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张懋森基金项目汇报

相关链接2017年度“张懋森基金”获奖名单公示情况

2018年度“张懋森基金”获奖名单公示情况

一、项目简介

1.缘起

“张懋森基金”奖励项目,秉承张懋森教授“勤奋钻研,为人师表”的高尚精神,以“奖励先进、激励勤学、崇阳师德”为宗旨,造就行业精英。“张懋森基金”的原始数额为人民币200万元,由张懋森教授在科大的学生刘修才(773)校友捐赠。

2.奖励额度和评选细则

“张懋森基金”的奖励范围为中国科大化学与材料学学院讲师以上的老师。奖励的具体金额由评审委员会确定。

(1)“张懋森基金”-科研奖,奖励前一年度在生物材料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学科研岗的老师,如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在产业开发有突破,或评审委员认为值得奖励的其他内容。

(2)“张懋森基金”-管理服务奖,奖励管理岗和服务工作突出的老师。

二、获奖名单

三、获奖者简介

科研奖

俞书宏

俞书宏,安徽庐江人,1967年8月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长江特聘教授(2006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3年-)、中央七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10-)。1988年7月获合肥工业大学无机专业学士学位,1991年5月获上海化学工业研究院硕士学位, 1998年10月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1999年—2001年获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材料与结构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2002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AvH)资助(任洪堡外国科学家研究员),在德国马普学会胶体与界面研究所工作。2002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教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责任研究员,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首批特聘研究员,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科研工作:

在聚合物控制晶化与仿生材料、纳米结构单元可控合成与组装、宏观尺度纳米组装体制备及功能化、无机-有机复合纳米材料、新型碳纳米材料及能源转换材料及应用等方面并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在国际期刊如Nature Materials, Chem. Rev., Acc. Chem. Res., Chem. Soc. Rev.,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Adv. Mater.等上发表SCI检索论文360余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中影响因子IF>3.0的SCI论文280篇, IF>10的SCI论文79篇,其中Nature Materials 1篇、Chem. Rev. 1篇、Acc. Chem. Res. 2篇、Chem. Soc. Rev. 3篇、Angew. Chem. Int. Ed. 16篇、J. Am. Chem. Soc. 8篇、Adv. Mater. 24篇等。受邀在Chem. Rev., Acc. Chem. Res., Chem. Soc. Rev.,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Energy Enviro. Sci., Small, Top. Curr. Chem., J. Mater. Chem., MRS. Bull.等国际期刊上发表综述论文、特征论文和研究消息报道等二十六篇; 受邀在美国Marcel Dekker, Inc.、John Wiley & Sons、CRC Press、Kluwer/Plenum、美国科学出版社等十六部英文专著中各撰写一章。被SCI论文引用12,407余次,H因子61。有关研究工作曾受到英国《自然》和美国《化学工程新闻》的报道。近十年间有十九篇论文被ISI评为Highly Cited Papers,有多篇论文被《Chemistry World》、《Materials Views》、《自然•中国》、《NPG Asia Materials》等选为研究亮点或被选为封面论文、热点论文等 。

尤业字

尤业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9-1996.7,合肥工业大学化工系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1997.9-2000.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硕士;2000.9-2003.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2003-2004年,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资源化学研究所访问学者,2004-2005年 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2005-2008年,美国韦恩州立大学药学院访问学者,2008-201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2012年至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科研工作:

迄今已发表SCI论文90余篇,其中包括J. Am. Chem. Soc. (1篇), Angew. Chem. Int. Ed. (2篇), Adv. Mater. (3篇), Adv. Funct. Mater. (1篇), ACS Nano. (2篇), Macromolecules (10篇)等。已发表的研究论文共被SCI引用3000余次,H因子32;3篇论文(曾)入选ESI Highly Cited Papers;5篇次论文被选为Nature 出版集团的Asian Materials, Nature China, Materials Views China, ACS Noteworthy Chemistry研究亮点进行报道。

黄光明

黄光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 - 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2001年 - 2004年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理学硕士,2004年 - 2007年 清华大学化学系理学博士,2008年 - 2012年 Purdue University 博士后。

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质谱的大气压离子源研发和应用,小型质谱的研发和应用,质谱离子传输效率提高应用,新型电喷雾离子化质谱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电喷雾/纳米电喷雾基础理论研究。在单细胞质谱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将单细胞质谱分析推动到活体单细胞分析的层次。结合单细胞膜片钳技术,利用快速质谱分析平台,实现了活体细胞内代谢物和蛋白质的直接质谱解析,完成了活体单细胞中代谢物以及代谢通道的实时质谱分析,从而能够从单细胞层次解决基础分子生物领域一些重大的科学问题。完成了首次从单细胞层次证明神经细胞内的神经递质代谢通道研究,实现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首次在神经细胞中发现新的谷氨酸合成通道。同时,在活体细胞内原位解析了蛋白质和配体离子的结合状态,并在溶液状态快速解析蛋白质折叠状态的毫秒量级的变化过程,为筛选新型靶向药物以及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同和关注。2018年以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SCI/SSCI文章共计10篇。

马明明

马明明,男,1980年11月生于山东临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教授。2010年-201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Koch癌症研究所,任博士后研究员。2004年-2010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系,获有机化学博士学位。2001年-2003年,清华大学化学系,获有机化学硕士学位。1997年-2001年,清华大学化学系,获化学学士学位。

科研工作:

主要从事超分子化学和有机功能材料的研究,已在Science,Acc. Chem. Res.,J. Am. Chem. Soc.,PNAS,Adv. Mater.,Nano Lett.,ACS Nano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9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0篇,相关研究成果已申请美国专利3项。2013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于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评选为“MIT Best of 2013”。近期研究课题为(1)具有纳米自组装结构的高活性电化学催化剂的研究;(2)环境响应性高强度聚合物的设计及其能量收集转换性能的研究;(3)诱导组织再生的电活性聚合物材料的设计、筛选和面向临床应用的开发。

邹纲

邹纲,男,1976年8月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1999年和2004年分别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理学学士、博士学位。

科研工作:

主要从事新型环境响应功能高分子材料、聚合物光子学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通过化学合成与物理组装等手段构筑多层次结构的聚二乙炔功能材料予以综合利用,实现材料结构和功能的最佳组合,并促进其在化学与生物传感器、智能光子学器件等领域的应用。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受邀撰写国外专著两个章节,并申请了4项专利,已有3项授权。

吴思

吴思,教授,1982年生于重庆。于2005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在中德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的资助下在德国马普高分子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进行研究,并于2010年获得博士学位。从2010年到2012年,在德国马普高分子所做博士后。 2012年到2018年,在德国马普高分子所担任课题组长(Group Leader),独立领导一个课题组开展光响应高分子的研究。入选国家某人才计划,并于2018年3月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

科研工作:

围绕光响应高分子开展基础研究。作为通讯作者在Nature Chemistry, 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2018 年以来在生物材料领域发表SCI/SSCI通讯作者论文 11 篇,非通讯作者论文 4 篇。主持过5项德国的科研基金。是欧盟、德国、英国、法国、荷兰、匈牙利、智利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科研项目的评审人,也是Nature子刊, JACS,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等期刊的审稿人。因为在光响应高分子方面的研究,于2016年在丹麦被授予了欧洲华人十大科技领军人才称号。

管理奖

李光水

李光水,男,1966年出生,硕士学位,副教授。作为学院教学主管,协助分管院长进行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管理工作,协助组织有关研究生招生、学位申请、教学会议、学科评估等工作。近两年,除日常工作外,还重点协助完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及拔尖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组织申报、质量工程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申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2.0 申报、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专业学位调整申请、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申请、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等。

李雪

李雪,女,1990年出生,硕士学位,九级职员。2018 年 4 月起,担任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办公室信息综合管理秘书、14 系 2018 级本科生班主任。任学院信息安全员,负责学院网站的信息更新与备份维护,新闻通知的送审发布,科研动态的征集推荐,负责网站模板更新工作。建立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并负责信息发布和运营维护,负责学院重要报告、会议、仪式等活动的相关会务工作, 负责学院每周一次的“郭永怀讲座”及不定期的“化学材料学科双一流学术前沿讲座”两个系列品牌讲座的相关事宜,协助完成 2020 年硕士招生的部分工作。2019 年 6 月参与湖北武汉地区招生工作。

兰泉

兰泉,高级实验师,女,1979年1月出生。1996年-2000年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2000年-2005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合成。2005年-2008年在日本京都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相转移催化。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参与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主讲多门本科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作为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组及化学实验中心的骨干成员,积极进行课程建设,成果颇丰。自 2017 年开始担任化学科普点负责人,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多元化的形式,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科普效果。2018 年科技周活动受到央视新闻移动网、央视新闻头条、央视新闻百家号、央视新闻微博,央视新闻客户端、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直播;在中国化学会第 31 届学术年会作了《化学科普助力化学教育》的分会报告;辐射到复旦大学/兰州大学/南昌大学/新疆理化所等高校及研究所;主持中心第一个中科院科普项目并参与一项。

获得奖励情况:“中国科大-兴业证券教育奖”(2016年)、“安徽省首届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化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16年)、“安徽省教坛新秀”(2018年)、“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3年、2018年)等。连续六年参加山东省高考招生并分别获得2014 一等奖;2015特等奖;2016 特等奖及进步奖;2017 杰出贡献奖;2018 特等奖。

霍磊

霍磊,女,1969年出生,学士学位,助理研究员。负责学院教学安排工作,协助领导做好教学计划的制定,负责学院的课程安排,教室的借用及课程调整安排,考试安排。统计学院教师工作量,协助学院做好对外交流课程认定,教学检查及其他教学项目,审核录入学生成绩,核对研究生课程的课程建设费,负责助教的聘任及责本科生个性化选课审核等。除了做好教学安排工作外,还负责招生工作,党务工作,班主任工作及学生工作。

获得奖励情况:2008-2009 学年优秀班主任,2009-2010 学年优秀班主任,2010-2011 学年优秀班主任,2011-2012 学年优秀辅导员,2013-2014 学年优秀班主任,2015-2016 学年优秀班主任,2016 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2018 年度考核优秀。

 

(获奖者的简历信息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官方网站师资队伍介绍及获奖者张懋森基金/发展基金奖励申报表。)

2020-06-10 上一篇: 2019年爱心奖学金获得者座谈 下一篇: 2019年校园文化与体育基金项目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