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杨元庆教育基金项目汇报

一、项目简介

1. 缘起:

2017年2月,杨元庆及夫人为回报母校培养之恩,通过新创校友基金会向中国科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捐赠人民币1000万元,设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元庆教育基金。

该基金用于鼓励热爱科学、勤奋学习、团队精神强、品学兼优的高素质本科生和研究生,并且为科研成绩突出的优秀教授提供支持。此外,联想还与中国科大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向达成了战略合作,进一步加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战略部署。

2、奖励额度和评选细则

(1)“杨元庆教育基金-顶尖科研奖学金”为数学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在中国科大仅次于“郭沫若奖学金”的学院最高奖学金,奖励一批热爱科学、勤奋学习、团队精神强、品学兼优的高素质本科生和研究生。每年在数学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各评选出在校本科生8名(8000元/人)、研究生4名(9000元/人)。他们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①学术科研能力突出,本科生在科研顶尖赛事中或科研中取得优异成绩,或在读期间发表重要学术论文,或在国际学术交流中表现优异;

②学术科研能力突出,研究生需解决重要学术问题,取得杰出科研成果(以本人所发表论文中最优秀的一篇作为主要评审依据)。

(2)“杨元庆教育基金-卓越讲席教授”授予在中国科大数学学院与计算机学院的优秀教授。

数学学院的候选人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①学院50周岁以下科研成绩突出,做出国际一流工作的教授;

②一般应为国家杰青获得者。

计算机学院候选人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①学院40周岁以下科研成绩突出,做出国际一流工作的青年教授;

②一般应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973,拔尖人才计划获得者,或者由国内外引进的杰出青年教授。

二、项目进展

2019年,杨元庆教育基金累计支出100万元,资助数学学院、计算机学院师生共计29人。

三、获奖者简介及感言

1.数学学院获奖者感言

卓越讲席教授

陈发来

简介:

1982年进入中国科大数学系学习, 1994年获计算数学专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大数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第六届、第七届国务院学会委员会数学学科评议组成员、2006-2010与2013-1017年度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十三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第四、五、六届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常务理事。担任《Computer Aided Geometric Design》,《Visual Computer》,《Numerical Mathematics--Theory,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等期刊编委。主持973项目一级子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课题,国家外专局“111”引智基地项目等。2001年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03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特等奖。2008年获中国计算机图形学杰出奖。2009年获冯康科学计算奖,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0年获全国百篇优博论文指导教师奖。2016年获“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研究方向为计算几何及其在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与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应用。近期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包括T网格上的样条及其在等几何分析中的应用,稀疏优化在几何模型处理中的应用,基于隐式曲面的散乱数据重构等。

教学工作: 1.承担数学院《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总计180学时,教学评分4.9分。 2.主持国家级精品共享课程《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 3.主持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线性代数分层课程建设》。 4.获第二届“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外专局重点引智基地111项目“计算科学与应用”。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稀疏优化在几何建模中的应用”。

麻希南

简介:

1969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嵊县。1996年获得杭州大学基础数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大数学系教授。其中,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曾在1999年访问中科院数学研究所,2000年7月访问加拿大McMaster大学数学系,2000年9月访问以色列Bar-Ilan大学数学系,2002年3月访问台湾理论科学中心,2002年9月至2003年2月访问澳大利亚国立大学,2003年5月至2004年6月访问德国马普数学研究所(莱比锡),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访问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AS),2012年2月访问法国高等研究院(IHES)。

所获奖项: 1)霍英东基金会:霍英东青年教师奖 2)2013年11月至2018年11月,教育部长江学者 研究方向为非线性椭圆偏微分方程和几何分析. 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资助:含 1)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顶尖科研奖学金

董智超,BA17001019

简介:

董智超,2015年于中国科大获得计算与信息科学学士学位。随后成为中国科大数学科学学院计算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博士生,师从刘利刚教授。

感言:

很荣幸能获得杨元庆教育基金奖学金,看到自己近年工作成果得到肯定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我从大三时认识了刘利刚老师,开始跟着刘老师学习计算机图形学。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当时是很幸运的,能够遇到刘老师并且他为我打开了这么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而且还是一个有趣的能够让我终生沉浸其中的新世界。在刘老师的谆谆教诲和不断帮助下逐渐的体会到了科研工作的魅力。在2016年的九月又有幸能够和傅孝明老师一块做科研项目,与傅孝明老师一起合作的三年收获了很多,逐步培养起我做科研工作的感觉。而且所做的两项工作发表在了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上,极大的提升了我的信心和动力。计算机图形学是一个很实用,很有趣,很酷炫的领域,很值得我终生为之努力奋斗,为之沉迷。

虽然我已毕业参加了工作,但我仍然会在这个领域发展下去的。希望将来还能够取得更多的成绩,不辜负老师们的付出和期待。

吴文明,BA17001022

简介:

吴文明,2015年于安徽大学获得统计学学士学位,随后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攻读计算与应用数学专业博士学位,师从刘利刚教授。

感言:

几年前,伴随着对未来的困惑,对前途的迷茫,我来到科大学习,希望科大能够帮我消除困惑、走出迷茫。如今,一点一滴回顾过去的学习经历、研究经历、生活经历,我已经不再对前途感到迷茫,对未来更多了一份期待。在科大,我已经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的路。非常感谢我的导师刘利刚老师。遇到贵人也许是人世间可遇不可求的事,刘老师就是我人生中当之无愧的贵人。我至今依然记得刘老师在六年前的暑期夏令营中讲授的一节课,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听说计算机图形学。那一次,我深深地被数学的神奇和计算机图形学的有趣震撼了。如今,我已是刘老师的学生,并且将计算机图形学作为我的研究兴趣,是刘老师启迪了我,并将我带入了计算图形学的世界,他用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精神使我深深受益。

获得杨元庆教育基金奖学金是对我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我未来工作的激励,感谢所有帮助我成长的人,再次感谢新创基金会的支持和杨元庆教育基金的资助。

邱家豪,BA18001034

简介:

邱家豪,2016年于苏州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同年通过保研进入科大数学学院学习,师从叶向东教授。目前已发表SCI论文4篇。

感言:

很荣幸能够获得杨元庆先生设立的顶尖科研奖学金,同时很感谢杨元庆教育基金和中国科大数学学院。这不仅是对我的肯定和认可,更是对我今后科研工作的激励和鞭策。在科大学习中最大收获莫过于认识了很多良师益友,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和关心。我更要感谢我的导师叶向东教授,叶老师不仅非常耐心指导我学习专业知识,鼓励我做有意思的问题,还给我提供了很多交流的机会。在他的教导与鼓励下,我已经能够很好地直面学术研究中所面临的困难,并学会了如何发现并解决一些问题。最后,我想只有坚持不懈,才可能有所成就。我会再接再厉,争取在今后的数学研究中有所建树!

田玉峰,BA18001002

简介:

田玉峰,2015年本科毕业于湖南湘潭大学,随后来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读研,师从陈发来教授。

感言:

我很荣幸能因为在科研上取得一些小的成就而获得此奖学金。我的研究方向是计算几何,具体课题主要是细分曲面,这是一个研究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几何造型中的课题。导师陈发来教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在他的指导与感染下,我于研究生第二年便完成一项工作“带参数的切角细分曲面”,现已发表于期刊《系统科学与数学》及《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科大校园里学风纯粹,身处其中总能受到持续性激励;我所在实验室里的同学也都十分刻苦,当然也是高手如云。我在科研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如编程方面的知识与技巧,便非常依赖于一些师兄姐的帮助与指点,才得以迈过难关,更进一步,在此表达对他们的谢意。

最后,很感谢杨元庆教育基金和评委对我的肯定和资助,我会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绩,不负该奖项对我的信任。

黄新盟,PB16050902

简介:

黄新盟,2016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华罗庚数学英才班,大三时转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校期间获得过两次国家奖学金。目前就读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应用数学与计算科学博士项目。

感言:

很荣幸能获得2019年顶尖科研奖学金,感谢科大和基金会对我过去取得成绩的肯定。科大的四年夯实了我扎实的数理基础,培养了我迎难而上,愈挫愈勇的魄力。在科大的四年里,除了本科必修的课程之外,我对数学模型和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颇为感兴趣,这也激发了我走上应用数学博士之路。大三暑假我有幸在UCLA数学系印卧涛教授指导下开展了一段关于优化中的算子理论研究并成功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这次的研究经历更加坚定了我做学术的决心,至今我仍和印教授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这四年,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并且十分优秀的朋友,也体会到了应用数学本身的乐趣。目前我已是宾夕法尼亚大学一年级博士,未来我会更加努力,争取在学术圈闯出一番天地。

唐天云,PB16010898

简介:

唐天云,2016年考入中国科大数学科学学院学习应用数学,兴趣方向是组合,优化;于2020年在SCI上发表组合数学的论文;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数学系博士生。

感言:

非常荣幸能获得顶尖的科研奖学金,被母校的认可是一件愉快的事。

本科四年,科大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浓厚的学习氛围,和顶尖的学术水平。我在大三大四学期参加了⻢杰老师的组合图论研讨课,接触到了很多图论前沿的结果,也目睹了一些很多年悬而未决的猜想被⻢老师,师兄师姐证明出来,非常不可思议。特别的,我在⻢老师的指导下也做了一些研究,收获了关于写论文,作报告的经验。这些经验在我今后的科研中十分重要。⻢老师一直强调专注在科研中的重要性,我也希望自己能一直专注于科研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来回应母校的认可和期望。

王翌宇,PB16001764

简介:

王翌宇,2016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新试点班,目前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感言:

很高兴能获得杨元庆教育基金奖学金。我是16级创新试点班的一名学生,高一时我们高中有一位学长返校宣讲,让我知道了中科大的存在,高二的时候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创新班的选拔考试,没想到竟然进了。科大总体来说是一个十分适合学习的校园,我也是遵从自己的兴趣选择了基础数学这个专业。目前我已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入学,只是由于疫情原因只能在家上网课,也暂时没有办法确定导师。本科期间感觉学了很多知识,学了不少研究生课,但是在数学研究面前,一切都是无穷小量,总感觉还有无限的知识需要学习。尽管在科大认识的朋友在毕业之后都各奔东西了,但是谈起数学,他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我在科大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这样一群喜欢数学的朋友,也希望我能在将来一直保持对数学的热情。

最后,非常感谢这笔奖学金的资助者们,我的家庭不是特别富裕,所以这笔钱对我来说十分重要,不仅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同时也是对我四年大学生涯的一个肯定。说老实话,我在当年的奖学金申请者中并不突出,也是十分感谢评选奖学金的老师们对我的肯定。

谢璟毅,PB16010580

简介:

2016年考入中国科大数学科学学院。参加过国际遗传机器大赛(iGEM),并获得了金牌。现为中国科大信息科学学院自动化系研究生。

感言:

非常荣幸能获得杨元庆奖学金,并感谢学院和基金会对我本科学习表现的肯定。我认为在数院的学习生活是一段充实而难忘的时光,数学学科本身的特性培养了我踏实、细致的性格,同时也为将来的学术研究打下了扎实的数理基础。学校宽松的氛围以及对跨学科研究的支持也使我在本科阶段充分参与了科研活动。2017年我曾赴美国参加iGEM比赛,我们软件队获得了金牌。2019年在校内的科研项目中,我参与发表的一篇行人重识别的论文被 ICCV 会议选中。随后我又有幸参与了科大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创新人才项目,并在为期一年的实习中参与发表了另一篇论文,并成功被 ECCV 会议选中。这些经历使我学会了如何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自己开阔了视野,也让自己更轻触未来的方向。感谢一路走来各位老师同学的帮助,也感谢杨元庆校友的支持,我会带着这份荣誉继续努力,不负大家的期待。

赵奇志,PB16011196

简介:

赵奇志,2016年考入中国科大数学学院华罗庚班学习基础数学,现于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攻读博士学位。2019年参加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在团体赛中负责几何和拓扑部分,获得铜奖。

感言:

很高兴能够获得顶尖科研奖学金,感谢杨元庆教育基金、科大数学院以及各位关心科大学生的各位校友。在科大的四年,我接受了非常优质的数学教育。无论是基础课还是研究生课,老师们总是耐心并且充满热情,夯实了我的数学基础,也同时开阔了我的眼界。教授们也很热心于帮助有志于数学研究的本科生,我在张希教授的指导和教授下对微分几何产生了浓厚兴趣,我也将在攻读博士期间继续在该领域学习研究。科大的平台也让我认识了一群跟我志同道合的同龄人,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数学科研的想法。最后再次感谢新创基金会和各位校友的支持。

林思锐,PB16010906

简介:

林思锐,中学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 年考入数学科学学院,2017 年曾加入华罗庚数学英才班,专业为概率统计。大三曾前往美国哈佛大学统计系跟随著名统计学家刘军教授进行暑期研修。现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为应用概率。本科期间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前三年 GPA 排名全院第二。

感言:

首先,我很荣幸能获得本次顶尖科研奖学金。在科大生活学习的四年是改变我人生的四年。数学学院的精心培养使我接触到了深刻而优美的数学理论,塑造了我的科学思维,锻炼了我 的数学能力。精英荟萃的环境使我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刻苦努力的状态曾激励
着我不断进步,他们不忘初心的品质也指引着我砥砺前行。数学学院的教授们对我的指导让 我在知识水平上更加精进,而他们潜心学问的精神也催生了我在数学道路上不断攀登的想法。

我时常在思考,我为什么要学习数学?低年级的时候,我想也许是为了光鲜亮丽的成绩单,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为了下一步能登上更高更大的平台打下基础。这些都没错,但是当我 站在人生下一站的入口,过去的这些目标仿佛烟消云散,我不禁疑惑,有没有更深层次的理 由和动机使我能够在下个阶段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让我走得更远,获得更长远的成功?近半年多(隔空参与的)斯坦福大学的学习经历坚定了我当初的想法:学习研究数学不仅是为 了数学本身之美,更是为了能够和其他学科共同作用,相互交叉,最终帮助改变人们的生活,甚至改变世界。(事实上,我现在所在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正是走在数学交叉学科研究的前沿。)现实当中的模型研究,运筹优化,概率统计,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都是我们应致力研究和发展的,也是我们数学研究者能够大展身手的领域。回望过去,不论当时申请出国深 造是抱着什么样的愿景,现在的学习经历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的想法甚至价值观,使我希望未来能做出领域里的 important work 并且可以 help others。

最后再次感谢捐赠的校友,愿科大的优良传统能够生生不息、长久流传,造福祖国和人民。

邵锋,PB17010421

简介:

邵锋,2017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感言:

能获得本届“杨元庆教育基金奖学金”,我倍感荣幸。从初中以来,我就非常喜欢数学。当时还在农村读初中,资源十分有限,竟“沦落到”与语文老师讨论数学问题的地步。上了高中,我还在学习与生活之余学习了一些竞赛知识,开阔了眼界。但总是觉得不够过瘾,于是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家更近的中国科大的数学专业。在科大数学系,我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尤其是与我同在华罗庚科技英才班上的同学们,我们都对数学有着不可磨灭的热爱。我们在一起上课、在一起讨论问题的时光,是我在科大最快乐的日子。大二的时候,我学有余力,提前选修了一些概率课程,直到后来到大三遇上赵立丰教授之后,才发现原来分析与pde方向更加适合我,所以我也毫不犹豫地换了方向。人生也是如此,对待自己非常喜欢的人或者事情,就不应该有所犹豫,免得留下遗憾。

最近的日子里,全世界都不太平,新冠疫情肆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这次奖学金虽然来得比较晚,但终究还是到了,这如同阴天中的一缕阳光,给我们学子带来了一丝温暖。感谢身边所有人对我得支持与帮助,这会成为我追逐梦想道路上最强大的推动力!

肖宇,PB17020661

简介:

肖宇,2017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后考入数学学院华罗庚英才班。

感言:

我很荣幸能获得本次的杨元庆教育基金奖学金,感谢杨元庆教育基金与中科大数学科学学院对我的帮助与支持。

还记得大一刚入学军训的时候我是作为物理学院的学生入学的,通过新生入学考试进入了数学学院的华罗庚英才班,自那时起开始了我大学的数学学习。大一春季学期开始我就提前修习了大二的华班课程近世代数并参加了那一次丘赛的代数科,获得了优胜奖,激起了我对代数方面的兴趣,开始学习交换代数与同调代数等。在我大二秋季学期时因急于求成,选修了代数几何一课。高度的抽象、繁杂的语言与深邃的思想在当时将我击倒,使我明白数学的学习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好在对其他课程影响不大,那一学期的学习也给我几个月后春季学期再次挑战铺好了路,到大二结束时我虽与丘赛决赛擦肩而过,但拿到了中科院暑校的邀请函,学习更加深刻的理论。到了大三,我开始学习其他方面的数学,比如方程和几何,虽然只是浅尝辄止,但也让我感受到数学的美妙以及截然不同的数学中间奇妙的联系,也更加坚定了我学习数学的决心,我会坚持下去。

2.计算机学院获奖者感言

卓越讲席教授

张燕咏

简介:

张燕咏,女,1992年9月至1997年6月在中国科大读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2002年8月,在Penn State University,Comp Sci & Engg, 获得博士.学位,将于2018年6月在中国科大计算机学院担任教授。现任以下期刊的编委:ACM/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IEEE Transactions on Service Computing、Elsevier Smart Health。担任了十余次IEEE和ACM国际学术会议组织委员会的不同职位,并被长期邀请担任多个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大型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普适计算、物联网、未来互联网、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的系统研究工作。

科研成果:2017年底当选IEEE Fellow (“or contributions to robust and efficient large-scale sensor networks”)。 自2002年以来在高水平国际期刊及会议累计发表110余篇基于系统实现的文章,其中大多数发表在ACM/IEEE顶级期刊和会议。期刊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ACM Transactions on Sensor Networks等。 会议包括:IEEE /IFIP可靠系统和网络国际会议(DSN)、IEEE分布式计算系统国际会议(ICDCS)、ACM传感器系统国际大会(Sensys)、ACM/IEEE传感器网络信息处理国际大会(IPSN)、ACM 移动自组织网络与计算国际会议(MobiHoc)、ACM普适和泛在计算国际会议(Ubicomp)、IEEE普适计算和通信国际会议(Percom)、ACM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估国际会(Sigmetrics)等。根据谷歌学术网(Google Scholar) 统计, H-Index指数为36, 文章总引用次数超过7700次,单篇引用超过1100次。

丁虎

简介:

丁虎,男,出生于1986年12月。2009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学系,2015年博士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现任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tenure-track)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独立指导两名博士生。将于2018年春季学期结束后到中科大计算机学院工作,任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在知名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发表29篇文章。其中作为第一作者的科研成果发表在SODA、SoCG等算法理论,以及NIPS、ICML、AAAI、CVPR、MobiHoc等应用领域的国际顶级会议。多次受邀担任国际知名会议、期刊的审稿人或程序委员会成员。作为计算机算法方向的专家,曾受邀参加美国科学基金的项目评审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计算几何的算法设计和理论分析,同时涉及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生物医学图像、物联网等热点领域的广泛应用。

程敬原

简介:

程敬原,女,1982年6月生。将于2018年5月入职中国科大计算机学院。程敬原2002年于中国科大近代物理系获得应用物理学专业学士,2007年在同校同系获得电子科学与应用专业博士(硕博连读),主要从事时移地震关键设备方向的研究(863子课题项目组成员)。2007-2018年间一直在德国进行基于智能织物的普适计算方向的科研,历任帕绍大学博士后(2007-2012),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2012-2016)和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青年教授(2016-2018),累计指导毕业硕士生11名,联合指导博士4名,交流学者2名。近五年论文引用数447,H-index 13,主要发表在普适计算、可穿戴计算方向的UbiComp、PerCom、IWSC等会议上。曾担任UbiComp’16 demo chair、中德首届社会交互计算研讨会联合主席,是UbiComp’16、ISWC’16等会议的TPC成员。参与编著Springer出版社Smart Textiles-Fundamentals, Design and Interaction(2017),硕博连读期间出版了《VxWorks软件开发项目实例完全解析》(2005)。在德期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欧盟第七框架项目1项 (www.simpleskin.org,获欧盟官方杂志research*eu和官方合作电视台EuroNews报道)、德国莱茵兰-普法兰州立创新基金项目1项、工业项目1项,作为主要承担者(总技术负责人)承担德国莱茵兰-普法兰州立创新基金项目1项、工业项目3项,此外还参与过欧盟第六框架项目和巴伐利亚州远程教育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精密普适计算、智能织物、新型传感器、可穿戴计算、行为模式识别
 

顶尖科研奖学金

陶汉卿,BA19011003

简介:

陶汉卿,男,来自安徽宿州,就读于中国科大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二年级,师从陈恩红教授。2013年考入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以专业排名第二的成绩保研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曾连续三年获评中国矿业大学校级优秀学生、并获得2017年中国矿业大学优秀毕业生奖学金、2018年度、2019年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2020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现已发表学术论文4篇。

感言:

十分高兴能够获此殊荣,也很感谢杨元庆教育基金和中科大计算机学院对我的认可,这对于我来说既是资助也是莫大的鼓励,由衷地感谢你们!科大是一所学术氛围十分浓厚的学校,在这里我深切体会到了潜心科研的魅力和乐趣,并结识了很多很多优秀的同学。说到一路走来的挫折,我作为一个从自动化专业跨领域保研过来的学生深有体会。当初大三的时候,仅仅凭借对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的一腔热血,我毅然放弃了熟悉的电气自动化领域转而追寻心中的理想,来到了我目前所在的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当初的我可以说是真的小白,几乎是从零开始,在实验室的毕设和自然语言研究的探索过程中处处碰壁,不会linux不会结构化编程不会算法,对于身边师兄们习以为常说的种种概念都不懂,仅仅是基于本科的C语言基础自学了python从数据挖掘和自然语言处理的基础——也就是数据处理开始摸爬滚打,毕设时我的课题是短文本表示学习,每天都在学习新东西的我就像一个干的不能再干的海绵丢到了水池中一样,每天都是吸收知识吸饱的状态。和师兄请教讨论过程中,师兄交谈时很自然地提到的概念我不懂,那我就及时记下来回去搜索调研,师兄提到的linux命令我不懂,那我也记下来回去学习和记住。就这样,大四在实验室做毕设的一个学期,我收获满满,期间师兄对我的帮助和耐心的指点也是我研一就能够发表顶会论文的基础。

最后,再一次感谢杨先生和中科大计算机学院对我的认可和资助,也十分感谢我的导师陈恩红教授、师兄、同学和家人对我的支持、认可和帮助,在接下来的科研道路中,我定将砥砺奋进、奋勇前行!

林鑫,BA19011012

简介:

林鑫,男,来自安徽池州,本科毕业于武汉纺织大学,于2016年攻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2019年由硕士研究生转成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演化优化方向。

感言:

从研二开始接触科研时,就发现自己了解的知识太少,需要补充自己所在研究领域方向的科研知识,也渐渐变得忙碌了起来。最开始时,通过撰写综述的方式,阅读了优化领域(主要是克隆选择算法相关)的大量论文,给后续的科研工作做了较为充足的准备。在科研期间,感谢导师对我的帮助,在撰写论文等相关的科研工作中,导师给我提供了大量的科研经验和研究指导,得以能够在后续发表两篇期刊论文。

感谢联想集团杨元庆先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所设立的奖学金,感谢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获得顶尖科研奖学金是对我努力的肯定,今后我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所研究的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辜负父母、老师、同学、领导以及所有关心我的人的期望。

刘慧琦,BA19011023

简介:

2013年考入中国科大就读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7年毕业后继续在科大攻读硕士学位,2019年转博攻读博士学位。

感言:

非常感谢入选获得顶尖科研奖学金,每次获得这样的奖励不仅仅有激动和感激,更是一种激励,它激励着我要不断学习,努力科研,勇攀科学高峰。 在科研路上,遇到的坎坷困难不计其数。我常常在困顿时漫步于西校区校园,在图书馆、体育场等诸多环境中我尤其对也西湖旁漫步情有独钟,丢掉手机在或静谧、或昏暗的湖边氛围下思考公式的推理和进行思绪的延展,不时会有新的思维火花绽放时马上回实验室记录下来。当然,在困难时也少不了指导老师的辛勤教导和身边同学的共同推理帮助,尤其是在我不断地推翻和提出一些思路时他们不厌其烦地聆听和争论,这让我获益匪浅。在此一并感谢他们和我所在的西校区。

最后再次感谢杨元庆教育基金评委会的肯定,我将继续努力争取为学校不断争光。

阴钰,BA19011042

简介:

阴钰,2013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随后在该院继续硕士、博士深造。

感言:

很荣幸在硕转博第一年获得“杨元庆教育基金奖学金”,感谢学院和基金会对我的肯定和支持。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不知不觉在科大已经过去了七个年头,越来越多感受到学校在研究方面对我的帮助和指引,也感受到自己在这个氛围下的发展和提升。在科大,从打实基础到入门科研,到后获得不错的收获,整个过程都充满了回味。

然而科大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科研方面的提升,更多的还是一种视野。在科大,看到过以各种方式追逐梦想的人,有的向往自由的生活,有的渴望不断的创造,也有的甘愿为全人类的事业付出一切,这些人对我的启示是今后永远难以忘怀的。衷心希望今后科大越来越好。

龚政,PB16050697

简介:

龚政,2016年从海南省海南中学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感言:

在大一期间,我对计算机编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一结束后通过计算机学院的选拔,成功转专业到计算机学院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相关专业知识。现已保送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在过去的四年里,我一直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并多次获得学校奖学金。在班里担任体育委员,认真负责地完成班级事务。大二期间,我参加了学校工程科学学院和信息科学学院主办的robogame机器人大赛,荣获二等奖。在此期间,还加入到中国科大-伯明翰大学智能计算与应用联合研究所从事知识图谱的有关工作。研究生将进入到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从事有关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研究。

这次能够获得元庆奖学金,我感到非常荣幸和高兴,在此我向杨元庆先生及相关捐赠人表示真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从我大一入学起,就听说了许多杨元庆先生的精神和事迹。杨元庆先生多年来一直热心支持中国科大的发展,并对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给予鞭策和期望。元庆奖学金,是对我们勤奋学习、勇于进取的肯定,更是对我们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取向的正确引导。杨元庆先生的高贵品质、艰苦创业、情系母校、热心公益事业的精神也值得我学习。在本科的最后一年,能够获此殊誉,这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一个闪亮的路标。

最后,在此向杨元庆先生和各位评审老师表达诚挚的感谢!

赵敏帆,PB16051448

简介:

2016年考入中国科大工程科学学院,17年转入计算机学院,现为中国科大计算机学院一年级研究生,曾获得苏州育才奖学金、ISC20国际大学生超算竞赛冠军。

感言:

非常荣幸能够获得2019年“杨元庆教育基金奖学金”,这既是一种荣誉,也是对我在科大四年本科学习生活的一种肯定,这一切都得益于包容、广博的科大,以及我在科大的良师益友。四年的时光,以这样美好的方式结束,将是我最难忘的回忆。

在科大已然是第五个年头。五年前高中毕业的我懵懵懂懂,带着迷茫和一颗求学之心来到科大,五年后,我已明确了人生的方向,在科大踏上新的旅程。

我是一个略显跳脱的人,想尝试不同的走向。我原以为我会与宁静致远的科大格格不入,然而科大却包容了我这样一个不安分的人,给了我尝试不同可能的机会。四年里,我从工程学院到计算机学院,又从计算机学院出发去探索管理科学和医学,最终又回到计算机科学的怀抱。四年里,我活跃在课堂上,在实验室,在学生会,在校园新媒体,在辩论场,在赛场,在去往各处心之所向的路上。求学四年,科大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我面前,又让我在这多彩的世界中,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那一片风景。

在科大求学,科研亦不可少。我有幸加入到安虹教授的实验室,在医疗AI与高性能计算方向学习。科研之路艰辛漫长,然而却能感受到奋吾生之力,拓人类视野之疆界的喜悦。也是在安虹老师的实验室里,我参加了ISC20国际大学生超算竞赛,与优秀的队友们、卓越的教练们一起获得了冠军。

最后,感谢校友以及捐赠人杨元庆先生,以及一直为同学们提供帮助、为科大的发展不懈努力的新创校友基金会。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上,我会加倍努力,争取取得更加优秀的成果,像杨元庆先生一样回报社会、回报母校。

祝冠琪,PB16060341

简介:

祝冠琪,2016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后转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感言:

我刚从高中毕业考入科大的时候,曾一度对自己的未来十分迷茫,不知道未来努力的方向。但是感谢科大自由的转专业制度,在我的不断尝试之后,我发现计算机是我感兴趣的方向,所以我于大二转入计算机学院。

在计算机学院,课程是具有挑战性的,我也曾经为了一门考试在考前焦头烂额,为了一个实验的ddl坐在电脑前熬夜,但是回过头来看,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除此之外,我还交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钻研计算机技术,一起畅想未来。在大三我加入了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实验室,跟随师姐了解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方向的内容。十分感谢实验室的老师和师兄师姐,让我切身参与到了科研当中。

这一次获奖是对我莫大的鼓励,感谢杨元庆先生对我的认可。我以后必定不忘初心,继续努力,在未来为计算机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邓龙,PB16110675

简介:

邓龙,来自广西,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目前在中国科大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获奖感言:

很荣幸能够获得“杨元庆教育基金奖学金”。我从初中开始就立志于进入计算机专业学习。幸运地是,我在高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得以进入中国科大计算机专业学习。毫无疑问,我热爱计算机专业,选择计算机专业是我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在中科大计算机学院学习的三年多以来,我对计算机领域有了粗浅的了解,这份了解进一步坚定了我对这个专业的热爱。同时,建立在这份热爱之上,我在大部分专业课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从程序设计到编译原理、从组成原理到操作系统、体系结构,我在这些本科专业课程中,学习到了计算机科学最基本的知识,建立了扎实的基础。我还参加了学校的ICPC队,与队友一起,在ACM-ICPC比赛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科大我也切身体会到了科研。在本科期间,我进入我校的ADSL实验室,跟随老师进行计算机系统相关领域地学习。在老师组织的每周的论文阅读会中,我阅读了系统领域的一些经典论文和新的前沿文章。我也参与到了课题组的“基于智能网卡的基础系统软件软硬协同设计”的相关研究中。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在课本中学习不到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我也深感到系统领域的博大和精妙,我所以我决定未来要进行计算机系统领域的研究。所以,当我获得推免资格后,我也很快决定了留在本校,跟随导师进一步学习,希望能在这个领域做出我自己的贡献。

这次有机会获得“杨元庆教育基金奖学金”,是我的荣幸。我获得这份荣誉也离不开我的导师、我的家长、我的同学和朋友,我敬爱的母校科大,以及所有在我求学路上曾经帮助过我的人们。

最后,再次感谢设立了这份奖学金的杨元庆先生和新创校友基金会,这份奖励是对我的认可,也在激励我不懈努力,不辜负所有关心我的人的期待!

丁峰,PB16110386

简介:

丁峰,2016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目前在中国科大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感言:

首先,感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创校友基金会,这份奖学金是对我本科四年学习成绩的肯定,我一定不会辜负老师同学的期待,再接再厉,努力学习。

在科大学习四年,科大教给了我很多,其一就是钻研。我还记得刚入学那年,给我上力学的温教授布置了一个合肥大炮小课题。我对这一课题很感兴趣,为了搭出一个尽可能准确的数学模型,我查遍了图书馆的火炮弹道资料,又自学了Matlab,编写出了若干个方程,遇到数据不足时,又找遍了各国现役的火炮数据资料,最后再用电脑演算了几十回,在没人帮助的情况下,愣是得出了一个十分粗糙的答案,最后写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报告,虽然实验设计简陋,报告书写稚嫩,但温老师仍给了我满绩,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科大教给我的,其二便是合作,这是我后来才领悟到的,科研学习光靠一人是不能做的好的,我慢慢地学会与同学合作,设计、开发一个小实验,有时也会调研一个科研方向的最新进展,其中,在科大超算队时的学习时光最让我怀念,在老师和大佬的帮助下,我得到了快速成长,也深知有更广阔的领域在等着我探索。

在大学这四年,我曾为实验发愁过,为报告熬过夜,为考试焦虑过,也不知度过了多少不眠夜。但如今回过头看,时光易逝,青春无悔。

李楠,PB16110775

简介:

李楠,2016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2020年保研至本校计算机学院。

感言:

非常荣幸能够获得“杨元庆教育基金”。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四年,我想在此谈谈在科大学习生活的一些感受。

首先,我认为应当认真学习学院设置的各个课程,其中一些课程确实也非常优秀,让我受益匪浅,比如安虹老师的计算机系统概论、李曦和王超老师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等等,一方面,掌握好这些知识是我今后学习研究的基石,另一方面,当完成某个课程设计的时候也能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其次,我尝试扩展自己在专业方向的视野,在大三的时候进入周学海老师的实验室学习,虽然由于课业较为繁重,并没有实际参与什么项目,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另外,我在大三的时候由于有些怠惰,成绩一度出现下滑,所以不要在任何时候降低对自己要求,保持自律。最后我想说的是,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因为一些同学极强的实力而自我怀疑。

再次感谢杨元庆校友的资助。希望我今后也能够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马凯,PB16111428

简介:

马凯,2016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感言:

非常荣幸能够获得本次“杨元庆教育基金奖学金”,同时非常感谢杨元庆先生对中国科大后辈的关心。这份荣誉不仅是对获奖者努力的肯定,同时也在鞭策着我们不要松懈,永远继续向前。 

我一直对计算机科学抱有浓厚兴趣,自2016年考入科大以来,更是从科大所提供的广阔平台上获益匪浅。尽管科大课程不少,但我从来不满足于课程所讲授的内容,主动涉猎不同学科、分支,并积极参与各项竞赛。大一时,我参加了校内相关同学组织的信息安全竞赛,取得了一等奖和新生特别奖。之后,又多次参加 ICPC 和 CCPC 算法竞赛、CTF 信息安全竞赛,并赴美国波士顿参加 iGEM 比赛。这些经历不仅仅让给了我所学知识的用武之地,也让我对学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逐渐摸清了感兴趣的方向,加入了相关实验室,期望未来可以做出属于自己的成果。 

最后,有机会获得这份荣誉,也离不开师长、家人、同学、朋友多年来的支持和鼓励,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于颖奇,PB16110846

简介:

于颖奇,2016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目前在中国科大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感言:

非常荣幸有机会获得杨元庆奖学金。经过在科大本科四年的学习后,成功以前10%的优异的成绩毕业,并在科大继续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

在科大的四年本科学习生活中,感受到了学校与老师们的关怀,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了科大“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优良校风。从大三开始加入了李向阳老师的实验室,并初步开始接触科研,在李老师的谆谆教诲和不断帮助下逐渐的体会到了科研工作的魅力,并感受到了科大浓厚的学术氛围。在参与科大六十周年校庆活动时,作为一名志愿者参加了本次活动,也有幸见到了诸多优秀的科大校友,并倾听了他们曾经在学校的点点滴滴,作为一名科大人,我也希望能够与他们一样,以学校为荣并有一天能使学校以我为荣。

作为一名获奖者,我在享受奖学金为我带来的荣誉与利益的同时,也深刻地领悟到了各位校友对于后辈的殷勤希望。在此,对各位校友表示由衷的感谢,我也会继续努力学习,回报母校,报效祖国。

2021-03-03 上一篇: 2020年中国科大生命学院杰出论文研究奖 下一篇: 物理学院举行“严济慈讲席”教授聘任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