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大师论坛:与诺贝尔奖获得者面对面”

简介

为了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迫切需要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加强高层次的国际创新合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立“大师论坛:与诺贝尔奖获得者面对面”品牌项目,邀请以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主的国际高端专家到访合肥和科大,开展战略论坛、学术研讨、文化交流等活动。

每年邀请约10位诺贝尔奖获或者图灵奖、菲尔茨奖、沃尔夫奖等世界一流科学奖或水平相当且仍在科研一线从事研究的科学家来合肥做讲座,使青年学生有更多机会了解到国际前沿的科学知识和信息,并通过聆听大师的人生经历、奋斗历程来激发脚踏实地献身科学的精神,同时提升学校和地区的国际化水平,促进地区高端人才引进,增强合肥在科创方面的国际影响力。

理念与原则

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设立“国际合作交流基金”,用于中国科大“大师论坛:与诺贝尔奖获得者面对面”项目。支持以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主的国际高端专家到访合肥和中国科大,开展战略论坛、学术研讨、文化交流等活动。

通过该活动,做客“大师论坛”的嘉宾与学生进一步接触,感受到科大学生的优秀,也推动了科大学生的海外交流工作。如,今年第八位做客“大师论坛”的演讲嘉宾、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 & M)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标准教科书“激光物理”和“量子光学”的作者Marlan Scully教授,于近日发来电子邮件,愿意接收科大15名本科生去德州农工进行学习交流。

理念:

为中国科大国际合作交流的关键在创造一流条件,吸引诺贝尔奖级大师较长时间驻留,与中国科大师生有效、深入沟通,应当创造一流的研究、生活(含生活与交通)条件。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特此设立“国际合作交流基金”,为“大师论坛:与诺贝尔奖获得者面对面”项目提供一流的研究、生活(含生活与交通)等条件。

原则:

(1)为鼓励科大师生与大师轻松交谈,包括鼓励校园内不同课题组师生走出其实验室,互通有无,将在诺贝尔奖级大师学术报告中提供茶点乃至酒精饮料、会后宴请等。诺贝尔奖级大师在中国科大访问期间,不应仅限于学术报告活动,这也符合欧美一流大学学术报告通行做法。

(2)鼓励中国科大派出教授、研究生或本科生(而非行政人员)随行,并为随行教授、研究生或本科生提供一流的交通条件,乘坐同等级的航班或高铁。陪伴诺贝尔奖级大师就坐,是结交友谊获取未来学术帮助、宣传中国科大的起始条件。如按照师生职称报销节省费用,分舱就坐,则因小失大,丧失交流本意。

(3)诺贝尔奖级大师如有意前往中国历史、文化或自然风光考察,绝非“公款旅游”。轻松的氛围是延长大师与中国科大师生学术交流时长的有效手段,这种国际交流方式有利中国科研水平提升,属于公益。

(4)不得铺张浪费。为师生与诺贝尔奖级大师充分交流创造一流的条件,并非主张铺张浪费。新创校友基金会仅资助为中国科大师生创造一流交流条件的各项支出。

历届活动新闻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村修二 

奥地利科学院院长ANTON ZEILINGER教授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杨培东(8812)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Jean-Marie Lehn 

美国科学院院士MARLAN SCULLY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