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是一种生活态度,自由的车轮,滚动的风景。开车太快,走路太慢,骑行刚刚好。科大09级教改试点班的莫焕生,热爱骑行,车轮滚过广西,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北,湖南,贵州,云南,西藏等12个省份,累计骑行达2万多公里。
合肥——深圳,20天,2322.7km
合肥——拉萨,60天,4568km
抵达布达拉宫
骑行途中,莫焕生都会随时用文字记录自己在各地发生的故事,用的精彩照片记录下当地秀丽风光,并发表在科大BBS、骑行论坛上,和同学、驴友分享自己的骑行心得感悟。许多科大学子通过他的游记,对骑行产生好奇,慢慢加入到了骑行的队伍中。
千威线第一个隧道
青田补胎
帐篷与车
云南雪山云海
西藏经幡
莫焕生自己是大二的时候开始接触骑行的,一个学长邀请他一起骑车环巢湖。那次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骑行。他后来在日志中写道“这一次的单日200多公里,给我留下的印象比后来的单日400多公里,来得,更深刻。骑行,原来,我真的可以。”那时的他没有头盔,没有码表,没有一点装备,塞着耳塞,带着个鸭舌帽,就去了,从此以后,不可自拔地爱上了骑行。爱上那种机械地踏着车轮往前踏的感觉。他说,生活可以这样简单,仅仅听着车轮与地面摩擦的声音,经过别人的生活,不用去想太多。
第一次骑行
当被问及一个人去骑行去深圳是否孤单时,莫焕生说,一路上遇到的人,是最有意思的,并不孤单。出发之前他联系了一下沿途的朋友,骑行之余顺便去蹭蹭饭,访访友,又在网上联系了一些沙发客,交交新朋友。他还遇到很多感动他的事情,贴友在论坛看到他发的帖子,开着车去找他,请他吃饭。同是驴友的青旅老板奔岩哥,免费为他提供住宿。在深山中,水喝完了,开车路过的大哥没有多余的水把自己杯子里水分给他;在龙胜,瑶族妇女一年只有两头猪吃,却给他们煮腊肉白菜火锅。
青旅老板奔岩哥
在凤凰那天早上,莫焕生骑了十多公里后,在一家小杂货铺停下,他回忆,那天早上没吃早饭,肚中饥饿可又担心店里的伙食价格高,就对开店的土家族阿婆随口问了句,“贵吗?”,阿婆笑着说,我们老人家很实在的,结果那天,他只花了五块钱就吃到了人生中肉最多的一碗牛肉面。吃面的时候和阿婆聊天,她得知莫焕生从安徽来,拍着他肩膀说,“我最喜欢你们那儿的黄梅戏了”,说着放了个碟,哼了起来,一个快80岁的乐观老人,看着像60岁。让他好生羡慕。
在骑行的路上,莫焕生也遭遇过各种突发状况。他回忆,有一天,天下大雨,他穿着雨披在赶路,“我走在国道最右侧,前面一辆中巴车突然停车,我就往外拐了一点”,正在此时一辆大卡车开飞快的从中巴车旁驶过,他躲闪不及被车撞上,幸亏大卡车撞到他之前已经及时刹住,他被撞倒后只是脚受了点伤。当时司机也吓坏了,半天才下车。莫焕生没有为难卡车司机,就让他走了。他自己则在路边蹲了好久,想了好久。他说,那时候他就想,人没事,就是最大的幸运。曾经总很羡慕那些能够不顾生命危险到各地探险的人。走了那么多地方,最大的收获就是,做事有了分寸。
夜晚骑行
对莫焕生来说,骑行的经历使他丰富了自我。在平日里他可以安心学习,像打鸡血一样的努力,在假期,他就可以背上背包,带着帐篷出去骑车。他说,户外是一种生活理念,走出去,走近自然。他认为这是一辈子的事情,不管是读研还是工作。下一步他打算向西北进发,骑行去甘肃青海新疆,走一走丝绸之路。但是由于骑行周期长,需要相对较长的假期,为此还在计划中。
从科大出发
莫焕生简介,广西桂林人,2009年自恭城中学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改试点班,2013年保送中国科学院计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