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女生揭秘史上最强深源地震

中国科大校友叶玲玲日前揭秘揭秘史上最强深源地震,成果刊登于《科学》杂志。

今年5月24日,俄罗斯鄂霍次克海发生震源深度为610公里的8.3级强震。地震学者对这一迄今所记录的地震矩最大深源地震的研究表明,该地震释放出大约36 兆吨TNT炸药爆炸的能量,相当于约2300个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威力。

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克鲁斯分校在读博士生叶玲玲等研究人员等19日在《科学》杂志上说,他们利用全球密集个地震台站记录的数据,对5月的鄂霍次克海深源地震分析研究表明,该地震释放的能量是之前最大的深源地震——199年8.2级玻利维亚深震(震源深度635公里)释放能量的3倍,地震破裂速度约每秒4公里,在长约180 公里宽约50公里的断层面上发生了平均约2米的滑动,最大滑动位移达10米左右。叶玲玲对新华社记者说: “这是目前观测到破裂最长的深源地震。”叶玲玲2004年从安徽霍山中学考入中国科大地空学院。中国科大地空学院黄建华教授向新创基金会证实“叶玲玲确实是我们0407学生” 黄建华曾给叶玲玲上过课并并指导她大学生研究计划,“她在校时就是女生里面成绩最好的之一!”他对叶玲玲的成果并不感到意外,但在中秋假期得知地空学院校友的成就,仍然非常高兴。

深源地震是指发生在地表以下400到700公里的地震,一般发生在俯冲板块内。地球上最深的地震大约发生在700 公里。由于这些地震由于震源较深,对地表产生的危害较小,但深源地震的发震机制及地震破裂发展过程至今仍是未解之谜。目前一般认为深震的发生可能与流体,部分熔融或者矿物相变有关。叶玲玲对记者说:“该次地震破裂过程以剪切滑动为主,与浅层地壳中发生的地震很相似。很难想象在610 公里深岩石的压力(2万个大气压)下,两块岩石能像地表上一样,在断层面(岩石之间的破裂面)上发生滑动。”

研究人员对比发现,该次鄂霍次克海深源地震与1994年玻利维亚深震在破裂速度、能量和应力释放等方面存在显著不同,可能是由它们所对应的俯冲板块的年龄和温度不同所致。俯冲到鄂霍次克海下方的太平洋板块较冷,而玻利维亚地震对应的俯冲板块温度较高,产生了较多的粘性变形并耗散了更多能量。

研究人员还猜测,鄂霍次克海地震可能发生在已存在的断层面上。这一断层曾发生浅层地震,之后随着俯冲的太平洋板块从千岛群岛-堪察加海沟下插到到鄂霍次克海下方。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他们并不清楚这场地震是如何开始的;但对于这种类型地震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理解地震的发生和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同时俯冲板块中应力分布情况可能与对人类造成巨大灾害的浅源地震有密切联系。

新闻来源:根据新华社报道了解到本新闻线索,叶玲玲校友提供了本文。

2013-09-22 上一篇: 《运行经费审批制度》原则通过 下一篇: 坦然面对科大文化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