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助阵,北京招生突破

编者按:欢迎校友通过如下方式帮助科大招生。您有意愿,点击联系我们

1.招生咨询志愿者:欢迎年轻校友特别是在中科院的研究生或大四本科生,在2008年3-5月参加在各个重点高校、重点中学的招生咨询活动;

2.中学宣讲:近期新创基金拟在重点中学推出校友科普宣讲(或座谈)。这种宣讲不以招生为直接主题,而以提升科大品牌为目的。您如果愿给中学生做他们感兴趣的讲座,例如科普或励志讲座,可与我们联系。欢迎所有在京校友,特别欢迎北京籍校友到中学母校做讲座。

3.您有任何其他动议,新创基金愿与您讨论。

新闻正文:2007年11月3日,中国科大在皖南召开招生总结会,这也成为2008年招生的动员大会。负责招生的副校长窦贤康教授称,2008年是科大建校五十周年,招生成功至关重要,师生、校友瞩目,他号召“要为科技大学的荣誉而战”。

会议中各省市招生组组长介绍招生经验,北京组组长、信息学院副院长吴刚教授被安排在第一个发言。2007年,中国科大在北京招生取得标志性突破——科大录取分数线为639分,在9所重点建设的985工程高校中,次于北大、清华,在外地高校中则名列榜首。《京华时报》刊登专文报道此事。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长期成为科大招生的艰困地区——由于首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加之拥有两所著名高校,考生与家长均把到外地求学视为畏途。每到招生季节,重点线下数百分的考生携家长蜂拥而至,前来咨询“第二志愿是否录取?”。曾几何时,北京招生分数落后其他省市近百分,这种尴尬成为科大人的心头之痛。


志愿者向家长介绍科大毕业生去向

北京招生组付出了长期努力。1997年始形势得以改变,曲翠君老师功不可没,此后分数线基本稳定在重点线上80-100分。2003年开始,北京招生形势继续回暖,科大开始与有地域优势的复旦、交大、浙大展开拉据战。2007年,是多年来中国科大第一次重新回到京外一流高校集团首位,这是艰难但令人欣慰的突破。


5月12日,招生组与志愿者在人民大学附中

吴刚总结了北京招生的两点体会:一是充分发动校友志愿者。2007年,在科学院读研的校友甚至做论文的大四本科生中有66人次的志愿者参加招生咨询。他们献身说法用对科大深厚的感情、真诚的语言,打动了很多考生和家长。二是详细详细北京毕业生去向,在新创基金建议下,北京招生组在收集到03级(07届)北京籍考生毕业去向信息,并制成了2套大型挂图公布在招生咨询现场。2007届北京籍毕业学生34人,其中19人获得全额奖学金出国留学;9人国内深造,6人工作。吴刚称,毕业生的理想去向,成为招生最有力的武器。在招生咨询场合,科大敢说我们是把学生培养得最好的高校,“连‘之一’我都不加”,吴刚强调。

吴刚在发言中,多次提到新创基金的支持至关重要。2007年4月的每个周末,都有重点中学和重点高校的咨询活动,有时一天3场咨询 会。新创基金与校友志愿者的助阵,有力的克服了招生组人手不足的困境。吴刚介绍“(凡有)重点大学参加的招生咨询会,就必能看到中国科大的旗帜飘扬在其中!”。新创基金还为招生组提供了招生策略咨询。吴刚特别强调,因为采纳新创基金的建议,使科大在北京的“分数线提高了十分。”


4月21日,近十位志愿者在人民大学咨询会现场

尽管时光变幻,重现科大招生一枝独秀的难度超乎想像,但科大人仍然表现出高昂的斗志。即使在北京,逼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分数线绝非科大人的终点。1981年从北京朝阳中学考入科大的吴刚,在11月3日发言最后”咄咄逼人“的向窦贤康副校长提问“超过北大清华,奖金是多少?” 吴刚显然非为奖金而战,但这句话却折射出科大招生团队虎口拔牙的野心。


4月29日下午同时有三所重点中学召开家长咨询会,招生团队与志愿者匆忙奔波。北京招生组长吴刚教授(后)坐镇北京八一中学。

2007-11-05 上一篇: 花絮:旧招生简章上的郭奖报道 下一篇: 08年招生专项基金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