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哥大看科大国际交流的进步与差距

哥伦比亚大学代表团再访我校

复旦耶鲁全面启动战略合作

耶鲁百人师生代表团访复旦

2017年10月26日,哥伦比亚大学副教务长兼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Soulaymane Kachani教授再访中国科大,这也是我第二次陪同、观察他的科大之行。

中国科大特地将哥伦比亚大学的宣讲安排在最好的教室(俄罗斯总理演讲厅)。kachani宣讲时问本科生们“中国科大在曼哈顿校友非常集中!知道么?十月初在纽约的峰会来了五百科大人”他当天两次提到此事。三年前,他第一次到科大还不太相信科大有多棒:

2014年,785学长赵兵(Columbia Ph.D.)联络新创基金会,建议为其好友kachani教授首访科大提供协助。我负责安排与陈初升副校长、杜江峰、陈炀等数个学院院长的见面。陪同过程中有许多坦率的谈话。尽管赵兵事前大肆“安利”,显然kachani教授对科大所知不多。直到送他合肥新桥机场离开时,Kachani从在科大招生宣讲的学生反馈判断:中国科大大体上和浙大应差不多,但对科大的一些办学特色他并不认可。我们心里多少有些沮丧(科大人何时将浙大作为对手了!)

2017年临行前,Kachani教授主动谈及科大的办学实力。我告诉他:科大在境外有超1200位教授任教(约900人在美国)。他称赞:以海外学术界的影响而言,科大要远超上海交大、浙大。只有北大清华能与科大相比。访问中,Kachani与陈初升副校长谈到了实质性合作,我们期待学校在未来能有好消息向校友报告。

我们不需要为中国科大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涂抹重彩,这里也坦率强调中国科大的很多差距:

1)中国科大尚未与美国顶级名校战略结盟:早在2005年,复旦大学即开启与耶鲁大学的校际战略合作。复旦得以塑造其中国耶鲁大学的形象。而中国科大2009年还在访问Temple大学。我的同学万千(耶鲁大学博士)以此为例,希望转告科大校方,一定要争取Ivy League或HYPS等顶级名校寻找有所渊源,气质相近者,提升中国科大的国际影响。时至今日,科大的国际影响已有提升,我们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最近逝世的钟扬教授第一次(约2007-2008年中)在复旦大学见我时,即不断强调复旦校长要在3年内做到1/2本科生有半年以上国际交流经历。他认为科大要迎头赶上。钟扬教授尤其喜爱用幽默的语调指出科大的差距:中国最有吸引力的大学只在三个地方:北京、上海与西藏(西藏大学作为世界最高学府的吸引力无以伦比。有些诺奖得主对于京沪大学的邀请均不屑一顾的让秘书打发。他们永远没法抵抗藏大的诱惑)。今天谈起钟扬的提醒,科大人懈怠不得。

2)科大品牌影响偏弱:与哥大代表团见面时,中国科大展示的是英文PPT,哥伦比亚大学给科大学生放映的是颇具历史底蕴的中文宣传片。我期待中国科大能在市场化的品牌塑造上有所突破。2018年是60周年校庆,中国科大能推出符合北美文化习惯的纯正英文宣传片吗?

中国科大虽有实力,但品牌形象屌丝,科大人更是如此!Kachani教授现场发现只有3-4位科大学生准备了CV,没有人穿西装。他坦率告诉学生:北京各大高校学生出席宣讲会全部带CV,一大片的本科生西装领带非常庄重。此时已是深秋,若在夏季,科大学生必然是一大片拖鞋短裤,胡子拉渣的!

2017-11-06 上一篇: 《运行经费审批制度》原则通过 下一篇: 刘子青:揭秘成纤维细胞转化为心肌细胞机制,成果登《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