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困学守望”教学奖实施报告

一、缘起与摘要

(一)缘起与现状

“困学守望”教学奖是由我校七七级近代物理系校友刘亚东在2006年出资创立,2009年起,新创基金会牵手“困学守望”,刘亚东每年继续捐赠20万元,新创基金会匹配10-20万元。用以奖励在我校承担数学、物理基础课教学的优秀教师,鼓励教师潜心钻研本科基础教育事业。

(二)报告摘要

这份“困学守望”教学奖实施报告主要内容包括获奖名单、部分“困学守望”教学奖获得者教学成就展示、对获奖教师的评价、财务公开与监督。新创基金会认为“困学守望”教学奖金来自校友捐赠,我们有责任专业实施项目,详细通报项目进展与财务状况回报捐赠校友信任。

二、获奖者展示

(一)2010年“困学守望”教学奖获奖名单

育人终身成就奖:李翊神、赵林城、曹烈兆、汪克林

杰出教学奖:李平、张韵华、郑坚坚、潘必才、陈银华、沈慧川、向守平、张增明、李毅

优秀教学奖:侯新民、屠彩凤、邓建松、李娟、汪琥庭、郑业龙、陈效群、金柏锁、余庆选、徐春凯、万树德、朱界杰、张仁友、蒋一、邵明、涂涛、陈次星、张权

(二)部分获奖者感言

“非常感谢刘亚东创立困学守望奖,这是对公共课教学教师的肯定。我也感谢评委。我把 获奖当成厚爱与激励。我虽然年纪不小了,但现在还是数理方程课程教学组顾问,我会努力工作。在数理方程学科领域,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突破,我在有生之年要 继续!”

——育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李祤神教授

“我们是从吴杭生先生手上接过课程的,不管有什么困难,我们都要把吴杭生先生开创的事业接下 来,传承下去!”

——育人终身成就奖获奖者曹烈兆教授

(三)部分获奖者教学成就概况

赵林城教授,196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 1982年5月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授予的理学博士学位(导师:陈希孺院士),毕业后在科大数学系工作, 1988年任教授, 1990年为博士生导师, 现在该校统计与金融系任教。1994年被选为国际统计学院(ISI)成员。曾任中国概率统计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核心刊物“Statistica Sinica” 的副主编。现为“应用概率统计”杂志编委。

作为新中国首批获得博士学位的18壮士之一,赵林城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Annals of Statistics”,“Annals of Probability”,“Journal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IEEE Trans. ASSP”以及《中国科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60篇,出版专著两本,培养博士10人,硕士18人。1990年以“若干非参数统计问题的研究”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1年该项研究获国家 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998年以“线性统计模型大样本理论的研究”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6年被评为安徽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

“我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时,已是人到中年。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到今天的博士、教授,我走过的是一条曲折的道路。可以说艰辛和欢乐并存,挫折与成功同在。每当回顾我的这段求 学经历,眼前总要闪现出亲人、老师和同学们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我的成长离不开党和人民,也离不开他们。师长和亲人的无私奉献和甘当人梯的精神,一直在激励 着我艰苦奋斗,同时也为我树立了榜样,我愿像他们那样,在教育战线上努力工作,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专门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摘自(赵林城:我的求学之路--讲述首批博士的故事)

附录

一、“困学守望”奖教金简史

(一)“困学守望”的含义诠释教学奖

“困学守望”奖教金颇具深意:“困学”出于《论语》“困而学之”,意为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困学”是治学的境界;“守望”是则是刘亚东校友设立奖项的愿望,希望“老师尤其是教基础课的老师们,能够静心守护在教书育人的神圣岗位上”。

(二) “困学守望”教学奖的发展历程

2006年,刘亚东(774)为支持中国科大母校长期保持高质量的基础课程教学水平,捐资60万元人民币,设立“困学守望”教学奖,奖励在中国科大 承担数学、物理基础课教学的优秀教师。该奖涉及20多门基础课程,奖项包括:“困学守望”育人终身成就奖,每年1-2名;“困学守望”杰出教学奖,每年5-8名;“困学守望”优秀教学奖,每年10-15名。 2006年创立困学守望奖教金之后,该奖一直用于奖励“潜心钻研、清心治学、为本科基础教育事业尽心尽力的老师”。2009年,刘亚东校友决定继续 通过 “困学守望”支持中国科大,开始“困学守望”第二期。 经协商,从2009年起,新创基金会加入“困学守望”管理,第二期“困学守望”教学奖每年额度30-40万元。新创基金会每年将匹配人民币10-20万支持困学守望基金。

(三)创始人简介

刘亚东是774校友,在中国科大先后获得理学学士、硕士学位。1992年获得马里兰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4年期间,担任美国 Adobe 公司高级工程师。2001年出资创建上海普元公司,任普元软件公司董事长兼CEO至今。创建普元之前,刘亚东是亚信科技(中国)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并曾担 任首席运营官,为亚信成为“中国Internet建筑师”和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高科技公司做出了卓越贡献。

二、往年“困学守望”奖教金概况

(一)第四届“困学守望”教学奖(2009年)

1、获奖名单

育人终身成就奖:常庚哲、许咨宗、闫霂林

杰出教学奖:陈祖墀、季孝达、陈卿、曹烈兆、叶邦角、朱栋培、周子舫、孙腊珍、苏淳、刘斌

优秀教学奖:李思敏、罗罗、宣本金、王新茂、邵松、吴建、李传峰、段开敏、王沛、阮可青、齐开国、崔宏滨、朱林繁、潘海俊、朱晓东、秦敢、李弘、林宣滨、卢荣德、张宪锋、蒲其荣。

2、部分获奖者感言

“我在2001年做了一个手术,至今说话辞不达意,但我还是要讲几句话。我是1958年从南开 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大的,直到2001年,我曾在少年班与数学系讲授《数学分析》,我和史济怀教授编写的《数学分析》至今重印五次,很受欢迎。我举一个 例子: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有一个月的借阅排名中,这本书排名第七。排名第一的是《大唐英烈传》。排名前六的都是文艺类的书籍。我愿意把这个消息和刘亚东等 人分享。感谢刘亚东教授与新创基金会,希望亚东和校友身体健康,事业兴旺。我也很感激学校没有忘记我。我祝愿科大和祖国永远像朝霞一样光辉灿烂。”

——育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常庚哲教授

“我从来没有想到会拿育人终身成就奖,这对我是空前绝后的一个奖励。我也要感谢评委,看到我们(这些坚守基 础教学一线的)教授的辛勤劳动。”

——育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许咨宗教授

3、育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许咨宗教授

许咨宗教授主要承担原子核物理教学,开设并主讲“核与粒子物理导论”,为25届本科生授课;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约十多位。2004年退休,同时返聘至今。

(二)第三届“困学守望”教学奖(2008年)

1、获奖名单

育人终身成就奖:李炯生、陈宏芳

杰出教学奖:谢盛刚、宋光天、陈仙辉、杨维纮、向守平、张璞扬、缪柏其、胡友秋

优秀教学奖:贺劲松、叶盛、田涌波、宋立功、许小亮、魏渭、余庆选、朱界杰、徐春凯、石名俊、张权、陶小平

2、部分获奖者感言

“自我校建校初期开始,大师及知名专家为本科生上课就成为一种传统,由于受到这种传统的熏陶,我从先后担任吴文俊、华罗庚主讲课程的教学辅导员开始,就 一直把基础课教学看得非常重要。我为科大50年来能一直延续这个传统,并培养出诸多成就显赫、道德高尚的人才而感到骄傲。”

——育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李炯生教授

3、育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李炯生教授

李炯生教授,1959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此后一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过《代数学通讯》主编,中国科大数学系代数教研室主任,中国数学会组合数学研究会理事。

李炯生教授主要从事数学科学中有限群论、图论和矩阵论等研究。主要著作《计数》、《线性代数》、《高中数学竞赛教程》、《中国初等教学研究》等。译著有《组合学原理》。先后在国内外数学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在数学科研中取得丰硕成果。

其事迹被收入英国剑桥传记中心出版的《国际知识份子名人录》,国际数学联合会主编的《世界数学家辞典》,《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名人录》,《中华当代文化名人大辞典》,他是中国著名的数学专家。

4、育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陈宏芳教授

陈宏芳教授长期从事高能粒子物理实验和新探测器的研发及有关应用的研究工作,主要承担原子物理、近代物理专题、高能对撞物理等课程。1989年获得安徽省教委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少年班超常教育)、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优秀奖,1995年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

5、人物评价

“陈老师已70有余了,听师兄说,年初的时候近代物理系专门为她开了70岁生日庆祝会。会上,就连58级的学生许咨宗老师都玩笑地称自己为她的‘弟子’(如此算来,我们该是是重重弟子了)。据说在那时候,陈老师已经是助教了。在科大粒子物理专业多年,无论是角色的变换,还是阅历上,都可说足够丰富了。直到现在,仍然见她天天到系里,并常常到实验室来问问我们的学习,或是提些有益的建议。”

——摘自(王肖肖(0502):路 幸福 成长)

(三)第二届“困学守望”教学奖(2007年)

1、获奖名单

育人终身成就奖:史济怀、徐克尊

杰出教学奖:薛兴恒、顾新身、韦来生、李永平、汪晓莲、刘之景、戚伯云、吴强

优秀教学奖:李平、汪琥庭、张韵华、陈效群、潘必才、王晓平、汪成友、万树德、李弘、翁惠民、林宣滨、蒋作宏

2、部分获奖者感言

“这个教学奖对广大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来说是一种鼓励、尊重和爱护,让我们对科大重视基础课教育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充满信心。”

——育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史济怀教授

3、育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史济怀教授

史济怀教授,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同年9月分配到刚成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任教,先后担任数学系副主任、理科教学评估组组长、研究生院副院长、教务长、副校长和研究生院院长等职。

他是我国最早从事“多复变函数空间理论”方向研究工作并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学术影响的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高校博士点基金资助的科研项目。

50多年来,他除了担任副校长职务时只上研究生课之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没有下过本科生讲台,他一直为本科生讲授《数学分析》、《常微分方程》、《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数理方程》等多门基础课,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科大学子。直到66岁退休返聘后,他仍然坚持一周6课时的工作量,为本科生讲授《数学分析》。曾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4、人物评价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建华等领导同志考察中国科大时,看望了史济怀教授,称赞他既是科大教职员工的楷模,也是全国教师的楷模。

新华社、《中国教育报》、《科学时报》等分别以“50年不下讲台 半世纪爱生情怀”、“50载坚守三尺讲台--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史济怀”为题发表通讯,介绍史济怀教授的工作情况。

“这是一位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第一天起就开始教学生涯的‘爷爷级’教师,一位‘官’至副校长却五十年如一日坚持在教学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一位2001年退休但目前仍然以带病之躯站在本科生讲台上的老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50年来,曾任该校副校长的史济怀教授50年不下本科生讲台,50年坚持为本科生讲授最基础的大学课程,以自己的一生诠释了默默奉献、教书育人的新中国教师精神。

‘为什么舍不得讲台?因为我的职业是教师’

史济怀教授的教师生涯从科大成立的第一天开始。1958年9月20日,科大成立。这天,刚从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的史济怀正式到科大报到。

科大首届毕业生、科大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陈江峰说:‘当时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他是科大第一批老师,我是第一批学生。’

三尺讲台上,史济怀教授一站就是半个世纪。50年间,他先后担任科大数学系副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教务长、副校长和研究生院院长。除了担任副校长职务时只上研究生课之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没有下过本科生讲台,一直在给科大历届新生上最基础的《数学分析》。

史济怀说:‘我首先是老师,有了行政职务以后还是老师,教书育人是职责和根本,不能丢。这是科大的传统,也是我的原则。我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下棋,年纪大了也运动不了,我把教书看成娱乐和兴趣,看着学生认真从你身上学东西,是一件非常有乐趣的事。尤其行政工作退了之后,我身体还好,能安心地教书、编教材,我很开心。’

2001年,史济怀教授年满66岁退休又被返聘,仍然以一周6课时的工作量给一届又一届的本科生上《数学分析》。‘一周6课时,一周3次,每次2个小时,而且是所有课程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一门。我这样的而立之年上两节课下来都精疲力尽,史老师73岁了,50年基本上都是这样过来的。’现在科大数学系任教的刘聪文对记者说。

‘纯粹的老师’是2007级数学系本科生贺飞、袁心如等对史济怀教授的评价。‘上课没有讲义,只靠一支粉笔,但即使是最复杂的证明,他都讲得行云流水,让人欲罢不能。’

50年的教书生涯,史济怀教授记得自己只缺席过两堂课。‘是嗓子的问题,完全发不出声音,才请了病假。’刘聪文告诉记者,史济怀教授身患糖尿病几十年,最严重时因并发症住进了医院。

‘为什么执著?因为肩负教育事业是我的责任’

史济怀教授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和热爱50年如一日。

1969年科大从北京南迁安徽,学校仪器设备损失2/3,教师流失50%以上,全校仅存20个教授、副教授。史济怀毅然告别妻儿,跟着学校到了安徽。

那一年,史济怀的大儿子五岁,小女儿才十个月,妻子在北京师范大学教书。没有时间照顾儿女,便将儿子安顿在北京师范大学,女儿带到上海给哥哥嫂子帮忙带,妻子在北京平谷劳动,一家四个人分处四个地方。

在合肥,刚刚有了‘容身之所’的科大当时更像一个无人看管的放牛场而不是学校,粪便遍地,道路泥泞不堪。

尽管条件艰苦,却不能动摇史济怀对于教育事业全身心的投入。无论是教着‘文革’之前当时‘全国最好’的学生,还是对‘文革’中‘基础最差’的工农兵学员,他同样耐心对待。‘最差的学生是提不出问题的学生,只要学生想学,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教。’史济怀说。

刘聪文曾经数次投考史济怀的研究生,但每次成绩都差了几分。‘最后一次政治差了两分,史老师就对我说,如果你不能读研也没关系,我会定期寄文章、写信给你,每年你都可以来学校找我,不懂的地方我给你当面辅导,来回车费我报销。虽然后来我被科大破格录取了,但是史老师的承诺让我感动至今。’刘聪文说。

2002年大年初五,史济怀教授因糖尿病引发败血症入院治疗一个多月。刘聪文没有想到,自己春节前交给史老师的博士论文初稿,是史老师在病床上修改完成的。

50年来,史济怀教授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精益求精。史济怀教授的数学系同事陈祖墀教授说:‘史老师非常敬业。按规定,数学习题课一般由研究生助教上,主讲老师可以不到场。但是他每堂课必到,就坐在讲台下面跟学生一起听课,下课后再跟助教指出不足,这让年轻老师受益非常大。’

‘为什么放不下牵挂?因为生命的热爱可以生生不息’

从科大建校到现在,整整50年,史济怀教授几乎在讲台上整整站了50年。陈祖墀教授说:‘对于史老师,学校和系里其实都挺矛盾的。一方面,史老师的教学工作现在还没有人能代替,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确实很担心他的身体。他患败血症住院的时候,我们都觉得他的健康状况到了很危险的地步。后来出院了,每次吃饭前他都要大把大把地吃药,然后坚持上课、带学生、搞研究,非常令人敬佩。’

刘聪文对记者说,史老师曾说,他早晚要退,最重要的是培养年轻人。他退休后,每带一届学生,都讲这是最后一次,但是事实上,每一次他都退不了。‘今年9月8日,史老师又站到了08级本科生讲台上,继续讲《数学分析》。’

50年耕耘不辍、坚守如一的史济怀教授,正在影响和感染着越来越多的科大师生。‘从史老师身上学到的东西太多了,正派、以身作则,工作中严谨、仔细,对同事、下属没有架子。现在,我无论在什么岗位,也会不知不觉用他的那种方式来严格要求自己。’现任科大理学院分党委书记的习亚昆对记者说。

陈祖墀教授也表示:‘我从教20年,一直以史老师为榜样,身体力行。史老师上两节课备课需要两节课,我就备课三节课,认真的结果果然受到学生的好评。’

年轻教师中,史老师更是成为榜样和楷模。‘坦白讲,从讲课的风格,到做人的态度和方式,我都在学习史老师。’刘聪文说。(完) ”

——摘自新华网(50年不下讲台 半世纪爱生情怀)

5、育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徐克尊教授

徐克尊教授,1961年9月被分配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任教至今。1987年10月晋升为教授,1990年11月晋升为博士生导师。在电子与原子分子碰撞物理、核技术应用和高能物理方面的工作中,取得了创造性的、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88篇,独自或与他人合作出版著作4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2项,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 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已培养硕士生22人,博士生15人。

(四)第一届“困学守望”教学奖(2006年)

1、获奖名单

育人终身成就奖:龚升(数学系,教授)、张永德(近代物理系,教授)。

杰出教学奖:宋光天(数学系,教授)、季孝达(数学系,教授)、曹烈兆(物理系,教授)、朱栋培(近代物理系,教授)、陈银华(近代物理系,教授)、周子舫(近代物理系,教授)、轩植华(天文与应用物理系,教授)、苏淳(商学院,教授)。

优秀教学奖:罗罗(数学系)、吴健(数学系)、李娟(数学系)、齐开国(物理系)、石名俊(近代物理系)、李书民(近代物理系)、蒋一(近代物理系)、伍健(近代物理系)、浦其荣(天文与应用物理系)、张增明(天文与应用物理系)。

2、部分获奖者感言

“我为自己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感到欣慰。希望与大家一起,做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好教师。”

——育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张永德教授

3、育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龚升教授

1958年,龚昇教授调入科大工作,协助华罗庚先生等筹建数学系。直至2000年退休,龚昇教授一直在科大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历任科大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及数学系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龚昇教授品德高尚,治学勤勉,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一直活跃在数学舞台上,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他对Bieberbach猜想的研究成果获得了1980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对群上的调和分析的研究成果获得了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对多复变数的奇异积分的研究成果获得了1996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对多复变数几何函数论的研究成果获得了200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他的许多研究工作都是开创性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他被公认为是国际、国内多复变数几何函数论研究的开创者和领军人。他在国际、国内数学界享有很高的声望,是华罗庚先生的杰出学生之一,曾获得华罗庚数学奖(终身成就奖)。他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数学家,荣获了我国数学界的最高荣誉——华罗庚数学奖。

龚昇教授长期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直至2000年退休后,仍担任中国科大“华罗庚讲席教授”,他是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培养了大批数学人才,对培养年轻数学家与数学组织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讲授的课程受到广大学生的一致好评。2004年,龚昇教授在学校开设首场“数学基础课选讲”,全场爆满,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他对科大的热爱、对学生的亲切关怀和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令广大校友、师生深受感动。

龚昇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4、人物评价

“听过龚升老师讲的微积分,听得很舒服,你完全感觉不到是在上课,而是在听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在给你讲故事;你感觉不到长者的威严、数学的枯燥、以及时间的漫长。至少现场是能感觉到得,位子没了,大家站着,站的位子没了,就前排蹲着,蹲的地方没了,就靠近门听着。”

——网友jeremiah

“我不是中科大毕业的,也不是研究数学的,我是金融方面的研究人员。我在网上看过老师的课,看了很多很多遍,很经典,龚昇先生的去世是世界自然科学界一大损失。”

——网友北方的蓝

“很敬佩龚昇老师!科大数学系的创建人之一,2005年七十五岁高龄的他还为我们开了两门数学选修课,堂堂课爆满。听课的不仅有学生、年轻教师,还有年轻教师的老师……”

——网友非理性的小蔡鸟

“记得校园里看到您和您的夫人互相搀扶着在学生食堂和我们一起排队就餐……您是个好人,是个好老师!”

——网友高超-清科资本回忆

“悼念,读过先生的《微积分五讲》,大师的角度,就是高屋建瓴,希望有更多像先生一样有建树的人”。

——网友小海Amy

“他是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大四校共同的卓越校友;他曾师从三位中国数学大师华罗庚、陈建功和吴文俊;他在中国开拓了多复变数几何函数论的研究;他是中国群上调和分析的奠基人;他在中国开创了多复变数奇异积分新的研究路线;他曾荣获作为终生成就奖的华罗庚奖;他是“无冕院士”;他是中国数学界的一段传奇。”

——网友路过此地

2011-10-27 上一篇: 0611龚真强:我爱算法到失眠 下一篇: 第二届寸草心859奖教学金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