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疫苗突破

尽管宫颈癌疫苗具有局限性,且业界认为难以迅速复制,人类在征服癌症的道路上仍然迈出了重要一步

□ 本刊特约作者 刘志峰/文

  6月29日,美国佐治亚州首府亚特兰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其下属的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ACIP)已经做出了推荐疫苗嘉德西尔的决定。
  嘉德西尔(GARDASIL)是全球第一种直接针对癌症(宫颈癌)的疫苗,由医药业巨子默沙东公司研制成功。
  对于疫苗的适用年龄段,ACIP提出了三点建议:女孩尽量在11岁至12岁之间注射,因为无性生活史的年轻女孩的体内容易产生更多抗体;13岁至26岁的女性推荐使用;9岁以上、11岁以下的女孩,则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虽然该委员会的推荐并非决定性,但根据惯例,通过这一关后,嘉德西尔获得各州卫生部门以及保险公司的认可当无悬念。此前,该疫苗已经连闯两关:5月18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咨询委员会同样做出了推荐嘉德西尔上市的决定;6月8日,FDA正式宣布批准该疫苗上市,这也是全球第一个获得FDA许可上市的癌症疫苗。
  目前,除了美国,嘉德西尔已经在墨西哥及澳大利亚获准上市。默沙东公司表示,已向全球范围内的监管机构提出了上市申请,其中也包括中国。
  
从宫颈癌突破
  长期以来,人类抗击癌症的手段,只有传统的“三板斧”——手术、化疗和放疗。但这些手段是一把“双刃剑”,它们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正常细胞。
  随着科学家对免疫系统与癌细胞病理有更多了解,真正的努力开始了——研制防癌以及治癌疫苗。
  突破口为何最终是宫颈癌?对于医学界而言,偶然之中亦有其必然性。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危害女性的恶性肿瘤中,宫颈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目前全球每年有46.6万新发病例,23.3万名妇女死于该症。而宫颈癌的致病机理相对简单和清晰,这就为疫苗研制提供了难得的必要条件。
  很早之前,科学家就怀疑,宫颈癌与某些感染因子有关。至1995年,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在内的多国科学家,根据大量研究与实验,终于将致癌“凶手”锁定为HPV(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使得宫颈癌成为迄今为止仅有的几种找到明确病因的肿瘤之一。
  HPV作为一种常见病毒,目前共发现了100多型。其中大多数相对无害,并不会引起明显症状。据美国疾控中心统计,全美每年有620万人感染HPV病毒,大约一半有性行为的男性和女性都曾感染过这种病毒,但真正发病的少得多。
  研究表明,HPV病毒中直接与肿瘤相关的只有五分之一左右,属高危险型的只有13个,其中HPV16、HPV18是主要“元凶”。目前,全球大约70%的宫颈癌患者是由这两种病毒感染造成的。
  根据默沙东公司对超过2.1万名年龄在16岁至26岁之间的女性进行的临床试验,嘉德西尔疫苗对于HPV16、HPV18所致的宫颈癌、阴道癌、外阴癌前病变,以及HPV6、HPV11所致的生殖器尖锐湿疣的预防有效,有效率接近100%。
相对于“早查早治”等二级预防手段而言,疫苗可以彻底从“源头”上遏制宫颈癌,这显然是一次革命性的进步。
  
局限犹存
  业界在肯定嘉德西尔疫苗的“革命性”的同时,也认为“疫苗万能”的时代远未到来。目前,嘉德西尔需分三次注射,临床表明五年内有效,其远期效果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将来是否需要追加注射并不清楚。所谓“打一针即可终身免疫”的说法,并不准确。
  在哈佛医学院工作多年的一位免疫学专家表示,媒体片面强调百分之百的免疫率,容易造成误解。他向《财经》指出,女性宫颈癌高危人群为30岁以上,而嘉德西尔选择的测试者在9岁至26岁之间;即使在五年临床观察之后,大多数人并未进入高危期。
  针对外界质疑,默沙东公司药品研发部副主任史力博士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30岁以上才是宫颈癌高危人群,但妇女在致癌前五至十年可能已被感染。嘉德西尔选取9岁至26岁这个年龄段测试疫苗,是合理的。
  俄勒冈健康科技大学产科与妇科学系主任乔安娜凯恩教授则有另外的担心。在她看来,疫苗为特定HPV亚型“量身定做”,其他亚型可能乘虚而入。不过,她也对《财经》承认,其担忧来源于对临床实验的观察性研究,未有直接研究或数据支持。
  对此,罗格斯大学从事癌症基础研究的刘芳博士,以及罗伯特约翰逊医学院免疫学教授时玉舫在接受《财经》采访时均表示,不认为存在此种风险。史力博士更以“从未听说使用乙肝疫苗后,甲肝病毒就猖獗起来”,反驳凯恩的观点“只是一种想象”。
  此外,ACIP建议“准妈妈”们不要注射这种疫苗。当然这样做只是出于谨慎,目前并未发现注射疫苗后的怀孕女性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造成新生儿缺陷。
  很显然,即使在对付宫颈癌方面,嘉德西尔也并非完美,它还不足以抵御所有的高危型HPV病毒感染;而且对于已经感染这些病毒的患者而言,迄今并没有显示出明显效果。距离真正对现有患者有效的治疗性疫苗的问世,仍然其路迢迢。
  故此,众多专家都指出,推广宫颈癌的筛查仍然相当急迫。CDC免疫与呼吸道疾病中心主任安妮苏格特博士强调,疫苗不会取代其他宫颈癌防治手段,定期涂片筛查、性行为时采用安全措施仍然非常关键。
“女性应继续接受宫颈癌筛查,这是防治宫颈癌的保障。”她说。
      
癌症疫苗下一步
  制药商翘首展望疫苗带来的商业利益,科学家则将雄心投入到下一代疫苗的研发中。
  研制的动力之一,是现有疫苗过于昂贵。嘉德西尔一套三支售价360美元,美国许多医疗保险公司会为疫苗使用者埋单。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个价格难以承受。
  另外,现有疫苗的缺陷是“防”而不“治”,冷冻保存以及运输均有不便。美国乔治敦大学医学中心病理学系理查德斯拉格接受《临床调查期刊》(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采访时透露,他已获得盖茨基金会与美国国立卫生署(NIH)350万美元资助,研制开发防治结合的二代疫苗。这种疫苗应制成粉末状试剂,以方便运输。不过制成这样廉价而稳定的第二代疫苗,至少还需七到十年的时间。
  路易斯维尔大学的本妮杰森和韩裔博士金辛济也获得了100万美元的资助。他们的想法更为奇特——想从烟草中培养一些防癌疫苗需要的蛋白质片断。
  继宫颈癌疫苗之后,其他癌症疫苗能否接二连三上市?史力博士认为不可乐观, “不能因为宫颈癌研究有了突破,就断定抗癌事业有了希望。”
  最大的障碍是,大多数癌症并不像宫颈癌那样由病毒引发,癌症诱发机理也不明确,因此有针对性地研制疫苗非常困难。
  另一个因素是,亚立桑那州立大学医学创新中心从事癌症免疫研究的博士生沈璐辉对《财经》表示,许多疫苗研究在动物实验时效果很好,一遇到人体临床实验则“见光死”,部分原因是因为动物肿瘤模型并不能十分确切地模拟肿瘤自然的发生过程。
  但研究仍在进行。葛兰素史克公司最近宣布,其肺癌疫苗实验进展良好。肺癌公认是最难治的癌症之一,这个结果无疑令人鼓舞。此外,在皮肤癌与胰腺癌疫苗研究方面,目前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据统计,目前有来自约75个公司的100多个癌症疫苗,已进入后期研发阶段。美国癌症研究院(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网站上公布的已进入三期临床(也即大规模临床实验)的癌症疫苗,包括卵巢恶性淋巴瘤、肾癌、皮肤黑色素瘤、眼黑素瘤、前列腺癌、多发性骨髓瘤等。
  三期临床实验是检验疫苗安全性与有效性的最后一道关卡。但不幸的是,三期临床实验也时常成为疫苗失败的“滑铁卢”。业界普遍预期,最近五年内,或许还会有50个新疫苗项目启动,尽管多数疫苗的宿命或许是注定的。
  科学家最为雄心勃勃的计划,是制造一种“魔术”疫苗,通吃所有癌症。但很多科学家均认为,广谱抗癌疫苗现在还不现实。这种研究目前还在进行基础研究,远未进入临床实验阶段。■

(本文刊于06年7月10日出版的《财经》2006年第14期)


2016-07-18 上一篇: 美国捐款(适用全球各国与地区) 下一篇: 黄浦江畔:在巴斯夫、药明康德与睿智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