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大十年捐赠数据看支付方式变化趋势

本文尚在编辑完善中,谢绝转载!

近日,支付宝新推出的社交功能在在网络上又引起了争议。不少分析指出,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方式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的银行业务甚至老牌移动支付支付宝造成了挑战。

那么,从中国科大人十年来的捐赠数据来看,各种支付方式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传统银行业务是否被抛弃?支付宝是面临挑战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创校友基金会(简称:新创基金会)分析了2007-2016年十年间的中国科大人捐赠数据,希望以之透视近十年支付方式的变化。

整体趋势

新创基金会分析了2007年至2016年间国内中国科大校友捐赠支付手段的数据。十年间,为了方便校友,新创基金会使用过多种捐赠方式,如:传统银行、支付宝、微信、财付通、首信易、POS机和现金支付。

捐赠支付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三方支付、传统银行和现金卡机支付等。

总体而言,2009年以前,虽然已有部分校友开始使用支付宝、首信易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但通过传统银行途径支付的校友在全部方式中所占比例最高。2007年11月2日起,开始有校友使用支付宝支付。此后,支付宝使用比例在十年间稳健增长,在2010年反超银行,成为校友支付方式的主流。而在2012年,该比例达到81.21%的顶峰。作为另一大移动支付平台的微信从2014年10月24日开始启用。不到三年里,微信支付已成为中国科大人支付的新宠。截止至今,2016年使用微信支付的校友比例已超过60%,成为支付主流。

下表展示了2007-2016年间不同支付方式的人次比例。(当年使用比例最高的支付方式标黄)

回首十年,不同支付方式的变迁

传统银行业务

总体而言,2009年以前,虽已有部分校友开始使用支付宝、首信易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但通过传统银行途径支付的校友在全部方式中所占比例最高。尤其在2007年,银行支付方式独占鳌头,支付人次比例高达90.36%。2008年和2009年间,随着支付宝(2007年11月2日起启用)和首信易等第三方平台的应用,虽然银行支付的比重优势下降,却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直到2010年,该优势被支付宝反超。但是从支付金额上来看,传统银行业务始终占据难以撼动的优势。

由于支付宝曾长期在支付使用率中占据优势,下表比较了银行、支付宝、微信和其他支付方式在金额上的占有率。从新创基金会10年来的数据可得,2007-2016年间,银行支付的金额在总捐赠金额中所占比例始终最高。在2007年和2008年间,该比例高达96%以上。

银行的支付的金额占有率在十年间先降后升,截止至今,2016年通过银行支付的金额总数比例已达到了84.8%。同时,鉴于2016年新创基金会通过银行获得多笔大额捐赠,也使得该年度银行支付的金额比例提高,支付宝和微信金额比例下降。

虽然通过银行支付的捐赠金额比例很高,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使用覆盖率在2016年已经超过90%,在科大校友的支付方式选择中占有绝对优势。

财付通和首信易

财付通是腾讯公司于2005年9月推出的在线支付平台;建立于1999年的首信易是中国首家实现跨银行跨地域提供多种银行卡在线交易的网上支付服务平台。但这两个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中国科大校友的支付中可谓昙花一现。

2010年至2015年间,财付通的平均使用比例未超过4%,并从2010年的6.3%之后接连下降至2015年的0.8%。根据新创基金会的数据,今年并没有科大校友使用这种支付方式。

开始于2008年使用的首信易凭借可接受外币的优势,在2010年,曾占据14.7%的使用率。但这种优势并未保持很久,2012年时,首信易的使用率已降至1.46%。

现金和POS机

这两种支付方式较为特殊,尤其是现金支付方式往往出现在现场活动中。当活动中有明确的人数记录时,该笔捐赠即记录为相应人次;当活动人数记录不明确时,则以集体为单位记录为一次。故现金和POS机支付的使用此数和平均每次支付金额的数据并不一定准确,不具有太多参考性。

支付宝和微信的瑜亮之争

支付宝在2010-2015年稳步发展,一枝独秀,连续六年占据在中国科大校友的支付方式的主导地位。

2007年11月2日,从第一笔科大校友的支付宝支付开始,该支付方式的使用率使用稳健增长。2012年,使用支付宝支付的比率已经达到了81.21%。支付宝占据中国科大校友支付方式榜首长达6年。

(注:此处支付宝数据包括:通过支付宝账户支付和没有支付宝账户通过支付宝平台进行的支付。)

虽然在2012年的高峰之后,该比例有所下降。随着微信支付在2014年的启用,原本使用支付宝的科大校友被部分分流,但在2015年,支付宝的使用比例仍然高达60.97%。

微信支付可谓异军突起。2014年10月24日,从第一笔科大校友的微信支付开始,微信支付迅速划分市场份额。仅用了三年时间就超过了支付宝,在校友支付方式中占据一席之位。截止至今,2016年的科大校友支付方式中,微信支付比例已经高达60.98%。

2016年6月初,摩根士丹利公司的头号网络业分析师玛丽•米克在《2016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中,对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内的多款支付产品月度支付次数进行了预估对比:

由此可以看出,微信支付的力量不容小觑。

支付宝是否真正面临巨大挑战?

通过数据可看到,2016年的科大校友支付宝使用率仍在36.35%,但从平均每次支付的数额来看,支付宝平均支付金额约为微信支付的1.5倍。由此可见,虽然使用支付宝的校友比例下降了,但在平均支付金额上支付宝仍占有优势。

鉴于2007年支付宝启动较晚,全年使用数量较少,平均支付金额便未计入统计。从2008-2016年间,支付宝使用的平均每次支付金额在300元左右,同时该金额相对稳定,并从2013年至今稳步上升。相比之下,微信的平均支付金额略低,虽然处于上升趋势,但超过支付宝也并非一蹴而就。

支付宝除了支付功能以外,还具有理财等延伸功能,使用者或在其中放入更多资金,而在支付金额上也会相应增大;而微信主要作为社交工具,支付功能中具有一定限额等原因都可能成为影响微信的平均支付金额低于支付宝的原因。

支付宝会被微信超越吗?

支付宝在过去10多年间,稳步发展并积累了大量用户。而微信支付的发展在近两年间突飞猛进,这意味着支付宝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吗?

2007-2016年间,支付宝为新创基金会带来了共约14119人次的捐赠,超过了其他所有支付方式的总和,在十年捐赠总人次中所占比例超过60%,由此可见支付宝深厚的群众基础。但从10月20日,2016年中国科大年度筹款行动“捐赠关键学科,成就一流科大”启动至今,微信捐赠共有1970笔(包括不成功捐赠),支付宝共有823笔(包括不成功捐赠)。在近两个月左右时间里,通过微信支付的捐赠数量是支付宝的2.39倍。微信支付的覆盖率是否有可能在短期时间内继续上升,并抢占支付宝的市场份额?

通过分析,新创基金会认为微信快速发展的原因大致如下:

第一,支付宝和微信不属于同种类型竞争。支付宝是支付工具,而微信是社交工具。微信支付只是在微信生态系统基础上的一项功能。微信结合其社交功能和支付功能,成为一个封闭系统。让支付过程不需要跳出微信界面,因此吸引了大量微信原有用户。

第二,微信支付通过微信平台的推广,使之在较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用户。多年间,支付宝已积累用户的使用习惯,微信从长远来看是否能够超越支付宝现下定论为时尚早。

调查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创校友基金会研究部。

调查作者李惠玉(9507)、徐瑞君和刘志峰(9500)。李惠玉(9507),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地球化学硕士,新创基金会研究部(2009-2010,2016.5至今);徐瑞君2016年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国际新闻专业学士学位(2014-2016年在美国Eastern New Mexico University作为交换学生学习),现为新创基金会研究部实习生;刘志峰(9500),2007年获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生物信息学理学硕士。2006年12月起供职于新创基金会。

中国科大闪电捐赠方式
—您的公益捐赠可获美国与中国个税减免!

1)   微信捐赠:关注微信公众号USTCIF。点击“微信捐赠”即可完成。(目前上限为每日3000元)

手机微信扫描可支付

2   支付宝账号:

 

支付宝二维码:手机支付宝扫描可支付

3   在线捐赠:点击 GIVING.USTC.EDU.CN, 支持全球各银行网银与信用卡。
4)   银行账号

 

户名: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创公益基金会
账号:1109 1820 0010 106
支行名称:招商银行北京中关村支行

5)   美国与国际捐赠:Paypal账号: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链接到paypal支付页面:

信用卡方式:点击 GIVING.USTC.EDU.CN, 支持全球各银行网银与信用卡;

支票

如您对捐赠指定用途如有指定,请在支票或Email标注。

(1)支票金额如小于$5000,无需邮寄。您可书写支票之后,通过手机拍照(或扫描)Email发送给我们,不必通过信件寄送,我们期望通过互联网的快捷手段方便您的捐赠。

Email:

(2)支票金额如超过$5000,需要邮寄。

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USTC Initiative Foundation, USTCIF)是美国国内税务署认可的501(c)(3)免税组织。在美报税(不限于持有美国护照或绿卡人士)之捐款完全免税。

USTCIF's EIN(Employer Identification Number,Tax ID): 27-4542683

Match Gift:多数美国著名公司匹配您通过新创基金会(USTCIF)给中国科大的捐赠。名单与信息点击这里。 您效力的公司如不在其中,欢迎联络我们

附言:“关键学科发展基金”或您的指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