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科大协和《贝时璋吴宪大师课堂》饶子和院士报告通知

1月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开大学前校长、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原所长将在中国科大-协和医大《吴宪贝时璋大师课堂》做《Protein and Protein Machinery》的报告。:该课程将向中国科大北京校友开放,您务必报名方可出席。

出席须知:中国科大校友必须提前报名,核实身份,由新创基金会提前转交协和医学院。由于协和礼堂的安全原因,现场必须出具有效身份证;未提前报名、不明确校友身份者,将被拒绝入场。仅限校友

旁听礼仪:课堂内多为协和医学院学生,您应体现中国科大校友的素质与风范,尊重协和。准时入场,尊重主讲教授与协和师生。请确保会场内将手机设置成震动或关闭状态,不得接听电话,频繁进出。

课程全名与详情:中国科大-协和医大生物医学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班开放课程《贝时璋吴宪大师课堂》。第三讲: Seeing is Believing,请参阅课程海报

时间:2017年1月4日15:00-17:00

地点:协和东单小礼堂(东单三条48号)

主办:北京协和医学院(简称协和医大)基础学院

微信报名与截止:微信报名(即将发布)。扫描微信二维码报名,无报名信息无法入场。

饶子和院士简介

饶子和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32校友、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天津校友会会长。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联合会(IUPAB)理事会执行理事。主要从事与重要病毒和肿瘤相关的蛋白质结构、功能以及创新药物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申请专利8项。因在线粒体膜蛋白复合物Ⅱ的三维精细结构的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荣获“陈嘉庚科学奖”;又因在SARS基础研究中的卓越贡献而获得第三世界科学院最高奖——“的里雅斯特科学奖(Trieste Science Prize)”。

1950年9月出生于江苏南京,197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1982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89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医学院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1992年任牛津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研究员,1996年任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实验室主任,1999年任清华大学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研究所所长,2000年任清华大学“蛋白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并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2004年兼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2006年5月26日起接替侯自新任南开大学校长,2006年12月19日被聘为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首任院长。

主要学术成就:在《Nature》上发表了SIV-MA的晶体结构,首次提出HIV及其家族分子的装配模型;在《Cell》上发表了H Factor Ⅸ EGF-like Domain与Ca++结合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结果,揭示了该复合物的生物学机理;在2003年SARS爆发期间,成功地解析出第一个SARS病毒的蛋白质-3CLPRO及其与抑制剂复合物的晶体结构,为抗SARS药物的发现奠定了重要的结构基础,论文在《PNAS》上发表。其研究组已经系统地表达出200余个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蛋白质,解析出50多个重要蛋白质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