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届郭沫若奖学金获奖者感言

相关阅读:图文:第36届郭沫若奖学金颁奖典礼举行

图文:第36届郭沫若奖学金名单

图文:第35届郭沫若奖毕业去向

图文:第35届郭沫若奖学金获奖者感言

第36届郭沫若奖获得者名单

刘通     唐榕    郭贺侠   王子丰    陈楚白       翟曦雨

钱舰    李雅博     杨宇涵   马超     张化雨    林雁戈

籍文波    叶梦珊     邓炜婷    伊梦然   王宇豪     韩江帆

华涵锌    孟雨泉     麦家齐     谭弄潮    马驰翔     王甲名

张露    陈炜铿     阮震元   徐喆    余亚男   董冠男    

邓思怡   李柔    张恒权 

第36届郭沫若奖得主获奖感言

(注:本部分将持续更新)

陈炜铿

毕业去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我的感言将从一个科大旧生、一个科大新校友的角度开始,分为一份小新闻、一场小活动、一个小群组。

一份小新闻。计算机今年计院郭奖阮震元、少院计算校友李博杰在操作系统的顶级会议 SOSP’17与其他学者合作发文章,少院李博杰校友去年在顶级会议SIGCOMM‘16发文章。因为李博杰是联合培养的本科生,因此这两篇也是中国科大为数不多的在计算机学科顶级会议的文章。我们大家都非常高兴!有本科生查到了SOSP’17在上海举行,距离合肥不远,他想去现场看看。李博杰当年在Linux User Group和少年班学院技术部做过许多东西,至今在校内有很大的影响力。现在他和阮震元在学术界为中国科大争一口气,令人自豪。这些都是科大人的标志。

一场小活动。昨天下午,10位工科同学决定给自己的暑假写一篇“最难忘的一件事” -- 他们要向有一定影响力的计算机学科学术排名CSRankings.org提交中国科大的信息,以便在排名中增加中国科大的词条,向上海交通大学发起挑战(我校完全可以一战)。虽然最后“pull an all nighter”,而且腾讯云上的沙盘推演遭遇“技术性问题”,这支校友本科生混合军还是在开战24小时内完成任务,向CSRankings.org提交了Pull Request。标志着这项临时自组织团学活动的胜利举行。稍微给科大做了一点儿宣传工作。接下来就看您的了,信计两院的老师们!

一个小群组。由于“孩子在哪个学院”的不可调和的文化差异,科大学生家长(下文将交替使用“科学家”和“科大学生家长”)成立了形式多样的小群组。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中科大学业群”了。不仅有孩子毕业多年的牛娃家长,还有法国“我校数院驻巴黎高师唯一单线联系人”周学长,源源不断地把“十一五到二十一五重点项目: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规律”的知识从一代科学家传给下一代科学家。更不用提一些校友家长的“某某大哥知心热线”。不能忽视近几年来,科大学生家长群作为另一支“校友”力量,在中国科大高等人才教育培养的作用。

师兄师姐:风过留痕,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许多人误解中,只有一部分大牛校友在各行各业混出名头,成为不同活动的固定座上宾,才能不至于人走茶凉。但实际上,不管是谁,不管是不是完全转出在科大所修的理科专业,不管是在工业界还是在学术界,不管是在纽约加州世界五百强,还是说暂时是卑微无比、自顾不暇的“Grad Student“。与其说科大改变了我们,不如说我们改变了科大。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些举手之劳,可是我们的举手之劳已经很不一样。
我在申请出国留学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信安学长的直接指导。我从一位信安师姐借到了历年密码学试卷(2015年教务处改革之后,往年试题已经奇货可居)。我在RISELab和6系撸猫学长濮启凡相认时特别幸福。我曾经坐过自动化系校友张高伟老师的车,他大老远接我们过去参观过他的工厂,看到了三四年后也许就要出现在万达茂的自助式驾考模拟车。我看过北加州中科大群里面校友在推荐工作的互帮互助,让我们这些学生的“毕业即失业”的心理压力得到显著减轻。我旁听过新创和教务处主办的“技术,财富与文明变迁”的一次课 – 应该没有一所大学会有这样集中向新生讲互联网的一门课。我有幸在今年的毕业典礼后,偶遇并且破解了李学龙校友毕业典礼讲话里的“黄山路的一个小饭店”。现在,我们这一届的新校友另辟蹊径,甚至搞出了“中科大退学交流群”(猜猜是什么)、微型校友群“USTC CS Alumni”。13级校友目前直接帮助校内本科生到国外一流大学进行暑期交流实习的人已经超过了一人(这绝对是开门红!)。

师弟师妹:我一直觉得很有意思,学生嫁入科大,会感觉夫家太强,院士太多,就觉得自己太过渺小,从而失去信心。我一直觉得很有意思,学生缺乏自己收集和掌握信息(问学长学姐当然不算)的能力,从而经常年轻盲从,做出错误的选择。我一直觉得很有意思,本科生习惯了按部就班,殊不知成功本来就要走不寻常路。正如一届一届信安的学长学姐一样(信安以女生多在全校出名),我们期待更多信计学科的信息安全的本科生超越前人、走出更好的路、有更多人到更好的地方。期待超越目前信计学科本科教育质量最好的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今天是我的23岁生日,我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做了一个“最难忘的一件事”-- 通过新创基金会向母校做了一份捐赠。这是我第一次名正言顺用校友身份进行捐款。许多科大的本科生正在海外交流,一些没有申请到学校的补助,如果能针对所去学校较好的优秀学生提供一些支持,对他们是很大的支持!

感谢广大校友捐助的郭沫若奖学金以及资助关键学科建设的资助 -- 他们已经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我也要感谢广大校友通过不同方式帮助科大、帮助科大学生!我为自己加入科大校友这个行列为荣。

马驰翔

毕业去向:中国科大-微软联合培养

四年前的今天,我大概正在收拾行囊,整理心情,为迈进向往已久的科大校园准备着。在我当时的记忆里,在上一代人之间似乎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穷清华,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而我就这么“不要命”地奔向了科大,甚至还觉得“不要命”这个词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我的赞扬。四年本科时光,现在看来真的是转瞬之间,其中的苦与甜虽不能一一尽数,但我也想分享一二。

我一直记得在科大的宣传册上有这样一句话:“中国之大,只有这里才能放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我对这句话最早的体会是在上高三的时候,当时我通过了科大的自主招生笔试,然后来科大参加面试。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科大在北京,直到我需要订火车票的时候,才发现科大在安徽合肥。在面试结束之后,我还参观了一下校园,并且发现在教室里有许多的师兄师姐在认真上自习,不时还会互相讨论问题,当时是清明节,当然就不可能是什么考试周,所以这一幕真真切切地反映出科大校园的日常学习生活状态。就此,我对这所偏居小城的名校由衷地钦佩,也对那句话深信不疑。而这也是科大给我上的第一课吧,叫做脚踏实地。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习,对我来说是幸福的,但后来也发现,是痛苦的。最痛苦的阶段莫过于大一大二的时候,不仅是要艰难地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更要在此期间打下坚实的数理基础。那时候的压力很大,因为在高中时我们大多习惯了“掌握一切”的感觉,毕竟高中三年的知识翻来覆去也就是那么多。但在进入大学之后就会发现,知识的海洋真是无边无际,对我这种初学者来说,很容易就迷失了方向。我想大部分科大人也都还记得当初被微积分、力学等支配的恐惧吧。当然除了课程本身的难度外,还有所谓的同辈压力作祟。越是在像科大这样的高校中越是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这些差距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慢慢弥补,虽然无奈,但也很实在。锻炼自己的抗打击能力也算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吧。幸运的是,我在这轮番打击中渐渐地站稳了脚步,在学习和生活上也都能应付自如了,这其中的诀窍大概就是乐观坚持吧。

临近毕业之际,我竟有幸获得了科大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这既是对我之前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我今后学习科研的激励。当然我还要感谢新创基金会对这一奖项的资助,更要感谢科大校友们的捐赠。毕业后我将进入科大-微软联合培养班继续深造,很巧的是,我的导师霍强老师也是当年“郭奖”的获得者。我渐渐发现,在毕业后,“科大人”俨然成为一个鲜明的标签刻印在了我们身上,我很荣幸能成为其中一员,今后我也会尽己所能让这一标签愈发的光彩夺目!最后,祝母校越来越好,祝校友们身体健康,前程似锦!

谭弄潮

毕业去向:清华大学

毕业离开科大,才发觉自己对科大的不舍。

四年前,怀揣着对科大这座知识殿堂的向往和从小就扎根心中的军营梦想,我成为了一名科大国防生。但作为一名降分录取的国防生,自己是有些忐忑和迷茫的,因为坦白地说,自己无论是数理基础知识还是见识视野方面都跟其他同学有一定差距,所以我一直以一名追赶者的姿态不断追赶周围优秀同学的脚步。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微积分线性代数这类基础课程上以夯实自己的数理基础,也会自己编个小程序设计一个简单电路锻炼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一年之后,我的信心逐渐建立起来,但又被随之而来的大二繁重的课业打垮。现在回想起来,四年里印象最深刻也最辛苦的莫过于大二的两学期。相对于大一相对轻松的学业,大二的课程无论从数量还是难度都陡然增加。写不完的实验报告,纷至沓来的小测考试以及国防生每周固定的训练和政治学习,让我压力倍增,疲于奔命。但是辛苦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独特的记忆:记得每天很晚下自习之后独自一人走在从三教回宿舍的那条小道上,记得有些洗漱后躺在床上与室友讨论今天上课又或者看书遇到的不解。这样的生活循环往复了一年,然后回首往事,也就是在这一年里,我对我的专业方向开始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我的抗压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这样一个课业繁重竞争激烈的高压环境下,反倒是将我的潜能全部激发出来,要感谢科大!今年九月我将进入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虽然专业方向和本科所学知识已没有太多的相关性,但我仍有自信能将博士课题做得很棒,因为科大敢闯敢拼敢争一流的精神已经深深扎进了我的心里,今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有信心去克服解决。

能获得郭沫若奖学金是对我大学四年学习成长最好的肯定,我要为四年来辛勤付出,默默耕耘的老师们道声感谢,也要感谢一直以来相互帮助鼓励的同学朋友。感谢新创校友基金会的慷慨出资,最后要感谢母校,感恩母校,并将传承科大精神,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努力使自己配得上郭奖这份沉甸甸的荣誉。

王宇豪

毕业去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我很荣幸能够获得本届郭沫若奖学金,这份荣誉是对我四年本科学习的肯定,也是对所有帮助过我的师生校友最好的谢礼。

我高中毕业于芜湖市第一中学,一直有志于选择生命科学作为职业发展方向。中国科大对学生数理基础的严要求让我在最初选择了她。科大的课堂让我有幸在进入专业圈子前通览了理学学科的特色——数学的严谨、物理学的包容和化学的实用,也培养了我作为未来科学工作者所应具有的基本素养——质疑、实证和创新。四年下来,我对中国科大教育的总结就是“独立探索”,这一信条能够展现一所有理想、有信念的理工科大学对于科学工作者和工程师的理解,让年轻一代在求学期间不断寻求自己的兴趣,寻求自己的初心。

独立探索的路子,不能没有路灯的光亮。这一光亮恰恰不是大学传授的知识,而是她所给予每位学生的价值观。大学是树立价值观最好的地方,我认为中国科大价值观中最宝贵的应该就是自信和勇敢,这是战士必备的素质恰恰也是秀才在当今年代所缺少的东西。自信,更多的对自己所选择的道路无悔;勇敢,更多的是敢于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大学生涯。中国科大的学生就应该有胆魄走出宿舍、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进操场、走进实验室、走进国外高水平大学。接受外界价值观的冲击,牢固学术创新至上的信条,摒弃校内成绩至上的枷锁。

郭沫若奖学金肯定了我的成绩,但从未、也无法肯定我作为一个未来科研工作者的远大前景。当我去国外高水平大学交流和面试时,经常反思我们的大学校园、我们的大学学生、我们的奖学金获得者缺少了什么,其实缺少的可能就是热情,对科学研究或者未来科学技术相关职业的热情。这一欠缺的热情反映了我们视野受限、缺少职业规划,反映了我们在社会舆论和负能量下飘摇不定的心态。那些真正有热情的学生,可能成绩并不拔尖,但确可能是科研的好手、团队的领导者、公司的中流砥柱。作为一个以生命科学研究为中长期发展方向的学生,我相信真正的生命科学是永远在书本和教学实验中学不到的,因为真实的科学意味着颠覆传统,不断修改或提出新的假说,并以证伪为目的进行实验;真正的科学意味着反复的失败,不断打磨研究者的意志,但哪怕一滴成功的甘露便能砥砺其继续前行。

我要感谢郭沫若奖学金的主要捐助方,新创基金会背后的捐赠校友。你们对我进行了一笔不求回报的风险投资,我当回应你们而继续努力学习。因此,比起激励,郭沫若奖学金给予了我更多的是鞭策。我将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就读生化分子细胞专业,真正进入科研型的生活。我希望能够保持初心,藏着一份郭奖获得者小小的自信,能够在学术之路上走的更远。

陈楚白

毕业去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套一句在高考时已经被用烂的话,时光是如同白驹过隙的。身处于阳光灿烂的加州,回想科大四年,确是别样的感受。

刚进科大时,说实话我是被吓到了的。说好的高考完大学四年可以随便玩耍的呢?面对难度陡然上了一个台阶的课程,刚开始确实颇有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一个疏忽就被科大“退货”了。但是,等适应了这种环境,感觉却也还是不错的。老师们总乐意于回答学生的疑问,同学们也乐于互相帮助。课程虽难,却也可以顺利地啃下来。科大,确实是一个能放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的地方。

除了学习,科大人的另一个主旋律可能就是科研了吧。科大给了同学们太多太多的机会来参加科研实践。科大有各种各样的实验室,涉及了非常多不同的领域,只要想要,总能找到心仪的一个。而且科大的老师教授们也都非常开放,愿意给本科生提供实现自己想法的平台。

所以说,科大是一个兼容并蓄的平台,他会鼓励和帮助同学们在其中尝试实现自己的想法。当然了,前提是有这样的想法,也愿意去尝试。

从刚进学校时的懵懵懂懂到最后能过获得科大的最高奖学金郭沫若奖学金,我想是离不来本科期间三年的科研活动的。在实验室里,除了一个个具体课题的研究和一些实验技能,我想更重要的是一些无形的东西。我渐渐了解到了科研是什么,怎么做科研,我需要知道什么知识,我还不知道什么。个人感觉,从需求出发,学习就会有目的,有动力,也就会有很高的效率。

曾几何时,我还没想过能够获得郭沫若奖学金,对于之前获奖的学长学姐各种高山仰止。然而让我感到非常荣幸的是,最后在本科期间我终究获得了这个奖学金。这既是科大对于我四年学习生活的最大肯定,也是我未来道路上不断进取的动力源泉。荣誉永远只属于过去,而更多的挑战才属于现在。来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感觉和刚进科大时的体验非常像,同样的充满活力,充满挑战。在这里,我将一路向前。

最后,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支持过我的老师,同学,亲人。也感谢新创基金会和历届校友们多年来对科大同学的关心和帮助。未来,我将秉承“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不断提升自我,在未来像你们一样,为母校的发展贡献绵薄的力量。

韩江帆

毕业去向:香港中文大学

四年的本科时光匆匆而过,转眼之间,我已进入新的学校开始了另一段的学习生活。但过去的四年时光仍然历历在目,一切仿佛都发生在昨天。

在科大的学习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高中没有任何的竞赛基础,高考压线入学的我从刚入学起点就在大多数人的身后,上课听不懂,下课作业不会做也成为了生活的常态,加上自己又是第一次离家,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城市,种种的不适也让我感受到了在高三都未曾感受过的压力和紧张。为了能赶上大家,我每天在自习室泡到临近熄灯才回寝室。同时,家人也在精神上给了我莫大的支持,让我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在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我的成绩就排到了班级的中上水平。

大一结束的时候,和大多数人的选择背道而驰,我选择转入工程科学学院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只因为心中一直对它充满了兴趣。转系之后的学习也就变得相对轻松了很多,在同学的推荐下,我加入了科考协会,一开始只是抱着调节课余生活的心态参加的社团,却在无意之中打开了大学生活中最为闪亮的一扇窗。拉练是科考最有特色的活动,准备阶段在运动场上挥汗如雨的训练,拉练过程中的同甘共苦,互帮互助及归来之后收获的知识和友谊都如此的令我着迷。自己的身份也慢慢从一个参与者变成一个组织者,体会着不一样的快乐,收获着别样的成长。两次百公里毅行是大学生生活中最不可磨灭的记忆,连续行走一百公里,原本以为自己完全不可能完成的挑战,竟然最后完成了两次。第一次归来后满脚的水泡和完全发软的膝盖让我在床上躺了整整两天,但第二次报名的时候仍然义无反顾的报了名,就是因为有科考兄弟们一路上的支持和陪伴,两次毅行成功完成,也令我在之后面对困难的时候多了一份自信。

科大致力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组织了许多学术交流项目。我也十分幸运的获得了前往伍伦贡大学交流的机会,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中西教育理念的差异,并在项目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个项目的一部分工作,第一次真正接触到科研,虽然初级,但有着不少的收获。

四年之中,最令我感到自豪的莫过于获得郭沫若奖学金这份代表科大本科生的最高荣誉,科大为我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优秀的资源,而能够拥有这样丰富和优秀的资源与诸位校友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校友和新创基金会的慷慨资助能够使更多的学生获得进一步成长的机会。走出科大校门,随处都能感受到科大人的团结和对于母校的热爱。科大四年,“科大人”三个字已经牢牢的印在我的灵魂深处,其背后所蕴含的责任,成为鞭策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华涵锌

毕业去向:杜克大学

非常荣幸能获得郭沫若奖学金这个荣誉,这个奖项对我之后的道路有很大的作用。在这里我想先分享一下我的大学生活。

我的专业是安全科学与工程系,在这里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照顾,尤其是祝玉泉老师,对我的学习生活都非常照顾。祝老师在火灾实验室腾了一个教室给我们班级同学自习。有了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大家的学习都很不错。另外,刘乃安老师对我学习生活影响最大。从大一刚入学的新生研讨课到大三的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还有最后我的毕业设计都收到了刘老师的建议和指导。但是大学四年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没能早点走进实验室,多做一些科研工作,所以在最后的毕业设计上表现得并不出色,辜负了老师们的期望。

在科大,重中之重就是学习了,但我一贯认同的是取之有道。每个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的人可以在自习室待一个星期不觉得无聊,但对我来说连续坐上两个小时就受不了了。所以,我一贯相信学在平时,把课认真上好,把作业独立完成,这就够了。同时,很多同学都想去上一些给分的高的课,以致于出现了热门的“茶与健康”。但我认为大学的学习不应该有这么强的目的性。我自己每学期都会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尤其是大三大四,选了很多信院的课程来丰富自己。

很多人说科大的生活比较单一,但我不这么认为。我加入过很多社团,参加过很多活动与项目,都让我觉得很有意义。每年举办的robogame就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文化,我一下子就参加了两年。同时,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科大创行这个组织。我们做过非常有意思的项目。例如通过自己的知识和资源义务帮助茶农提高生产水平和收入水平,这种公益活动令我非常的有成就感。

当然大学四年最惊喜的就是郭沫若奖学金了。这个奖项为我之后的申请学校有很大的帮助,是我履历上极为突出的一项。同时,他更是对我自己努力的肯定,坚定了我对未来的选择。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不让母校失望。

最后,要感谢一下对母校支持的校友们还有新创校友基金会。您们为了科大默默无闻地付出着,这让我们感受到了真正的科气。我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有所成就,也向您们学习,不忘母校,报答母校。

孟雨泉

毕业去向: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转眼之间,距离获得郭沫若奖学金已经过去了一年,回顾自己本科四年,感慨诸多。从大一时的中上成绩,到最后获得郭奖,期间指导我成长的就是八个字:适应,勤奋,好奇,广泛。大一初来科大,我不是很适应科大的生活,由于没有高中老师那样严格的督促,我写作业复习的动力不足,平常没有了约束,老是贪玩;再加上因为高三的暑假过于放松,结果来了科大已经落后了周围同学一截;还有就是没有掌握好上课和学习、复习的节奏。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我大一的成绩并不突出。

大二时,经过了一年的磨合,我逐渐懂得了适应,同时也渐渐喜欢上了泡图书馆的生活,我本来就好奇心强烈,学习的时候这里有丰富的课程补充材料可以查阅,写作业之余还可以看看其他学科的读物,正是这些读物,激发了我对科研的兴趣,也同时增加了我学习的动力,使我自发的勤奋起来,我的成绩也大大提高了。

大三时,本着想多了解一些其他专业相关领域的想法,我加入了徐晓嵘老师的3D打印实验室,参与搭建了生物仿体3D打印机,后面又参与了偏振光检测癌症的研究。这两个方向都与我的专业不同,甚至是没有一点相关性,每新参与一个领域,感觉自己就是小白一个,得从最基本的开始学,但是从这个过程中,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之前没接触过甚至从没听说过的知识。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想法: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成为多领域的专家,因而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某一特定方向才能有大成就。然而我觉得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首先,了解其他领域的前沿知识,可以提高对世界的认识,对自然规律的理解,能使自己免于脱节于世界潮流。更重要的是,其他领域的知识和自己领域并不是毫不相干的,很多时候把其他领域的方法运用到自己领域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我之前参加的偏振光用于癌症检测的研究,用传统图像处理分析方法很难得到好的结果,研究一度陷入瓶颈,之后师姐试着使用了机器学习的方法,结果一下子就大大提高了鉴别的准确度。此外,科大很多杰出校友本科和之后从事研究的专业完全不同,这也是个很好的例子。

大四时,我便进入了紧张的申请季,由于之前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准备托福和GRE,导致前半学期异常的繁忙,既要考英语,又要选校、写文书、找推荐老师、陶瓷,同时,我还选了几门外系课,直接结果就是经常熬夜赶Deadline。所以对于出国的同学,TG一定要提前考好、考高,否则轻则会加重大四的负担,重则直接对申请的结果有负面影响。

最后,我非常感谢科大和新创基金会能给予我郭奖这份荣誉,到了UIUC我才知道,机械工程专业录取的学生中,没有海外经历并且第一年便能拿到奖学金的学生少之又少,此外,师兄们都惊讶于我申请时仿佛开了挂般顺利:offer发的早,申请时不用开资金证明,陶瓷也很顺利。我相信这都是郭奖带来的好运。获得郭奖,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今后我会加倍努力,让母校的影响力,让郭奖的影响力越来越强。

王甲名

毕业去向: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毕业之后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好像自从八月份来到美国就一直在忙碌各种生活学习上的事情。手头的项目告一阶段,刚好又遇上了UIUC科大校友的聚餐,闲下来便不觉想起还在科大的生活。

人们很多时候都不能理解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学的东西,到之后细细体味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现在想来,科大传授给我的最重要的无非是两件事。其一是知识,除了专业知识,也不得不提在科大夯实的数理基础,对于熟悉新项目来说大有助益。这可算是科大的特色了,不必多说。其二则是联系,这也是我的导师所一直强调的——和志同道合的人保持联系,将会终身受益。

我不是一个善于言表的人,平时聊天时也多是一个沉默的聆听者,但每个人总有些感兴趣的事情,总有些多少能说上几句的话题。沟通也并不局限于言语,正如高山流水。我虽未至那一层次,但对音乐的热爱引我加入了合唱团的大家庭。看似与科大学术环境不太相符的艺术类社团,却也是时时刻刻进行着研究的地方。我们一同演绎合唱作品,一同分享生活苦乐;一起聊天,一起出游,一起吃饭,一起学习。起先是偶然提到一个课程问题,然后便是大家一同去预约自习室。虽然是来自全校各个专业的同学,对于其他领域的问题无法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毕竟都是科大学生,喜欢的还是一同钻研的安静书桌。到最后,从音乐这一个共同的爱好,我们又演化出了各种兴趣交流、信息分享的分群,各种各样的联系也由此建立了起来。

不得不提的是,在校团委的支持和新创的帮助下,我们也在与各地的科大学长学姐们建立起联系。2014年和2017年的暑假,合唱团分别前往北京和上海举办了校友专场音乐会。原先可能因为忙于工作而无法联系的老同学、老校友们,便借这个机会走动了一番。我也趁此机会见到了为我提供很多帮助的学长学姐,原本安静沉稳的科大学子们也有如此热闹的时刻。

一直听说UIUC被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槟分校”,直到上周聚餐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香槟科大校友的数量。那天我也是刚忙完手中的活,便急匆匆的赶去聚餐。虽然迟到了一些,但一进门便看到许多熟悉的面孔,自动地找到了组织。我们一起聊着在香槟的各种柴米油盐,就像仍在国内的同学见面一样,也透着浓浓的科大味道。比较可惜的是没能赶上一开始的合影,希望明年这个时候也能站在科大旗帜的后面。

在家百日好,出门一日难。来美国的第一年肯定是赶不上回国过春节了,其他节假日的时间和国内也有所不同,可能就和美国各地的校友走动走动,维持下联系。希望这样一个“科大人”的身份能够始终跟随着我,“科大人”之间的感情也能在每个学子的努力下日益紧密。

一日科大人,一生科大人。

2017-08-14 上一篇: 预告:9月24日北京校友金秋午餐会 下一篇: 2016年年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