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03刘晓戈:最美好的记忆

刘晓戈,2007年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院,2010年获得郭沫若奖学金,2011年毕业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应用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

刘晓戈第30届郭沫若奖学金颁奖典礼上作为获奖代表发言

感谢科大颁与我郭沫若奖学金,也感谢校友的支持,让这一份新中国第一奖学金依然闪耀光芒,照耀后人。我渐渐了解到新创校友基金的努力,意识到校友捐助对于一个大学的意义,我上网查过,哈佛的校友捐助07年达到349亿美元,超过多少国家的总收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今天收到这份郭沫若奖学金,也是收到到了来自学长姐们的一份祝福,一份叮嘱,一份鞭策:拿出真本事,真性情来,向前进,永远不要忘记你背后是光荣的母校!渴望有一天我也可以像学长姐一样回馈母校。

四年大学生涯,一路走来,才发现岁月是如此迅速,还没来得及品尝,就已经开始回味。拿到郭沫若奖的时候,多年的努力终得肯定,人生也来到了新的起点。这个时候回看从前的过往,仿佛冬天上霜的玻璃,只要轻轻擦拭,那些点点滴滴都依然清晰如昨。此处就取二三深刻事,遥望青春年少时。

刘晓戈在美国参观录取学校校园——耶鲁大学

考G考托

在大学里,可以讲的有趣事情多如牛毛,然而不管绕了多久,总要回到最基本的学习上去,它就像构建大厦的砖块,堆砌起我们四年生涯的框架。我想考G考托,给所有计划出国的同学都留下来深刻的印象。这种靠自己的自觉去摸索,规划,奋斗的经历考验了我们的“基本功”。

记得刚入学的时候,学生会的学长就告诉我:科大有3G,GPA,GRE,GG。那个时候对这一切都是未知的,反而不知道GRE可怕。后来的各种讲座,经验交流会,才告诉我们这是一座我们从小入学以来最难翻阅的山峰。那个时候,整个宿舍的同学都一起准备,我们一起跑到北京去上新东方,每天早上8点和上班族一起挤公交车去上课,中午在300人的大教室里一边吃盒饭一边看讲义,对着讲师的各种风趣段子拍案叫绝,每天晚上再溜到人民大学的自习室里自习,然后痛骂这个如此不刻苦才10点钟就熄灯关教室的地方。最后结伴回住地,磨磨嘴皮子,交换下学习心得,自我菲薄到睡觉。那个时候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GRE上,目标单纯而清晰。后来回到学校,几个人每天为了自习奔波于每个自习室。说起来还有点有趣,因为宿舍四个人目标一致,我们都会想要再多花点时间,希望可以自习的更认真更晚一点,后来形成风气,似乎早回宿舍的那个就是不认真的。所以有一回我12点半走进“空无一人”的宿舍,心里一番唏嘘,嘴上却也翘起一抹微笑。那个时候因为一教关门最晚,所以是我的首选,但是总是坐得满满当当的,不得已我就去二教找座位,于是乎有段时间,每当十一点的钟声响起,二教关门时,就会有一个“电线杆”一样的标志性物体拖着书包又飞奔向一教。后来一教保安也跟我很熟了,常常点头示意,偶尔问一句:来了啊。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在别人看来可能很辛苦,我却感到无比幸福,在科大的感染下,我觉得自己像一块干瘪的海绵,抓住每一份机会吸收水分,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富足感。医生说:当人长个子长的特别快时,他的骨头会感到轻微的疼痛,这叫生长痛。对于这种痛,身高189的我从小就体验过很多,学习生活也是如此,这种成长中的艰辛其实也是令人愉悦的痛楚,每当12点钟又杀回宿舍的时候,我会去桃李园买最后一份杂粮煎饼哄哄肚子,当然有时候买的到,有时候卖完了,这要看运气。路上一个人也没有,月亮高高的挂在天边,心中想起陶渊明的:“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我脸上的笑容可以说最真最快乐,想想每天这样吃着煎饼,赏着月,遥想着彩色未来的日子也很不错,一直这样也好,不要长大。这份经历教会我:“怀揣梦想并为之奋斗,这很幸福。” 纵然学习生活单调辛苦,科大却教给我:人的情况和树相同。它愈想开向高处和明亮处,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处,向深处。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条路我走对了,也走的很幸福。而且还有这么多的朋友陪伴在身边,依然记得09年的暑假,宿舍里四个人坐在宿舍里光着膀子一头大汗彼此提问单词的情景,时不时调侃一句:“你这水平不考个700+回来就是废了!”。回首这一路,没有什么特别的,却点点滴滴都温馨在心中。

班级篮球赛

我其实从小就喜欢打篮球,到了科大也参加过几届科星杯篮球赛,然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却是我们自己班级组织的篮球赛。那个时候作为班委,我跑前跑后,宣传规划,好一番忙活。还好因为之前办过一些活动,很多事情轻车熟路,加上大家热情很高,其他班委个个也都很给力。才顺利在篮球场举办。我们当时以各个宿舍为单位,3对3小型比赛,设置循环赛,淘汰赛,有模有样。从分组开始大家就吵成一锅粥,不能谁太强,不能谁太弱。一个个都把对手捧上天,吹的天花乱坠,就为了提高自己晋级的希望。给各自小组起名字更是别出心裁,什么盟军敢死队,梦游队,忍者神龟,石榴裙下等等等等,还有爱好微积分的同学借用上确界的名字示意我们不能被超越。到了比赛那天,梦游队的同学居然是穿着睡衣来的,轻松拿下最帅着装奖。我们宿舍也凭借超级中锋和默契配合一举夺魁。虽然奖品只是各种糖点,年少的我们,却在球场上笑的露出8颗上牙!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那个时候那样的小打小闹,嬉笑怒骂,耍宝装帅。现在看起来更像是小孩子自娱自乐的过家家。但是每个人都这样陶醉其中,其乐融融。今年的3月,我曾经有幸飞跃重洋到国外名校去参观旅游。那样令人激动的事情,然而我却迷失在Berkeley巨大的古树下,Yale梦幻的建筑前,故作兴奋的听着导游的介绍。心中想到的是:为什么自己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快乐!明明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事情,明明是如此的大开眼界。为什么却不及篮球赛时吹牛逗嘴快乐。如果同学们都在身边,那是不是感觉会不一样?后来在Stanford,终于遇到了久违的科大学长姐,一下子就变得温馨许多。我才发现,或许人生有许多刺激、开心的事情可以做,但重要的不是你玩什么,而是你和谁一起玩。只有好友相聚时人才是最开心的。不管外面有多少繁华世界,人生最惬意的事情,其实不过是好友三五人,闲时一二天,相聚小轩,青梅煮酒,挥斥方遒,一起吹吹牛,扯扯淡,聊一聊八卦,骂一骂国足……

感谢科大,这里我也发现了最宝贵的财富—朋友。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

刘晓戈在台湾交换学习期间,摄于台湾同步辐射实验室中心

研究经历

实验室的经历也是历练多多,这是科大的特色,我在台湾交换的时候导师也夸说,大研计划让学生接触、熟悉研究生生活受益匪浅。 做实验,和学长通宵实验,在凌晨5点钟走出同步辐射,熹微的晨光下我们结伴去吃包子; 研究遇到难题,日思夜想到失眠,最后在洗澡时偶得灵感,湿着头发跑去记下; 研究小有成果,看到自己合成的粉末在黑暗中发出湛蓝的光芒,开心的无与伦比,见人就说,甚至在高中同学会上也兴致勃勃,全然不管我的这些朋友听不懂量子力学! 后来参加会议,发表文章,看到web of science上的那个熟悉的题目突然泪就下来了。

感谢老师,感谢学长,做研究真的是太有趣了!I love science!有一次听说科大87级校友讲座,他说:就好像一个困难的物理题目,你花了几天的时间,终于解出来了,而且你知道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知道这个结果,你把这个乐趣乘以1万,就是你做研究的乐趣!四年的时间,我终于匍匐到了科学的门前,孱弱幼小,却满怀希冀!

刘晓戈在台湾垦丁

写到这里,回忆的盒子算是彻底打开了: 迎新晚会上主持晚会,大场面吓得我舌头不利索; 报告会上教授的种种风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图书馆书架边上美丽的身影; 每天东活水饱饭足,和同学互打嘴仗,抚肚而归; 台湾交换,碧海蓝天,怒喊祖国; 大研结题,实验室助理笑着说:你不愧是科大的学生!上 海签证,美国签证管听到学校就笑着给我盖章…………

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带着科大给我的财富,我也即将踏上新的征程。能领到一直魂牵梦绕的郭沫若奖学金,这份荣誉,我会带着它走向人生的下一站,发誓就算拼尽全力,也绝对不辱没科大这面大旗!如果把学校比作奥运会运动员,那么我们科大就是那个只追求金牌的选手,回顾50多年,科大已经是金桂满枝。母校,我将奋其一生去努力,去拼搏,绝不辱没”科大人”三字,要在将来为母校摘得金牌!

喜看桃李满天下,最是风流中科大。

2011-06-09 上一篇: 萧娜,行政助理 下一篇: 0710刘羽:有没有那么一张书签,停止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