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谢又清发
谢虞清被称为小谢,因为他很小,他长期不到20岁,长期长着娃娃脸,不断的笑。他多次因为不到20岁只能报名半程。2011年他承认我自己有瘾了。记者恐吓他要他那句“那种生理上的快感,深深的吸引了我”作为无厘头的标题,他又咧着嘴对我们笑了。 2012年小谢终于20岁了,祝愿男孩小谢意气风发,跑完他的第一次全程马拉松。
谢虞清,男,1992年4月8日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毕业于郑州市第一中学,2010年(化学竞赛)保送至科大生命科学学院。
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兴趣极为广泛,爱好摄影、标本收藏和各类运动,酷爱登山远足等户外运动。平时喜欢饲养并观察各种动植物,制作各种生物标本,尝试各种趣味实验等,曾获“合肥市高校动植物标本大赛”一、二等奖。
大一大二时曾加入校科考协会、芳草社、自然保护协会、无线电爱好者协会、科大招生志愿者协会等多个学生社团,并主要活跃在科考协会装备部和生命学院学生会外联部。
大三了决心专心学术,现已进入生命学院廉哲雄教授的肝脏免疫学实验室学习并积累科研经历,希望能尽快投身于免疫学的科研领域,为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基础生命科学研究贡献力量。
关于马拉松
4次半程马拉松(2010杭马、2011扬马、2011北马、2012扬马)
我平时就喜爱运动,高中时因为竞赛压力很大,每天晚自习后,我就在学校操场上跑个几圈,作为一种自我调节的方式。上大学后因为兴趣加入科考协会,而第一次接触到马拉松是正是在科考协会的每周三五七集训上,当时听说协会干事有跑马拉松经历,真心佩服前辈们。后来因为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竟顶替别人去跑2010年的杭州马拉松半程。事先也没训练过,但居然跑下来了,真的感觉挺好!杭马的整个赛道都充满了激情和能量,跑完之后突然间就爱上这个运动。
之后,我决定挑战自我,又去跑了2011年的扬州马拉松,仔细体味后,发现赛场的激情是生活中完全无法体会的!成百上千的人和你一起跑步,成千上万的观众就为你呐喊加油,那不是单纯的一场比赛,而是一群人的狂欢,一个城市的盛会!特别是在奋力到达终点的一刹那,完成比赛的成就感,和压抑已久突然释放出来的生理快感,完全充斥了整个身体,这种感觉可谓是令人回味无穷~
2011年10月,“挑战北马,捐赠困学守望”行动开展,我很荣幸能作为其中的一名队员挑战北马,用自己的行为为长期坚守在科大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们征集善款。虽然当时我未满20周岁,不能够挑战全程,但是在半程途中,我接过校友们手中的蓝色科大校旗,身披校旗抵达半程终点!呐喊着科大加油,我知道那时我已疯狂,从没有想过会有这样的机会能用马拉松这种行动为自己的母校做出贡献,作为一名普通的本科生我从未感到如此的骄傲和荣耀!此时,马拉松已经和我作为一名科大学子的使命感融合在一起。
参加“再战北马,捐赠海外交流”的原因
科大学生很多都比较宅,我很高兴找到一种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挑战自我的方式。班上的一些同学觉得我是体力强人,认为只有体力强人才能跑马拉松,但我告诉他们马拉松早已是一项全民性的体育运动,拼的就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只要肯坚持训练,就一定可以完成比赛!
跑步能给我信心——跑马拉松,我们往往把五公里的牌子看成阶段性的里程碑,因为只要把眼前的五公里跑完,心里便不断会产生动力,支撑到下一个五公里。人生中很多经历都是马拉松,源于激情的驱动,终于毅力的支撑!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
寄语
又是一年十月,新创基金会即将推出“再战北马,捐赠海外交流”行动,不一样的目的,却是一样的挑战。不过这次对于我来说是真正的挑战——第一次全程。而且这次我们用行动征集来的善款将用于支持科大本科生的海外交流项目,一个能够直接为我们自己增加机会开拓视野的事业。海外交流无疑能够使学生较早接触到国际化的前沿热点并对国内外科研差距做出客观认识。自己作为一名本科生,就十分向往能有一个海外交流的机会,相信我的大部分同学也都有这样的想法,因此这次行动就显示出特别的现实意义。所以我格外重视这一段时间以来的日常训练,争取每一次公路跑的机会,只希望再战北马仍能不辱使命!同时,我也十分希望我们的声音、我们的行动能够号召到更多的科大校友,得到他们对捐赠海外交流项目的关注和支持。我相信,为了拓宽科大学子的国际化视野,为了母校的科研繁荣和长足发展,一定会有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校友捐赠此次行动,那么就让我们用各自的方式一起来为科大美好的明天贡献力量吧!
说明:以上为谢虞清2012年9月口述。
马拉松到上瘾
谢虞清,1992年4月生于河南郑州。2009年获第23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河南省赛区一等奖,因此从郑州一中保送到中国科大生命科学学院。
谢虞清爱好摄影、动植物饲育、标本制作收藏和各类运动,酷爱登山远足等户外运动。曾在2011年4月参加了扬州国际半程马拉松,总名次454。谢虞清活跃在芳草社、自然保护协会、历史文化协会、无线电爱好者协会、科大招生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社团和生命学院学生会外联部,现任科考协会装备部副部长。
谢虞清不到20岁的,娃娃脸,不断的笑。谈到杭马和扬马,他承认我自己有瘾了。我们恐吓他要他那句“那种生理上的快感,深深的吸引了我”作为无厘头的标题,他又咧着嘴对我们笑了。
我叫谢虞清,从小喜欢大自然。我崇拜自然创造的物种。我喜欢身边的动植物,小时候就去捉捉虫子。
平时喜爱运动。高中时因为竞赛压力很大,我把跑步作为自我调节的方式。上大学后就加入科考协会。我喜欢科考协会的每周三五七集训方式。
我第一次接触到马拉松听说协会干事有跑马拉松经历。因为偶然的机会,我顶替别人去跑杭州马拉松。事先也没训练过,居然跑下来了,感觉挺好!杭马整场都富有激情和挑战,我非常热爱上这个运动。这半年,我又去跑了扬州马拉松,发现自己有瘾。我决定挑战自我。赛场的激情是生活中完全无法体会的!一起跑步,成千上万观众为你呐喊加油。那种成就感,那种生理上的快感,深深的吸引着我。
科大学生很多比较宅,我很高兴找到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我们班同学觉得我是强人。我做什么都希望做好。因为跑得很快,所以平时训练公路跑,我也负责带队。父母也都很支持我,尤其是我父亲,他学生时代就热爱长跑。我一定要在20岁之前跑完全程马拉松赛事。
我们生命学院的学习非常紧张,课程较多。我一直在找学习和社团活动的平衡点。在大一时更多偏向社团,大一整学年平均分才 80出头。我需要新的平衡点。
跑步能给我信心——跑马拉松,我们往往把五公里的牌子看成阶段里程碑。因为要把眼前的五公里跑完,心里会有不断的驱动力。学习、生活都如此,无论多么艰巨,都要坚持!人生很多经历都是马拉松,源于激情驱动,之后靠耐力支撑!
我知道科考协会方便谈恋爱的传说,因为在野外恋情很容易发展起来,但我为此而来。当初看到招新摆出来的帐篷,我就报名了。一周之前,我才了解到“挑战北马,捐赠困学守望”行动。这让我突然有了使命感和荣誉感。我会更有动力,尽最大努力跑完!
非常感谢校友对“挑战北马”行动的捐赠。校友关心母校发展,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毕业之后,也要始终牵挂母校!现在我的使命就是全速去跑。我会以更好的成绩争取更好结果,也算是为母校的53岁献礼。
科大本身比较注重基础学科。讲基础课的老师,非常值得尊敬,他们是科大的中流砥柱!没有他们,科大不会有今天,所以我会努力去跑。
说明:以上为谢虞清2011年9月20口述参加北京马拉松之前的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