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远见奖学金项目汇报

2020年9月,中国科技大学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设立“远见奖学金”,以支持和鼓励青年学者投身可持续发展研究事业,探索科技前沿。该奖学金不仅为获得者提供经济支持,更凭借其具有全球视野的导师网络为他们提供人文关怀与辅助指导,帮助优秀青年实现人生理想。

2020年“远见奖学金” 公布,李照萌、任晓、袁鑫华、汪若江、陈奇荣获该奖。

一、获奖者分享

袁鑫华 BA19013021

袁鑫华出生在小城市、长大在小乡村。当他考入县城高中时发现大家对于电脑十分熟悉时,知道“自己的所见所思都受成长环境的限制。”此后他自学了Word、 PPT等常用软件,还学习了竖笛。高中时,袁鑫华并不健谈、性格偏内向,但进入中国科大后,他却走上讲台,“给大家讲了我的梦想、我的爱好、我的经历,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喜爱,” 还用PPT和竖笛演奏的《青花瓷》竞选成为了学习委员。

本科期间,他创办中国科大江西同乡会,至今已有500多位同学加入,还参与创办Climate Action Young Alliance气候行动青年联盟。此外还多次获得中国科大学业奖学金铜奖、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篇(其中SCI和EI各一篇)。他不断地“对于自身的眼界和领导力进行提升”,逐渐成长为一位领袖,以实现他“创办一个新能源或者环保技术公司,帮助有需求的企业乃至地方政府实现环境友好型发展”的理想。

2014年的C9+1支教活动让他对自己的性格有了更明确认知。虽然经验不足,但袁鑫华表示“很多东西我能学习,只要我做好充足的准备,我自信可以驾驭任何内容的课程。”他独立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并且帮助一位同学完成高考后对大学和专业的选择。

2019年参与的美国环保协会项目是袁鑫华的另一次探索尝试。虽然专业不对口,他表示,"我认为我成长的最大驱动力就是我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也是我最与众不同的品质。作为一个跨专业的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外行人,独立完成整个生产工厂的能源审计项目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但他觉得“我不懂,但是我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因此在准备充足后选择申请了难度最大的独立项目,也为比亚迪和美国环保协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其中他所完成的4个节能项目现已着手实施。

李照萌 BA19013003

李照萌曾评价自己的学术历程:“追着太阳做实验,几经寒暑,几多波折。”在长达一年的实验挫折后,她对相关设备和实验方法都有所收获,以第一作者和共同作者身份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和一篇SCI论文,同时也是一项专利的学生第一发明人。

不仅在学术上有所作为,李照萌也是一个多方面发展的领导者。科大就读期间,她在女足担任过一年的队长,带领球队参加比赛。作为队长,“在混乱和仓促中保持冷静,让所有人都结合起来,用战术取胜”;作为中国科大学生国旗护卫队的主力成员,在领导力匮乏时,李照萌“挑起了关于各项大型升旗活动的人员组织和队员培训的重担,并在接下来的两级队员中培养了多个骨干和两任队长”;疫情期间,她入选为校安全委员管理组成员,在安全防控、消防演习等方面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成为校安全宣传漫画组的创始者和统筹者。

在农村长大的李照萌表示,“很庆幸我的家庭对教育有远见,对女孩的人生发展有远见”,但她意识到家乡山东的部分地区仍面临着“重学历、轻教育、轻视女童能力的问题,让不惧辛苦不惧付出的孩子的人生选择少了一个选项。”所以她希望成为“一个有社会担当的学者和教师。”

李照萌把理想分为三部分:“科研工作(回到家乡,在大学里担任教职),人才培养(不仅讲授该课程知识,更介绍知识的应用,帮助他们选择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基础教育社会服务(开展公益性的课程或讲座,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展现优秀读书人应具有的风采并且改变人们的教育理念)。”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自己的科研领域贡献力量、尽其所能改变家乡的困境,帮助更多学子树立人生方向。

二、获奖者简介

李照萌 BA19013003

简介:博士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1篇SCI论文,为一项专利的学生第一发明人。在校期间担任女足队长一年,和校安全委员管理组成员。曾获中国科大博士研究生一等奖学金,两次获得硕士研究生一等奖学金,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校一等奖,中国科大60周年校庆优秀志愿者,校优秀学生干部。

感言:我从17岁踏入科大,至今已是第九个年头。除了在这个举世闻名的平台受到了最良好的科研教育,习得科学的沧海一粟,我还凭借学校提供的机会参与了一些学生活动、社会服务、以及学术交流项目。现在我受国家资助来到了英国进行博士的联合培养,在暂时离开科大后,我更加怀念在校园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如果让我将对科大的记忆浓缩为几个标签,那我最深刻的便是传承和纯粹。教授们亲临一线的授课,校友们年复一年的回馈,学长姐们对后辈的无私帮扶,对着本科生开放的每个课题组的大门,都汇聚成一份力量鼓舞着科大每一个学子的前行,让人难以抑制地渴望将从学校获得的每一份帮助都传递下去。这个校园里的纯粹,不仅仅是一张安静的书桌,更是一种读书人为生民立命的情怀。在我进行远见奖学金的面试时,导师们也更关注获奖者能够为社会做些什么。在此后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参加了远见数场分享会,话题跨度从终身学习到职业发展,从家庭关系到公益事业,大跨度的涉猎让人更具使命感与责任感。希望在往后的岁月里,我们科大学子、科大校友、科大、以及无数关怀科大的机构,都能彼此见证更广阔的未来,为国家和社会做一些贡献。

任晓 BA19013011

简介:博士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或者学生第一作者发表SCI学术论文5篇, 国际会议论文4篇,在审SCI论文2篇,专利1项。担任博士班级党支部书记、学生会文艺部部长。曾获教育部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中国科大节能减排大赛校一等奖,中国科大一等学业奖学金。

感言:我是来自科大的一名2021届博士毕业生,现任教于中国石油大学,在博士的最后一年有幸能够经过层层筛选获得远见奖学金。在科大的博士五年中,我以第一作者发表了SCI期刊论文6篇、国际会议论文4篇,授权专利一项,并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远见奖学金以及多次一等学业奖学金。中国科大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在这里我完成了我的博士学业,得到了很多良师的指导和帮助,收获了许多的朋友,而且科大谦逊严谨的科研态度也会影响我终身。

在博士最后一年,我获得了远见奖学金的资助,感谢远见基金会的导师王维汉先生、孔潇潇女士、丁弋川先生和沙志强先生为我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感谢孔潇潇女士给予我的关怀和帮助,她更像是朋友一样在我迷茫的时候给与我方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我变得越来越强大的时候,也能像远见基金会一样尽我所能的帮助到有追求有梦想的学子。

最后,再次感谢远见基金会的所有成员!

袁鑫华 BA19013021

简介:博士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国内刊物并被SCI收录论文1篇,国际刊物并被SCI收录论文1篇,发表国际学术会议论文1篇。参与创办Climate Action Young Alliance气候行动青年联盟,创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西同乡会。曾获三次中国科大学业奖学金铜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获校赛一等奖等。

感言:今年是我在科大呆的第九个年头,被自己戏称为科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初来科大时,我其实是有些小失望的。之前我幻想中的大学应该是富丽堂皇,热闹繁华的,但是来到之后发现科大大多时候是安静平凡的。这是一种沉淀下来的气质和学风,体现在科大的每个角落。渐渐的,我也适应了这种环境,爱上了这张安静的书桌。在学习之余,和二三好友在校内散步和聊天,也是一种很好的享受。

我目前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工学博士学位,在科大遇见了很多良师益友,伴我成长,帮助我完成了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蜕变。在去年,我获得了远见奖学金,加入了远见这个大家庭。在这里有很多认真负责的导师,他们大多数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但是却愿意抽出时间来为我们上课,教授给我们在学校很难学到的知识。更难得的是,他们还会安排一个导师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帮我解决了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的许多问题。我从中获益良多,希望在未来我能够不辜负你们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感恩之心常在,谢谢你们!

汪若江 BA20013013

简介:国家重大专项《含氚废水载带工艺研究》和《新型热控PTC材料的研发》学生负责人。发表国际刊物且被SCI收录论文2篇,以学生第一发明人身份申请专利1项。曾获华为奖学金、研究生一等奖学金、中科大优秀学生国际交流基金等。

感言:我是汪若江,目前是科大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的一名博士研究生。我与2017年9月来到科大,开启了我的科研生涯,时至今日已经整整4年。在这期间取得了一些微小的学术成绩,并获得了一些奖学金。其中,远见奖学金在生活和学习的方面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它并不像绝大多数奖学金,给了钱就完事,而是给我们每一位获奖者配了一位mentor,各位mentor都是各个领域的大牛,能够对我现阶段所面对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也向我分享他们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曾经所做过的选择。这些过来人的经历对我有很多的帮助,所以我想感谢我的mentor,同时也是远见奖学金的创始人王维汉先生,谢谢他给予我的帮助和鼓励!

陈奇 BA20013019

简介:踏实上进,独立自律。本科时,获得数字化大赛全国第二名并作为学生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博士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学术论文2篇。曾获光华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感言:我在2017年于合肥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学位,并同年加入了中国科大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胡芃教授课题组。我主要的研究内容是热障涂层系统的综合性能优化,并已在Ceramic International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三篇。同时获得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远见奖学金,光华奖学金,全国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一等奖等荣誉。我认为是工大教会了我要踏实做事,而科大教会了我如何把事情做地更好。中国科大浓厚的学习氛围不仅促使我对工程技术背后的基础理论的重视,更让我找到了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发展目标。加入“远见”大家庭让我收获了无数良师益友,使我的思维更加开放,心态也更加平和。所以我想借这个机会,向“远见奖学金”的创始人王维汉先生,韩堃老师以及各位远见志愿者表达诚挚的感谢和祝福。

三、项目简介

1、缘起

2020年9月,远见教育基金会与中国科技大学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达成协议,共同在该系设立专项奖学金,以支持和鼓励青年学者投身可持续发展研究事业,探索科技前沿。

2、申请条件和奖励标准

远见奖学金面向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已注册并在基本修业年限内的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

(1)远见奖学金申请条件

① 学业优良:学业成绩优秀且位于年级前列。

② 创新能力:在科研、竞赛、创业、管理等方面有突出表现。

③ 远见卓识:具有较高的思维深度、较强的领导力和明确的未来发展计划。

(2)远见奖学金奖励标准

每人8000元/每年,获得本年度奖学金的申请人将有资格参与来年的奖学金评定,无需重新填表,直至完成学业。

四、获奖名单

2020年,经过学生本人申请、系奖学金评审小组初审、远见教育基金会面试,最终审议通过5名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优秀博士生获得首届远见奖学金。

2020年远见奖学金获奖名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关于授予李照萌等5名学生2020年远见奖学金的决定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2020-12-02 上一篇: 财务行政专员工作日常 下一篇: 2019年中国科大波士顿科技峰会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