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吧,海燕

《永不忘记》中“王翔”原型寻踪

相关文章:追寻27年前的冰糕

谨以此文,纪念高考恢复三十周年

飞吧,海燕

6月20日,我终于打通“王翔”原型的班主任姜炳智家中电话。接电话的似乎是姜老师的夫人。当我说明来意时,姜夫人显得非常熟悉“找××的”。姜老师随即向我证实确有此事,但“王翔”考的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硬件专业,并非28中其他教师所说的“科技大学”。

姜老师告知我,此事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其后还被青岛话剧团改编成话剧《飞吧,海燕》。

一搜索果然如此。《飞吧,海燕》是作家代创造的中学生为受众群体的儿童剧。此剧挽救了青岛话剧团——用老团长韩福虎的话说“《飞吧,海燕》的创作演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解决了剧团的生存危机,更为关键的是就此实现了青话的转型。”

直到2006年,仍有报道称记述当时的盛况:“1985年3月《飞吧,海燕》一起飞,就在中学校园引起了轰动。中学校园掀起一股“海燕热”。毫不夸张地说,这出戏演到哪里,便热到哪里。当年在杭州,一所中学还特地举办了一个有主创人员参加的“学海燕,做海燕”座谈会。”

姜老师已经没有“王翔”的联系方式,也不知道他身在何方。有趣的是——姜老师虽知《飞吧,海燕》,压根儿却不知道《永不忘记》,也不知道他的事迹还进入中学语文课本。

尽管《飞吧,海燕》轰动一时,各地巡回演出,但不可能走遍中国贫瘠的乡村,《永不忘记》却走进了每个中学生的心灵。

6月21日,我再次致电姜老师,他告知我,“王翔”的报道最早出现在山东省《大众日报》,题为“理科优秀生××”。这可能就是引起李心田关注的那份“省报”。我已致电认识的《大众日报》记者张子扬先生为我搜寻该期报纸。姜老师称,当期日报只报道了三位考生——另外两位是理科、文科状元。我猜测理科状元很可能是806校友贾棋。姜老师告知我“王翔”的高考成绩并不太高,并非如李心田所说的“理科前三名”,清华大学录取他“也可能跟这事有关”。——李心田误导却不误事——我锁定科大山东前三名刘隆基、徐光。刘隆基确认此事并非编造;青岛人徐光猜测此事是编造。——因为徐光是我最初的怀疑对象,我却找到他的中学44中。44中最早向我提供考生毕业于28中的线索和他的真名!

挖向清华地面

如果“王翔”是清华校友,任务几近完成——我的办公室同一层是清华大学校友总会联络部。打开窗子,往北跳下去,就是清华校园——除非清华有人拿着床垫等我,我跳下去肯定会出事。

6月20日,我去拜访在清华大学的一位科大校友,巧遇计算机系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杨士强教授。中午跟着骗了杨老师一顿饭吃。杨老师带过几十年的计算机系学生,自豪的称自己是“计算机系的hub”。 杨老师不太能回忆起"王翔",他还当场热心的帮我询问了几位“计01班”校友(计01是独特的清华编号,计代表“计算机”,0代表80级,1代表1班) 他们表示并没有这样一位学生。 但杨老师告知80级还有计02、程01-程05(程序),不过他对学生较为熟悉,猜测A可能是别的类似系科,例如无线电系。对于中学教师,他们往往无法分清其中的区别。

6月21日,我跑到对面的清华大学校友总会联络部串门,对方向我确认,清华计算机系80级却有一位叫“王翔”同学。不幸的是——“王翔”真名是相当平凡的名字,无法确认中学毕业校名。我随即骚扰清华学籍科。清华学籍科向我证实——“王翔”的学号是801167(中间的11,貌似科大计算机系代码),并且“王翔”确实顺利从清华大学毕业了——我如释重负。因为此前,青岛28中一位退休老师转述,“王翔”“好象休学了”。果真遇到如此挫折,我担心他不愿意面对科大的大群粉丝。

下一个骚扰对象是清华大学档案馆,该馆朱老师确认,80级“王翔”毕业于青岛28中。——至此,身份确认结束。

计算机系杨士强教授五分钟之后也证实“王翔”是计02班(80级计算机2班)校友,似乎还有校友证实他卖冰糕的经历。“王翔”现在美国中部,他的同学正在与他联络。

饶子和老师曾评论“清华是个运转非常smooth的庞大机器”。我和清华所有部门的接触,无一不证实这个论断。这是科大人要好好学习的!

完美的“王翔”

好几位清华老师感到不解,“你找他干嘛”,我只好说“我们吃了你们清华几十年的豆腐,该好好谢谢他啊”。清华或许会谢谢我,这是还给清华的光荣与公道。

中国科技大学欠他一个谢谢,应该给他颁发一顿重的勋章——“王翔”阴差阳错的为科大做了26年的“招生形象大使”。

“王翔”显然是清华与科大共同的骄傲——他是无数70年代生人的偶像。我的感动穿越了15年的光阴——如果联系上他,我想感谢他带给我的感动和激励。

看看80年代老百姓心目中的中国科大吧——"王翔"聪明,勤奋。《永不忘记》的第一段就是“王翔要去上大学了。他考试的总成绩是477分,被科技大学选去了”;最后一段段首又是“王翔考了477分,火车把他载往科技大学“。这首尾呼应的两段,牢牢的把这种好学生的印象和科大锁定在了一起。科大多么深入人心——

王翔懂事,”十三岁的王翔,自愿到街办工厂去顶妈妈的职务“。王翔过目不忘并且自信,他撕书然后清清爽爽的背出撕去的练习题,传为佳话。

原文中字里行间、反反复复对”王翔“的褒奖:课文版《永不忘记》至少三次提到王翔成绩好,数学总是一百分。”初中三年,共六个学期,王翔每次考试成绩不但在全班是第一名,在全校也是第一名;尤其是数学,从没下过一百分。”。到了高中,课文又提到“王翔的学习成绩还是非常好,数学成绩从没下过一百分”。之后潘老师心里又夸这个孩子“这个十七岁的大孩子,刚刚离开课堂,就去卖冰糕,而后又匆匆赶进课堂去拿一百分,太不简单了“。 最后潘老师还评价“你是我教学几十年中见到的最好的学生”。

遥望当年,科大人就是完美的代名词,他们永远是第一!而我惊讶的发现,这个完美的形象,连中学语文课本编辑都感到有所修正——因为《人民文学》刊登李心田的原文第一句话是“王翔要去上大学了。他考试的总成绩是477分,数、理、化全是一百,被科技大学选去了。”——课文中“数、理、化全是一百”被删除。重读1980年代的科大人,如果余生也早,早生15年,我是断然不敢进科大跟这些牛人玩的。

阿弥陀佛,挖人挖到穿帮——原谅我借着“口述校史”的名义八卦、胡搞。

附录:《人民文学》1981年《永不忘记》原文,由发行部王先生提供。第1页第2页第3页第4页第5页

Acknowledgement

感谢“王翔”的班主任姜炳智老师。在“王翔”是否是科大校友论断上,多次出现反复。姜炳智提供准确信息——“王翔”考入清华大学1980级计算机系硬件专业。

感谢清华大学校友总会陈、于多位老师。感谢清华大学学籍科、档案馆孙老师。

感谢清华大学计算机“Hub”杨士强教授——杨老师迅速给出了“王翔”的路由信息,并正在解析路由,已经发出多个数据包。感谢清华大学80级计算机系其他校友——我暂不知道他们的姓名。

感谢《人民文学》发行部王先生,他提供了《永不忘记》的在该刊的原文。

0000-00-00 上一篇: 追寻27年前的冰糕 下一篇: 老校报电子版即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