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毕业生首摘最高科学技术奖

本文由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发布,完稿于2016年12月21日;21日发布《中国科大毕业生何时摘最高科技奖?》暗示;1月7日凌晨定稿。8日下午微信版被科技部投诉删除。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为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

2017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进行,屠呦呦与赵忠贤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赵忠贤院士(592校友)成为历史上首位获此奖励的中国科大毕业生!

此前,赵忠贤院士曾于1990年和2013年两次摘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次他摘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改写了尚无中国科大毕业生获此殊荣的历史。

2000年至今,16年来有25人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2004年和2015年空缺)。虽然曾获该奖的吴文俊、叶笃正、谷超豪曾在中国科大任教,但中国科大毕业生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尚属首次。吴文俊、叶笃正、郑哲敏曾在中国科大北京建校初期兼职任教于玉泉路校区;谷超豪曾任中国科大校长,但四位的获奖工作均非在中国科大完成。赵忠贤院士现为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但中国科大有理由为毕业生首获最高科技奖自豪。

屠呦呦与赵忠贤有望获得最高科技奖的线索,在网络已有公开信息。中科院发展规划局《关于公示拟推荐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项目(人选)情况的通知》第一项即为“赵忠贤 最高奖 物理所”。该通知被不少网站转载。而《201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推荐项目——屠呦呦》更可通过百度文库等公开可见。以上信息显示,至少屠呦呦、赵忠贤是中科院、卫生部推荐的最高科技奖获选人。

9月23日,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告知新创基金会:赵忠贤院士将获最高科技奖,唯待国务院审批。而11月底,新创基金会从另一可靠渠道证实“赵忠贤最高奖过了”。

12月21日下午,某权威人士告知“屠和赵获今年最高奖。上午最高会议已通过”。当晚中国政府网发布新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称“会议听取了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结果的汇报,批准了获奖人选、奖励种类和等级”。可见,该权威人士提及的最高会议即“国务院常务会议”。

2016年6月30日,“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初评通过项目”开始公示,“纳米结构单元的宏量制备与宏观尺度组装体的功能化研究”出现在二等奖初评通过名单中。俞书宏是第一完成人。这是俞书宏第二度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摘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什么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于2000年,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主办。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奖项,每年评审一次,每次授予不超过两名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个人,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和高额奖金。目前奖金为人民币500万元。

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他位阶低于最高科技奖的四个奖项是: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中国科大毕业生此前已斩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类别中的最高奖——赵忠贤(592)、陈仙辉、潘建伟(874)都曾作为第一完成人(或并列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相里斌(859)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仰望十六年,中国科大终于熬到资格够老!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位阶高于中国科大毕业生多次荣获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00年设立以来,中国科大毕业生从未获奖,主要原因之一是校史太短,毕业生资格不够老[注2]。

截止2016年1月8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平均获奖年龄为83.68岁。赵忠贤先生,是最高国家科技奖获奖者史上第一位年轻的40后。即使以当选年龄计,赵忠贤也是较年轻的获奖人,仅比袁隆平(71)、王选(65岁)、金怡濂(74)、王永志(72)、王小谟(75)获选时更年长。

和赵忠贤同时获奖的屠呦呦也开创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多项记录: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最高奖获奖人;她打破所有获奖者都是院士的惯例。

2011年8月7日,赵忠贤院士曾亲临新创基金会与北京校友会举办的新生嘉年华并为新生致辞。

1月7日,中国科大校长万立骏院士前往中科院物理所看望了赵忠贤学长。万立骏校长代表学校全体师生校友祝贺赵忠贤院士并拜早年。新创基金会与北京校友会负责人陪同。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提名人赵忠贤院士简介

赵忠贤,辽宁新民人。1941年1月生,1959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物理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超导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校兼职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铜氧化合物超导机理的实验研究;探索电子—激子相互作用超导体的可能性及带有纳米团族的金属性薄膜的物理性质研究。

1964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低温与超导研究。1987年初赵忠贤及其合作者独立地发现了临界温度为92.8K的Ba-Y-Cu-O超导体。获1986年度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1988年首届陈嘉庚物质科学奖和1992年首届王丹萍科学奖。1997年曾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所在研究集体荣获199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3年,因“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再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与中国科大陈仙辉为并列第一完成人。2015年,获2015年马蒂亚斯奖,是中国大陆首位获得该奖的科学家。

赵忠贤院士出席2011年中国科大北京新生嘉年华的新闻图片花絮

新生嘉年华现场的嘉宾们。图为赵忠贤院士正在致辞。

赵忠贤院士勉励科大新生“为社会服务!”

赵忠贤院士勉励回忆报考科大的过程。

其他谣言:悬空多年,科大铁基超导冲顶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赵忠贤、陈仙辉),提前50天发布

最棒新年礼:中国科大再捧自然科学一等奖?(潘建伟),提前8天发布

最神秘的特等奖(相里斌),从未被证实但被全国媒体转载形同证实

史上最年轻?庄小威当选中科院外籍院士,提前24天发布

注1:关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点击百度百科可见详细资料。

注2:关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年龄:从2000年开始设置国家最高科技奖以来,到2016年1月8日为止共有26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获奖。其中90岁以上6人,80岁-89岁13人,70岁-79岁5人,60-69岁1人。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程开甲院士年龄最高,96岁;而2001年度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选院士获奖时只有65岁,是最年轻的获奖者(已逝世)。平均年龄为83.68岁。中国科大最早的58级(63届)毕业生在2000年之后多年开评最高奖时,都太年轻。

注3:过去多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多半在1月8-10日召开居多,少数甚至晚至2月,但由于2017年春节较早,因此推测将延续1月8-10日例行习惯。新创基金会不了解召开大会日期提前发布是否涉及国家机密。

新闻原则: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恪守严格的新闻准则,坚持多渠道交叉查证从未提前发布不实新闻。 新创基金会发布新闻的底线通常是尊重国家法律法规,不涉国家机密,通常专注提前发布科大与科大人科教成就类新闻。

2017-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