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海外交流奖学金”交流心得——袁犇
相关阅读:第一批海外交流基金获奖学生
袁犇(PB13209203),工程科学学院,2016年暑假赴西澳大学研究实习,毕业将前往美国爱荷华大学的IIHR就读PhD。
在 2016 年大三暑假,我有幸参加了科大和西澳大学联合举办的暑期研究培训计划,可以说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近距离了解了国外的生活和科研,我想这会让我终生难忘。
在珀斯机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迷人的朝霞,在澳大利亚的这段日子里,大部分时候都会有蓝天白云和温暖的阳光,我个人觉得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一个人心情畅快了。而珀斯城的景色也让人难以忘怀。和我的家乡武汉非常相似,珀斯城也被河流分为了几个部分,在斯旺河畔,远眺天空和高楼,水天一色的美丽让人流连忘返。作为海边城市,珀斯的海滩也是一大风景。我们都惊讶于在存在于城市中的沙滩竟然能保持平静与干净,。珀斯处处都是美景,但是这里的居民们却在习以为常中保持着对自然的尊重,这一点让我非常敬佩。
在 UWA 的科研经历也教会了我很多,我工作地点是在 UWA 的地理学院和工程学院的公共博士办公室。每天都能见到办公室里来自不同学科的人们互相交流,探讨各自研究领域内的进展。临行前,我的导师还安排我给系里的老师做一次报告,而此次交流项目也是以我从未经历过的 3 分钟演讲比赛结束。可以看出,国外的科研十分重视互相交流和思维的碰撞。而在国内,大家更多的是自己忙自己的,对于同一实验室的其他人所做的方向都不甚了解。同时,我也十分讶异于澳大利亚对于科研的支持力度。在我计算珊瑚绕流的时候,由于网格较多,动用了 PAWSEY 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很难相信哪怕是对于一个本科生的暑期交流项目,学校和政府都能够给予如此支持,这一方面体现的是澳大利亚对于科研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社会对于科研的重视程度。这边科研环境相对于国内十分轻松,博士生基本都是朝九晚五,而国内实验室里,夜晚十一点依旧有人在科研,让人不禁感慨中科大勤奋刻苦的学风。
在这短短的两个月里,我也结识了很多朋友,其中包括项目里之前素不相识的科大同学,也有来自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的同学。很难想象曾经从未见过面的一群人,通过这两个月的交流,最后能够如此亲密无间。除此之外,通过 UWA 组织的文化交流活动,我们也得以和 UWA 本土的学生进行了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很多国内外文化的差异,例如在澳大利亚,大多数学生在选择大学的时候基本上只会考虑本地的学校,这就出现了在国内都无法想象的“大学走读生”。这样面对面地和本地学生交流给予了我们近距离体会和了解澳大利亚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价值观念。这次交流是我在国外生活最久的一次,完全浸没在澳大利亚的生活方式中让人能够对国外的环境有更深刻的了解,也能对国内存在的问题有更清楚地认识。
千字以内实在是难以一一道出我在澳大利亚的所见所想,比如我们自己组织的洛特尼斯岛之行,以及弗利曼特尔的龙虾盛宴,还有在珀斯动物园和袋鼠,考拉的亲密接触。我相信这样的经历对决定自己以后是否出国深造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被快乐冲昏头脑的我直到坐在返程的航班上,望着地面逐渐缩小的珀斯城,内心才泛起不舍之情,我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回到这里,但是我知道,这次的经历让我终生难忘。最后衷心感谢校友的资助,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不会有如此美妙的经历。
袁犇与Rottneset Island 日落
袁犇在Perth 海滩
袁犇获得“3-minute thesis”最佳奖
2017-04-10 上一篇: 预告:9月24日北京校友金秋午餐会 下一篇: 2016年年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