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已浓的深圳,先后迎来了米娜和桦加沙两场强台风,9月21日,暴雨横扫过南山。下午,“雨过天阴”,300多位校友在深铁皇冠假日酒店出席了中国科大大湾区校友大会。
本次活动出席校友以信息行业AI校友(具身智能、大模型,3D打印)为主,其次为投资金融、硬科技(3D、高端制造、生医制药、化学材料)。校友们从北京、香港、上海、合肥、东莞等城市赶来出席新创校友基金会主办的这场盛会。
这是七年来,大湾区(粤港深)人数最多,专业层次最高的校友会;也是全球2025年9月(科大校庆月)人数最多,嘉宾层次最高的校友会。
陶冶谈《AI驱动的3D打印个人智造》
陶冶博士回顾了创业初衷与公司发展历程。他表示,创业需瞄准“全球第一”的目标,并经过多行业比对后,最终选择切入3D打印赛道。尽管初期3D打印更多被视为极客玩具,但团队相信通过技术突破可拓展至更广泛的个人制造场景。
拓竹科技通过AI与机器视觉技术大幅提升了打印设备的易用性和打印质量,实现自动化校准与缺陷检测,降低用户门槛。公司自研的模型社区平台MakerWorld,通过AI协助用户以低门槛的方式进行自我创作,凭借超高的迭代速度和复合增长率,在两年内实现了活跃用户量与创作者数量双项指标全球登顶,创下垂直社区增长纪录。
陶冶强调,3D打印本质是连接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民主化制造方式。拓竹致力于构建3D打印生态,推动个人智造进入家庭,尤其在物流效率较低的地区展现更强需求。凭借拓竹的推动,2024年成为3D打印行业历史性转折点——消费级设备市场规模首超工业级应用,标志着由拓竹引领的"个人智造"时代正式开启。
方汉预测AI大趋势与赛道
方汉指出,当前AI发展面临高质量训练数据严重匮乏的瓶颈,这限制了模型能力的提升。突破的关键在于获取和利用“过程数据”(如编程的代码提交历史、数学题的详细解题步骤),这类数据能显著提升模型的推理能力,正如GPT-4o所展示的思维链技术。
关于商业化落地,他认为目前最成功、价值最高的应用是AI编程(如Copilot),因其拥有最丰富高质量的过程数据;其次是角色扮演(AI聊天),它代表了一种新的娱乐形式。他预测,通用智能体(Agent) 难以实现,未来将是大量垂直领域智能体的天下,因为它们能深入理解特定行业的专业知识。
对于行业趋势,他判断:1. 云厂商将凭借算力优势主导市场;2. 创业机会在于利用AI创造全新的内容形式(如AI聊天),而非在传统内容领域与巨头竞争;3. AI的价值在ToB领域是增效,在ToC领域是大幅降本(如AIGC将内容创作成本降至极低),从而引爆需求,促进文化平权。
最后,他对比了中美AI发展,认为虽然中国面临投资和算力限制,但这反而会倒逼出更强的工程优化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并对中国AI产业的长期发展保持乐观。
探讨硬科技与中国经济的潜力
中科飞测董事长陈鲁(92少)、世纪前沿创始人吴敌(0211)、五源资本管理合伙人刘凯(0600)出席,他们深入探讨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未来(AI领域)、科大人在机器人领域适合做什么、BioTech行业的变化与机遇以及中国公司在AI方向的机会等话题。
具身智能与大模型是关注焦点
“具身智能与大模型”是最近一年校友乃至中国经济关注的热点话题。大湾区校友会设置了相关圆桌讨论环节。逐际动力创始人张巍(9910)、IO资本创始人赵占祥(0502)、深创投投资总监李兴(08203)出席,几位嘉宾聚焦数据在具身智能产业链的影响、创业公司如何穿越周期、中美在具身智能领域的竞争以及科大校友在具身智能行业可发挥的优势等进行探讨与分享。
现场图片花絮
致谢
感谢中国科大校友总会。感谢IDG和以下校友对本次活动的慷慨捐赠。感谢志愿者协助现场组织。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