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棒新年礼:中国科大再捧自然科学一等奖?

本文系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2016年元旦网站发布、1月2日微信公号(ID:USTCIF)。当晚,国家科技奖励办通过中国科大校方要求隐藏。1月8日颁奖大会召开,新闻被证实。新闻被恢复。

习近平与李克强身后无疑是最重要的获奖者。潘建伟与相里斌(859)分别站在了习李身后。

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再次花落中国科大,潘建伟团队的“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获奖。习近平向潘建伟颁奖,以下新闻证实。

2016年元旦,中国科大新年贺辞抢先宣布:中国科大成果再次问鼎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该奖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

中国科大再夺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成果“多光子纠缠干涉度量学”由潘建伟教授领衔。2015年7月,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曾发布《中国科大将再摘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新闻剧透该消息。但直至年底,中国无权威官方媒体发布新闻。中国科大2016年新年贺辞在2015年12月31日出现在中国科大官网首页。这封贺辞有不少程式性的问候语言,并历数中国科大2015年的成就点明“又有一项成果‘多光子纠缠干涉度量学’问鼎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该信由“党委书记许武、校长万立骏”联合署名发出,毫无疑问可信度极高。

过去多年,自然科学一等奖等成果在次年1月中上旬(多为8-10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给予表彰。以标题新闻方式提前发布获奖消息不太适宜,中国科大选择夹在新年贺辞信中低调剧透了这一获奖新闻。

引人瞩目的是2013-2015年,中国科大三年两夺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大陈仙辉与中科院物理所赵忠贤(中国科大校友)作为并列第一完成人的“铁基高温超导研究”曾问鼎自然科学一等奖。有趣的是:2014年是这三年中国科大唯一缺席的年份。“**计算”获得该奖,其成果与第一完成人在国内外引发重大争议,其成果几乎得不到主流国际学术界承认。舆论甚至批评为“这次获奖几乎是一面倒的批评”。

可预见的是:中国科大“多光子纠缠干涉度量学”将有助于重塑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崇高声誉,至少潘建伟团队的成果获得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前些天,潘建伟的成果荣登物理学会年度国际物理领域十大突破之首。

2015年7月9日:中国科大将再摘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6月24日,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布该办79号公告。公告发布“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初评通过项目”,显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多光子纠缠干涉度量学”成果在初评后被建议授予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网站公示(http://www.nosta.gov.cn/upload/2015cpzr.html)表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物理与天文学组申报“多光子纠缠干涉度量学”。项目完成人为潘建伟(874)、彭承志(9304)、陈宇翱(9800)、陆朝阳(00203)和陈增兵(9007)全部为中国科大本科毕业生与教授。项目从安徽省与中国科学院申报。

潘建伟等人的该量子科学成果能否获奖仍存变数。据悉初评之后仍有至少一轮投票。但中国科大物理学院与校方多位人士认为,获奖可能性较大。

2013年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大陈仙辉与中科院物理所赵忠贤为并列第一完成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列第一完成单位)。中国科大时任物理学院院长刘万东解释:中国科学院要求物理所与中国科大联合申报奖项,从科学院层面提交的申报材料;赵忠贤,陈仙辉为并列第一完成人;物理所与中国科大并列第一单位。然而在国家层面的申报,无并列一说,因此排序可能由物理所排名第一。最终在国家与公众层面,或许均不熟悉中国科大为并列第一个人与单位,但中国科大能感到自豪的是:并列第一完成人赵忠贤是中国科大59级技术物理系校友。5位获奖人中4位均为中国科大校友或教师。

如2015年潘建伟团队获得该奖,这将是中国科大历史上第一次独立摘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大将没有遗憾。自然科学一等奖在2014年突爆得大名。该奖声誉本应如皇后贞操一般不容置疑,但.....(你懂的)。 如广受国际赞誉的中国科大量子计算研究成果摘取该奖,有望重塑该奖声誉。

中国科大人有望批发一堆二等奖

初步统计公示名单表明:中国科大与校友可望迎来喜事多多的结局——信息科学组,吴枫、李厚强等人申报的“图像非均匀计算理论与方法”通过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初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唯一完成单位);恶性肿瘤转移的调控机制及靶向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通过二等奖初评(第二完成人王均与第四完成人姚雪彪来自中国科大)。

校友领衔将摘取四项二等奖:,自正则化极限理论和斯坦因方法(第一完成人香港科技大学邵启满,8801博校友)、铁基超导体电子结构的光电子能谱研究(第一完成人复旦大学封东来是904校友)、石墨烯的电分析化学和生物分析化学研究(第一完成人清华大学李景虹是863校友)、生物分子识别的分析化学基础研究(第一完成人长春应化所杨秀荣,633校友)可望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校友参与的项目更多:低维氧化锌材料的载流子调控与功能化研究(第二完成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申德振,782校友)、真空紫外激光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对高温超导机理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第五完成人许祖彦,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5802)、智能聚合物复合材料的主动变形机理与力学行为(第四完成人杜善义为5907校友)可望获得二等奖。

以上总计,有望摘取自然科学二等奖的44个项目中,中国科大教授或校友领衔5项;领衔或参与者9项。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与中国科大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被公认为是中国政府授予的最具含金量的自然科学最高科技奖项,授予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中,在信息、材料和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作出突破性进展,被学术界公认并广泛引用,能推动学科发展,或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有重大发现的中国公民。

网络评论称“自然科学一等奖须要获得评审委员会2/3以上的选票,差一票就只能走好不送了。秉承这种'慎之又慎,宁缺毋滥'的高标准,一等奖自2000年以来的空缺次数就多达9次。”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余年中,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共颁发20次。第一次颁发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向科学进军”的1956年,有3位科学家获此殊荣,他们就是华罗庚、吴文俊和钱学森。1982年颁发第二次。从1987年起,国家决定设立三大国家级奖励,即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每两年颁发一次。1999年,国家又增设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共五大奖项,每年颁发一次。从2004年开始,最高科学技术奖由国家最高领导人颁奖。至此,我国对科学技术进步的奖励政策日臻完善,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起了很大作用,并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56年首次颁发,三位获奖人华罗庚、吴文俊、钱学森均在日后成立的中国科大教授基础课。1987年《东亚大气环流》获奖。叶笃正先生曾在中国科大为本科生教授基础课。1989年《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体的发现》获奖,赵忠贤、陈立泉分别排名第一、第三,均为科大校友。2002年《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的研究》获奖,第二完成人计国桢为中国科大60级校友;2006年,《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中第四完成人陆亚林现为中国科大千人计划教授。

2014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中国科大陈仙辉教授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的合作者由于在铁基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被授予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这之前,自2000年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3年里有9次空缺。2013年前已连续空缺3年。

新闻来源:新闻由独立于校方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创校友基金会发布,不代表任何政府或官方机构立场。

2016-01-01 上一篇: 《运行经费审批制度》原则通过 下一篇: 潘建伟为上海校友补习量子物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