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海外交流奖学金交流心得——庄思源

庄思源(PB1401106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7年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实习。

这是我第一次赴国外进行较长期的研究实习,这次经历对于我而言关系重大。虽然我前几年也因为比赛而有一两次出国经历,但是大抵只是完成比赛,并走马观花地看看当地的著名景点等等,并且生活,住宿和交流等等中出现的问题大多也由带队老师或者学长学姐们承担处理,因此虽然是交流,但是对当地没有全方位的了解,也没有全方位地挑战个人能力。而相对而言此次伯克利之行,则是一次真正的交流。

庄思源在交流期间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加州最早的公立大学之一,是计算机专业的四大名校之一,多个其他学科排名也在世界前列,拥有顶尖的科研实力。我个人热爱计算机科学,先前在科大有过多段科研经历,并多次代表科大参加国际比赛,我希望通过暑期科研训练在学术界里能有更好的发展。我通过了导师的面试得到了此次珍贵的实习机会。

刚来到本地的时候,我对周围环境和风土人情不熟悉,甚至没有赶上中饭。不过热心的邻居开车帮助我了解了当地一些便利的饮食和购物场所。在美国为了节约成本,我学会了自己钻研并试制一些菜品;一开始由于缺乏经验做的不是很顺利,不过通过几周的努力,我逐渐熟练掌握了一些做菜的技能,可以满足日常需要。有了这些经历后,之后出国留学想必会顺利很多。

我的口语不是很好,刚到当地时常出现尬聊的情况。我个人性格较为内向,一开始不是很适应,但是后来我发现,只要有诚意去交流,并没有什么关系;由于国家地区和文化背景的不同,有很多东西可以交流,比如我和同住的一个美国学生从训狗开始聊起,然后涉及到训狗用的语言,然后到各自的语言和文化,再到各自学科的内容,虽然我的口语有些缺陷,但是不会影响交流的过程。所以暑期交流同样也是一个锻炼外语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提升了自己表述的能力和胆量。

庄思源 (左) 和同学合影

暑期正值加州天气非常好,适合旅游出行。交流期间我同结识了的学生在周末结伴去参观金门大桥,计算机历史博物馆,以及硅谷那些传说中的科技公司。这是我第一次在国外远足,通过这段时间的旅行,我对加州当地的风土人情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开拓了眼界。

当然,在交流期间,大部分时间仍然集中在研究和工作上。在此期间我和导师以及合作的PhD一起努力去实现一个关于Meta-Learning的项目,并和Stanford等学校进行了PK。项目进行得很顺利,获得了PhD和导师的良好评价。我多次还参加了实验室组织的workshop。这些workshop的除了由本校人主讲外,还邀请了一些外校的人士,诸如Stanford,MIT,以及Intel的研究员。这些主讲有些是你曾经阅读的论文的作者,有的是公司内的专家,所以你有机会去直接面对面去解决自己曾经的疑惑,或者了解行业的最新趋势,或者和外校学生建立联系。

伯克利校园一角

总之,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暑期交流,这次交流使得我对国外学校以及科研合作的理解超出了书面上的描述,得以真正地“行万里路”。此外我非常感谢学校和校友基金会的无私资助,这些资助大大减轻了科大学子出国交流的经济负担,使得我们得以以相对宽松的心态去了解更大的世界,收获经验和知识。

2018-05-14 上一篇: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创公益基金会基金与财务管理办法 下一篇: 2017年度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