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届郭沫若奖学金获奖者感言

本文尚在编辑完善中,谢绝转载!

相关阅读:图文:第35届郭沫若奖毕业去向

第35届郭沫若奖学金的34名获得者,全部去往国内外一流高校或研究所深造,其中26名同学将赴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在内的国外一流大学深造,占今年获奖总人数的76%。

第35届郭沫若奖获得者名单

张翔     王若水    张瀚涛   谢雨佳    王昊       周正清

付伟博    苏朕     邹益健   王佳慧     宋天城    邓海韬

伦正言    祁一峰     章晔    白冠华   李济安     魏志远

钱栩良    孙佳宇    杨天威     李韧     邹夏婷    程玉娇

焦盛哲     张智帅     李也    刘力源    李晓磊    杨硕

梁扬帆     陈懿    叶卉      李志霞

第35届郭沫若奖得主获奖感言

(注:本部分将持续更新)

李济安

毕业去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大学时光转瞬即逝。四年前,我还是刚入学的懵懂中学生,转眼间,我将告别这短暂的本科生活;四年前,我对真正的科学一无所知,转眼间,我对一些学科拥有了粗浅了解;四年前,我对宣传栏上的各位郭奖获得者充满崇拜之情,转眼间,我站在领奖台上,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从万校长的手中接过沉甸甸的郭沫若奖学金证书的那一刻,心中思绪万千。也西湖畔夜半朦胧的水杉、寝室窗外凌晨的曙光,均在时光荏苒里见证了我的葱茏葳蕤的青春与梦想。

四年来每一年的收获和经历,总会出乎我原先的意料安排之外。印象最深的是大二这一年的学习生活。这两学期的理论课和实验课任务都很重,各种考试纷至沓来,基本上平均每周摊到一门,令人疲于奔命。到学期中时,时间紧张,压力巨大。为了及时完成作业和复习任务,全周无休和熬夜学习成为了整个学期的常态,即使生着病也不能停歇,必须硬撑着,只有考完了最后一门才能轻松下来。然而回首往事,这一年里我的知识储备和耐压能力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幅度提升。必须得感谢科大,若不曾经历这样的高压环境,就不能充分倒逼出一个人所有的潜能。多亏于此,才使我拥有了重新认识自我的机会。不愧是“不要命的上科大”!

一路摸索着跌跌撞撞地走来,也并非没有遗憾惋惜之处。大一结束后有一次转院的机会,当时有转到数学学院的想法,但是出于对自己数学能力的不确信以及对生物的兴趣,并未付诸行动。直到大三我才逐渐体会到,生院的现行培养计划并不足以提供给我从事认知神经领域相关的知识和科研技能。为了获得跨学科复合型知识结构,我完成了计算机双学位,修读了部分数学系课程,并将继续在本校攻读统计学硕士。道路坎坷、诸多挫折,反而磨练了我的意志,坚定了我追求科学的信念。科学于我,现在已经不再是某一专业或者职业,它更是一种毕生的追求与承诺,承诺始终秉持着系统的方法和理性的态度思考;不断地通过实验与逻辑,去建构知识、了解自我和解释宇宙。

能获得郭奖,确实是对我过去四年努力与坚持的肯定。然而过去已经成为历史,无须时时刻刻提起。在前方,还有完全未知的未来等待我去谱写。有风险,更有机遇。前路之宏伟,世界之壮阔,正如我在长江江轮上赋笔吟笺:“墨云翻卷笼寰宇,天水江霞共氤氲。”我将始终肩负郭奖这份荣誉,不负新创基金会校友的期待,铭记着科大教会我的对社会和人类的责任,不忘初心,在科学与人生的旅途中奋勇前行。

李也

毕业去向:香港中文大学

马上就要开始在香港读PhD的征程了,借此机会回首科大的生活,感慨万千。

准确地说,我在科大只呆了两年半。我大二下学期去台湾大学交换,大四一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做RA。虽然在学校呆的时间不算很长,但这四年里无论身在何方,科大都是我的根,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大一刚进校的时候,我怀着高考没考好的不甘心,希望大学能好好多学一点东西。班里学习氛围很好,周围的同学也差不多都是高中的生活节奏,每天上课写作业。那段日子过得很充实,每晚在西区图书馆自习完,绕着也西湖旁边的小路走回寝室,走过泛着夜色的青草地,回想起这一天的进步,18岁的脸上莫名的开心。大一的时候很喜欢数学和物理,持续着高中时的求知欲,也保持着探究数学物理问题带来的高贵满足感。除了学习,大一的时候还结识了很多新的朋友,也参加了很多社团。从高中到大学,有个人际关系重新洗牌的机会。科大有个好处,人少,一个年级才1800人,上课社团加上出去玩,学校里好多人都能认识。总的说来,初入科大的大一时光充实而愉快。

其实我刚进学校的时候,是打算转专业到物理系去的。高中的时候我对物理很感兴趣,就像很多小孩一样,怀着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心。由于这个缘故,我大一的时候物理课上得格外认真,还跑去东区旁听了几节物理系的课。后来,是给学校芳草社做网站这件事让我有想法继续学计算机。由于高中水过NOIP,我还是有一点计算机基础的,社团说要做一个网站,我就去学学网站是怎么做的。做网站这个工作比较无脑,没有什么挑战性,不过这个过程中我慢慢发现计算机这个学科能解决现实问题,提高现实生产力,很符合我的性格。我开始发现,我可能更想做一个“发明家”而不是一个“科学家”。

我大二上学期非常忙,修了30+学分的课,还有社团的各种事情。我记得那个冬天合肥雾霾很重,经常骑着自行车往返东西区的我偶尔会觉得日子过得像打仗一样。社团的事情真的非常多,作为一个组织者,不仅要讨论好活动的方案,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提高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忙起来的时候,虽然有些累,不过心无旁骛的感觉总是幸福的。

大二下学期是我去台湾大学交换,这段经历给我带来了很多改变。借这个机会,我认识了来自不同学校的学习不同专业的同学,他们有着各式各样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让我认识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交换生里面有博学多识的,有精明能干的,有社交达人,也有旅行爱好者。台湾学CS的学生比较注重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学里有一种热爱技术的氛围。虽然作业量不多,但我在台湾的时候通过完成课程的项目学到了很多写程序的技能。通过这一学期的交换,我对生活有了更大的热情,也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大的自信。

大三上学期,再次回到科大之后我明显感受到了科大和台大老师上课方式的不同。科大老师比较注重知识点的扎实传授,上课节奏会比较慢一点。于是我有了更多的自己的时间去折腾一些自己的小项目。在大三上学期这段时间里,我做了一个课程表的APP,还参与了机器人实验室的大量工程项目,还给师兄contribute了一些BFS引擎的代码。总的说来,这个学期我用在课外的时间比课堂里的时间更多一些,这样的坏处是成绩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转眼就来到了大三的下学期,大学里的课程也快要走到了尽头。忙碌的生活总是过得很快,没事的时候去运动下,过一两周赶一个ddl,一个学期的时光眨眼间就过去了。习惯了科大的生活,一切都是轻车熟路,这个学期过得比较轻松,也算享受了一下在科大最后的时光。

从大三暑假到现在,我都是在做着在香港开始的一个小项目。刚接触科研,所有东西都是新的,所有东西都要从头开始,有很多很多的困难需要克服,有很多的东西需要适应。

能够获得郭沫若奖学金这份荣誉,我还是很开心的。它证明了我的实力也带给我很多自信,同时也是我追求卓越的动力。

最后感谢新创基金会对我们的关心的支持,愿新创越来越好,愿科大越来越好。

祁一峰

毕业去向:麻省理工学院

看着眼前科大的毕业证书,意识到现在的自己已然正式转变了身份,成为一名科大校友。四年间发生了太多太多,很多事情如今已变得有些模糊了,但总有些人,有些事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以这样一篇感言作为科大生活的结尾,已再合适不过。

在科大的四年生活其实并非一路坦途。刚刚来的时候,由于没有及时适应,我一开始的成绩水平处在系里的中游。父母对于这样的结果已经感到相当满意,因为能在这样一个集体里跟上队伍已经很不容易,但是这与我当时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其实我本意并非想要拿到多么好的学分绩,说实话那时候对这些还没有什么非常清晰的概念,而是完全是觉得自己的能力不限于此,换句话说就是不信命。于是,我拿出高中学竞赛积累下来的经验,开始一点点分析当下学习存在的问题,然后去想各种招数来解决,直到后来逐渐探索出一套系统性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提醒着自己不能失去对方法和策略的控制,避免蛮干。直到三年之后在美国交流期间,听到一位教授用一句话直白地将这样的思想总结出来:Direction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speed.

在科大的四年,有一点非常庆幸,就是遇到了很多很好的老师和同学。在我最紧张的时候,室友们的包容和鼓励给予了我最直接的力量。和朋友们讨论微积分线代,奋战数学建模比赛,出国参加学术交流等等,都永久得烙印在我的记忆中。经常听往届的科大校友提起,科大的校友们非常团结。在申请国外学校的过程中,很多科大的师兄师姐都给予了我大力的帮助。很荣幸能在毕业时属于郭奖这个优秀的团体,让我在这个平台上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科大这所学校,就像每个科大人一样,简单,低调做人,不去与别人争什么,也不喜好宣传和炫耀;同时也务实,高调做事,不为功名利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看到新闻联播里介绍科大的短片,当看到新闻周刊封面上写的“低调的牛校”时,深深地为自己是一名科大人感到骄傲。

科大的四年,总是自嘲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和科大所有同学一样,科大历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杰出校友们永远都是我们谈论的焦点和崇拜的对象。不过,也就是这样平平淡淡的四年,却无比充实,让我一点点认清方向,对未来有了越来越清晰的把握。我定将秉承科大精神和郭奖的荣誉,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全力以赴,配得上科大和郭奖这两个称号。

毕业前夕,同父母一起参观了科大校史馆。当刚刚看到那枚“逆境图存”的展厅标题,内心已心潮澎湃,久久无法平静。

苏朕

毕业去向:斯坦福大学

作为一名科大学子,最为自豪的事情莫过于获得郭沫若奖这份荣誉,这是对我四年本科学习成果的最大肯定。接收到通知的同时,我也接受到了赞美,鼓励,期盼,责任。当然获奖最直接的结果便是为我申请学校,出国学习提供了资助。无论是现实中,还是精神上,郭沫若奖学金都给予我莫大的帮助。我也一定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回报母校。

作为已经毕业的学生,我认为最有用处的便是谈一谈经历,得体之处或许可以称为经验。在美国流行着一句话:没有进入大学时,生活还没有开始。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大学并不是一个开端,反而是经历激烈的高考之后修身养性的时间,更像是一个结尾。在我眼中,大学期间是我一生学到最多知识的时段。除了本身对于科学的兴趣,我更是深深受益于科大严谨的教学模式。在我申请学校的每一份个人简述中,第一句话总是:我感谢母校为我提供如此丰富的资源。无论是热心科研还是更喜欢一份无关科学的工作,大学都值得去细细品味。

在科大的四年,我也亲身体会到学校的不断进步。我们在量子材料领域从摸索到领先,在量子信息领域从领先到遥遥领先。有时候自己也在思考,仅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我们并没有必要申请出国,科大在一些领域的研究水平已经完全不落后于国外。能见证母校的发展自然是一件幸事。近年来,国家引进大量的人才,而其中很大一部分都留在科大,这或许是我们取得巨大进步的一个因素。这里我想表达的无非是感恩,归国学子为母校奉献一份力量。国家的资助自然重要,两个国家实验室在科大的建立便是印证。然而无论多么精密的实验室也不过是一个舞台,最重要的依然是大量的科研工作者,我自然希望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个科大学子都能用不同的形式为母校做一份贡献。有的人学成归来成为科大研究领域的一份力量,有的人投身商业仍然不忘为郭沫若奖学金慷慨解囊。未来的我也会始终守住这个感恩的想法。

最后,我十分荣幸能获得郭沫若奖这一最高荣誉,同样也感激能得到众多捐赠校友的帮助。我不会辜负这一份奖励,也不会忘记学长学姐的关怀,更不会丢失科大红专并进的精神。将来的我也会成为你们的一份子,为母校奉献绵薄之力。

王佳慧

毕业去向:斯坦福大学

“我是来追梦的”,选择物理,是被物理的深刻,精密和神奇所吸引,我是怀着将物理应用于实践,改变生活,改变世界的梦而来。一路走来,总有人笑自己太天真,我对物理的理解也渐渐发生了变化,却是更深刻的理解。三年了,经历的事情很多,但不变的是,我梦依旧。

站在属于科大学生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的领奖台上,面对曾悉心教导过我的老师们,支持自己走过春夏秋冬的父母,陪我哭陪我笑过得好友们,百感交集。

一、做最好的自己,做自己的英雄(学习)

入学伊始,我变坚信大学是决定自己人生最关键的阶段,而牢固的专业知识则是为了创新实践的基石。但是理化课程的学习过程总是要耐得住寂寞。大一大二打基础时,我最喜欢在二教的小教室自习,无论春夏秋冬夏日酷暑,一张作息表早起至夜深从未间断,也不知听了多少次二教大爷的“记得关灯啊!”的叮嘱。

大一时期印象最深的一门课便是电磁学。刚开始上课时,由于一些数学知识的欠缺,进展的比较困难。课堂是有趣的,可是考试是残酷的,期中我得到了人生第一张不及格的卷子,甚至没超过总分的一半。原本自认为学的还不错的我十分沮丧,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学习物理。于是,我找班主任,找任课老师聊天,分析自己的问题,发现很多时候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很是肤浅,缺乏熟练程度和知识深度,同时,他们对我进行鼓励,让我重拾自信。在后半个学期,找来朗道,赵凯华等不同作者的电磁书,开始学着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电磁学小论文更是对自己作为一个新人的挑战,记得当时单是选题,就和同学进行了多次探讨,提出二十多个可能的题目,最后确定下一个与磁单极子有关的题目。尽管最后并没有在小论文竞赛中取得名次,但这次经历,却让我对电磁学有了更好的理解,也使我期末得到了满分的成绩。任何时候别管怎样,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是不可以,而是还不够努力。

二、再让我试最后一次(科研活动)

大一时,出于对机器人的浓厚兴趣,我与另外4为同学组队参加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机器人大赛。在主题“家用机器狗”为大赛中,团队突发奇想,设计制作了“天狗”。“天狗”为一四轴飞行器,安装监控摄像头,为我们的家保驾护航。经历了一个暑假的学习与努力,“天狗”终于腾空而起。虽然在比赛中由于单片机烧毁没有拿到最佳名次,又即使自己在整个设计中能做的只是焊接电路板的工作,但这次和伙伴们历经的从突发奇想的设计到最终目标的实现极大锻炼了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

大二,我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宁老师领导的“软物质物理实验室”,与另一位同学一起申请了题目为“胶体体系集体行为的实验研究”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这算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实践。实验初期,在没有前人指导,实验条件简陋的情况下,我们一遍遍的实验,一遍遍的失败,主要原因有盖玻片,载破片表面不平整的缺陷,胶体颗粒难以获取,浓度难以控制等。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以及利用暑期实践来到中科院物理所进行相关实习后,学习了处理玻片的方法等,获得了导师的好评。在进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尝试构建如细菌等的二维体系,并利用计算机进行追踪,模拟等。

在一步步知识和能力的积累过程中,我于大三下学期和四位同学组成热解石墨小组进行大学物理研究性实验,在曾长淦老师处进行课题研究。经过一系列的文献调研工作后,我们分别提出了自己认为有趣的课题,我在文献调研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课题,使我们确定了以“光控磁悬浮热解石墨”为题目的创新研究实验。经过两个学期的努力和重重困难后,我们完成了对实验的设计,实现了阳光和激光控制磁悬浮石墨的自由运动与转动,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理论解释和计算模拟。这一课题被学校推荐参加安徽省“挑战杯”大赛,获得特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国赛。但我们的实验过程绝不像那美丽简洁的结果看上去的那么简单。从光源的选择,磁场的设计,石墨片的精心挑选,到理论的推导,计算机模拟,每一步都要经过无数次检测,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蕴含着创新。我仍记得那一天的凌晨3点,距离课题答辩的时间只剩下一周,而实验仍是失败无法随心控制石墨。在队员们几乎都要放弃的时刻,我说“再让我磨一片石墨,再让我试最后一次”。然而就是那最后一次,产生了令人惊奇的实验结果,整个团队欢欣鼓舞,士气大振。也使得团队在最关键的时刻坚持了下了下来,才有了之后的成功。

在大二选专业的时候,听了赵正国院士的报告,我对粒子世界充满了好奇,我选择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于是,我在大三暑假申请了加州理工的暑期研究实习项目,进行 Simulations Of Systematic Effects in the nEDM Experiment 的课题研究。并在交流的结束,进行了海报的在让我能站在世界的舞台展示了开高人,科大人的风采。

三、我们踢的不是足球,是情谊(社会活动)

我在大一刚入学时便加入了足球队,这就像一个家。我很享受大家一起踢球的感觉,为了同一个目标,拼尽全力。很荣幸,大二时我被选为副队长,这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吧,此时的我多想带领大家拿到冠军,可在最后一刻我们总是欠点运气,在点球大赛落败。但足球带给我的朋友却是永恒的,每年巾帼杯的最后一场,总会看到大四的学长学姐,坐在草坪上,久久不愿离去。我们踢的不是足球,是情谊,只是没有想到,我也即将离开了。

此外,物理学院学生会也是我的一个寄托。在大一时协助举办第一届物理学院迎新舞会,大获成功,从中也提升了自己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由于大一的优秀表现,在大二时竞选成为物理学院学生会科技部副部长,带领组织智商杯科技竞赛,实验室参观等一系列科技部的活动,受到物理学院同学的广泛好评。随着在学生会的成长,大三时成为物理学院学生会副主席。随之而来的是责任的提升,面对学生会招新,指导学弟学妹们组织各种活动。

志愿者当然也是不可缺少的活动,给我记忆最深的便是未来物理学家夏令营志愿者。从安置新营员,到组织乒乓球,足球友谊赛,身为志愿者的我不但体会到了不同国家的文化,也和营员们成为朋友,有些至今仍保持联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荣誉奖励或许都将烟消云散,沉淀下来的是在我们最美年华一起奋斗的友谊,和永不言弃,自强拼搏的科大精神。

杨天威

毕业去向:清华大学

四年大学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已经毕业。回想大学的四年,太多的感悟想要一一倾诉。获得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是我最自豪的事情,这份奖学金将激励着我继续前行,做一个优秀的人,时刻谨记自己始终是母校科大的一员。特别感谢新创基金会对郭沫若奖学金的资助,没有你们,就没有这个最高的荣誉,是你们对于母校的慷慨和热爱让这份奖学金的意义更加深远,每一位获得者都深切地感受到了这其中所饱含的浓浓情谊。

科大的朴实沉静是我对刚刚挥别的母校最深的印象,能在科大的图书馆中一方安静的书桌前专注地学习,是这四年中最幸福的事情。基于培养学术领军人才的目标,学校的课程设置兼具精与博的特点,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将是我受用终生的巨大财富。各位老师教授都是我的榜样和楷模,不仅具备一流的学术水平,还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四年来,在不同领域的师长的教诲下,我不仅掌握了很多的基础知识,更体会到做学问的方法以及如何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做一个科学人。现代社会即将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正向各行各业渗透,为使自己具备更好的发展潜力,我辅修了计算机学院的双学位课程,受到了一定的基础训练,期待以后会有更强的跨学科研究能力。四年来,我们系多次参观中科院相关研究所,例如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亲身讨教一线研究人员,了解国家重大需求以及科技前沿问题,这都源自学校“所系结合”的办学理念。在大二的暑假,我和几位好友参加了Robogame机器人设计制作大赛,历时三个月。经过团队协作,我们最终基本完成预定目标,获得优秀奖。这次比赛锻炼了自己动手实践的意识和能力,还培养了同学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目标的强大凝聚力。同学之间的友情让这四年多彩而温暖,也成为以后回忆时最鲜活的片段。

获得郭沫若奖学金是学校对我四年学习成长的最大的肯定,这将是我一生都引以为豪的最高荣誉。这份奖学金所代表的科大精神将始终伴随着我,让我对自己更加自信,激励着自己努力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踏实做事的科学人。这份奖项在国内外享有很大声誉,无论在哪里,这都是对优秀科大毕业生最有力的证明,自己在申请清华大学的时候也因此更加顺利。获得这份奖学金还让我有了一个机会来感谢父母和师长,看到他们分享我的荣誉,是我最幸福的时刻,他们欣慰的笑容是我眼中最美的景致。

是新创基金会的慷慨让这份荣誉能够落到每一届科大毕业生的头上。连续九年的捐赠,除了慷慨,我相信更多是对于母校的热爱,是对与母校栽培的回馈!当我接受这份奖学金的时候,同时也受到了学长们的教导:感恩母校,不忘初心。科大精神正是这样代代传承,生生不息。感谢新创基金会,谢谢你们慷慨出资,更谢谢你们的榜样力量:热爱母校,感恩母校,回报母校,传承科大精神,这些都已融入我的骨血,成为我一生的印记。

叶卉

毕业去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第一次得知郭奖,是在大学入学的第一次班会上,系里邀请当时获得郭奖的师兄来给我们演讲。虽然对师兄不凡的谈吐、渊博的学识以及他提及郭奖时的骄傲和自信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却还未曾深切地感受这份奖的分量。直到后来,从和师兄师姐、同学的交谈中,我才明白要获得郭奖,是有多么不容易。

在后来的生活中,我觉得郭奖那么高,那么远,虽然有所渴望,却从来没有把它当做我努力的目标。我能够做的就是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做好每一件我喜欢的事。大一,我仔细地解每一道数学和物理题,也开始去导师的实验室寻找我的研究兴趣。大二,我把每一门专业课都看作进入一个新领域的大门,除了完成老师的作业外,我开始自己找资料学习,视图把每一扇门前的路都延伸下去;而在实验室,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和同学组成小组去拍摄各种科学过程,开发非线性的交互播放器。大三,我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去香港城市大学交换学习的机会,在那里,我不仅被各种各样的技术牛、艺术家老师的课堂风格所感染,还被周围充满了创意思维的同学所吸引,我终于知道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于是我和同学合作,制作互动可穿戴裙子、互动装置、体感游戏,把我内心的想法一点点转化为真实的存在。大四,我开始探究自己的研究方向,在一点点摸索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收获良多。毕业前,我还和同学一起组织了班级毕业作品展,把我们班所有人这四年的努力和成就,真诚地摆放在大众的眼前,传达科技传播的精神,接受人们的欣赏与批判。

在得知我具备申报郭奖的资格时,是在大四上学期。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那时候的心境:很欣慰,却又在意料之中。回首大学前三年的生活,原来,我脚踏实地的努力正一点点促使我离那个最高的荣誉越来越近。而此时,我才不觉得郭奖离我那么远,似乎这一切就是努力过程中水到渠成的事情。而在获得郭奖、参加颁奖典礼之后,我才真切地感受到这个最高荣誉沉甸甸的分量。它是对我大学四年的肯定,是捐赠校友、父母、师友的深深的期望。

因此,我感谢新创基金会对郭奖的支持,如果没有你们,我不会获得这样一份肯定,也不会获得这样一份殊荣。而这样的肯定和殊荣,将成为我未来前进道路中巨大的力量。我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你们一直支持我做自己喜欢的事,给我最大限度的自由,也在生活中给我无微不至的关心。我感谢我的学院和老师,是你们为我提供开阔的平台和丰富的资源。我感谢我的导师,您帮助我找到了我的研究兴趣,并一直给我珍贵的建议。我感谢身边所有的好朋友,和你们在一起我觉得非常快乐,我们也都是彼此的陪伴。

我突然想到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郭奖就像是我的暗恋对象,刚开始我从别人的口中知道它,对它产生敬仰的感情。我渴望获得它,却没有因它而限制自己的成长,去迎合它、奉承它。相反,我让自己活成自己心中的模样,所有的一切都遵从内心的想法,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我一点点变得比原来更好,直到有一天,我以一种平等的姿态站在它的旁边,认真告诉它,我值得。

张瀚涛

毕业去向:卡耐基梅隆大学

入学时八月的炎热与操场上的汗水尚未褪去,通向未来的大道边樱花已经盛开,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这四年中,我寻找着自己的前进方向、做出选择、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的迈进,这其中收获的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不论如何,在科大的四年生活是我的珍贵财富。

刚进入大学时,我第一次接触各种各样的大学社团活动,对各种活动都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去尝试,于是很夸张的报名参加了十几个社团,每周、甚至一段时间内每天都奔波在各个活动的会场。虽然大部分的活动并没有太大吸引力,但是作为社团成员又不方便推辞,所以大量的时间不得不被花费在此之上,这影响到了我的学习。力学期中考试的时候,就为这样的分神付出了代价,成绩单上第一次出现不及格的分数。从小到大,我从没有在正式考试中拿到过不及格的分数,这对我的冲击很大,让我重新开始思考,如何在社团活动和学业之间取得平衡。一番思索后,我退出了绝大多数社团、不再参加它们的活动,只留在了芳草社实践部内,作为骨干成员参与组织一些志愿者活动。这样只专注于一个社团的活动,既不会占用太多学习的时间,也能丰富自己的社团经历、结识更多的好友,可谓一举两得。

作为少年班学院的学生,我在第一学年时并没有决定专业,在大一结束时才做出选择。在大一时,自己并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专业的选择对于将来的发展有如此大的影响,一直在逃避选择,没有充分地了解各个学院和各个专业的特点、未来前景,没有深入思考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只是因为科大的物理很强、自己对于一些专业不喜欢而选择了物理,我想这应该是我的一个教训吧。吸取这一教训后,在大二结束选择方向时,参观一些实验室、向各位老师征求意见、向各位学长学姐了解他们的看法是我为做出选择而进行的努力。最终我选择了凝聚态方向。

在选择专业和方向的同时,另一大选择就是毕业以后的进路。科大作为出国传统强校,有着浓厚的出国氛围,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虽然还没有认真思考毕业以后的去向,我还是随大流开始了出国的准备。大二寒假北京新东方的课程让我有了对GRE的初步了解,之后的大二暑假留在学校全心全意准备GRE考试,最终在暑假结束的时候考出了足够申请的分数。而托福的准备就没有这么顺利了。虽然准备GRE的过程中积累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使得托福的阅读和写作部分变得很容易,但是托福的听力和口语却是我迈不过去的坎。第一次托福考试是在大三春季学期的开始,几乎没准备就去参加考试,这种鲁莽在最终成绩上也反映了出来,只有93分,距离100分还有不小的距离。于是我马上报名了春季学期末的托福考试,希望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考试分数能达到目标。可惜,大三春季学期繁重的课业和科研压力使得我无力再抽身去准备托福,不出意外,考试的结果虽有提高但仍不近理想。这时,我还天真的以为,暑期海外交流中英语水平一定能有很大提升,所以并没有积极准备。然而在美国的交流中,英语水品并没有非常显著的提升,九月的托福考试原本信心满满,却只拿到了98分。这真正让我焦虑起来了,因为只有最后一场10月的考试,此时考位很紧张,再报名只有11月的名额,如果10月没有考出理想的分数前面的努力就将功亏一篑。真正重视托福考试后,我一方面报名了11月的考试作为最后保险,同时趁着国庆假期重点强化了听力的训练。幸运的是,10月的考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分数,完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11月的考试更是出乎意料的取得了高分。虽然最后有惊无险,但是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会选择大三的时候全力以赴、一次通过托福考试,而不是拖到大四秋季学期。

除了准备英语考试,科研经历也是出国准备的一环,也是促成我下定决心出国读博的原因。在大三秋季学期,物理学院的研究性实验课程提供了一个亲身参加科研的机会。基于想要尽快做出成果的考虑,我和其他三位同学组成的研究组选择了纳米材料方面的课题。于此同时,基于相同的考虑,我进入了纳米材料的实验室,从事纳米催化方面的研究和训练。在一开始入门的时候,因为第一次接触科研,觉得真正的科研实验和之前的实验课程一样,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当然,现实并非这么简单,成功固然令人喜悦,但更多的可能是失败和单调给人的打击。在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的纳米材料的研究中,合成、处理与表征样品需要的漫长时间、在不明白机理的情况下不断重复相同的实验、材料性能不尽如人意、课题进展不顺利,这些失败和挫折不断向我的科研热情泼冷水。我开始思考,是否真的喜欢这方面研究?我是否真的适合从事实验科研?就在这时,计算物理这门课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这门课上,我第一次知道了物理研究除了理论和实验外,还有计算这另一大方向,了解了计算物理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虽然丁老师被大家称为“杀手”,但是他新颖的授课形式与课程作业让我初步尝试了通过建模和编程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一个新的想法开始萌生:或许我可以尝试一下计算方向,也许我会喜欢上这一领域。而大三暑期严济慈物理英才班资助的海外交流给我提供了进入这一领域的机会。在联系美国教授、取得同意后,15年7月,我和另外三位同学一同前往美国的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进行暑期交流。初次来到美国,城市的蓝天白云和干净整洁的校园设施给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更重要的是,严肃又和蔼的教授、研究组里轻松自由的氛围让我印象深刻。两个月的时间内,我对于计算凝聚态研究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有了不错的研究成果。这次暑期交流让我决定申请美国大学博士,并且在申请时选择计算物理作为未来的研究方向。现在回首,如果当时我能早一些发现自己的研究兴趣,如果能早一些进入研究组,会不会能在感兴趣的领域积累更多的经验呢?

而在大学即将结束之际,郭沫若奖学金的获得对我来说是个惊喜,同时也是对我几年来迷茫中前行的一种回馈。这一奖学金对于我来说是至高的荣誉,在联系美国大学的教授时他们对这一奖项和我本人表现出的肯定,使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于此同时,来自老师、同学、校友们的相应的肯定与期望,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沉甸甸的寄托和责任。“不能给母校抹黑、要更加努力配得上这一荣誉”,这些话语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成为激励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张翔

毕业去向:麻省理工学院

郭沫若奖学金是对我们大学学习能力、社会实践、科研能力的非常大的认可,也是学校给我们的非常大的帮助和激励。能够被授予郭奖,在申请出国时,个人竞争力就提升了一个档次。毕业之际,感谢母校的认可,感谢捐赠校友和新创基金会对母校、对我们的支持帮助。

我在大学期间走的是硬件流,更加关注基础知识的掌握(刷GPA)和英语能力的培养(刷GT),但截至申请截止,未及发表任何文章。往年有些高成绩同学申请结果不尽人意,因此能碰到大年、拿到较为理想的offer,我是幸运的。

在科大的学习生活期间,我学到了许多东西。第一,态度决定一切。大一学生的知识水平差距不小,但对后来GPA的影响并不太大;总体看来,GPA高低的决定因素是是否愿意并能够花时间、下功夫、不磨洋工、全身心投入地学习。“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对我是极大的鼓励和鞭策。第二,信息获取是重要的。在准备英语、选专业、进实验室、规划大学生活时,获取的信息决定做出的选择,而很多选择关系重大。例如,“申请就是打一场信息不对称的仗”,选择不友好的学校进行申请会使后面的很多准备成为无用功。在大学期间,我逐渐认识到这些隐性的、“看起来”不是很重要的因素的重要性。第三,我认识到无论是科研、GPA还是英语,都存在一些固定的规律、范式、风格、节奏。刷GPA,就得坐下来一股牛劲自个钻研到底;但科研就不是单线思维。学习之外为人处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事有不同的侧重点。抓住节奏、抓主要矛盾,有事半功倍之效。更进一步地,为人处世的风格体现了个人的修养境界,这体现了做人和做事的统一性。

做事之外,进入大学,我们开始学习做选择,学习follow your heart。由于我自觉比较合适做简单的事情,我一直把重心放在学术、放在打基础知识上;因为我比较喜欢研究能看能摸的实在东西,所以我决定学物理、做凝聚态;因为觉得“预测”比较好玩,我开始做计算,并惊喜地发现这个领域正在飞速发展,大有可为。

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善意”,这来源于科大老师、师兄师姐和校友们一直以来的帮助、支持和鼓励。在此,非常感谢实验室老师和师兄师姐,非常感谢各位老师课内课外的言传身教,谢谢热心帮助过我的各位师兄师姐和校友们,以及新创基金会和捐赠校友。获得郭奖,是认可与鼓励,是鞭策与责任。在大洋彼岸的挑战必将更加严峻,但我希望、并必将尽力做得更好。

邹益健

毕业去向:圆周理论物理研究所

在科大的四年转瞬即逝。于我而言,科大真正实现了“大学”两字--学广大之知识,从博大之师,建远大之志向,育人生之大德。

首先不得不提到的就是科大帮助我逐渐建立起知识的框架。大学第一节单变量微积分课,申伊塃老师从最基本的实数的性质开始娓娓道来。我从中能感到他深深的自信—讲理论课是讲自己胸有成竹的理论,也能感到他重视学生的收获—一个个引导性的问题无时无刻不刺激着我的思维。大学四年,这样的老师不可胜数。听他们的课,我的思维完全沉入知识世界中,并且受到他们的精神感染,产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一种我也要将知识学懂,然后传承下去的使命感。那种课堂上全身心的投入,使人感到一种竭尽思维能力终于收获真理的快感—或许和体育老师所说的长跑力竭的快感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往往课内留下的问题需要在课外继续下功夫研究。在大一大二,我常常一个人坐在寝室研究一道道难题,或者在图书馆查阅多方资料然后整理,一天的时间仿佛过得很快,直到晚上睡觉思路也不停歇。有时起床时的灵感乍现,能使我再兴奋地研究一天。我相信,这种热情也是我能在一门门课中跟上老师的思维并有所收获的原因。四年下来,我对物理学也有了一种奇妙的认知。每一门课的每一点汗水,终究成为一个个基石。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科大老师的引导则为我指明了道路。

对知识的理解也修炼了我的品格。高中时常常过于狂傲,但科大使我认识到知识的海洋之博大,任何大师都是谦逊的。还记得电动力学课的刘万东老师,他总能将深奥的知识划归为简单的物理图像。每当推导有不顺之时,他会主动承认,并会和我们交流看法,带着我们重新推导。我从老师的种种做法中受到触动,人知识的博大不意味着应当狂傲,反而意味着应该尊重他人。在尊重他人并与他人讨论的过程中,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才能进一步提高。可以说,科大给了我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拥有了为未来奋斗的资本,但同时我也能看到更多的老师和同学的优点,使得我不至于因为自己的资本而过于自信。

在大学的后两年,科大给我的主要是一种科研的引导。我从大二下学期参加王文阁老师的研究小组。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带着我一步步深入科研。置身于科研第一线的我,亲身感受到发现的快乐,也亲身感受到付出的艰辛。王文阁老师曾经对我说,他做理论物理研究不是为了钱或者享受生活,而是为了一种探索的快乐。这句话让我坚定了科研的信念,在面对社会的种种诱惑时能不为所动。我相信,这种科研的精神,正是科大的理论研究者能取得重大成就的根基所在。

在大四申请之时,我切身体会到了科大的无可比拟。正是在科大四年的经历让我能够毫不费力地在申请文书中书写自己的真时感受,也正是科大在国外的声誉让我最终能被圆周理论物理研究所录取。获得郭沫若奖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份钱、一个荣誉,也不仅仅是帮助我出国申请的筹码,更是一份被认可的自豪感,一份驱使我不负期望的使命感。在此,我真诚地感谢大学期间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你们让我对科大这个大家庭有了深刻的认同感,并且让科大之魂在我心中永驻。

作为一个在科大受益终身的人,我自觉有必要让科大发展得更好,也希望学弟学妹们也能更享受在科大的学习和生活。基于我自己的感受,对科大也提几点建议。一是科大的专业方向选择机制。很多人在选择专业方向时其实并未对这个方向有足够的认知。我认为可以让院系举办参观实验室活动(如果是理论组则以科普讲座的形式),更细致地向本科生介绍各个方向。二是希望学生能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尤其是心理学以及生涯规划方面的辅导。相信做到这些的科大会变得更好。

2016-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