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墨子沙龙第五期—与蒲慕明院士一起了解大脑可塑性
6月25日,第五期墨子沙龙在高考结束后举办了,本次活动报名异常火爆,在报告开始一周前已经报满。活动当天虽然下起了大雨,仍阻挡不住观众们的热情,增设了30个座位的报告厅座无虚席。来听报告的研究院博士生们自发将座位让给了外来的观众,站着听完了整场报告;为了方便更多同学观看,墨子沙龙的工作人员在隔壁会议室准备了直播厅,为同学们直播放映现场报告。
本次墨子沙龙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主任蒲慕明院士作为嘉宾。蒲慕明院士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在细胞膜生物物理、神经轴突导向机制、神经营养因子对突触功能的调控、电活动依赖的突触可塑性机制等领域有杰出贡献。
神经系统与其他生物系统最大的差别在其可塑性--即其结构与功能可依据使用的历史而改变。此可塑性是记忆、学习和几乎所有认知功能的基础。蒲院士的报告用生动的语言和图片讲述了脑神经科学在过去一个世纪来在探索神经可塑性方面所获得的进展,以及目前对理解神经环路和大脑功能可塑性面临的挑战。蒲院士指出,理解大脑可塑性对我们理解我们自己、创造力的来源和类脑人工智能的研发也有重要的意义。
潘建伟院士作为主持人出息了本次墨子沙龙,并与蒲慕明院士对大脑的可塑性和量子计算机的发展进行了交流,观众们也纷纷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蒲院士耐心的给予解答。
7月17日,墨子沙龙将与中科院SELF论坛在上海市浦东图书馆联合举办主题为“未来已来”的科技创新大会,届时将邀请来自基因技术、新能源、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通信等领域的嘉宾分享新发现、新发明和新观点。想要了解最新的动态和报名信息,请关注“墨子沙龙”微信订阅号,我们将及时发布。
墨子沙龙
墨子沙龙是2016年潘建伟院士提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主办的科普论坛。经费由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捐赠资助。沙龙的科普对象范围从对科学有浓厚兴趣的中学生到成年人,旨在通过科普讲坛、和科学家面对面的方式对他们进行专业的科学启蒙。以上海为中心向全国发散,通过讲座、视频、网络公开课、科普订阅号等多种方式开展科普活动。
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是我们中国最早的科学家。《墨经》中有关于力、力系的平衡和杠杆、斜面等简单机械的论述;记载了关于小孔成象和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象的观察研究,首先提出了朴素的时间(“久”,即宙)和空间(“宇”)的概念。墨子沙龙以墨子命名就是希望传承中国古代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振兴中国现代科技,鼓励青少年走上科研探索之路。
新闻来源:墨子沙龙微信公众号
2016-06-28 上一篇: 【通知】墨子沙龙:排名、投票,有靠谱的方法吗? | 夏志宏讲座报名 下一篇: 【通知】墨子沙龙第四期报名王飞跃《智能的本源-—历史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