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关键学科发展基金”数学科学学院项目进展

温馨提示:仅限中国科大校友捐赠,不向社会人士募捐,请知悉。您的公益捐赠将获税前扣除优惠

 

微信、支付宝可扫描上方二维码

支付宝:

更多中国科大捐赠方式附后快速跳转至其他捐赠方式

相关阅读:2019年“关键学科发展基金”数学学院项目进展

2016年“关键学科发展基金”数学学院项目进展

2016-2017年关键学科发展基金项目进展

2016-2018年“关键学科发展基金”项目汇总

一、项目缘起

2016年中国科大启动了 “捐赠关键学科,成就一流科大”年度筹款行动。新创基金会在2016年年底争取到了不低于5800位校友捐赠、120万元的草根校友捐赠,设立“关键学科发展基金”。中国科大“关键学科发展基金”第一批支持数学、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生命科学等四学科(学院)的发展,支持引进国际一流青年人才。

二、2020年项目进展

2020年,学院通过新创基金会资助了6位青年领军人才,他们是从全职杰青、百人、特任研究员等众多优秀人才中脱颖而出。他们分别为:马杰、刘世平、陈洪佳、盛茂、王作勤、王兵。由于涉及薪资,属于保密信息,故无法将资助金额公布。

三、获奖者简介

王兵

王兵,1998年入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2003年赴美,求学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数学系,于2008年博士毕业。此后历任普林斯顿大学讲师,石溪大学西蒙斯几何与物理中心研究助理教授,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职)。于2018年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任教授。

科研简况:

研究专长为几何流,特别是凯勒里奇流、里奇流和平均曲率流等。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分几何、代数几何、偏微分方程。截止目前已发表期刊论文二十余篇,受邀参加国际会议做学术报告若干次。证明了“哈密尔顿一田”和“偏零阶估计”两个国际数学界20多年悬而未决的核心猜想。

刘世平

刘世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至2006年,就读于山东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6年至2008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2008年至2012年,就读于莱比锡马普数学所和莱比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至2013年在莱比锡马普数学所进行博士后研究 。2013年至2016年在杜比大学任职研究助理进行博士后研究。自2016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任教授至今。

科研简况:

主要从事于微分几何、几何分析、谱几何、图谱理论、谱聚集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功运用图谱理论中发展的方法,回答了 Funano和 Shioya关于黎曼流形以及 Alexandrov空间上高阶特征值维数无关估计的公开问题和猜想。发表数篇论文,多篇被SCI收录。

陈洪佳

陈洪佳,数学博士,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7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取得理学士学位,2008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取得基础数学博士学位。陈洪佳博士自2008年9月起先后在加拿大约克大学和阿尔伯塔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7月开始在加拿大劳里埃大学访问。自2014年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任教授至今。

科研简况:

陈洪佳教授一直从事基础数学中李理论的研究。在SCI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8篇。对Q型扭仿射李超代数相关的量子超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教学和学生培养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已开设本科生课程4门,研究生课程3门,课程评估良好,其中一门本科生基础课课程评估结果排在全校前15%。

王作勤

王作勤,男,安徽黄山人。1996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2003年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2008年取得博士学位。之后2008年到2010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J.J.Sylvester助理教授,2010年到2013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任博士后助理教授。2013年7月全职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担任教授、博导。

科研简况:

研究方向为微分几何,主要研究半经典极限下Laplace型算子谱与背景空间的几何、分析性质之间的关系。主要学术成果包括:针对薛定谔型算子,定义了多种谱不变量,并用之得到了很多逆谱结果;研究对称性与谱之间的联系,引入广义Legendre关系并用之证明了在对称群较大时薛定谔算子等变谱可决定势函数;发展了基于相空间内迷向子流形的半经典分析理论,该理论是半经典Fourier积分算子理论的推广,有着诸多的应用;此外对谱几何中的很多经典问题例如逆谱问题、等谱紧问题等均有涉猎。目前主持面上项目一项,主持校内创新项目一项,参与天元平台项目。论文发表于Geometric and Functional Analysis、Journal of Differenital Geometry、Journal of Functional Aanalys、Inverse Problem等国外一流数学期刊。

马杰

马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取得理学士学位,2011年,在乔治亚理工学院数学学院取得博士学位。2011年至2013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担任亨德里克助理教授 。2013年至2014年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自2015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任教授至今。

科研简况:

研究领域为离散数学,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极值图论,结构图论,概率组合以及他们在离散优化、计算机科学中的算法方面的应用。在现代离散数学的一些中心问题上,已经得到了多项重大创新成果。截至目前,共发表科大为第一单位学术论文9篇,其中JCTB,Combinatorica, RSA离散数学国际顶级学术杂志6篇;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在科大或者以科大为第一单位)共3次;受邀参加国际会议、访问国际知名大学并做学术报告若干次;为第七届全国组合数学与图论大会(2015年)大会报告人。

盛茂

盛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7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赴香港中文大学攻读数学研究生课程。于2006年3月获得数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任职于德国美因茨大学,担任左康教授助理,主要研究代数及算术几何领域中的Hodge理论及其应用。2012年9月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科研简况:

主要研究方向是代数几何及算术几何的Hodge理论及其应用。主要研究工作成果有1.卡拉比-丘(Calabi-Yau)模空间的几何。2.志村(Shimura)模曲线上Higgs 丛的正特征几何。3.正特征时的Arakelov不等式。

四、数学学院概况

2011年5月,数学科学学院正式挂牌成立,首任院长为马志明院士。本院为首批全国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长江学者特聘岗位设置学科,并获得首批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数学所有博士点),2007年获首批一级重点学科,是教育部985、211工程、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建设学科。为吸引高水平的学者来我院讲学,学校为本院设立了“华罗庚大师讲席”及“吴文俊大师讲席”。

经过五十多年的艰苦创业, 现已形成一支力量雄厚, 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本院现有教授41人,副教授34名,其中包括4位长江学者、8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年轻学者均具有国内外博士学位,形成了求实创新的治学风格,培养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取得了很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自九十年代以来,本院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两项,中科院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两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数学研究所经中科院批准,成立于1983年。2010年成立了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合肥分中心和吴文俊数学重点实验室,主要任务是从事数学理论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中国科大闪电捐赠方式
—您的公益捐赠可获个税减免!

1)在线捐赠:点击 GIVING.USTCIF.ORG.CN, 支持全球各银行网银与信用卡。(如您使用手机支付宝支付,请将地址复制在手机浏览器打开链接,微信页面内无法使用支付宝支付)。

2)微信捐赠:关注微信公众号USTCIF。点击“我要捐赠”选择“微信捐赠”即可完成。(目前上限为每日5万元)

手机微信扫描可支付

3)支付宝账号:

支付宝二维码:手机支付宝扫描可支付

4)银行账号(温馨提示:仅限中国科大校友捐赠,不向社会人士募捐,请知悉)

户名: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创公益基金会
账号:1109 1820 0010 106
支行名称:招商银行北京中关村支行

2021-07-15 上一篇: 2020年地空学院发展基金获奖名单 下一篇: 六年来我们资助中国科大11系665万元,支撑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