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2016国家杰青人数全国第二

8月4日上午,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正式公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公布201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的通告,2016年国家杰青正式出炉。

今年建议资助的国家杰青共有200人。作为和长江学者一样备受关注的高端人才,每年的杰青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有11人入选,仅次于北京大学,在各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与清华大学排名并列第二位。

“杰青”那些事儿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吸引海外人才,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1994年,鉴于当时的人才断层情况,刚从海外归国不久的年轻学者陈章良向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建议设立支持科学家自主选题、自由探索的“总理基金”,后正式命名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4年首批入选49人,每人资助额度为60万元。经过32年的发展,一大批国家杰青获得者当选为两院院士,同时国家杰青已经成为我国风向标式的高端科技人才资助项目,几乎成为每一个中青年学者的奋斗目标,也是每一个科研院校所必争的人才项目。

国家杰青一年的名额仅为200左右,因此国家杰青竞争非常激烈。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供的数据,201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接收申请2148项,资助198项,资助率仅为9.22%,当选杰青的难度之大一目了然。

2016年杰青入选情况

在2016年国家杰青的当选情况的统计中,本年度共有200位申请人入选建议资助名单。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入选11人,与清华大学入并列第二。北京大学入选13人排名第一,浙江大学入选10人排名第四,以上四所高校入选人数都超过了10人。此外,复旦大学也入选7人,上海交通大学入选6人,华中科技大学入选5人,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单位都入选4人。

根据中国科大校友总会的统计,中国科大有15位毕业生入选了杰青。

近5年的国家杰青入选情况,北京大学以59人居榜首,清华大学以48人位居次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9人紧随其后。浙江大学31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都入选16人以上,位列前十。

2014年前的中国各大高校杰青排名

截止2014年,中国科大杰青总入选人数为89人(全国第6),浙大复旦南大均为94人(并列第三)。 2016年截止,中国科大107人,反超复旦105、南大102位居全国第四。

各历史阶段中国各大高校杰青排名(截止2014)

2010-2014年,中国科大杰青入选速度已跃居第三

点击阅读2016国家青年高校排行榜

中国科大“杰青”照片及简历

1.郭国平

1996年从江西南昌进入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后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05年,引进副教授留校任教。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半导体量子点量子芯片研究方向带头人。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A类(超级973)首席科学家,国家首届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以第一作者,责任通信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Physics Review Letterers等主要国际学术期刊发表数十篇SCI 论文,部分工作受到Nature Asia,美国物理学会、等国际著名科学网站的广泛报道。

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和参与了多个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等课题,并作为负责人主持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2.张希

1989年进入杭州大学数学系,先后获得理学学士、博士学位。 曾任教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并于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加拿大McGill大学数学系,从事博士后与访问研究。2011.年起,任教于中国科学和技术大学,为数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非线性微分方程及其在微分几何、复几何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3.彭海平

199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中国科大近代物理系理学博士学位。 曾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德国电子同步辐射研究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等从事访问学者、博士后等研究工作。 201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研究领域为高能物理实验数据分析,软件开发,新型探测器的研发等物理研究。曾参与ATLAS、BESIII实验以及大亚湾二期实验,是科大参与BESIII实验的负责人,BESIII轻强子谱物理分析负责人,负责的轻强子谱的研究工作。并作为科大参与大亚湾二期中微子实验的负责人,参与物理分析以及探测器的模拟及及建设工作。

4.邓友金

1992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先后取得理学学士、硕士学位。2004年,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师从于 Henk W.J. Blote教授。曾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材料科学系于物理系、美国纽约大学物理系、德国海德堡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09年起,任教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时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安姆斯特分校的兼职助理教授。

曾获得中国科大第九届“困学守望教学奖”之优秀教学奖,并入选教育部2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等。

5.罗喜胜

1989年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先后取得学士、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后留学于荷兰艾因霍温技术大学应用物理系,于2004年获博士学位。曾到工作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并担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兼职教授。2007年底通过中国科技大学的“百人计划、教授”答辩,重回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主要从事空气动力学、多相流体力学、高速粒子流及瞬态流场显示和测量方面的研究。在《Shock Waves》、《J. Fluid Mechanics》、《Computers and Fluids》等国外杂志和会议发表论文数十篇。先后前往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印度等地进行合作研究与交流。

6.田善喜

1995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2000年于中国科技大学获原子分子物理学博士学位。现工作于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工作。曾在日本Tohoku University任JSPS、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奥地利Innsbruck University从事博士后和访问研究。

曾获得中国科技大学校友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中国科学院“卢嘉锡优秀青年人才奖”张存浩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化学反应动力学),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目前从事分子反应动力学和液相体系结构动力学研究。主要利用正负离子质谱技术和量子化学分子动力学(QM/MD)计算,研究低能量电子诱导的分子反应以及电荷传递转移等动力学过程,基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并结合统计理论研究液相与界面的分子结构和热力学性质等。

7.秦礼萍

1978年出生于中国山东省蓬莱市, 2001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取得地球物理系博士学位。曾获得美国卡内基研究院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博士后奖学金,从事宇宙化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秦礼萍主要致力于同位素宇宙化学的研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利用短周期放射性同位素定年体系研究太阳系早期物质的形成与演化和通过对陨石中金属和重同位素异常的观察来研究太阳系形成时的天文环境。在环境地球化学方面,主要利用金属稳定同位素组成来示踪生物和环境地球化学过程,包括用Cr同位素来示踪Cr在环境中的氧化还原过程。

8. 尤业字

2003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曾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资源化学、美国韦恩州立大学药科学系做博士后和访问研究。曾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

在活性聚合反应、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合成、碳纳米管表面修饰以及合成环境响应性的聚合物及纳米粒子在药物和基因传递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

9. 刘乃安

2000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曾于日本东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担任访问学者。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2008年起,任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国际火灾研究机构主任论坛成员、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并获得第十一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第九届“杨亚基金-教育奖”、第六届“吴仲华奖励基金”优秀青年学者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首届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等。

 10.李向阳

199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2001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博士学位。曾任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计算机系教授、清华大学EMC讲席教授。为IEEE Fellow,ACM杰出科学家(ACM Distinguished Scientist)、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海外青年学者获得者。

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无锡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物联网技术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物理系统、无线网络、移动计算、安全隐私及算法。

11.彭承志

199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物理专业,2005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2007年起任职清华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2009年受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在实用化诱骗态量子密钥分发研究和基于纠缠的量子通信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自2005年发表量子通信领域的第一篇学术论文以来,至今已在Nature子刊,PNAS和Phys. Rev. Lett.等高水平刊物上发表论文7篇,其中三篇为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相关工作全部在国内完成。

(新闻与数据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校友总会公众号,部分数据来自青塔、最好大学网公众号。校内杰青简介由新创基金会整理互联网资料)

2016-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