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校友:
您好!非常欢迎出席中国科大波士顿六十周年校庆大会,为达到沟通效果,我们给您做出如下建议,这是综合10月27日硅谷校庆大会经验提出的,希望有所启发。
组织者将在活动前发送出席人员名单,包括姓名、班级、单位和职务等信息;现场也将预留足够时间用于交流。组织者已并将在官网与微信等社交网络发布嘉宾与出席人员的公司信息;我们已组建微信群。
但我们还想特别提醒您可提前准备,以便于现场沟通能够更加高效。
1、印制名片和简历
无论是否找工作,都建议印制名片。递送名片,意味着对方多瞄一眼,加深印象且回复您名片或联系方式的迫切性增加(强于单纯的口头介绍)。如有找工作需要可打印简历,最有效的方式为现场交简历,留下深刻印象。科大的年轻人,应该更加主动。
附:
IDG合伙人周全(773校友)对年轻人的告诫:吃饭被“骂”,千古奇冤:
https://www.ustcif.org.cn/default.php/content/2255/
汤琪、胡丽萍(803):科大人不出声,迟早要出局:
https://www.ustcif.org.cn/default.php/content/2308/
2、提前花时间查阅校友背景
如您对活动社交无太多期待,仅希望轻松一下,可忽略本段。但如专程从外地赶来;或认为票价较贵,期望认识某行业的校友。以下可能对您有用。
10月27日硅谷校庆大会,有在读学生表达失望(资深校友不在附近就坐;或想找的学长很多人围着说不上话;或拿到了微信、Email事后联系无反馈)。但也有一位已担任互联网公司总监的校友告知:他回家就告知家人100美元票价物超所值。他提前花2小时阅读校友背景;思考了哪些是他感兴趣的职业经历等信息。在现场找到了好几位感兴趣校友,聊得非常投机。如此现场可提高效率,与校友交流时,记住其班级、单位和部分经历,留下最佳印象,可避免现场寒暄之后完全无感的尴尬。
3、积极与感兴趣的行业校友交流
即便不找工作,也建议同学们和你感兴趣的行业校友交流,科大毕业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比例最高的班级,不超15%,通常低于10%。也即90%的校友将离开科研,进入工业界。提前准备,而非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出来临时抱佛脚。
4、乐意花钱买沮丧
出席波士顿校庆大会后,您可能会沮丧:例如想找工作或认识某位学长没成功。今年9月30日纽约峰会,一初到美国的14级同学有些失望,因为发信联络嘉宾找实习没反馈。 我问他:您要来微信,现场和他说过话没有?留下印象没有?如果没有,这两位嘉宾周围乌泱泱一票人,他真的可能事后微信邮件回复不过来。我们这样的不成功校友,都经常遗漏很多微信。我鼓励他:在纽约峰会花100美元,买来的沮丧恰恰是最宝贵的经验。新创基金会承办的峰会嘉宾云集,我们经历了多少沮丧?很多嘉宾需要花费五年建立联系与信任。而你最聪明最棒的就是刚到美国数月就勇于体验沮丧。
在无功利需求友谊;为人脉做储蓄,是很多科大学生不愿意去做的。把校友情谊当成取款机,远不及寻找志同道合的学长。建立信任,请他给予职业生涯的建议,再到直接推荐工作 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5、不强人所难
我们见过两位互联网公司的校友总监。他们表示:如果初入职场的校友希望refer,他们非常为难。这存在利益冲突,如无深入了解或明知太年轻,建议同事面试很为难。 他们认为毕业生有时可找比本人资深3-5岁者。
我们仍然鼓励您去认识职场上最强最资深的校友,用你的聪明打动她,或许在未来职场发展中得到指导,但也试着换位思考理解她。在对方婉拒时不强人所难。
6、新创基金会一直期望能够为年轻校友提供良好的职业规划,我们曾发布过诸多校友研究, 也针对科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过一篇如何寻找和联络校友,其中还包括一些信件 的注意事项和加分项,可供参考:https://www.ustcif.org.cn/default.php/content/2396/ 校友研究(包括学院、行业、地区等分类,可翻页),希望对这次的交流和今后的职业发展上有所助益: https://www.ustcif.org.cn/default.php/category/Research/page/1/
期待您准时出席!
李文秀 0908 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校友事务主管
刘志峰 9500 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秘书长
崔文平 0722,杨婧0708
中国科大波士顿六十周年校庆大会筹委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