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交流奖学金”交流心得——王初临

相关阅读:顶尖海外交流基金

王初临(PB13000429) 少年班学院凝聚态物理赵忠尧应用物理英才班,2016年暑假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研究实习。

王初临在UC Berkeley

本次暑期,我有幸收到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Prof. Jie Yao的邀请,去美国做了三个月的暑期科研。期间,我从生活和学术的方面,都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因为是第一次去美国,感触颇深,总结于此。

在Berkeley生活比在国内要不方便许多,但是相对来说更自由,有更多选择性。由于在湾区,高速公路,公交车和BART地铁都非常方便,一两个小时就可以从北湾到南湾。由于房价很高,所以学生和教授们的住所在整个湾区都有分布。整个学校是开放式的,食堂甚至离学校有2个街区。Berkeley是一个挺拥挤的学校。到我暑期交流快结束的时候,本科生开学了,到中午放眼望去各处都有很多学生,完全不像之前在我印象中美国地广人稀的特点。Downtown Berkeley算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走路很快就能走到头,但是也有很不错的各地餐饮和理发店等,满足日常的需求。

在学术方面,Berkeley确实名副其实。在交流期间,我也去参观过不少的学校,从整体感觉上看,Berkeley面积小,建筑也很老旧,甚至街道都不很干净。但是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说,大学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在这里,路过时对你点头微笑的人,或许就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级别的教授。

在Stanford参观学习

在Berkeley任教的老师都是才华横溢,创新且具有启发性的。接待我的老师Prof. Jie Yao,是一位刚postdoc毕业,才做了三年助理教授的老师,却已有了国内管理多个subgroup的大老板的行事风格和个人魅力。Prof. Yao是一位极具启发性的老师,他总是在实验结果中能轻易的通过简单的物理原理进行讲解,对看起来难以理解的结果,他反而认为是有发现新事物的机遇。经过他三个月的言传身教,我也变得不那么惧怕复杂而不符合预期的结果。Prof. Yao非常赞赏他的学生们,并且能提供非常多而且有意思的ideas,不是追寻当今科研热点,反而从反直觉的角度出发,这是我非常钦佩的一点。在这边,每个老师都有他独特的过人之处,这也就是学校科研非常活跃而且有很多创新性,开创性的工作的原因。

小组报告中

在Yaogroup里,我主要做了两段工作。第一段是Yaogroup的专长,超材料表面(Metasurface)。在这项工作中,我对这个系统进行了多方面的优化和仿真,并获得了具有选频,聚焦和拓扑性质的超表面。我们还通过计算验证了其效率。这项工作相对是工程导向的。我们使用3D打印和激光切割等新型加工手段制造器件,并与著名的Keysight Technology公司合作进行器件测试。另一段科研经历是较为传统的纳米材料合成,但我们进行了合成过程优化,在其上发现了反直觉的波浪形纳米片。我主要使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去考察了此纳米材料上的拓扑相变。很巧的是,这个领域正是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所颁发的研究方向。对此我也感到非常荣幸,感到自己对科研前沿有了真正的了解。Prof. Yao对学生们的要求非常宽松,对课题的发展最主要是看学生的兴趣。这也让我更加独立的进行课题,获得了很多体会。

海外交流奖学金对科大学生出国深造的用处是不言而喻的。借此机会我们除了在研究组内进行科扬工作,还有机会前往附近的优秀学府,当面与著名的教授面谈和学习。和我一样暑期交流的两位本科生一个是来自北京大学,一个是来自清华大学,相对而言他们参与的除了科研以外的活动较少。我认为奖学金对我们的支持就代表着科大自由和崇尚学术的传统。借此机会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在毕业前就有机会到国外的知名高校交流学习,开拓视野,并与世界级大牛交谈,对我们今后的学术发展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中国科大学生和校友在UC Berkeley校友家中聚餐合影

 

2016-10-19 上一篇: 预告:9月24日北京校友金秋午餐会 下一篇: 2016年年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