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杨元庆教育基金项目汇报

 

一、项目简介

1、缘起

“杨元庆教育基金”是杨元庆(8611硕)为回报母校培养之恩,推动中国科大科研建设而设立的。杨元庆及夫人通过新创校友基金会,面向中国科大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的优秀学生、卓越青年教授与学者,捐资人民币1000万元,以支持中国科大的人才培养事业。

2、奖励额度和评选细则

(1)“杨元庆教育基金-顶尖科研奖学金”为数学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在中国科大仅次于“郭沫若奖学金”的学院最高奖学金,奖励一批热爱科学、勤奋学习、团队精神强、品学兼优的高素质本科生和研究生。每年在数学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各评选出在校本科生八名、研究生四名。本科生每人奖励八千元,研究生每人奖励九千元。他们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①学术科研能力突出,本科生在科研顶尖赛事中或科研中取得优异成绩,或在读期间发表重要学术论文,或在国际学术交流中表现优异;

②学术科研能力突出,研究生需解决重要学术问题,取得杰出科研成果(以本人所发表论文中最优秀的一篇作为主要评审依据)。

(2)“杨元庆教育基金-卓越讲席教授”授予在中国科大数学学院与计算机学院的优秀教授。

数学学院的候选人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①学院50周岁以下科研成绩突出,做出国际一流工作的教授;

②一般应为国家杰青获得者。

计算机学院候选人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③学院40周岁以下科研成绩突出,做出国际一流工作的青年教授;

④一般应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973,拔尖人才计划获得者,或者由国内外引进的杰出青年教授。

二、获奖名单

2018年度杨元庆教育基金颁发给两个学院,共29人。其中,获奖教授5人,获奖学生24人。获奖名单如下:

三、获奖者简介及感言

1.数学学院获奖者感言

卓越讲席教授

陈发来

简介:

1982年进入中国科大数学系学习, 1994年获计算数学专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大数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第六届、第七届国务院学会委员会数学学科评议组成员、2006-2010与2013-1017年度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十三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第四、五、六届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常务理事。担任《Computer Aided Geometric Design》,《Visual Computer》,《Numerical Mathematics--Theory,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等期刊编委。主持973项目一级子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课题,国家外专局“111”引智基地项目等。2001年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03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特等奖。2008年获中国计算机图形学杰出奖。2009年获冯康科学计算奖,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0年获全国百篇优博论文指导教师奖。2016年获“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研究方向为计算几何及其在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与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应用。近期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包括T网格上的样条及其在等几何分析中的应用,稀疏优化在几何模型处理中的应用,基于隐式曲面的散乱数据重构等。

教学工作: 1.承担数学院《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总计180学时,教学评分4.9分。 2.主持国家级精品共享课程《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 3.主持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线性代数分层课程建设》。 4.获第二届“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外专局重点引智基地111项目“计算科学与应用”。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稀疏优化在几何建模中的应用”。

麻希南

简介:

1969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嵊县。1996年获得杭州大学基础数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大数学系教授。其中,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曾在1999年访问中科院数学研究所,2000年7月访问加拿大McMaster大学数学系,2000年9月访问以色列Bar-Ilan大学数学系,2002年3月访问台湾理论科学中心,2002年9月至2003年2月访问澳大利亚国立大学,2003年5月至2004年6月访问德国马普数学研究所(莱比锡),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访问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AS),2012年2月访问法国高等研究院(IHES)。

所获奖项: 1)霍英东基金会:霍英东青年教师奖 2)2013年11月至2018年11月,教育部长江学者 研究方向为非线性椭圆偏微分方程和几何分析. 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资助:含 1)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顶尖科研奖学金

郭玉东,BA18001014

简介:

郭玉东,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计算数学专业的博士生,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图形学,师从张举勇副教授。高中毕业于河北衡水中学,2011年至2015年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专业为统计学。2015年继续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学院攻读研究生,于2018年转博。

感言:

感谢杨元庆校友!很荣幸能够获得“杨元庆教育基金”顶尖科研奖学金,这既是对我工作成果的认可,也是我今后继续奋斗的一份动力。研究生以来三年多的科研经历,让我体会到科研道路的艰辛,是张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实验室伙伴们的热心帮助,帮助我克服科研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个难题。能够获得顶尖科研奖学金,是对我的激励,是我继续前进的动力。

尚云侠,BA15001017

简介:

我叫尚云侠,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一名博士生。高中毕业于阜阳一中,2009年至2013年就读于安徽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专业为数学与应用数学。2013年9月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研究生,于2015年转博,将于2019年毕业。

感言:

我非常荣幸能够获得今年的“杨元庆教育基金”顶尖科研奖学金,这是对我读博期间学习、科研的肯定,也是对我未来更加努力拼搏的激励。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积极参与科研,遇到难题,虚心向老师请教,与同学交流想法,最终在科研方面取得了的一定的结果。

经了解,“杨元庆教育基金”顶尖科研奖学金是由新创校友基金会募资设立,寄托了校友和学校对我们广大学子的厚望。感谢捐赠者!金钱有价,情义无价,它不仅是物质奖励,同时也是对我们勤奋学习,努力科研精神的肯定。我会带着这些期望,满怀感恩之心,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努力,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叶春阳,SA16001081

简介:

我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数学系研究生叶春阳,研究方向是计算机图形学。高中毕业于驻马店高级中学,2008年至2012年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专业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6年再次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硕士,将于2019年9月继续在校攻读博士学位。

感言:

很荣幸获得此次“杨元庆教育基金”顶尖科研奖学金。我想这次获奖是对我过去科研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精神上的鼓舞和今后继续奋斗的激励。在过去一年的学习中,感谢我的导师对我的耐心教导,将我慢慢引领到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上来。当前人工智能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非常依赖图形图像领域的相关技术,图形技术的重要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更加坚定了我在图形学领域深入研究的决心。衷心感谢前辈校友对我们的关怀和帮助,我倍受鼓舞,我会继续努力做出好的研究,不辜负校友的殷切期待,用好的研究成果回报母校,回馈社会。

杨倩倩,BA15001012

简介:

我现在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一名博士生,高中毕业于襄汾高级中学,2009年至2013年就读于兰州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专业为数学与应用数学。2013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研究生,于2015年转博,将于2019年毕业,毕业后准备去高校从事科研工作,具体单位待定。

感言:

很开心能获得此次的“杨元庆教育基金”顶尖科研奖学金。这是对我研究生期间科研工作的肯定和鼓励,也让我更信心十足地去继续科研这条道路。我知道,这一基金是杨元庆校友捐资设立的,得到来自前辈校友的关怀,满满的感激,也满满的骄傲。不由得心想,若干年后,如果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可以给予学弟学妹们帮助的学姐该多好!所以,现在的自己,只能好好加油了。

衷心祝愿贵公司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叶嘉沅,PB16050087

简介:

我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学院2016级学生叶嘉沅,高中毕业于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6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将于2020年6月毕业。

感言:

在过去的一年的学习之旅中,我不断尝试各类学术赛事与科研活动,面对过很多困难、挫折与失败,也取得过一些有限的成绩。感谢新创校友基金会在我最迷茫的这个阶段,能认可我过去一年的努力,并决定授予我“杨元庆教育基金”顶尖科研奖学金这一殊荣。这对于我来说不仅是莫大的鼓励与认可,也是鞭策。我对捐赠人及校友会的慷慨之举与良苦用心表示深深的感谢与敬意,也将在今后的学习中,以此为起点,鞭策自己,督促自己,更加投入,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将来的学习研究生活中去,用汗水回报母校与校友的情谊。

张俊升,PB15010397

简介:

我是张俊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在读的大四学生,高中毕业于山东省昌乐二中,2015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将于2019年6月毕业,去向为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继续深造。

感言:

能获得“杨元庆教育基金”顶尖科研奖学金,我感到十分荣幸和感激。这是对我的肯定更是对我莫大的激励与鞭策。

“杨元庆教育基金”顶尖科研奖学金对于本科生而言,是奖励那些在数学国际顶尖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或者发表学术论文的同学。这对我们而言,不仅是物质上的奖励,更是一种鞭策和引导,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我们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成绩的高低而是更加注重数学素养的提高。它激励我们积极参加学科竞赛,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打好基础,更拓展了我们的视野。所以在此十分感谢“杨元庆教育基金”顶尖科研奖学金的赞助方。

刘浩浩,PB15010394

简介:

我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四数学系学生刘浩浩,我在科大已经度过了简单快乐的三年。高中毕业于合肥一中,于2015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将于2019年6月毕业,去向为赴法国巴黎高师继续深造。因为选课比较多,总是在上课之间奔忙。但各门课程学下来,首先使我有了信心,相信再难的事下功夫做也可以做得不错。其次,这些基础帮助我更轻松地应对后续课程,而且很多课程联系都是我初学时看不到的。

课余生活,偶尔参加志愿活动。有时芳草社需要志愿者便报名,大型的比如科技活动周和校友值年返校。因为喜欢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交流,所以我担任一年的助教,结识了一些勤奋上进的学弟学妹,很高兴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想到我。和他们交流,可以让我对知识有新的理解。

感言:

“杨元庆教育基金”顶尖科研奖学金对学业上有所专长的同学的鼓励,不仅使得成绩优秀的同学感到鼓舞,更加积极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更加主动地思考探究学术问题,更加坚定地投身研究。而且能鼓励其他同学打牢数理基础、奋发向上,从而使我们的整体更有活力。 这是对我们学校人才培养的促进,而未来走向社会各界的科大同学也将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这些要归功于我们在学校受到的鼓励与帮助。

非常感谢“杨元庆教育基金”顶尖科研奖学金,捐赠者不仅远见卓识,而且如此热心支援教育事业,必当人才济济。

刘俊邦,PB15010396

简介:

刘俊邦,高中毕业于江西省丰城中学,于2015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将于2019年6月毕业,去向为赴美国大学石溪分校继续深造。曾获大学生数学竞赛省级一等奖,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分析与方程铜奖,几何与拓扑优胜奖,和团体优胜奖,一星志愿者,优秀新生奖学金金奖,国家奖学金, 中科院华罗庚奖学金等。

感言:

我是中国科大2015级数学院学生,获得“杨元庆教育基金”顶尖科研奖学金这一殊荣,既是对我当前学习的肯定, 更是对我今后数学之路的鼓励。“杨元庆教育基金”顶尖科研奖学金作为数学专业里为数不多的学术类奖学金,对学生的学业的鼓舞鞭策以及现实中的帮助是无可替代的。相信每一位在“杨元庆教育基金”顶尖科研奖学金帮助鼓励下的同学会积极进取,学有所成,以回报捐赠者。 向捐赠者表示衷心感谢!

张思翀,PB15010405

简介:

张思翀,男,汉族,1997年7月出生,共青团员,2012年9月至2015年7月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理科实验班学习;2015年8月至今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华罗庚英才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习,将于2019年6月毕业,去向为赴法国索邦大学继续深造。

感言:

我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级数学科学学院华罗庚英才班的大四学生,很高兴能在本科期间第二次荣获“杨元庆教育基金”顶尖科研奖学金。杨元庆教育基金设立的这项奖学金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是对我在中国科大期间学习能力和竞赛水平的肯定和认可,是对我未来继续从事数学科学研究的鼓励和鞭策。我相信,杨元庆教育基金设立的理念和初衷,一定会影响并激励后来的中国科大学子们在学习上百折不挠,在学术科研上开拓创新,在国际顶尖赛事中取得佳绩,在国际学术交流中表现优异。在此,非常感谢杨元庆校友对中国科大学子倾注的关爱和期许,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国科大人,我将以感恩的心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力争在数学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有所成就!

王贾甦,PB15010435

简介:

我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的大四学生王贾甦,高中毕业于浙江省宁海中学,2015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将于2019年6月毕业,毕业后将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深造。我很高兴能获得2018年“杨元庆教育基金”顶尖科研奖学金。这次获奖不仅是对我求学期间勤奋学习的肯定,而且也是对我未来努力拼搏的激励。

在本科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勤于思考,打下扎实的数理基础。大三我选择了基础数学作为自己的方向,选修了多门研究生课程,从而加深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大三暑假,我还参加了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取得了团体银奖,我负责计算与应用方向。随后我还前往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参加MITACS项目,从事关于机器学习的课题,将自己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应用之中。

感言:

“杨元庆教育基金”顶尖科研奖学金的获得,对我来说意义非常深远,这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大的是精神上的鼓励:目前我在准备申请出国读博,我打算毕业后还将继续从事数学学习与研究,争取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最后,再次感谢奖学金的赞助人,滴水之恩,将涌泉相报,谢谢!

龚禹霖,PB15000216

简介:

我是15级少年班学院创新四班的龚禹霖,现就读于数学与统计平台的基础数学专业,兴趣方向是几何拓扑以及流形上的整体分析。高中毕业于鞍山市鞍钢高级中学,于2015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将于2019年6月毕业,毕业后准备出国深造,学校待定。曾获2017年丘成桐大学数学竞赛的团体铜奖,2018年几何拓扑单项铜奖,团体银奖。两次团体赛中本人均负责几何方向。

感言:

首先要感谢捐赠人,第二次荣获“杨元庆教育基金”顶尖科研奖学金的时候,激动之情不亚于第一次获奖的时候。在这一年间我可以说相比于去年有着很大的成长,除了自己打下了更为扎实的在几何拓扑方面的功底,学习了更多现代前沿的数学拓宽了视野,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要继续在这个领域学习,希望做出出色的工作的信念。

在今年的丘赛有着出色的表现,我由衷地感谢给予我很多指导的老师们和跟我一起学习、积极讨论的同学们,跟大家的讨论使得我有着更为广阔的视野,在交流中将自己曾经模棱两可的知识变得清晰明了。同时我在此向杨元庆校友表达深深的敬意和感激,我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和突破我想这是与我第一次荣获“杨元庆教育基金”顶尖科研奖学金收到的鼓励是分不开的,我今年再度获奖更是对我的又一次鼓励和推动,让我在纯粹数学这条道路上坚持走下去。

毕业之后我计划继续深造,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宽自己的数学视野,并以真正的数学工作者的态度去面对数学,探索数学。能够再度获奖是对我一年来的肯定,更是对我未来的激励。

汪亦桐,PB15000228

简介:

汪亦桐,中学毕业于南京外国语学校,是15级少年班学院创新4班的学生,同时也是华罗庚英才班的学生。于2015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将于2019年6月毕业。专业是基础数学,方向是代数几何和代数数论。

荣获16和17年的国家奖学金,18年的郭沫若奖学金;第9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个人代数方向银奖,和团体银奖。

大三通过严格的考核,作为师范生被巴黎高师数学系录取。如今正在巴黎高师进行新一阶段的学习。

感言:

很高兴能够获得“杨元庆教育基金”顶尖科研奖学金,感谢杨元庆校友和中国科大数学学院,这是对我这一年努力的肯定。

很高兴能够提前一年结束高中生活,来到中国科大学习数学。中国科大有优秀的老师,同学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我非常喜欢数学。在中国科大三年里,我学习了很多数学课,除了课内课程的学习,我还提前选修了多门高年级课程和研究生课程。同时我也看了很多数学方面专业书,因此对基础数学的各个领域都有一定的了解,其中我对代数数论和代数几何方向尤其感兴趣。此外,我还跟随欧阳毅教授学习了代数数论方面的前沿知识,以及参加了华罗庚讨论班。这些都对我以后的科研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数学,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希望能很快进入科研的最前沿。

2.计算机学院获奖者感言

卓越讲席教授

张燕咏

简介:

张燕咏,女,1992年9月至1997年6月在中国科大读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2002年8月,在Penn State University,Comp Sci & Engg, 获得博士.学位,将于2018年6月在中国科大计算机学院担任教授。现任以下期刊的编委:ACM/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IEEE Transactions on Service Computing、Elsevier Smart Health。担任了十余次IEEE和ACM国际学术会议组织委员会的不同职位,并被长期邀请担任多个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大型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普适计算、物联网、未来互联网、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的系统研究工作。

科研成果:2017年底当选IEEE Fellow (“or contributions to robust and efficient large-scale sensor networks”)。 自2002年以来在高水平国际期刊及会议累计发表110余篇基于系统实现的文章,其中大多数发表在ACM/IEEE顶级期刊和会议。期刊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ACM Transactions on Sensor Networks等。 会议包括:IEEE /IFIP可靠系统和网络国际会议(DSN)、IEEE分布式计算系统国际会议(ICDCS)、ACM传感器系统国际大会(Sensys)、ACM/IEEE传感器网络信息处理国际大会(IPSN)、ACM 移动自组织网络与计算国际会议(MobiHoc)、ACM普适和泛在计算国际会议(Ubicomp)、IEEE普适计算和通信国际会议(Percom)、ACM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估国际会(Sigmetrics)等。根据谷歌学术网(Google Scholar) 统计, H-Index指数为36, 文章总引用次数超过7700次,单篇引用超过1100次。

丁虎

简介:

丁虎,男,出生于1986年12月。2009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学系,2015年博士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现任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tenure-track)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独立指导两名博士生。将于2018年春季学期结束后到中科大计算机学院工作,任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在知名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发表29篇文章。其中作为第一作者的科研成果发表在SODA、SoCG等算法理论,以及NIPS、ICML、AAAI、CVPR、MobiHoc等应用领域的国际顶级会议。多次受邀担任国际知名会议、期刊的审稿人或程序委员会成员。作为计算机算法方向的专家,曾受邀参加美国科学基金的项目评审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计算几何的算法设计和理论分析,同时涉及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生物医学图像、物联网等热点领域的广泛应用。

程敬原

简介:

程敬原,女,1982年6月生。将于2018年5月入职中国科大计算机学院。程敬原2002年于中国科大近代物理系获得应用物理学专业学士,2007年在同校同系获得电子科学与应用专业博士(硕博连读),主要从事时移地震关键设备方向的研究(863子课题项目组成员)。2007-2018年间一直在德国进行基于智能织物的普适计算方向的科研,历任帕绍大学博士后(2007-2012),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2012-2016)和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青年教授(2016-2018),累计指导毕业硕士生11名,联合指导博士4名,交流学者2名。近五年论文引用数447,H-index 13,主要发表在普适计算、可穿戴计算方向的UbiComp、PerCom、IWSC等会议上。曾担任UbiComp’16 demo chair、中德首届社会交互计算研讨会联合主席,是UbiComp’16、ISWC’16等会议的TPC成员。参与编著Springer出版社Smart Textiles-Fundamentals, Design and Interaction(2017),硕博连读期间出版了《VxWorks软件开发项目实例完全解析》(2005)。在德期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欧盟第七框架项目1项 (www.simpleskin.org,获欧盟官方杂志research*eu和官方合作电视台EuroNews报道)、德国莱茵兰-普法兰州立创新基金项目1项、工业项目1项,作为主要承担者(总技术负责人)承担德国莱茵兰-普法兰州立创新基金项目1项、工业项目3项,此外还参与过欧盟第六框架项目和巴伐利亚州远程教育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精密普适计算、智能织物、新型传感器、可穿戴计算、行为模式识别
 

顶尖科研奖学金

武晗,BA18011004

简介:

武晗,来自河南驻马店市,本科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硕士期间进入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一年级学生,目前发表CCF A类学术论文一篇。

感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我科研之梦开始的地方。从懵懂无知的学术小白到对科学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再到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这种成长离不开中国科大浓厚科研氛围的潜移默化、实验室各位老师的积极引领、以及师兄师姐慷慨无私的帮助,在此我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作为中国科大学子,获此殊荣,我倍感荣幸。由衷感谢杨元庆校友的慷慨捐赠,你们的支持是对我们科研工作莫大的鼓励。今后将以前辈们为榜样,再接再厉,潜心科研,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

徐振博,BA18011007

简介:

高中就读于湖北省武穴市武穴中学,2012年进入中国科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英才班学习,2016年至今继续在中国科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陈国良院士。

感言:

非常感谢顶尖科研奖学金能颁发给我,这无疑是对我的一个肯定。每每在审视自我时,我总是会衡量我给社会带来了什么价值。从高中到大学到刚开始读研究生,虽然学习成绩较好,也得到了很多奖学金以及周围人的肯定,然而心里总是觉得自己仍然只是一个工人,只是在做很多人都可以做的事情。转博以后进行的研究工作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我的想法和工作是目前还没有人在做的事情,因为计算机专业方向的研究比较接地气,因此做研究的时候也可以预想到成果很有可能被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因为在中国科大呆了已经七年了,我深刻的感受到中国科大是一所非常好的学校,理论基础的扎实使得你学习任何研究方向的知识都变得不太吃力,从而你可以寻着你的兴趣一直往前走,中国科大如此多的导师也降低了本校学生进入科研领域的门槛。在这里你可以放心的去做研究而不用被很多外界的因素影响,而且中国科大在社会上的地位与声望也会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利好作用。每每和外界沟通时因为科大得到额外的赞赏时,我总是会想:不能丢了学校的脸,要努力为学校争光。

再一次地感谢杨元庆校友以及各个评委。虽然我今年才博士一年级,但是我在研究生一年级便已开始了一些研究工作,过去的两年里已经有一些成果被比较好的会议所收录,研究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继续展开着,一分一秒都不敢松懈。还记得研究生导师黄刘生教授在开会时的教导,科研工作者要有自己的坚守。我觉得研究者要有长远的眼光以及发自内心的自信的勇气,不要因为失败而困扰,也不要因为失去一些眼前的利益而动摇。过去的两年里我已经做到了这样,未来博士毕业前的日子里我必将更加奋力前行,做出更优秀的工作,将来为社会发展尽一份中国科大人应有的力量。

任冬,BA18011019

简介:

任冬,来自黑龙江,就读于中国科大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一年级。201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2016年考入中国科大计算机学院。2018年由硕士研究生转为博士研究生。

感言:

我于2012年结束了大学本科四年的生活,同年回到家乡市教育局从事教育管理工作。虽然有着稳定的工作,但我却始终无法忘记自己心中多年的梦想。于是在工作满三年后,我毅然选择了辞职考研。在经历了艰辛的考研之路,我终于考入自己梦寐以求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进入中国科大以后,中国科大浓厚的学习氛围深深感染着我。尤其对于已经工作了三年的我,格外珍惜能够重返校园学习的机会。虽然开始我对怎么进行科研感到一头雾水,但是好在有导师的悉心指导,实验室的同学们也会热情的帮助我,慢慢的,我渐入佳境,终于完成了我的第一篇论文。这期间,也是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有时为了跑实验,会24小时或者48小时在实验室里不眠不休,累的时候,我经常望向窗外,看着中国科大校园内的实验楼总会有彻夜点亮的灯光,我明白还有很多人在陪着自己一起奋斗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如此想来,便再也不会感到疲倦与低落。所以我经常说,科研就是痛并快乐着,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知道有多么的可贵!

非常荣幸的能够获此殊荣。这份奖励不但是对我已经完成的工作的认可,同时也是对我后期工作的鼓舞。在此,非常感谢杨元庆校友对我们的支持与帮助!也非常感谢学院领导,我的导师以及同学们对我的帮助!我会尽自己所能的成为一个有用之才,用自己的爱心回馈社会!

孟珂举,BA18011026

简介:

孟珂举 出生年月:1994.02 籍贯:河南许昌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高中:河南省襄城高中 2009.9-2012.6 通过大连理工自主招生考试并考入大连理工

本科:大连理工大学 软件学院 2012.9-2016.6 全系第2,通过夏令营保送到科大

研究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 2016.9-至今 博士一年级在读 一作发表期刊及会议论文两篇,非一作论文3篇

感言:

能够获得杨元庆校友在计算机学院设立的奖学金,我感到非常荣幸。作为一名在科研道路上刚刚起步的学生,能够获得母校知名校友设立的奖学金是一种莫大的激励。

读博期间,心态一定要放平,不可急躁,要有很好的抗压能力。在科研途中,各种打击,挫败一定是必不可免的。很多论文都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拒稿,修改,最终才得以录用,切不可因眼前科研的不顺利而放弃。另外,科研不是闭门造车,要多与人交流才能开阔视野。所以,我希望能在读博期间到海外进行一段时间的学术交流,以便能够更好的完成科研工作。

最后,我想再次感谢杨元庆校友,获得奖学金是对我科研能力的认可,给了我极大的鼓励,我会在日后的科研道路上继续努力钻研,争取收获更好的成果。

郑值,PB15051081

简介:

郑值,黑龙江省大庆市人。高中毕业于大庆实验中学。2015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读,2016年转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并入选英才班。2018年获得保研资格,将继续留在本校深造。目前在计算机学院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实验室从事数据挖掘相关的研究工作。

感言:

非常荣幸能获得奖学金,感谢学院和基金会对我的肯定。我当年高考以本省最低分数进入中国科大,对未来的方向感觉十分迷茫,中国科大自由转专业的制度让我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坚定了在计算机学科前进的理念。在中国科大的四年是我人生中经历的最难得的修炼,在知识层面,中国科大的课程为我打下了良好的数理基础与编程基础,对我未来的研究工作大有裨益。在精神方面,中国科大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了我艰苦奋斗的人生态度。未来我还将继续留在中国科大学习,希望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一些成就回报我的母校。

袁牧,PB15111615

简介:

高中学校名称: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本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09 – 2019.07)。毕业去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感言:

本科四年过得飞快,转眼间已经是快要毕业的季节。回想起来这一路上受了太多人的帮助,谨以此文向这些他们表示感谢。

刚刚进入大学校园时是兴奋而又彷徨焦虑的,从新生群里我认识了几位中国科大的学长学姐们,他们用亲身经历指引我如何规划大学时光。从如何对待各科成绩到为科研尝试进行知识储备,从这些前辈走过的路中我也渐渐拼出了自己理想的图案。

中国科大的英才班教育也给我带来了许多机会。一年级暑假在中科院计算机所的见习让我第一次接触到一线的计算机科学研究,二年级去POSTECH和UW的学习交流,让我有机会接受不同的教育,认识到国内外的差异。

三年级时加入了实验室,这也是我本科阶段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一次选择。李向阳院长和张兰教授对我的指导与帮助,让我从一个完全的门外汉,渐渐变得有能力做出自己的科研探索,我由衷的感谢我的导师们。

除却学习上的到的帮助,生活上中国科大也给予了很多。每年评选的奖学金充分认可了我们的付出,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荣誉。在毕业之前我也有幸申请到了奖学金,实为一份殊荣,在此也向杨元庆先生表达感谢!

阮超逸,PB15111618

简介:

阮超逸, 高中毕业于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 2015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现已经保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感言:

首先向设立这一奖学金的杨元庆先生表达诚挚的感谢,是他无私奉献和造福社会的精神使我有机会获得这一奖学金,这给予我精神上的极大鼓舞和物质上丰厚奖励,非常荣幸能获得此奖学金。

转眼间,大学生活快结束了。这四年里,我一直认真学习专业课程和知识,在家人、老师、朋友、同学的关心和支持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之所以选择计算机专业,是因为我认为计算机极大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提高生产效率,给生活方式带来极大的便利,我希望能在将来学有所成,回馈社会。

同时我认为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做到知行合一,除了知识外,还要有实践能力。所以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我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先后担任计算机学院学生会综合办公室主任,学生会副主席,积极参与校园生活的建设。

这次获奖对我来说真的是意外的惊喜,坚定了我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信念,我将会在以后学习和生活中,持之以恒地努力, 同时杨元庆先生的行为也教导我要尽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奉献社会。

杨林卓,PB15111629

简介:

高中就读学校:湖南省株洲市第八中学。本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2015~2019。目前已保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感言:

我一直觉得自己能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读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我的高考成绩正好达到中国科大的录取线,或许这也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吧。因为高中时并没有接触过太多计算机相关的内容,刚开始在中国科大的学习生活有时确实非常的辛苦,但是我遇到了非常好的三位室友,在有困难时互相帮助,一起探讨问题,一起交流谈心。虽然有时也会遇到各种挫折,但是总能够恢复信心,再次鼓起斗志。

如今四年的时光一晃而过,顺利取得保研资格的我获得了奖学金,我也非常感谢资助人杨元庆先生。因为我的家庭经济状况并非非常宽裕,所以我非常明白这份资助的分量。在我的求学路上,我也曾获得了若干的资助。也正因为这些帮助,我才能够专心于学习,并且迸发出更加强大的力量。

感谢杨元庆先生,感谢一路上帮助过我的人,感谢科大。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也会继续努力奋斗,不辜负肩上所承载的热切期望。

朱嘉润,PB15111630

简介:

高中学校名称: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本科:2015-2019。硕士:2019-2022。

感言:

很荣幸在本科即将结束,确定保研本校之际收到来自杨元庆校友的这份可以称为礼物的奖学金,它既是对我本科阶段学习成果的一种肯定,也是对我迎接研究生生活的一种鼓励与期待,在此衷心地感谢杨元庆校友。

在本科阶段,在中国科大浓厚学习氛围的熏陶下,我专注于学业,勤勤恳恳,学习不辍,在课内成绩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中国科大丰富的科研资源又给了我参加科学竞赛的机会,在竞赛中充分锻炼了自己的思考与实践能力。此外,在自我能力发展方面,我也没有落下,阅读了不少名家名著,同时参加了学生会,在人际交往等方面也提升了自我。

本科的四年是打基础的四年,是自我发展的四年,是如霓虹绚烂的四年,接下来的研究生生涯,我将会继续前进,科学研究和自我提升两开花,争取做出更好的成绩。

再次对杨元庆校友表示感谢!

梁嘉玲,PB15111631

简介:

高中就读于广西玉林高级中学,2015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目前本科四年级,已保研至本院。

感言:

在过去三年多的时光里,我始终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总想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只求无悔于这美好的青春岁月。每一次不一样的经历,向前踏出的每一步,都是我成长的印记,从中可获得的体会与感悟让我更加成熟。我是一个喜欢总结自己过去经历的人,更是一个不断向前,追求更好的人。这些经历让我能看到自己的优缺点,让我能做一个更好的自己。非常感谢“杨元庆教育基金”和新创校友基金会设立的这项奖学金,让我在申请这项奖学金的过程中,能好好的总结自己这几年的大学生活,看到自己的收获与不足。这项奖学金的授予,是对我在求学之路上所付出努力的认可和肯定,也是对我将来研究生生活的鼓舞。

陈翊辉,PB15111656

简介:

陈翊辉,来自江苏苏州。2015年从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考入中国科大;大一时加入计算机英才班;后保研本院。大四在寒武纪科技实习。

感言:

首先感谢中国科大计算机学院和联想集团杨元庆校友!很荣幸获得这样的奖励,这是我在求学之路上受到的极大的鼓励。

大一时进入强手如云的计算机英才班,顿感自身的卑微。但我并未颓唐放弃,我凭借着对计算机科学浓厚的兴趣,发扬中国科大人“勇攀高峰”的精神。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并在课余时间学习课外知识。大三时,在周学海教授的嵌入系统实验室学习了系统性能相关知识,并尝试设计基于FPGA的卷积神经网络加速部件。

获奖后,我会更加努力,在研究生的学习生涯中保持进取心,在科研道路上踏出有力的步伐。最后再次感谢联想集团杨元庆校友设立的奖学金。

林郅琦,PB15111672

简介:

林郅琦,高中毕业于浙江省瑞安中学。本科2015.9-2019.6. 本科毕业后将参加中国科大-亚洲微软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项目。

感言:

作为一名中国科大学子,我深深为自己的学校感到骄傲。在我读本科的四年中,我收获到了许多知识,在这个平台上认识了许多能力非常强的同学。科大给了我非常好的资源,让我能够有机会接触到超算集群,有机会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大学生RDMA编程竞赛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中国科大的氛围更是激励我,让我不断的挑战自我,不断地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感谢中国科大给我提供的如此优秀的学习平台和如此丰富的资源,感谢班主任在学习期间给予的照顾和支持,感谢科大同学们在我读本科期间给予的帮助!最后非常感谢杨元庆校友,我很荣幸能够获得奖学金!

2019-04-28 上一篇: 2016-2018年“关键学科发展基金”项目汇总 下一篇: 第四届黄渝纪念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