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张懋森基金项目汇报
相关链接:2017年度“张懋森基金”获奖名单
一、项目简介
1.缘起
“张懋森基金”奖励项目,秉承张懋森教授“勤奋钻研,为人师表”的高尚精神,以“奖励先进、激励勤学、崇阳师德”为宗旨,造就行业精英。“张懋森基金”的原始数额为人民币200万元,由张懋森教授在中国科大的学生刘修才(773)校友捐赠。
2.奖励额度和评选细则
“张懋森基金”的奖励范围为中国科大化学与材料学学院讲师以上的老师。奖励的具体金额由评审委员会确定。
(1)“张懋森基金”-科研奖,奖励前一年度在生物材料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学科研岗的老师,如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在产业开发有突破,或评审委员认为值得奖励的其他内容。
(2)“张懋森基金”-管理服务奖,奖励管理岗和服务工作突出的老师。
二、获奖名单
三、获奖者简介
科研奖
康彦彪
康彦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007-2012分别 在美国Brandeis大学和德国海德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入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被聘为特任研究员、特任教授和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1.面向工业化的选择性清洁氧化反应,2.前沿手性催化与合成,3.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有机反应机理研究,4.新型聚合材料新型聚合方法。
王龙海
王龙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特任教授。2016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2021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2022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从事助理研究员,2022年入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被聘为特任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1.生物医用高分子与生物材料,2.生物医学工程与器件设计,3.细胞递送与细胞治疗
庄涛涛
庄涛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 教授,博导;微尺度双聘研究员、科大附属第一医院特聘专家。2015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2016-2020年在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0年4月入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立手性结构与功能课题组,先后担任特任研究员、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1.致力于新型手性功能微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与宏量制备技术 ,2.聚焦手性材料光学在信息交互、3D显示、生命健康等领域的功能应用。
管理奖
高明丽
高明丽:担任20级20系本科班班主任,负责主讲“无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下程基础空验”普实验”和“化学实验安全知识MOOC”4门课程;参与实验课程建设,参与教材编写修订,参与实验室日常管理与维护,课程组安全建设,各种科普活动与竞赛辅导等工作。
获奖情况:
荣获2024年安徽省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2年度优秀班主任称号;获2022中国科学院首届职工技能大赛化学化工领域优胜奖;荣获2021第三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设计之星”奖;获2020年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获2018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束娜
束娜:主要负责学院卢嘉锡化学英才班、化学强基班、3系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大连化学物理所代培生相关学籍管理和教务工作。工作内容包括学生学期注册、课程管理、考试安排、试卷和成绩管理、学籍异动、毕/结业和学位申请管理、助研助教管理、本科生推免和研究生招生、博导遴选、教育教学和学科评估以及相关教学文件、计划、总结撰写和管理等。
吴红
吴红:负责主讲“物理化学基础实验”(上、下)、“无机分析化学实验”、“普通化学实验”、“计算材料学实验”、“厨房化学”6 门课程,从2021年起担任科技周化学与材料科学科普点活动负责人,组织各类科普活动,承担学院测试中心大型仪器microCT的B岗工作,负责仪器维护、学生培调等事项,保障科研课题组的正常使用。
获奖情况:
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获少年班学院 2021-2022学年初心校友优秀教师奖;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
杨凯平
杨凯平:负责本科生《仪器分析实验》热分析实验教学,承担电化学实验溶液配制等辅助教学工作。建设《澳化阻燃剂四澳双酚A阻机理虚拟仿真实验》《聚合物阻燃材料燃烧性能探虚拟仿真实验》及《仪器分析实验》慕课,承担研究生《综合仪器分析实验》救学,负责大型仪器管理及科研测试,承担科普招生及实验中心监控系统、门禁系统日常维护管理工作。
获奖情况:
2023年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发展基金-优秀实验支撑教师奖
杨鑫
杨鑫;主要承担学院财务管理、安全消防、自习室使用、学校公务用车平台管理工作,担任院办工会干事,协助负责各类工会活动的组织报名和员工福利的领取发放。
获奖情况:
2021年度江淮蔚来爱岗敬业奖;2017年度“张森基金”-管理服务奖
(获奖者的简历信息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官方网站师资队伍介绍及获奖者张懋森基金/发展基金奖励申报表。)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