年,他组织参加国家中学生奥利匹克集训队的培训,带队参加国际中学生物理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他还长期担任安徽省物理学会竞赛委员会副主任,参与安徽省中学生物理竞赛的组织与培训工作。参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评审工作,2010年被聘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第六届(2011年)

周子舫

1959年从浙江宁波考入中国科大,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教授。2003年9月,周子舫教授退休,继续教学返聘。直到2009年,周子舫仍然参与浙江宁波地区招生。

韩荣典

1938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中国核学会理事、安徽核学会会长,先后主持建立了多个近代物理实验室,主持多项物理研究工作,获得过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曾被中组部、中宣部、国家教委等授予“全国高等教育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

冯玉瑜

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留校任教。1988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2016年9月16日逝世。

冯玉瑜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多次出国访问进行学术交流,访问过德国的Siegen大学,Darmstadt大学,Gottigen大学,意大利的Trieste大学,Florence大学,斯洛文尼亚的Ljubliana大学,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和美国的Purdue大学,并作学术报告。这期间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例如参加了1994年在苏黎世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以及应邀参加了在意大利Florence召开的国际多维逼近和插值会议,并做大会报告。

冯玉瑜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主讲多门本科生课程,一直担任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如样条函数、(多变量)函数逼近论、计算代数几何,以及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的教学工作。从1983年开始培养硕士生,1993年开始培养博士生,至今已培养毕业11名博士生,20多名硕士生。

冯玉瑜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从事三次样条、Bézier曲线等应用研究,1979-81年在美国Wisconsin大学数学研究中心,跟随de Boor教授系统地学习了样条函数和函数逼近论的基本理论,并完成了多篇研究论文。81年回国后,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图形学,以及数值逼近等方向的研究,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直承担中科院、教育部(教委)和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研究课题。

二十多年来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20多篇论文发表在SIAM,CAGD, Graphical Models, JAT, CAT, BIT, JCAM等国际著名刊物上,早期主要从事曲面的保型和逼近、三角域上B-B曲面、样条函数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令国内外同行所关注的成果。近几年来,在代数曲面造型,把分片代数曲面应用于构造过渡曲面及补洞等方面做了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曾获中科院自然科学贰等奖。最近在动态隐式曲线、曲面重构的理论和应用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工作。

第五届(2010年)

李祤神

1931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因病休学1年,复学后于1952年因院校调整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系。1955年师从申又枨教授开始4年制研究生学习,1959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63年晋升为北京大学数学系讲师,1970年3月调入安徽合肥二中任数学教员,1973年8月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任教,1980年晋升为教授。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研究所副所长、非线性中心副主任,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兢兢业业、呕心沥血,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安徽省数学会副理事长及秘书长、安徽省非线性科学学会理事长等学术职务。他于1982年获全国归国侨眷先进个人称号,于1984年获安徽省劳动模范称号。

李翊神教授是国际数学物理、非线性科学领域的著名学者,自上世纪60年代起直至晚年重病一直活跃在数学研究前沿,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了《孤子与可积系统》一书,并参与撰写由谷超豪院士主编的《孤子理论及其应用》一书的反散射方法章节。他为我国可积系统理论的传播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他在反散射方法、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对称、达布变换及其应用、可积系统的规范等价类等多个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工作,被公认为我国非线性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学术造诣精深,治学严谨,研究成果丰富系统,曾获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以及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国内外数学界享有很高的声望。

赵林城

196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2年5月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授予的理学博士学位 (导师为陈希孺教授),以后一直在该校工作, 1988年晋升为教授, 1990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94年当选为国际会 (ISI) 的member,2000-2002年为国际著名统计杂志 “Statistica Sinica” 的副主编。 曾任中国概率统计学会理事和常务理事,现任《应用概率统计》杂志编委。长期从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与理论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非参数统计,线性模型,回归分析,多元分析, 信号处理。

曹烈兆

1940年出生,原籍江苏武进,2014年4月4日逝世。1958年毕业于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物理系(5802),留校任教。1978年评为讲师。1979-1981年赴英国Sussex大学作访问学者。1985年评为副教授,1992年评为教授。1984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党总支书记,1987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副主任,2005年6月退休,退休后被物理学院返聘,仍然活跃在教学一线。他2009年患病手术之后,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学校曾多次劝他从辛苦的教学一线退下来,转为帮助年青老师提高教学水平,但曹烈兆教授一直坚持亲自讲课。

因为在教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曾获青优教学奖、校友优教奖、华为奖教金。中国科大名师奖、安徽省模范教师。王宽诚育才奖、“困学守望”杰出教学奖、“困学守望”育人终身成就奖。

曹烈兆教授长期从事低温物理、高温超导研究,发表论文140余篇。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合作编写了《热学,热力学和统计物理》(上下册)、《低温物理学》、《GBT 13811-2003电工术语-超导电性》等教材和著作;合作翻译了《极低温技术概论》著作。

汪克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56-1958年 民主德国研究生。曾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美国A&M大学、Purdue大学和Illinois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和非线性物理理论研究,独立及与他人合作发表科研论文二百余篇。曾任中国科大非线性科学联合研究组副组长。2002年对口支援到西南科技大学执教,担任西南科技大学物理学科兼职教授、学术带头人,组建了学术研究小组,为西南科技大学物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汪克林教授的带领下,西南科大的物理量子学研究走到了西南高校和研究所的前沿。在这七年中,研究小组共完成了二十余篇高质量的研究论文,部分成果还得到了欧洲等国内外物理学家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

第四届(2009年)

常庚哲

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数学会理事长,中国数学会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国家级教练员,1979年把 Neuberg-Pedoe 不等式首先介绍到我国。1988年任第29届IMO中国队领队。在计算几何领域中,与张景中等合作,对二维及高维上的Bernstein多项式证明凸性逆定理成立,解决了一个多年难题。

许咨宗

1963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验原子核物理专业,1966年中国科大(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梅镇岳先生取得实验原子核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1967年毕业留校, 聘任为近代物理系助教。

1967至今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主要承担原子核物理教学,1969-1970 在北京电器科学院参加北京市组织的半导体离子搀杂的试验研究;1971-1972参加上海原子核所(今天的上海应用物理所)核电站的零功率试验堆的实验;1973年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高能物理所前身)参加唐孝威先生主持的 “新的单电荷重粒子的寻找”的研究课题;1974-1976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能物理实验“大型多丝正比室”的制作和测试。1978-1979年作为中国科学院10人科学研究小组成员之一参加PETRA/DESY丁肇中领导的MarkJ 合作研究;1982-2002年参加 LEP/CERN丁肇中领导的 L3合作研究;2001-2003年参加“多间隙电阻板”气体探测器的R&D。2004年退休,同时返聘至今。

闫霂林

1941年生于广西融安,1964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曾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工作领域包括粒子物理;广义相对论;统计力学。

曾为SUNY at Stony Brook、University of Kentucky等访问学者,为国际理论物理中心成员、亚太理论物理中心高级学者,曾任 中国科大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2006年退休后返聘。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3)、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国家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2003)、中科院优秀博士生导师奖(2004, 2008)、“宝钢优秀教师奖”(本科生教学)(2002)等。

第三届(2008年)

李炯生

福建安溪县龙涓乡人,1935年出生于马来亚怡保,2015年5月8日逝世。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并任过《代数学通讯》主编,中国科大数学系代数教研室主任,中国数学会组合数学研究会理事。炯生主要从事数学科学中有限群论、图论和矩阵论等研究。 李炯生是中国科大版教材《线性代数》合著者之一。该教材被戏称为亚洲最难,给科大学生带来几十年的巨大痛苦。封底标“印数4000册”,学生笑说永远不需再版,因为仅科大数学系与少年班(限数理软件等专业)采用(90年代中两个系总人数约在80左右)。

主要著作有《计数》、《线性代数》、《高中数学竞赛教程》、《中国初等教学研究》等。译著有《组合学原理》。先后在国内外数学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在数学科研中取得丰硕成果。其事迹被收入英国剑桥传记中心出版的《国际知识分子名人录》;国际数学联合会主编的《世界数学家辞典》;《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名人录》;《中华当代文化名人大辞典》。

陈宏芳

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61年至今任职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79-1982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学者,1989-1991年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交换学者。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在科大曾承担课程有:原子物理、近代物理专题、高能对撞物理。曾译著“宇宙密码”,编著“原子物理学”,合作编著,“近代物理学”,“原子物理与量子力学”,“粒子探测技术”。曾获得:安徽省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壹等奖(少年班超常教育)(1989)、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优秀奖(1989)、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1995)。

长期从事高能粒子物理实验和新探测器的研发及有关应用的研究工作,以实验手段来研究物质的基本构成是进行粒子物理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主持及作为主要参加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紫外光敏气体丝室;自淬灭流光机制研究;LEP物理及新探测器研究;北京谱仪的物理研究; 中国科学院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专项科研基金(钨酸铅晶体的性能研究);国家科技部-弗拉芒(比利时)合作项目(闪烁材料研究在生命科学及高能物理中的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STAR相对论核核碰撞物理研究与飞行时间探测器研制”项目副负责人。曾经和正在参加的国际高能物理合作组有:E609(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L3, CMS(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BESII,BESIII(北京高能物理国家实验室)、STAR(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高能物理国际合作组。

第二届(2007年)

史济怀

1935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湖州,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同年9月分配到刚成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任教,先后担任数学系副主任、理科教学评估组组长、研究生院副院长、教务长、副校长和研究生院院长等职。

50多年来,他除了担任副校长职务时只上研究生课之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没有下过本科生讲台,他一直为本科生讲授《数学分析》、《常微分方程》、《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数理方程》等多门基础课,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科大学子。直到66岁退休返聘后,他仍然坚持一周6课时的工作量,为本科生讲授《数学分析》。

徐克尊

1940年生于贵州省遵义市,1961年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分配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任教。1987年10月晋升为教授,1990年11月晋升为博士生导师。1983年10月至1984年12月在美国康乃尔大学物理系做访问学者,1992年10月在日本电气通讯大学激光科学研究所做访问教授,1996年11月至1997年3月在韩国忠南大学物理系做访问教授。前期从事原子核物理与应用及粒子物理研究,近20年从事原子分子物理的研究及教学工作。曾申请到并主持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和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部攀登计划子课题、中科院重大项目子课题和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20多项。

在电子与原子分子碰撞物理、核技术应用和高能物理方面的工作中,取得了创造性的、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88篇,其中SCI收录100篇,包括Phys.Rev.Lett文章5篇,Phys.Rev.文章30篇,独自或与他人合作出版著作4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2项,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已培养硕士生22人,博士生15人。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物理学和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国际纯粹物理与应用物理联合会C15委员会(原子、分子和光物理)委员。

第一届(2006年)

龚升

1930年生,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2011年1月10日逝世。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数学家。主要从事多复变函数论、调和函数、复分析的研究。龚于1946年复旦中学毕业考入交通大学数学系,1950年7月毕业,被统一分配到重工业部。此时中科院正筹建数学研究所,经苏步青、陈建功的努力,便将他改派到数学所筹备处。但因具体筹备成立数学所尚需时日,于是让他去浙大跟随陈建功继续学习。

在多个与单个复变函数论方面及调和分析方面都作出过突出贡献。单复变函数论方面,他致力于比贝巴赫猜想的研究。多个复变数函数方面,他曾致力于奇异积分研究及凸与星型研究,以及典型群上调和分析的研究。

张永德

1937年生于安徽省安庆市。1955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81年11月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教研室,1983年转入近代物理系任副教授。主要讲授光学、量子力学,高等量子理论,多道散射量子理论,量子力学专题,量子场论(上、下),量子场论专题,量子信息论导论,路径积分量子场论、量子信息论专题等本科生、硕、博士研究生课程。1984-1985任主教练主持CUSPEA班工作,录取赴美攻博总人数超过全国所有重点大学,为科大首次夺得团体冠军。1987年任教授,1995年首次指导的博士论文获中科院研究生论文最高奖——中科院院长特别奖。1996年聘为博导。2003年10月退休。2004年9月接受特聘,现为中国科技大学5名特聘“课程讲座教授”之一。

 

中国科大闪电捐赠方式
—您的公益捐赠可获美国与中国个税减免!
1   支付宝账号:

支付宝二维码:手机支付宝扫描可支付

2)   微信捐赠:关注微信公众号USTCIF。发送“微信捐赠”即可按照提示闪电完成。
3   在线捐赠:点击 GIVING.USTC.EDU.CN, 支持全球各银行网银与信用卡;

4)   银行账号

户名: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创公益基金会

账号:1109 1820 0010 106

支行名称:招商银行北京中关村支行

附言:“困学守望、瀚海名师、西区教学奖”或您的指定项目

美国捐赠方式:可获得IRS501c3免税!

Paypal:

美国信用卡方式:点击 GIVING.USTC.EDU.CN, 支持支持美国和全球各银行信用卡

支票:

您可书写支票之后,通过手机拍照(或扫描)Email发送给我们,不必通过信件寄送,我们期望通过互联网的快捷手段方便您的捐赠。

请将注明"payable to USTCIF"的支票正反两面均扫描(或手机拍照)Email发送到如下地址,您对捐赠指定用途如有指定,请在支票或Email标注为盼。

Email:

说明:我们不接受科大校内学生捐赠;建议仍在深造之校友捐赠不超过20元;工作第一年校友捐赠不超过50元。基金会将尽可能检查退回科大在校学生的捐赠,退回年轻毕业生大额捐赠。

2016-09-22 上一篇: 预告:9月24日北京校友金秋午餐会 下一篇: 2016年年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