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若犁:“五花大绑"的钢铁侠

戴若犁的出场,仿佛“五花大绑”的钢铁侠,他抬手劈死一只妖怪。——11月10日,腾讯的WE大会上,最震撼的要属虚拟现实与动作捕捉专家戴若犁,他胳膊上、腿上甚至头上绑定了17个传感器,他上台时身后的大屏幕上出现一个机器人,步伐和动作与戴若犁一样,这动作捕捉的超酷技术顿时引起现场的轰动。

  戴若犁说,电影《阿凡达》、《加勒比海盗》等电影巨作都用了动作捕捉和虚拟现实技术,过去这一直是“高富帅”的技术,电影、军事等行业会使用。今天随着技术进步和设备价格下降,动作捕捉和虚拟显示技术可能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中。现在只要17个传感器就能捕捉人的全套动作,“这套设备,售价在30多万元,主要是一些中小影视公司需求。”戴若犁称,该技术不仅可被用户影视、动漫、游戏制作,实现高度互动,亦有望在不断降低研发费用的基础上,运用于体育训练、运动分析、医疗诊断等领域。以下是来自人民日报的报道与戴若犁博士简介。

 

视频

捕捉动作的精彩瞬间

“微公司”开辟动作捕捉新时代

 

  不到5分钟,把17个邮票大小的红色传感器一一穿戴好,京剧演员表演了一套“花逢春”潜行疾走的“走边”:云手、踢腿、旋子、翻身……

  不远处的电脑屏幕上,从表演者戴上传感器后就出现一个虚拟机器人(39.500, -0.55, -1.37%),从第一个身体轻微摆动开始,虚拟机器人几乎没有延迟地开始模拟每一记拳脚,实时地打出了一套一模一样的“走边”。娴熟流畅的程度,动作细节的真实丰富,令表演者都惊叹自己的“虚拟化身”的身手。

  “这是一种出现不久的人体动作捕捉技术,它用无线动作姿态传感器采集身体部位的姿态方位,利用人体运动学原理恢复人体运动模型,同时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呈现在个人电脑或平板电脑。”北京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昊扬博士说,动作捕捉的精准度达到0.3度,这意味着手指的轻微颤动都可以捕捉到。

  诺亦腾研发的这个世界上第一套完全无线人体运动捕捉系统,有着全球最小、最轻的无线动作姿态捕捉传感器模块。“现在这个邮票大小的无线姿态传感器已经是市场上同类最小尺寸,但我们下一代开发的,要比这还小。”刘昊扬比了比自己的指甲盖。

    拥有自主核心算法 ——  技术先进,融合多学科

  诺亦腾技术总监戴若犁博士介绍说,作为一个多学科融合技术,该系统开发门槛极高,而全无线、尺寸小、速度快、精度高、成本低,是诺亦腾自主研发的这套系统的显著特色。经业界测试,技术水平目前至少处于国际前三,精准度则为同类产品第一。它能以每秒800帧的高速捕捉细微的人体姿态变化,而一般电影的播放速率大概是每秒20多帧画面。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动作捕捉技术不仅精准,而且不受场景遮挡及光源条件限制,最远距离能达到150米左右。”刘昊扬说,实现的产品价格也相对较低,能为动作捕捉技术的普及创造良好条件。传统的光学动作捕捉技术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使用环境受到限制,严重制约着动作捕捉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新的利用传感器的动作捕捉技术被认为是一次重要变革。

  “我们最引以为傲的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算法。”刘昊扬说,有多家巨型科技公司希望购买诺亦腾的技术许可。

应用只受想象力限制——可融入穿戴式智能设备   

  “这项技术能广泛运用于三维动漫及影视制作,以及体验式游戏、体育锻炼、医疗康复、机器人等众多领域。可以说,它能够发挥的作用只被想象力所限制。”刘昊扬说,利用动捕技术可以使高品质动画制作更加逼真、自然,每帧动画可节约80%人工。

  在机器人领域,诺亦腾已经提供飞行员姿态捕捉系统,帮助开发更加符合人体工学的飞行器控制及操作系统,提高驾驶员与飞行器之间的协调性。医疗康复领域,这种技术甚至可以帮助假肢理解穿戴者运动意图,实现假肢智能化。

  “当这项低成本、高精度人体运动捕捉技术融入生活中的消费级产品,会带来更出色的生活和工作体验。”戴若犁说,消费级穿戴式智能传感器未来潜力巨大,而“动作”则是穿戴式设备可提供的重要数据类型。

  将“溢出”的知识——搬到生活中应用

  成立不到一年、人员仅有二十的诺亦腾,其英文名字“Noitom”是运动的英文单词“Motion”的倒序拼写,这形象表明了创始人刘昊扬和戴若犁想“颠覆”运动捕捉行业格局的决心。

  刘昊扬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土木工程学博士与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戴若犁是香港中文大学自动化专业的博士,两人一个偏软件,一个擅长硬件,自称是“学科交叉,软硬结合”,都有着长期的国际化创新产品研发经验。而这个动作捕捉系统正是软件和硬件结合的世界级平台产品。

  “开发这项技术的最初动机,其实是缘于我们的知识结构组合。我们一直在传感器领域,以前的传感器很大、很沉、很贵,现在则开始民用化,变得小、轻、便宜,这是一个可以追赶的技术浪潮。”刘昊扬说。

  戴若犁认为这是知识储备的溢出效果。以前一直做基础研发,发现知识的应用并没有赶上知识的储备,应该有人来把科研的成果搬到生活应用中。诺亦腾团队在发展初期顶着资金、人手等各方面的重重困难高速推进着研发进程,“从来没有想过做不出来这个事,我们认为能做好,而且也做得很有乐趣。”

  诺亦腾7月份去美国参加了世界计算机图形学大会,其自有技术得到很大关注。迪斯尼、波音等国际一线大公司都主动过来交流。

  “科技有无限可能,对技术的完善,对性能的追求都是永无止境的。”刘昊扬说,要保持领先,就要有不进则退的意识,发展并巩固技术优势。“我们的挑战,就是进一步打造完善动作捕捉技术平台,开辟动作捕捉产品的新时代。”

转自2013年08月19日《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余建斌

创业者戴若犁简介

戴若犁(9705校友),虚拟现实和动作捕捉专家,诺亦腾科技公司首席技术官,联合创始人。戴若犁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BEng, 2002)及香港中文大学(MPhil,2004, PhD,2007),目前于北京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担任首席技术官。戴博士参与创办诺亦腾之前曾历任梅泰诺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

戴若犁博士具有丰富的前沿科技产品开发经验,其研究及工作主要集中在动作姿态捕捉技术,体感交互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穿戴设备开发等领域。戴博士曾于国际期刊,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与撰写学术专著一部并拥有专利十余项,其领导研发的“无线高速全身动作捕捉系统”达到国际顶尖水平,在电影特效制作,动画制作及游戏交互等行业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本文系新创基金会《中国科大手机报》周末版(2013年11月24日) 内容,通过添加微信可订阅。

扫一扫,或加USTCIF为微信好友

科大要闻、全球校友活动通知、行业动态与招聘信息尽在掌握

2013-11-23 上一篇: 倒计时九天,您能否"稍微"捐赠科大? 下一篇: 中国创投机构榜,IDG资本夺魁,盘点幕后科大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