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中国科大校友与教授晋IEEE会士

全球最大非营利专业技术学会IEEE(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发布了2022年度新当选会士名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与教授有至少7位入选,他们包括齐国君 (0110)、张军(996)、谢幸(92少)、严如强(9209)、熊莉(9211)、计宇生(789)、李智军(中国科大信息学院教授)。李智军教授加入中国科大后,曾获得新创校友基金会关键学科发展基金的资助。

IEEE 全称是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是国际性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学会,在 160 多个国家拥有超过 40 万会员。IEEE Fellow 为学会最高等级会员,是 IEEE 授予成员的最高荣誉,在学术科技界被认定为权威的荣誉和重要的职业成就。当选人需要对工程科学与技术的进步或应用做出重大贡献,为社会带来重大价值。当选人数不超过 IEEE 当年会员总数的0.1%。

快来看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IEEE 会士风采吧?

2022IEEE Fellow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不完全名单

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并不声称以下为校友完全名单,我们仅出于快速发布消息的目的,通过简单的肉眼识别。如果您或者您的同学被遗漏,欢迎拍砖补充。

熊莉,9211,艾茉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系教授

熊莉教授入选理由:对隐私保护和安全数据共享作出贡献。

熊莉1992年从湖北黄石二中进入中国科大计算机系,毕业后就读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学院,分别获得硕士和计算机博士学位。她曾在IT界从事过数年的软件开发工作,其主要研究领域为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信息集成和信息论等方面。她是诸多著名数据库和信息安全领域国际会议的委员,同时也是Woodrow Wilson基金的职业提升奖金获得者。她现在的研究方向是Biomedical Informatics。

熊莉是中国科大本科生最高荣誉奖学金——郭沫若奖获得者。

计宇生,789,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教授,中国科大客座教授

计宇生入选理由:对移动和动态系统中的分布式计算作出贡献

计宇生,1978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1984年、1986年、1989年分别获得东京大学工程学士、硕士以及博士学位。现任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教授,中国科大客座教授。

2005年至2008年,她是日本信息处理学会 Quality Aware Internet SIG 指导委员会成员;2006年至2010年担任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师学会理事;2008年至2012年担任日本信息处理学会 Internet and Operation Technology SIG 指导委员会成员。2019年8月在IEEE云和大数据计算国际会议(CBDcom)中获得了IEEE最佳论文奖;2020年1月在国际信息网络会议(ICOIN)中获得了最佳论文奖;2020年4月被选为IEEE INFOCOM 2020技术项目委员会的杰出成员;2021年6月获得了IEEE COMSOC杰出论文奖。

谢幸,92少,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

谢幸博士于2001年7月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现任首席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以及微软-中科大联合实验室主任。他1996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并于2001年在中国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陈国良院士。目前,他的团队在数据挖掘、社会计算和普适计算等领域展开创新性的研究。他在国际会议和学术期刊上发表了300余篇学术论文,共被引用24000余次,H指数74,1999年获首届微软学者奖,2019年获中国计算机学会青竹奖,曾在KDD、ICDM等顶级会议上获最佳论文奖,并被邀请在MDM 2019、HHME 2018、ASONAM 2017、Mobiquitous 2016、SocInfo 2015、W2GIS 2011等会议做大会主题报告。他是ACM和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长期担任顶级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领域主席等职位。他是ACM Transactions on Social Computing、ACM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Technology、Proceedings of the ACM on Interactive, Mobile, Wearable and Ubiquitous Technologies (IMWUT)、Springer GeoInformatica、Elsevier Pervasive and Mobile Computing、CCF Transactions on Pervasive Computing and Interaction等杂志编委。他在2009年参与创立了ACM SIGSPATIAL中国分会,曾担任ACM UbiComp 2011、PCC 2012、IEEE UIC 2015、以及SMP 2017等会议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并将担任ACM SIGSPATIAL 2020大会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

严如强,929,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院

严如强,1992年从江苏江宁中学毕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209校友,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院国际机械中心主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会士,从事重大装备智能运维领域研究。自2018年加入西安交大以来,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获2020年陕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19年IEEE仪器与测量学会科技奖(Technical Award),近三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各1项,在IEEE和ASME会刊、机械工程学报、仪器仪表学报等发表高水平论文多篇,其中获《仪器仪表学报》优秀论文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和第五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优秀论文。

张军,9906,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副教授

张军教授入选理由:对密集无线网络作出贡献

张军,2004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2006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中大)信息工程硕士学位,2009年获得奥斯汀德克萨斯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曾任香港理工大学助理教授(2019年至2021年),现任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副教授。

他的研究方向包括无线通信和网络、移动边缘计算和边缘人工智能以及协作人工智能。张军与他人合著了《LTE的基本原理》(Prentice-Hall,2010年)、《多天线无线网络的随机几何分析》(Springer,2019年)和《物联网网络中的低开销通信——结构化信号处理方法》(Springer,2020年)。他是IEEE通信交易的编辑,也是IEEE无线通信交易(2015-2020)的编辑。曾担任IEEE 2011无线通信和网络会议(WCNC)的MAC轨道共同主席和2021年IEEE国际通信会议(ICC)的无线通信研讨会共同主席。张军是IEEE通信学会2021年最佳调查论文奖、2019年IEEE通信学会与信息理论学会联合论文奖、2016年无线通信马可尼奖论文奖(IEEE最佳论文奖)的共同获得者。他与他人合著的两篇论文分别于2016年和2018年获得IEEE信号处理学会青年作者最佳论文奖。他还获得了 2016 年 IEEE ComSoc亚太地区最佳青年研究员奖。

齐国君,0110,中佛罗里达大学

齐国君入选理由:对多媒体分析和应用作出贡献。

齐国君2001年从合肥一中进入中国科大自动化系就读。现为中佛罗里达大学教授。

李智军,中国科大信息学院副院长

李智军教授入选理由:对可穿戴机器人和生物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作出贡献

李智军200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2017.1至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博导。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曾通过关键学科发展基金资助李智军教授。

2021-11-24 上一篇: 财务行政专员工作日常 下一篇: 2019年中国科大波士顿科技峰会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