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少王耀:却顾所来径

王耀,2007年从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010年获得郭沫若奖学金,2011年毕业前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博士学位。

王耀在UCLA参加CSST暑假研究项目时,被选入做Final Presentation

离校之前总觉得要写点什么,谈谈我心中的USTC。有人说科大是这个国家唯一可以放得下安静书桌的地方。我不敢对其它学校妄加评论,但对于科大,它却是做到了这一点,我想也只有这种地方,才能塑造一颗安静的心,当即将离开这个天堂时,才发现一颗安静的心有多么重要。而且,也正是这个安静的摇篮,成就了科大。

想起几个月前参加的初中同学聚会,当清华、浙大、同济的同学们高谈阔论他们专业毕业后的平均起薪时,我却在静静地思考着我刚刚在处理分子力场问题中发现的“移花接木”方法。可以说,科大让我养成了思考的意识和习惯,并把它融为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最关键的是,科大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理想。当物欲横流的社会正在把污浊的手伸向大学校园时,科大保留了最后一块理想的净土。在这里,生活这一批在最风华正茂的年代,考虑为人类的文明做点什么,而不是着眼于市井的谋生当中的人。在这里,生活这一批不愿被褪去所有的梦想,成为生活中柴米油盐或是山珍海味的奴隶的人。

王耀在洛杉矶的Universal Studio和美国歌手合影

一、我思故我在

四年前,原以为科大之于我,只是一场意外,没想到确实我命运的一个重要篇章。最初的我就是在意外了解到少年班后意外的进入了科大。杨维紘老师的力学课程可以算是我大学生涯的启蒙课程。他常在力学课程中穿插一些自己的见解或是趣谈,比如印象很深的一次,他提到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周期相等,“相等也许只是巧合,但严格的相等比然意味着深刻的科学问题”。他讲到了古月球为液态的解释,合情合理,不可谓不妙。虽然大家对杨式教法褒贬不一,但他在课程中引入的思想:无论是物理的、科学的,还是哲学的、人生的深刻思考让我第一次体会到物理的美,也第一次明白原来思想才是我应当追求的东西。这是科大赐予我的第一个礼物——思想。

从那时起,我开始训练自己对科学内在思想的理解,钻研书中与书后的语言,悟出了许多难以言表的道理。这种习惯进一步扩大化,以致我在散步、吃饭、甚至游戏中仍惯于思考。到了后来,接触了理论力学、量子力学,以及老子文化之后,思考的问题就一步步变多变广,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王耀在家乡泰山

二、唯以此物寄此生

化学竞赛出身的我完全没有料到才进入大学半年就被物理的美妙所吸引,随后便执著于此。这是科大赐予我的第二个礼物——理想。可以说前两个学期的生活是很迷茫的,面对哪怕是自己感兴趣的数理课程,也只能达到理解,远不及思考的层面。经历过学业上的大起大落,才开始看淡这些浮躁的目的,投身于物理学的美当中,而从那时开始的接触理论物理四大力学更是促进了我对物“理”的思考。现在回想起来,以求知为目的的探索才能真正享受到这个学科的美,才能乐在其中。

诚然,即使在科大这样的氛围下,仍然有很多人为了GPA而读书,为了发paper而科研,为了利益而出国,为了简单的功名而生活。但或许这些不过是短暂的表象,就好像我常谈到的对“一见钟情”的阐述:未深入了解的一面之缘是难以称得上感情的,但往往有时一面的美好让人不由自主地在潜意识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美好形象,于是所谓的“一见钟情”就产生了。然而这种“钟情”的对象并不是人本身,而是一个以人为原型的幻象,有些人运气很好,逐渐发现对方正好是符合这个幻象的,于是成了“命中注定”,而另外一些人,只是简单的有过好感罢了。我想,这也是对理想的一个阐述:我们现在有时逼迫自己去做一些看似目的浮躁的事情,比如为考试而看书,为paper而读文献,这当然可以理解,因为兴趣乃至理想都不是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就能产生的,一旦我们在这样的“苦行僧”生活中产生了了解,找到了兴趣,理想也就随即产生了,之前的一切,不过是为理想铺路而已。

 

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当来到科大的第二年,我已经可以投入到追求理想的享受中时,处事的心态也大不同往年了。物理学从微观到宏观,天地四方,古往今来,莫不囊括其中。在它面前,什么生活琐事,什么坎坷烦恼,都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一笑而过,泰然处之。这大概是科大赐予我的第三个礼物——胸襟。一个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如果他的心中装不下这个世界,那么他怎么可能研究这个世界呢?可以说很多我认识的人,多常会遇到学业上的迷茫、生活上的烦心、感情上的失意时选择烦躁,而不是尽快超然物外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因为某些既定目标达不到而妄自菲薄。我总认为不应当让目标指导生活,应当在生活中创造目标,因为这样的目标才是有意义的生活的一部分;不应当让环境扰乱内心,应当用内心的能量去改变环境,因为没有任何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需要什么,适合什么。儿时认为事业拼的是知识,高中认为事业拼的是方法,刚入科大时认为事业拼的是思维,现在却发现,事业拼的是胸襟。或者,至少对于科研是如此。

周围的同学们很多人的都有这样一个理想,要在学术上事业上取得成就,以成全科大的声望。我却没有如此强烈的愿望,因为在我心中的科大,始终是一片神圣的净土,我更希望它能保持自己的精英教育风格,“藏诸名山,传之其人”,科大当容得下那些有纯粹理想的智者,而不是被社会言论所左右的庸人。

 

四、金风玉露一相逢

大三那年,很荣幸参加了UCLA的CSST暑期交流活动,并且在这个活动中,认识了后来同获郭奖的她。在美国的两个月里患难与共,在申请中相互鼓励,在科研上各展其能,最终走到了一起。回想起来,能同时拿到郭沫若奖学金应当也是一种缘分吧,抑或是天道酬勤,CSST和郭奖这两个属于最优秀学生的机会也是因缘的一部分。来时是懵懂少年,去时满载希望与幸福开始一段新的征程。这是科大送给我的第四个礼物——爱情。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四年中种种得意与失意,伤情与忘情,欢笑与苦笑,偶然与必然,都如一粒种子埋入土壤,暂时的尘封,只为求得云霄参天的壮美。在诸多校友与长辈的关怀下,我想滋润我的不仅是鼓励,更是动力,是前程,也是梦想。

王耀获得郭沫若奖学金,并与侯建国校长合影

前一段时间为准备一个交流会,又一次仔细地回味了这整个四年的生活,写一首很不工整的诗,八句分别为对我科大八个学期的总结,献丑于下:

破关荡虏妄逞能,刚骄易折虎山崩。

力挽狂澜通大义,扬鞭策马续微名。

但弃利欲图虚旨,岂知绝处又逢生?

谈笑前路酬知己,千里哪堪故园情。

 

王耀在硅谷的Intel总部参观

最后感谢新创校友基金会和郭沫若奖学金,也感谢所有在世界各个角落关注科大的校友们,有你们的支持,科大定有更好的明天。

2011-05-30 上一篇: 0611龚真强:我爱算法到失眠 下一篇: MIT网站头条致敬,张杨优美把戏揭开水之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