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到艺术:最狠的跨界
张晋博士摄影展《又一季》
能举着单反拍照的化学博士有千百万吧?但张晋演绎了最遥远的跨界、科学与艺术的完美混搭:他从纽约大学化学博士,转身为荣膺摄影大奖的艺术家。
从汉唐起始的长安到敦煌阳关,这是惯指的“丝绸之路”东段,连接了从阳关到凉州(今甘肃武威)的河西走廊。商旅、驼队、僧人往来于此,沿途播下文明的种子,人畜世代繁衍生息。旧时的敦煌郡和主交通要塞隔着一段必要的距离,避开了世代更替的各种变迁,成为中土国和各邻邦小国的贸易交汇点。旧时的文明痕迹今日轻易可见。
今属青海的祁连山北麓,至今尚处于蛮荒状态,受中国经济剧变的影响相对微小,当地的人性也更容易追溯到中国哲学的伊始,在精神层面上同大道契合。
于是,我选取了古丝绸之路的一段作为载体,关注自然与生命在季节轮替间的生长枯荣。这是当地自然生命的又一年,又一季,生生不灭。
今日的“丝绸之路”上,自然已不见史料中记载的战事,官道驿站,来往取经的僧侣,自波斯国来的能歌善舞的胡腾儿,曾经流行的乐器如筚篥、箜篌,都渐渐淡出舞台。曾经盛况空前之地,尽是断壁残垣,古城荒废,碑文风化。我无意陈列这些旧时的文明遗迹碎片,但是相信曾经涌现过的文明,会以一种秘密的方式传递到当地人的信念里。无论世代更替和民族历史变化,自然生灵几乎在所有文明背后不可灭绝地活着。
有关这一点,在敦煌的经历令人更加深信不疑。去莫高窟参观膜拜的人络绎不绝,却少有人去附近的一座石山。我步行约六小时才到达山里头的道观,见到常年隐迹于此的两位女道士,她们每天喂岩鸟,写书法,读经修心。她们说山里的时间很慢。
稍事休息后,我爬上山顶最高处的某殿,周围是一望无际也无从记忆的空间,寂静无声。在目光触及后显示的,却是自然生命的本身,难以言喻的土地奇迹。一幅女道士的肖像或者一张具象的直指某个教义的物件,早已不是我所需要的。古丝绸之路本是死寂的,现在却苏醒了过来,在我眼前铺展所有它深藏的精神气。
我试图去记住、去拍下这个被停顿住的时空,尽可能多地剥除掉照片中的时间和历史痕迹,把当前的现实置于一个相对遥远的位置,让照片连接着古丝路的过去与将来。
惊蛰
归城
碑林
庙中尸骨
罚恶
无字碑
摄影师张晋
摄影师张晋
摄影师简介
张晋,1978年出生于四川,1996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系本科、硕士,美国纽约大学理工学院化学博士学位。2008年入媒体工作,2009年起为自由摄影师。曾在纽约布鲁克林Qart画廊、大理国际影会等处展览,2012年获三影堂摄影奖年度摄影师大奖。
新闻来源:根据财新《新世纪》与蜂鸟网编辑整理。
本文系2013年8月3日中国科大手机报内容。
2013-07-23 上一篇: 汗血宝马麦敏烽,“出格”的人生 下一篇: 科大机器人:世界杯夺冠,斩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