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奖获得者中的权威学会会士

郭奖骄子,吾校菁华

支持母校,未必一掷千金。捐赠一小时工资,温情也重于泰山。立即捐赠!

根据不完全统计,前三届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中,有8人拥有12个权威学会会士(或院士)头衔,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5名;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3名,美国地质学会会士2名;美国声学学会会士1名、美国国际计算学会会士(ACM Fellow)一名、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AAS Fellow)2名。 首届郭沫若奖学金15名获得者中,有6名拥有9个会士(或院士)头衔。夏幼南、杨培东是美国材料学会会士(MRS Fellow)。目前所知,历届郭奖校友中,有14位是各大学会会士。

-吴奇,近代化学系,来自安徽芜湖第二十中学。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主任,中国科技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吴奇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

-李卫平,无线电电子学系,来自湖北武汉市洪山中学,首届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

-付敏跃,无线电电子学系,来自浙江台州地区温岭中学。首届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

1987年,付敏跃获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学位。他现任澳大利亚Newcastle大学电子工程系首席教授,电子工程与计算机工程学院院长(Head of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付敏跃是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

-邱建伟,地球和空间科学系,来自江苏苏州市省常熟中学,首届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现任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物理和天文系教授。邱建伟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1987年,邱建伟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邓立,生物系,来自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首届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现为微软雷德蒙研究院主任研究员。邓立是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美国声学学会会士。

-林间,来自福建福州一中,第二届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

林间自我介绍称,他出生离地震频发的宝岛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州。父亲曾向年幼的林间介绍,家中那盏灯剧烈摇晃,是因为台湾发生了大地震。1970年代中期,地震此起彼伏,整个中国都陷入不同寻常的恐慌之中——林间在学校成了地震观测志愿者。当时,他用日记记录了一口废井的水位变化、大地轻微震动,然后打电话向当地的地震台汇报。童年时的业余爱好成为林间此后地震研究生涯的起点——1977年,林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学习物理与地震学。林间1988年在布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此后又到位于加州Menlo Park的U.S. Geological Survey研究地震地质物理学。林间博士现为美国Woods Hole海洋学研究所研究员。除地震之外,他的研究兴趣还包括海底火山等。2007年林间博士当选美国地质学会会士(Fellow)。根据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的统计,过去十年林间是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地震学者之一。他与合作者Geoffrey King、Ross Stein的一篇论文是过去十年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林间2008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AAS Fellow)。

—李献华,来自南京市化学公司一中。79级地球与空间科学系郭沫若奖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同时任中国科学院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李献华1983年毕业中国科大获得学士学位,后进入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攻读研究生,1985年获得硕士学位,1989年1月获得博士学位。1989至2005年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工作,期间曾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做访问学者。 李献华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华南地幔动力学和地壳演化;中国前寒武纪地质;曾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科技部“973”工程、中科院创新工程等多项科研项目。同时李献华校友还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2007年4月29日,李献华当选美国地质学会会士(Fellow)。

—姜涛,来自甘肃兰州铁道学院附中。796/7911校友,第三届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现为美国加州大学河边分校计算机科学系教授。

1988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1989-2001在加拿大McMaster 大学计算与软件系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分子生物学、生物数据库和算法设计与分析等,发展了一系列用于序列比对、系统发育分析、比较基因组学和DNA芯片等生物信息学算法,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发表100余篇论文,由于他在科研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2006年当选为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AAS Fellow)。

2007年12月3日,ACM学会在纽约宣布,38位顶尖科学家当选ACM Fellow,姜涛是其中三位华人之一。

—钱剑明,804郭沫若奖获得者。从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南菁中学考入中国科大。钱剑明现为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钱剑明是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

>—李世鹏,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网络多媒体组主任研究员,同时兼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技术助理,负责协调包括网络多媒体组、多媒体通信组和无线与网络组等三个研究组的研究工作。他的研究领域为信号与图像处理、图像与视频编码、高清电视技术、多媒体在无线与网络上的通信与在线播放技术、可伸缩媒体编码技术、应用层网络技术、数字版权管理及无线通信与网络等。

>—丁卫星校友于1991年在我校等离子体物理专业获得理学博士,现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和天文系研究员,同时是我校的兼职教授。他在我校工作期间,曾于1993年和1994年连续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上发表研究论文。经SCI检索,这两篇论文也是首次完全由我校工作人员完成的发表在该杂志上的论文。到目前为止,我校已有两位自己培养的博士获得了美国物理学会会士称号(另一位为902校友段路明)。他的当选也显示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培养等离子体物理博士人才方面的实力。丁卫星在校期间还曾荣获第11届郭沫若奖学金。2010年12月,丁卫星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

>—夏幼南(823)、杨培东(8812)是美国材料研究学会会士(MRS Fellow)。

>—胡小平(782)是美国IEEE Fellow。

最后更新时间:2011年12月22日

2010-11-26 上一篇: 首届郭奖得主今何在? 下一篇: 郭奖得主,闯荡哈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