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信大成淮河以南唯一供暖学校?中国科大呢?

兔年中国科大科学家春联礼盒登记

2022年12月1日,《扬子晚报》发布记者杨甜子撰写的新闻《“最温暖高校”南信大,集中供暖了》。代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方的天际新闻网随即转载该新闻。这则新闻称“记者从南信大了解到,作为淮河以南地区第一所,也是唯一的集中供暖的高校。” 这是一则不实新闻,《扬子晚报》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如此扭曲历史,我很难过。

图片来自网络

1985年左右,中国科大率先在校内为学生宿舍、教室等场所安装暖气。早在1984年,中国科大校领导集体在讨论时,力主在学生而非教师宿舍安装暖气(教师宿舍迟至2003年才统一安装)。科大校领导集体力主在学生宿舍而非教师安装暖气的决定,温暖了近四十年数十万名科大寒窗学子的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淮河以南第一所也长期以来曾经是唯一一所安装暖气的高校。在互联网世界,可随手查到无数新闻。我不清楚为何《扬子晚报》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不做基本查证。 媒体与大学的底线都是诚实、专业与谨慎。

1984年,学校气氛决定的

2004年6月24日,我只是一位在多伦多大学求学的年轻人,通过跨国电话,向一位时任校领导教授求证:(先给学生而非教师宿舍安装)当时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您难道不担心由于待遇不好引起教师人才外流?

该教授回答:那确实是我做的最后决定,但这不是个人的事,而是学校气氛决定的。当时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对办好学校尽心尽力。大家首先想到学生,因为学生在科大没有家,也没有其他可以取暖的地方。很多职工至少有个家,至少做饭有点热气吧。怎么说也比学生能有解决办法,当然我也很理解他们的困难。这个决定之所以能做下来,是因为没有阻力,大家都很开明(问:大家都很理解的决定?)对,如果大家不赞成,就会叫了。

我能想到肯定有网友怪我为什么纠结这事? 我要说的是:我十分赞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善待学生的举动;也期待更多高校向南信大一般,见贤思齐,在几十年之后追随中国科大的足迹。表扬表扬!暖气并非我们当初选择中国科大的理由,但是中国科大为学生宿舍装暖气,堪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高校最有人味的举措之一,是要载入中国高教史的。

和许多人描绘的相反:中国科大一直是我直到中年的噩梦,那里最难的“杀手”教师;我痛苦的接受现实:就算我每天吃饲料,也追不上很多同学,他们是牲口。

暖气,触及了我心中对中国科大最柔软的记忆。暖气在科大是充满鲜活味道的——当初同宿舍的同学已是整天在Cell上发布大作的校领导。他冬天会旋开暖气按钮,放热水在脸盆洗脚;我在上铺上擦干净暖气片,去烘干洗好的鞋垫和袜子。同学怒斥了几天,然后大家全都有样学样,用暖气烤袜子,互不相欠了。空气里的袜子味道,弥漫在每个男生的脸上,这就是阳光与青春啊。

最好的马屁,我再说一遍

时间又过去十八年,我仍然清晰的记得在电话中的这句话:1984年,你力主在学生宿舍而非教师安装暖气的决定,温暖了二十年数万名科大寒窗学子的心。

尽管他严谨的解释:这是集体决定,每位领导都支持。毫无疑问,这是我有史以来拍得最成功、最到位、最暖心的一次马屁。我偶尔会说:这句话是我发明的哦。隔着几千公里的电话线,都能感到老头的开心!最好的马屁是代表自己的心声嘛。我显然不代表中国科大校友,但我相信,这马屁或许真代表了至少万把名暖气片边洗过脚、烤过袜子的科大学子的心声吧。

1984年集体作出安装暖气决定的科大领导们,大多逝去了。他们也配得上我们这句马屁。我竟不自禁,写下此文,不是和南信大过不去。而是不出声,我和自己心底过不去。

历史不能瞎编,倘若外人责怪:你们都忘了装暖气的人。 我会说:我没有忘记你,永远不会!

时间又过去十八年,这句话改改,我想再说一遍:1984年,你们力主在学生宿舍而非教师安装暖气的决定,温暖了四十年数十万名科大寒窗学子的心。

你和你们,都配得上科大学生这句马屁。

中国科大数十年前的学生宿舍,图片来自网络

附:2022年中国科大集中供暖信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多位教师(含部分部门领导)就这则新闻的真实性,向我求证。

众所周知,中国以“秦岭-淮河”为界。淮河以南为非强制集中供暖区。

2022年12月2日,我向校总务部门负责人求证:既然中国科大早在1985年已开始向学生宿舍供暖,这种供暖是 “集中供暖”还是“分布式供暖”?如果是后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宣传就不算失实了。这位教师回复:我理解我们学校应该是“集中供暖”,我再来跟能源中心核实一下,看看有没有具体“集中供暖”的定义,或者“集中供暖”是不是一个专有名词。”他立即与校能源中心核实之后补充“刚才问到了,学校确实是集中供暖”。

合肥(中国科大所在地)与南京维度与温度几乎完全一致。 《扬子晚报》称:南信大今年从11月15日就已经开始集中供暖。而根据我的查证:2022年11月4日,中国科大刊登《关于东、中、西区区域临时供暖的通知》在当天“14:00起陆续启动(停暖时间视天气情况而定)。范围:东、中、西区具备供暖条件的教学、科研、办公、学生宿舍等场所。”。当天合肥与南京的温度为8-17度;11月24日,又刊登《供暖通知》,再次明确继续供暖。

图片来自网络

羡慕!“最温暖高校”南信大,集中供暖了

刊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的天极新闻网

2022-12-01来源:紫牛新闻作者:杨甜子

南京一夜入冬,气温跌破0°C,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学生们还是温暖如春。记者从南信大了解到,作为淮河以南地区第一所,也是唯一的集中供暖的高校,南信大今年从11月15日就已经开始集中供暖,暖气和空调双管齐下,在“最温暖”这件事上决不含糊。

“昨天晚上看到南京下雪既觉得惊喜又觉得冷,作为一个北方人还是期待能过个暖冬的。”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任建新老师表示,在南信大他就实现了暖冬计划!“研究生们基本都会在藕舫楼,看文献、做仿真时会待在工位,需要实操时就到隔壁的实验室,两边都有中央空调,学生们不会被寒冷的天气‘打倒’。”

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2022级的刘锐意也正为暖气深深着迷:“现在天变冷了,每次上完晚自习,我和舍友捧着关东煮回到暖气腾腾的宿舍,真的像回家一样!”

据悉,目前南信大校园内,包括学生宿舍、办公楼在内的供暖面积已经达到33万平方米,供暖管道总长度达到20公里。全校共有5个能源站,供技术人员检测校园内供暖情况,准确观测到供暖问题,随时进行灵活调整。

教室里的供暖设备

“到了南京,我才知道啥叫‘四季分明’!”文学院2022级的杨佳妮来自“春城”昆明,她表示“南京的冷,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冷”。“早八路上我和伙伴们一路‘颤颤巍巍’,走进明德楼的教室,感觉来到了梦中天堂!”“幸运儿”杨佳妮本学期的英语课在新修的明德楼上,中央空调一开,同学们都要感动“哭了”。

供暖后,南信大学生在宿舍活动,最多穿两件衣服。

“采暖管道里的水温最高可以到85℃。国家对供暖的标准是室温18℃上下,我们把暖气供温提高,使得室内温度维持在20℃以上。”负责向学校供暖的南京北燃运营副总彭兴杨介绍,校内暖气使用的是电厂余热蒸汽加热管内注水,通过这种方式,每年可以节省燃煤11967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700吨,减少烟气粉尘排放量45吨。

记者了解到,南信大供暖时间一般在每年11月中旬到3月中旬。国庆之后,就会对学校的所有管道进行冲水实验,排查出现故障的管道,清理管道中可能存在的水锈或残渣。11月初,则会进行保压实验,对管道进行排气。“学校的运营人员是全天24小时值守的。如果宿舍暖气在夜间出了故障,可随时报修。”

2022-12-03 上一篇: 财务行政专员工作日常 下一篇: 秒杀预告:兔年福箱 中国科大“科学家墨宝”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