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理想,向阳而生:新创讲席教授李向阳晋ACM Fellow

 北京时间2019年12月11日,ACM Fellow 2019入选名单公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新创讲席教授李向阳教授,因在智能物联网与移动计算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和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被遴选为ACM Fellow。今年全球58名学者当选,华人7人,中国大陆仅3人上榜。

国际计算机学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ACM)创立于1947年,是全世界计算机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学术组织,同时也是计算机领域最高荣誉“计算机领域的诺贝尔奖——图灵奖”的评选机构,目前在全世界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 10万名会员。ACM Fellow用于表彰在计算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引导者,审查过程极其严格,每年遴选一次,其历史累计成员数1221人,仅占计算机协会会员数的 1%。当选ACM Fellow也就意味着进入了“计算机领域世界顶尖的1%”,是极高的专业荣誉。

对于这次当选,李向阳坦言,“是对我和合作者共同工作的认可,是一份荣誉”。

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祝贺新创讲席教授李向阳当选ACM Fellow!李向阳在合肥接受中国科大面试的当晚,新创基金会就前往下榻的皇冠假日酒店拜访,告知:如果您海归加盟科大。新创基金会将给予支持。其时,毕业于清华的李向阳对这个民间校友基金的拜访颇感意外。
2016年起,新创基金会每年投入100万元关键学科发展基金,用于计算机学院引进人才,至今已持续四年。随后杨元庆(8611硕)通过新创捐赠1000万“元庆教育基金”,用于支持计算机与数学学院发展。2018年12月,李向阳受聘出任第二批“新创讲席教授”。

新创基金会感谢李向阳教授对中国科大计算机学科崛起的贡献,也为校友起到的绵薄之力感到自豪。这是新创基金会与民间校友捐赠奉行原则的最好例证:
雪中送炭,不锦上添花。

李向阳教授

破解“万物互联”的密码

李向阳教授专访

科教报国 践行初心使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李向阳拥有较高的起点。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专业炙手可热。1990年,他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理论班。此前的1989年,他荣获全国高中生数学联赛江苏省第一名,初露锋芒。1988至1990年间,他入选仅有20人的国家数学奥林匹克集训班。

放弃已有良好基础的数学而选择计算机,李向阳有着非常理性的分析: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技术是未来发展的引领者。而正是一大批科学家在数学领域的深入探索,发明了计算机,让人类跨入了计算时代。他敏锐地意识到:数学可以推动计算技术跨越式发展。

高度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格局,李向阳面对风口的选择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工作后他经常告诉学生,不要盲目追逐热点,只有脚踏实地,不求近功,才能拥有仰望星空的眼界。

不久前,李向阳应邀为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的学生做了一场报告。面对学生提出如何选择科研方向的问题,李向阳的解惑颇具启发性:知己知彼、子母相权、坚持不懈、洞见症结。

知己知彼,就是要了解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和自身的兴趣优势;子母相权,就是做好平衡兴趣和需求之间的关系;有了目标,就要坚持不懈;洞见症结,就是学会看问题的关键点,要了解热点、直面痛点、寻找盲点。

李向阳教授与学生参加学术会议

李向阳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开展计算机学科的基础教育?“目前国内十家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中,有四家半是中国科大的校友企业”,李向阳介绍,“中国科大60年本科教育的经验显示,除了扎实的数理基础,在本科基础教育中增加计算思维的培养,将是本科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2019年9月22日,中国科大信息与智能学部正式成立,作为中国科大新工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部旨在整合信息与计算机学科群优势,着力构筑学院间的合作平台、推动重大学科建设与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促进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学部的建立是当前形势下,学校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中国科大坚守科教报国、追求卓越的初心使命”,李向阳说。

万物互联 助力社会发展

李向阳在计算机领域深耕了近30年,致力于智能物联网性能分析、优化与保障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构建的研究,是领域内在国际上颇具影响力的知名学者。

物联网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向物理世界延伸的技术,极大地拓展了人类认识和理解物理世界的能力,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革命。智能物联网,通俗地说,就是将各种物品接入网络,并实现对物品本身及相关状态的智能化识别、感知、画像、认知和管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

李向阳教授与“图灵奖”得主

在低功耗大规模智能物联网领域,存在一些行业共通的难点:如何更有效地感知、互联、计算和实现数据安全共享。对此,李向阳独辟蹊径,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针对大规模无线网络信息论,他提出“多播容量”并给出多个模型下的多播容量界值的理论分析结果,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无线网络容量、网络连通性、网络覆盖和节点能量、节点鲁棒性、网络频谱的依赖关系,揭示了网络容量和性能与时间、空间、能量、频谱资源的内在关系,设计了近似最优的局部网络资源分配和调度方法,从理论和系统层面设计网络性能安全与可信保障的机制与协议。

不只埋头做研究,李向阳十分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科研只有落地,才能发挥更大价值”。

“要做真正可用、有用、实用、好用的,脚踏实地的科研。” 多年来,李向阳承担了国家级重点项目等20余项,拥有国内外专利40余项。李向阳共同创新性地提出了差分全息图方法,首次将射频识别室内定位精度提高到毫米级,是当时利用市场商业化设备进行室内定位追踪能取得的最佳效果。基于此方法成功研制的行李分捡和定位追踪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国内多个机场。

李向阳教授与团队成员

家国情怀 理想照进现实

2015年底,李向阳辞去美国教职全职回到中国,入职中国科大,出任计算机学院执行院长。自1995年从清华大学毕业赴美留学,他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年之后,以拳拳之心,担赤子之责。

彼时已是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的李向阳,在指导学生时常想,为什么不回国为自己的国家培养人才呢?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理想的实现需要契机的点燃。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其中重提“科技创新举国体制”。李向阳深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再到探月工程,一系列令国人引以为傲的项目都是在‘举国体制’下完成的,这是我们的体制优势,也是在科技创新领域实现超前布局的基础”。

中国科大是国内最早建立计算机专业的高校之一,由老一辈计算机科学家夏培肃先生等亲自执教,学术底蕴深厚。创办之初,通过与中科院计算所合作,中国科大就自主设计并研制成功了我国第 1 台通用计算机—— 107 机。宽松的学术环境、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让计划回国的李向阳最终选择了中国科大这所“最接近国际化大学”的高校。

李向阳的到来,也为中国科大计算机学院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年轻的计算机学院成立于 2009 年,至今只有 10 年历史,体量小、资源少,一切从零开始,从学科建设到人才布局都需要顶层设计。

作为学院掌舵人,李向阳有着清晰的发展思路:学科建设上先搭建好核心方向,人才布局上建设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支撑的金字塔形人才梯队。

李向阳教授与学生在一起

掌握核心技术,才不会被卡脖子。经过认真研讨,李向阳与学院领导班子达成了共识,优先建设三个核心学科方向:系统结构、程序设计与软件工程、算法与理论。在此基础上,发展好大数据、智能、网络、安全、多媒体等方向。

在学生眼中,李向阳是严谨的温和派,对待学术一丝不苟,对待学生温和细致;在同事眼中,李向阳是温暖的行动派,执行力强、充满正能量。正如其名:心有理想,向阳而生。

新闻来源:中国科大新闻中心

2019-12-13 上一篇: 第二批新创讲席教授评审中 下一篇: 2020年新创讲席教授项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