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打造世界知名的化学院——访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杨金龙

支持母校,未必一掷千金。捐赠一小时工资,温情也重于泰山。立即捐赠!

科大东区有一栋楼,看起来有些旧,可它的一砖一瓦都曾是科大老师亲手烧制出来的,见证了科大南迁重建的沧桑岁月。它就是化学楼,是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化学院”)的所在。

“据统计,1999-2009年间,中国科大SCI科技论文总数的30%由化学院产生,其中I区论文占到全校的50%,II区论文占学校的40%。化学院对学校科研贡献相对来讲是比较大的,我们希望到2020年打造成亚洲一流的化学院,并成为世界知名的化学院。”在接受新闻中心记者采访时,化学院执行院长杨金龙教授如是说。

人才培养:菜单式教学和学导制

一直以来,化学院以培养从事前沿和交叉科学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领军人才为目标,尤其注重对学生的化学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都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家级示范教学中心。本科生前期主要进行系统的基础理论学习和严格的实验动手能力训练,后期,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和能力分别在10个二级学科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学院的本科毕业生80%以上进入国内外大学或研究院所攻读研究生。多年来,化学院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不同领域的杰出人才,为国家的科技教育事业、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科技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人才培养方面,化学院的口碑一直很好,这可以从毕业生取得成就的显示度看出来。”杨金龙说,从化学院毕业的校友中,有8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有不少人在美国大学担任教授。2009年,美国公布了全世界前十名的化学家,其中我校 823 校友夏幼南(华盛顿大学教授)和 833 校友林文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双双获此殊荣,分别排名第五和第九。这是化学前十名中仅有的两名来自中国大陆的华人科学家,他们都毕业于化学院。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目前化学院全国百篇优博论文7篇,中科院提名奖3个,院长特别奖7个。

“学院加强基础,重视数理,所以,我们学生基础都打得比较扎实,数理基础很好。”杨金龙说。

近年来,学院采取“两段式、长周期,双轨制、全方位、一体化”的模式,加强科技拔尖人才培养。这主要体现在化学院与沈阳金属所合办的“材料科学英才班”,与化学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合办的“卢嘉锡化学科技英才班”的教学上。“英才班的学生一部分基础课在科大上,一部分则在研究所完成。不仅让学生打牢基础,还要把他们带到科学的最前沿。我们希望通过8-10年的长周期教育,培养国家需要的拔尖人才。”

在教学上,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和菜单制。“学院为学生制定很多不同的学习菜单,供他们选择,打破了以往学生选课单一的限制。这样,一个班上的同学选择的课可以不一样,让学生充分享受个性化学习的乐趣。”杨金龙说,我们还通过暑假的小学期,让研究所、海内外校友参加到教学中来,让学生接触科学前沿和今后选择方向相关的东西。

此外,化学院为每位学生配备了学导。学导都是教授和副教授,每个人负责几个学生,要求每学期至少交流2-3次。大三的时候,允许学生和导师进行重新选择,保证学生在做大学生研究计划和本科生论文的时候,尽量能接受一些个性化的教育,让一些学科前沿的教授参与对本科生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业发展给予指导。

除学导制外,从2010年第一学期开始,开设open hour,每周五下午2位教授接受本科生的来访,帮助他们解决学业和研究方向选择等问题。“这是和国际教育接轨的做法。学生会提各方面的问题,尤其是一二年级学生,刚进入大学对很多情况不了解,对今后的发展也很茫然。同各学科知名教授面对面交谈,会得到很好的指导和启发。”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学院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学院改变招生考试方式,按照一级学科命题,改善了生源质量不平衡的局面;以优秀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前沿课题为导向、导师团队为培养单元,为研究生进行集体指导;改进研究生课程教育,发挥“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优势和“三学期”制,聘请国内外学者讲授专业课程;强化研究生实验训练并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评价体系;营造活跃的学术氛围等。

科研发展:加强在学院层面的规划

目前,化学院主要依托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等平台开展科学研究。在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建设的7个研究部中,化学院参与了原子分子科学研究部、纳米材料与化学研究部、低维物理与化学研究部、理论与计算机科学研究部和Bio-X交叉科学研究部的建设,涵盖了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五个二级学科。

此外,化学院还有中国科学院能量转换材料和软物质化学两个重点实验室,以及生物洁净能源、先进功能材料两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学院的学科领域涵盖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二个一级学科,包含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可再生生物质洁净能源、应用化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与材料加工工程等10个二级学科。

杨金龙说,化学院一直积极参与国家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以及大科学工程建设,承担了大量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科研项目,每年科研经费超过4000万元。自2000年以来,共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4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多篇研究论文发表在 Nature Materials、J.Am.Chem.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Phys.Rev.Lett.等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刊物上。

目前,由化学院牵头承担的“973”和“ 863”项目各有5项,还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此外,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15项,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4项,以及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5项等。

今年5月4日,材料科学领域的国际领先学术期刊《先进材料》出版了“中国科大专刊”,并刊登了题为《中国科大:天才工场》的文章,全面介绍中国科大及其杰出校友在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工作和贡献。文章称:“中国科大哺育出众多训练严格的独立学者,这些师出中国科大的学者正在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前沿卓有成效地开展研究并开始取得杰出成就”。

“在科研工作上,学院近年来强化了规划的牵引作用。以前主要靠自由探索,现在我们注重从学院整体来考虑问题,让整个学院相互了解、互通有无。学院组织每位教授把自己的学科点规划好,并把工作介绍给学科带头人,然后组织在学院层面进行规划,争取更多的资源,保证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为大家提供更好的科研平台。”杨金龙认为,这种“自下而上、由上而下”的规划能调动广大老师的积极性,更能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有利于科研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学科建设:注重交叉和人才优势

“化学学科整体发展得比较好,材料学科的一两个分支发展得也很好。化学学科进入了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化学物理、纳米化学、高分子化学三个学科在国际上都很有名气,理论化学、有机化学、材料物理化学也都是国内一流的学科。”说到这些,杨金龙给我们看了一组数据:

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网站公布的高校及研究院所化学学科评估中,中国科大化学学科在全国一直是处在前五名的位置,材料类学科在国内整体排名在15位之内。在世界高校或研究机构化学学科评估排名中(据ESI),中国科大化学学科论文被引用总数为全国第三,篇均被引用为第五;材料学科论文被引用总数为全国第二,篇均被引用为国内第三。

“所以,总体来看,我们学院近五年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个别二级学科在国际主流专业期刊发表论文数能进入全世界前十的位置。但客观地讲,我们在Science、Nature等顶级期刊上的文章数量还很少,这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方向。”杨金龙说。

在此基础上,学院将进一步强调学科间的交叉,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让学科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学科之间的交叉发展是科大的传统,科学的生长点往往都在交叉学科领域。我们强调化学与物理的交叉、化学与材料的交叉,现在又开始增加与生命科学的交叉,也就是化学生物学。”杨金龙说,化学院有化学和材料两个一级学科,学院将在这两个领域加强交叉,引导学科前沿的发展。在新兴前沿交叉学科上,单分子物理化学、纳米化学、化学生物学是学院重点发展的新学科。

杨金龙指出,引导高新技术学科的发展,也是学院下一步学科建设的重点,希望能产生高科技专利。学院将在四个方面加强凝练:能源转化与绿色催化、绿色合成技术、环境保护与水处理技术、高分子材料合成技术。学院新成立了软物质化学实验室,希望在技术进入工业应用和社会运用上有一定的突破。

“促进学科发展,人才是最重要的。”杨金龙告诉记者,化学院近年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学院通过“百人计划”已引进杰出人才20多位。

人才队伍:强调团队建设

化学院现由化学物理系、化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和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五部分组成。现有教职工205人,其中教授69人,中科院院士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国家杰出青年14人,中科院海外杰出人才21人。

“如何引进高端人才,并加强对年轻人才的培养,这是化学院目前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杨金龙认为,化学院的人才队伍建设总体上是好的,但与国际水平相比,顶尖人才还很欠缺。学院非常注重创造更好的科研条件,通过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来引进高端人才。“我们计划到2020年,学院引进和培养40-50名优秀青年人才;每个学科方向都能出现1-2名在国内属领军人物、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

谈到培养年轻人才,杨金龙说,化学院曾在教学科研岗位采用过国外的“PI”制。“但PI制在目前国内科研环境中不是很合适,我们现在在PI制的基础上,更强调团队和平台建设。我们让教学科研岗的老师明确自己的定位,是想成为PI还是研究团队中的一员。学院鼓励研究团队的建设,并希望以杰出的学科带头人引导创新团队。”

化学院目前有纳米化学、生物医用与检测功能材料、光电转换、电化学转换、水污染控制环境化学、理论化学和立体选择性合成等7个创新团队,每个团队都有院士或拔尖人才引领。“有了团队,每位老师就能有明确的定位,在平台上做项目。我们尤其鼓励70后的教师通过团队的建设,明确自己的人生规划、定位和目标,通过与杰出人才的合作,得到个性化的更好的发展。”

杨金龙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按照学校的“135”创新发展工作思路,化学院也制订了自己的阶段目标。“我们希望到2013年,化学学科保持全国前5的位置,国际进入前60名;材料学科进入全国前10名。在2020年的时候,化学学科能进入全国前3位,在国际上处于前50位,成为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化学院。”

 

来源:中国科大新闻网

2010-12-13 上一篇: 萧娜,行政助理 下一篇: 加强工程科学与高新技术融合,创建世界一流工程科学学院--访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陆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