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平:海归月余感怀

信息学院“千人计划”入选者李卫平教授访谈

声明:《海归心声,非诚勿访》暨《海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访谈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新创基金会发布并拥有版权,欢迎转载但敬请保留此声明,并标注原文链接。

相关链接

毕国强:真心为学终有成

彭新华:凝聚量子奇趣,绽放青春年华

曾长淦:中国空间,令人动心

张文逸:回国初体验

李卫平回校后与中国科大新生做报告。

记者:李老师,您何时到中国科大报道的?

李卫平:2010年3月1日应是我正式到中国科大报道的日子。不过,3月1日我在微软参加每年一度的TechFest。我担任科大教授的第一件事情算是访问微软雷德蒙研究院,开完两天会我就回到科大了。

归国之路

记者:你为什么选择科大?您原来是里海大学教授,也曾在硅谷创办公司,回到30多年前求学的中国科大担任千人计划教授,工资与待遇会有落差吗?

李卫平:一次我在路上开车时陈长汶(786)教授打电话问我是否愿意申请千人计划回科大,我很吃惊,当时并不能下决心全职回来。2009年3月,学校申请了千人计划,后来科大让陈仙辉教授与我出席60周年国庆观礼。陈仙辉教授在超导领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观礼是理所当然;让我去观礼自然感到很大的压力,不回来是不行了(笑)。 之后我回科大访问多次,陈长汶大多都与我一道来。我们和科大校领导、教师们交流思想,感受到学校办好信息学院的决心。

我们家庭包括两位老人在美国,一个孩子上医学院,另一个马上要上大学。以前全职回国支付家庭开销的账单会是问题。千人计划推出后,中国科大尽了很大努力,待遇由于有国内环境的限制,单纯的薪酬与国外仍有落差。我们双方都应尽努力,我想能满足家庭的需求即可。

记者:中国科大对于海外英才的吸引力何在?若干年前已经有兄弟院校聘请您回国?

李卫平:几年前有兄弟院校领导邀请我回国,但当时仍有限制,环境也较陌生。科大是我的母校,环境容易熟悉;据说有些高校行政部门比教授还牛。我体会到科大行政部门服务教授意识很强,这是科大很大的优势。

记者:在科大的居住条件如何?您有两个孩子上大学,太太在硅谷。怎么说服夫人与孩子,让他们接受您远离家庭回国的想法?

李卫平:中国科大分配了200多平方米的房子。千人计划政策是免费居住,满十年之后产权归教授。最近引进的教授回国都能分配到140平米以上的房子,这当然是科大的强烈优势。

家庭是许多人难以回国全职工作的重要因素。我的情况是:大儿子已大学毕业在医学院学习了;老二秋天就去上大学了。在美国孩子上大学,除了给他付账单以外,家长责任就算完了(笑)。

很多学者难以说服夫人。夫人没工作好说服,一起回来就行。我太太是774的,三十多年前她进了近代物理系,这是当年最牛的系,而我只能进无线电系,因为她分数比我高。我们都知道科大女生有多优秀!她有自己的事业不能辞职,但我感谢她给予我的理解。我还要感谢刘万东教授(物理学院执行院长,774)。去年11月,科大代表团访问硅谷的招待会结束后我太太和刘万东他们一帮四系的出去聚会了。我对刘万东说,不知道你们有什么魔术,激起了她对母校的美好回忆。聚会回来后,太太给予了更大的支持。

中国有更多空间

记者:您在科大一天怎样度过?

李卫平:我现在暂住东区,到西区可以坐班车比较方便。周末上班走到西区也不远,因为天气也很好。很多教授买车了,我目前不考虑,虽然以前就常回国,我对国内开车有点发怵。

记者:我们去年11月在硅谷见面,您是海外校友;而6月初再访硅谷,您的身份是科大信息学院院长。最近的经历最想分享给大家的是什么?正考虑回国的人们需要这种新鲜感受。

李卫平:做任何事必然有得有失,你需要的是衡量哪边更重。如果想尝试事业上的新东西,国内机会很多,这是得。关键是要有ideas,不能老是只去complain。都知道国内有问题,但不能老是只提问题,不提solution。如果您有ideas与solution,中国会有更多挥洒idea的空间。我在里海时也有想法,但那里有几十年的规矩,不可能有太多空间给我去改。

但中国思想比较解放:有ideas大家都愿意接受并支持。如果认为这个很重要,别的或许牺牲一点,例如自然环境、交通,要暂时牺牲一些。

记者:海归人才回国往往担心会手续多,行政效率低下。您在学校两个月的感受怎样?

李卫平:这个自然有。如果回国,需要做好充分思想准备。肯定会有surprise。但应该分清这是系统的问题,而非针对你个人的问题。中国科大的优点是从上到下,实事求是。有什么不如意之处,同事们都愿意尽快改进。行政系统服务意识比较强,支持您实现idea,这是科大不一样的地方。

科大氛围宽松、学术气氛浓;思想开放,尊重学者,愿意创新。愿意改革,也愿意支持外面的(和尚)。

记者:您提到行政部门服务意识比较强,但我们都听到过师生对行政部门效率的抱怨?科大的氛围轻松,支持外来的和尚体现在何处?

李卫平:我可以讲一两个例子。我回来之后想在信息学院新增一个岗位,专事对外关系。表达这个意愿之后,上下都非常支持。这非常可贵,这里没有人认为新设这种岗位,就是否定过去,是在批评以前的工作做得不好,科大校内的心态非常开放。

在招聘时,我了解到科大17个管理岗位有7000人申请,学校领导到人事处都花了很多精力帮助我,我感到这是真正帮助解决问题。 我总的体会是不仅是领导,人事处员工们也一直提供帮助,让我不需要分很多精力处理行政事务,这非常独特。

记者:这是不是因为您是院长?例如您深夜三点回校,司机还是来接送可能因为您是千人计划教授。

李卫平:这可能是外面的怀疑。但校车队服务对普通员工也很好。昨天早上信息学院需要派车送清华大学余教授。我去专家楼送他时是9:28分,车还没有来,我有些担心。但司机在9:30时到了,一分不差,服务非常professional。这是信息学院普通同事联系的车,与谁的职务无关,我印象非常深刻。

加盟信息学院:最好的时机

记者:2009年海归学者的意外身亡事件,使得海外学人对中国高校诚信产生强烈怀疑。请问您回来的两个月,科大是否兑现给您的工作与生活待遇承诺?

李卫平:我认为科大基本上兑现了承诺,有些仍在执行之中。由于千人计划与以往的人才引进政策不一致。各地都会发现有的政策卡壳,没法继续。但科大没有这个问题,我发现问题就去搞清楚问题在何处,谁负责?那么你提出,事情就迎刃而解。我也建议,回国学者需要有思想准备,会有问题,但不要怕沟通,不要怕去问。至少是中国科大,上下都愿意看问题在何处,如何解决。

记者:中国科大显然不是十全十美的,您有哪点不够满意。换言之,您遇到了哪些surprise?

李卫平:我的合同写明实验室多少平方米,但目前尚未兑现。什么原因呢?因为中国科大信息学院双子座新楼仍在建设,落成仍需一年。但这一年不能不开展研究,现有的实验楼内肯定空间紧张,如果要去闹,肯定闹不出名堂来(笑)。我于是与同行们一块琢磨,希望找出solution。这时我们了解到第三教学楼信息中心一层有一间代培研究生机房,面积足够,但实际利用率较低(因为代培生多数也有笔记本电脑了)。我们于是向校领导提出协调,他们也认为比较周到,但还需要协调研究生院一下。 中间我也较忙,经常出差,还需要几个部门坐下来共同商议。

实验室对我来说没有考虑到。如果说已经兑现了承诺,这不是事实。新楼建设转换期去抱怨科大不兑现承诺,也不对,因为新楼落成学校肯定兑现。而如能落实信息中心机房,就是我们的解决方案,对各方面都皆大欢喜。我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海归学者要有解决问题的思想准备,不能凡事抱怨。

记者:毋庸讳言,信息学科实力远低于校友的期待。信息学院引进海外人才比例较小;一度没有长江学者、百人计划、杰出青年基金,这会是信息学科人才选择科大的担忧,您怎么说服海归加盟,缓解他们的担忧?

李卫平:谢谢您指出的问题,但目前恰恰是加盟信息学院最好的时机。

首先,校领导真心实意支持信息学科,这是我本人做出回国判断的理由之一。我回国也感受到校领导从上到下很支持。其次,信息学院教师心态不排外,没人认为外来和尚容不下,同事们抱着水涨船高的开放心态。

我认为海归学者也应该做好思想准备,我们面临的责任与业绩压力,要对得起我们的待遇,要做得更好。海归学者(即使不是千人计划),都有启动资金、房子分配,工资也可能高于校内教授,我们必然要回馈业绩。科大教师们非常朴实,你真做得好,大家认可你,不会有意见。

选择信息学院,今天是最好的时机。因为国家政策有利;学校与学院一致支持。学院同事们欢迎海外人才,结成团队合作。而我本人也愿做出努力,我的经历让我会更好的理解海外人才的理念,沟通会比较方便。

记者:刚才提到您正在建立实验室,您是否已招了研究生。您不做教授已有年头,重拾教职,优势何在?

李卫平:我实验室已招了三位研究生了。前一段时间虽然没在大学做学术,我仍然处于技术前沿,这和别处不一样。我们在工程学界中提炼了很多科学问题,正考虑如何解决。我们一直在思考,重返高校,我很激动。——我对我们所做的学术研究有信心! 近年来,我也与国内学术界同行保持着密切联系,包括清华北大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同行。但熟悉国内funding的来源,我们仍需时间,好在千人计划提供了启动资金,我有信心。

记者:您对科大年轻教师的学术水平如何评价,这段时间,您与在校学生有哪些接触,他们将是团队中从事研究的生力军。

李卫平:我回国不久与学生们只有有限的接触,但即使出差在外,也从各个渠道听到对中国科大学生的称赞。前些天遇到素不相识的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同事,他们也称赞科大学生好,很希望多招几个科大研究生。科大学生的信誉,在中国已有定论。而中国科大的年轻教师,工作非常踏实,不浮躁,扎实做事。当然他们对外交往需要加强,我发现同事们做了很多很好的成果,但不一定做了最好的展现,这点需要加强。

附:李卫平教授简介

李卫平于1977年从武汉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系,1982年赴斯坦福大学留学,1988年获得该校电机工程博士学位。他于1987年被聘为里海大学电机工程及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1998年晋升为正教授。

因其对图像及视频编码算法、标准、及实现的贡献,李卫平当选为IEEE Fellow。在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中,他曾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主编(Editor-in-Chief)、学会会刊(IEEE Proceedings)客座编辑(Guest Editor)、数个技术委员会的主席、以及电路与系统协会学术会议多媒体及通讯课题主席。

李卫平对国际标准也做出了许多贡献,其中他提出的精细可调视频编码技术和图形自适应小波编码技术被MPEG-4国际标准采纳。他于2001年3月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上发表的论文“Overview of Fine Granularity Scalability in MPEG-4 Video Standard”被他引八百余次。他曾任国际标准组织(ISO)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成员、MPEG-4国际标准编辑、以及国际MPEG-4工业协会首届董事。

李卫平于2002年辞去里海大学教授,加入硅谷八达网络公司,投入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分布式多媒体通讯系统的研发工作,担任公司副总裁和首席技术官。该系统于2005年通过了美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之一的测试。他为研制成功该系统做出了决定性贡献。

李卫平2004年获国际标准组织(ISO)特殊贡献证书、2001年获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期刊主编奖励证书、2000年获 IEEE会议主席奖励证书、2000年获IEEE技术委员会主席奖励证书、1999年获IEEE期刊副编奖励证书、1997年获IEEE会议系列主席奖励证书、1995年获国际神经网络与信号处理会议最佳论文奖、1992年获里海大学优秀教学奖(Spira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Teaching)、1980年获中国科大首届郭沫若奖学金。

李卫平2010年3月初出任中国科大“千人计划”教授并担任信息学院院长。

声明:《海归心声,非诚勿访》暨《海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访谈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新创基金会发布并拥有版权,欢迎转载但敬请保留此声明,并标注原文链接。

201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