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最后顶级期刊!中国科大CELL处女作
2015年1月15日,中国科大终于在《CELL》发表学术论文,至此,中国科大终于完整的攻陷三大顶级期刊,这是科大最珍贵的新年礼物!
新闻背景:《CELL》《Nature》《Science》被公认为三大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的2014年影响因子超过30,且专注于生命学科领域。中国科大早已突破《Nature》《Science》。但此前中国科大从未突破最后的堡垒——《CELL》。在国内顶级高校先后攻克《CELL》之后,一篇主要作者(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均为中国科大的文章出现在该期刊。海外华人集中的MITBBS有校友调侃称“终于破处了”。
2013年,CNS中,Nature杂志影响因子为42.351;Cell和science杂志影响因子分别为33.116、31.477。《Nature》《Science》也发表一些立意新颖但普及型的论文,《CELL》专注于生命科学。
而《细胞》(Cell)为一份同行评审科学期刊,主要发表实验生物学领域中的最新研究发现。《细胞》是一分深受关注并具有较高学术声誉的期刊,刊登过许多重大的生命科学研究进展。《细胞》是由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旗下的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发行。
中国科大生命学院上一次振奋人心的突破是:1982年,陈霖(64级校友时任生物系教授)在《Science》发表Chen, L. (1982). Topological structure in visual perception. Science, 218, 699-700.
陈霖是改革开放后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第一篇科学论文的中国学者。他独创性地提出“大范围首先”的拓扑性质知觉理论,向主流的“局部首先”理论发出了挑战。30多年来,在与持有不同学术观点学者的争论与交流中,陈霖用令人信服的实验不断完善和论证这一理论,使之被越来越多的同行所接受。他提出的拓扑性质知觉理论成为中国学者对认知科学领域重大基础问题的原创性贡献。
Cell杂志发表中国科大天然免疫研究成果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科院天然免疫与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及合肥微尺度国家实验室(筹)周荣斌研究组、田志刚研究组与北京蛋白质组中心丁琛研究组合作,在NLRP3炎症小体调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发现神经递质多巴胺可以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缓解神经炎症和系统炎症。该项研究成果以“Dopamine controls systemic inflammation through inhibition of NLRP3 inflammasome”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
炎症小体是一种由细胞浆内天然免疫识别受体参与组装的多蛋白复合物,能够介导 IL-1 等多种炎症介质的产生,对炎症反应的发生至关重要,并参与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多种人类炎症相关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由于炎症小体在炎症性疾病发生中的关键作用,其活化必然受到机体严格的调控,但是炎症小体活化的调控机制还很不清楚。该项工作中研究人员发现神经递质多巴胺可以很好的抑制巨噬细胞中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从而抑制IL-1等炎症因子的分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多巴胺可以通过其受体DRD1诱导NLRP3的泛素化和降解。多巴胺诱导的NLRP3泛素化和降解依赖一种E3连接酶MARCH7。最后研究者还发现多巴胺可以通过对NLRP3炎症小体的抑制缓解神经炎症导致的多巴胺神经元损伤以及外周炎症导致的腹腔炎。该项工作不仅发现了一种NLRP3炎症小体的内源性调控机制,还为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干预靶点。
周荣斌研究组主要从事天然免疫识别、信号转导及疾病机制研究,在该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近三年来已在Cell、Nature Immunology、Immunity、J Exp Med等国际一流杂志发表多篇研究论文。
上述工作得到了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和教育部的支持。
附文章链接:http://www.cell.com/cell/abstract/S0092-8674(14)01524-4
周荣斌教授简介
教授,博导,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002和2007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别获得理学学士和博士学位;2007年至2011年赴瑞士洛桑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Science、Nat Immunol、Immunity、J Exp Med、PNAS等国际高水平杂志。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12年获得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新闻来源:生命学院,刊登于中国科大新闻网,背景为编者所加。
2016-12-23 上一篇: 预告:9月24日北京校友金秋午餐会 下一篇: 2016年年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