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显神奇,李巨教授发现应力改变材料性质的奥妙
2014年4月2日,MIT(麻省理工学院)官方网站发表了题为“应变(strain)可以改变材料性质”的报道。
应变工程作为一个新领域,在材料研究中有许多潜在的应用。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应用和管理应力(strain)可以赋予已知材料截然不同的性质。这一进展引入应力作为改变材料性质的新参数,突破了仅仅通过组成和结构来改变材料性质的传统方法。2014年2月,MIT的Bilge Yildiz和李巨的工作小组在MRS Bulletin杂志上同时发表相关文章。
Bilge Yildiz的工作集中于应变工程如何改变氧化物的性质,提升其反应速率,影响电催化和扩散。例如,经常被作为燃料电池电极使用的钴氧化物和锰氧化物,在经过拉伸应变后有了明显的性能提升。
李巨的工作指出,引入拉伸或者剪切弹性应变,可以改变材料的多种性质,包括化学反应速率,材料的带隙、颜色、相变行为,甚至提高超导性。目前应变工程在半导体、金属催化、功能氧化物和2-D材料等领域都已经有独立的发展,意识到这是应变工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李巨的团队开始比较总结各种记录,希望可以汇总出应变工程通用的工具包。
李巨教授199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000年获得麻省理工核工程技术系博士学位,之后在该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年成为俄亥俄州立大学助理教授。2007年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2011年被MIT核科学与工程系及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联合聘为正教授。李巨曾荣获2006年美国材料学会青年科学家奖、美国"青年科学家工程师总统奖"。
附论文下载地址:http://journals.cambridge.org/action/displayAbstract?fromPage=online&aid=9168073
新闻来源:Strain can alter materials’ properties
站内相关链接:MIT首页头条致敬,赞科大少年班才子成就
2014-04-08 上一篇: 校友捐款 下一篇: 中国科大CUSPEA学者20周年纪念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