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两年太匆匆

刘睿教授访谈

更多访谈《海归科大,鲜花盛开——海归在中国科大》

考虑海归中国科大?点击“青年千人项目”教授招聘启事

北大校友刘睿从新泽西海归科大两年多了。在科大的新家,他忙忙碌碌,科研已初入正轨,组建家庭,娶妻生子。2014年1月24日,刚荣升新爸爸的刘睿忙里偷闲,在办公室匆匆接受了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的访谈。

回国缘起

记者:您是北大本科?您回科大的缘起是?

刘睿:我是北大本科、硕士,Rice博士。因为国外开会时候见过汪毓明,说起科大人才引进的政策,我感兴趣,主动跟他联系。2011年3月第一次来了合肥。[注:汪毓明系中国科大地空学院教授,2014年7月出任该院执行院长]

记者:北大人才引进力度大不大?还去别的院校看过吗?

刘睿:北大不清楚,这几年其他高校引进人才力度都很大。我所在的专业是太阳物理,靠近天文一些,相关高校不多。除了天文台,只有科大、北大、南大。国内高校天文学系也少,而且天文学系一般不从事太阳物理。

记者:您在国外生活了多久?

刘睿:将近8年,2004年1月到了Rice,2008年8月毕业。在新泽西理工工作三年。2011年底到中国科大报道。

闲话科研与工作

记者:已经讨论生活用房。其他方面,例如科研用房、科研经费和工资待遇,科大兑现了吗?

刘睿:应该多做到了。我不用实验室,只做观测。数据来自卫星与飞船,我们专业有自己的服务器,计算量大放在上面进行。因此科研用房就要求办公室。

记者:工资发放按时发放吗?

刘睿:按时到位吧,每月发放的是基本工资,津贴有时候是几个月累积发放一次。

记者:兄弟院校学者关心的情况是,不是科大毕业生,您觉得科大的环境是否友好?

刘睿:当然是友好。我的接触面主要是地空学院,我们比较开放,我们吸引的青年千人十几个。科大本科生虽然占多数,相处起来没有任何问题。我们学院对引进人才比较重视。

学校其他地方也有质疑,引进这么多海归干吗,自己培养的学生就很好。我听说有院士这么认为,这样对海归肯定是有压力的。

记者:回来两年左右,研究在进展如何?

刘睿:进展与跟国外时差不多吧,我在国外一年发个两篇论文。我关注的问题是太阳大气,太阳大气中好多爆发活动,爆发时产生高能粒子和抛射物质,影响地球环境,,这对地球影响很大(例如通信、导航、航天、航空等)。

记者:您和国内哪些单位有合作,例如空间中心?

刘睿:与国内合作少,国外多。每年出去一两次。现在合作简单,发发email,大不了视频一下。国内合作还是要改进,各个单位各自为政是习惯,科大学院内部合作没问题。

记者:已经承担教学任务了么?

刘睿:我上过两个学期研究生课了。我期望改成seminar(研讨课)性质。也即课程主要是讨论,不照本宣科地讲。我的改革是根据阅读文献做的presentation占30%,两个小project占20%,这是动手的东西;平时作业30%,期末小开卷考试20%。国内学生问问题的主动性还需改进。这事得慢慢来,不能急。

记者:学生招了多少,质量如何?

刘睿:学生招了2个,天津大学的到位了,另外一位还是本科生。我这个专业只要是物理专业的都行,容易转。学生都很好,天大的是直博,本科生专业前三名。招生还是有困难。博士生一年最多只能一个。这个天津大学学生是2012年做夏令营招来的。夏令营见到好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直博政策录取,而2014年据说取消了,我们招生就有困难。考研学生的科研能力相对较弱。当然我不需要太多学生,没有那么多idea让他去做,希望每年招收两个好学生就行。

记者:那通过与跟本科生加强交流会不会带来学生?

刘睿:对!是有可能,科大本科生很好,当然最好一般喜欢出国。今年正巧赶上一些好学生不想出国,我就挑了一个尖子生。

记者:国内学术气氛如何?

刘睿:国内学术水平在迅速提升,但还需要更从容,不能太比较功利,整天琢磨包装好,一定要发表《Nature》《Science》,或者只追求封面文章、看文章数目、引用次数。这与评价体系有关。

记者:这是功利之处,那什么样的人才合适回国呢?

刘睿:实际上像我这样的较容易回国。需要建设实验室的,要确认您的仪器国内能获得、要适应国内的评价体系。

记者:平时跟行政部门打交道,包括地空学院行政口同事打交道,效率怎样?

刘睿:科大一般行政部门我都还满意。

生活琐事育儿经

记者:您回来时科大Offer什么条件,做到了没有呢?

刘睿:我作为“百人计划”回国。目前住在周转房。回到科大才在这儿结婚的,当时回国一人,也没有太在意周转房大小。

记者:现在学校已分了房吗,大约要付多少钱,学校有告知吗?

刘睿:我要的科大花园二期,150多平方米,学校告知每平米不超过3000元。

记者:每平米3000元可以从青年千人50万住房津贴中开支吗?

刘睿:学校反正随便你,青千50万元的房帖是以现金形式给的。

记者:科大花园第二批,何时才能入住?

刘睿:现在好像才到第二层吧,一般一个月一层,我们那一栋25层,最起码得两年以后了。

记者:科大花园第一批没有分到?

刘睿:学校有同意安排,因为需要分房的不仅有青年千人等海归学者,也有长期在学校任教的副教授们。学校也有相关承诺。2013年12月,学校将科大花园一期现房与二期期房(部分)统筹分配。海归、本土一道排队;教授先挑、副教授后挑。这就完成了分配。

记者:恭喜孩子的出生。现在这边有老人来照顾吗?

刘睿:有啊,我父母。

记者:您现在是一个小孩吧?在哪儿出生的?出生有什么补助吗?

刘睿:对。孩子出生在妇幼保健医院。我们多花钱预定了VIP产房,否则平时做产检排队很长,排队时间较长。最后我太太生育保险可以报销五千元左右,不能报销的在一万二左右。一个孩子大家都也挺幸福的。我爱人在校外公司工作,额外补助似乎没有。

记者:说到医疗,回来的话除了体检去过医院吗?

刘睿:倒还没去过。我太太怀孕后老检查,就陪她去,挂号、排队,还是费些工夫。

记者:您回来时办户口容易吗?

刘睿:还好。我户口还在北大,转过来即可。北京转往外地容易。

记者:您研究空间物理,回来之前预计过到这种空气污染吗?

刘睿:我2011年3月份第一次来合肥,刚下过雨,空气好得不得了!现在家人也好像习惯了。小孩出生后买了空气净化器。

记者:那您到外地学术交流,合肥交通对你影响如何?

刘睿:合肥交通还好。到北京、上海、南京、武汉都有高铁。旧的骆岗机场距离市区很近,也很方便。新开通的新桥机场距离市区稍远,还在适应。

记者:回来这些年,对整个的工作、生活方面打分,各打多少分?

刘睿:工作和生活啊,能打8分吧。

记者:那咱们先说生活,生活这个居住方面2分最不满意的是什么?

刘睿:主要还是环境污染。这冬天,整个华东的雾霾实在影响心情,空气有味道!(记者:买车没有?)买了个蒙迪欧。有数据说,北京尾气排放,数目占50%的卡车占尾气的90%以上。合肥感受类似,二环路上看到卡车,明显感觉空气差!

(注:2013底至2014年初,中国南方包括上海、南京、合肥、杭州等地均遇雾霾,特定时段严重程度超北京。不独合肥,南京、杭州、上海等名校集中城市,雾霾也严重。)

记者:工作8分,不满意的2分在?

刘睿:工作还好,说不上不满意的地方。工作的一个暂时困难是吸引好的生源。

刘睿教授简介

刘睿,四川西昌人,1996年考入北京大学;2003年获得北大空间物理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得美国莱斯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地物理研究中心空间天气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2011年7月晋升为Research Professor。2011年11月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聘为教授。2012年入选第二批青年千人计划,并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新创基金会实习生李丽荣(1017)整理报道。

考虑海归中国科大?点击“青年千人项目”教授招聘启事

2014-08-21 上一篇: 26日温哥华校友与创业与投行专家王新卫午餐会 下一篇: 挈夫将雏归去来,樱花烂漫几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