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捐赠关键学科,成就一流科大
为迎接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适应国家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1999年6月成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信息学院”),学院现在由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自动化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网络信息安全系(筹)等单位以及信息科学实验中心、信息与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组成。
目前,信息学院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含13个二级学科)。学院拥有1个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和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即:多媒体计算与通信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电磁空间信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间信息处理与应用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建)、中国科学院无线光电通信重点实验室、网络传播系统与控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无线网络通信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信息学院现有教师218人,包括专任教师139人(包括教学科研岗118人和教学岗21人),其他专业系列人员64人(其中科研岗20人,实验支撑岗44人),行政管理人员15人。其中,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2名。近年来,学院加大了人才引进的工作力度,目前,学院共有5人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1人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人获得“万人计划”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6人入选青年“千人计划”、3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人获得中组部“万人计划”拔尖人才、1人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7人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4人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师讲席”、12名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信息学院的学科体系完整,专业方向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在若干研究领域如无线通信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网络体系结构与新媒体应用、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毫米波工程技术、过程先进控制与系统建模、国家新一代音视频标准等领域在国内具有明显优势和一定的国际影响,在语音信息处理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2011年讯飞实验室的“智能语音交互关键技术及应用开发平台”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5年“图像非均匀计算理论与方法”荣获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国家自然科学奖实现了零的突破。
近年学院毕业生就业、深造的前景十分优异。2015年本科生深造率为77%,其中,出国留学比例为24%,大部分为全额奖学金,国内深造比例近53%。毕业的学生大多进入著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高技术企业工作,如微软、IBM、华为、中兴、中电集团等,深受用人单位青睐。“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是授予全国各行各业中青年杰出代表的崇高荣誉。在前十一届评出的110名“五四奖章”获得者中,信息科技领域共有5名杰出代表,而他们全部来自中国科大!
随着信息学科的迅猛发展,信息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新的问题与挑战。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信息学院也面临着队伍年龄结构偏大,年轻后继人才缺乏等问题,有的新建学科在教师数量上存在严重短缺的问题。在人才质量方面,学院的高端领军人才还比较缺乏,科研队伍的规模和青年人才的竞争力与国内一流的信息学院还有很大的差距,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常常因区位不佳、薪酬不高等不利因素面临着较大压力,各类优质人才的引进渠道与发展通道都有待进一步开拓与加强。
就学科发展而言,院内各个学科的发展还不够均衡,而且各个学科整体实力不强。在科学研究方面,学院在全国范围内有竞争力、影响力的研究团队还不是很多,大师级的科研人员还不太多。在科研经费总量方面,信息学院相对国内同行来说还是比较少,全院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和学科前沿领域获得的大的科研项目还不是很多,与产业的融合程度也不是很深入,主要体现在与国内外一流信息领域的企业和相关的研发性机构合作的科研项目非常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