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科学考察日志

8月1日深入永兴岛!首踏“七连屿”对土壤釆样

考察日志8月1日:三沙釆样 12 个点:海水咸,心里五味杂陈

8月2日“将军林”中忆往昔峥嵘!再见,永兴!

8月2日登机返航时,无人机忘报备被暂扣

8月3日 海上漂了近12个小时,一切都还顺利

8月4日徒步 17.4km,科考到目前为止最辛苦的一天

8月5日点赞中国航天人,祝福祖国航天事业

8月6日游宋氏祖居,发扬博鳌精神

8月7日陵水红树林,凝结着他的心血

8月8日平均年龄 60 岁的能源科技公司!

中国科大科考协会探秘三沙群岛 拨开海上丝绸之路迷雾

海南被称作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是我国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建设倡议中连接国内与国外的中转站。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与东盟许多国家隔海相邻,拥有海口、三亚两个现代化港口,又是博鳌亚洲论坛所在地,在参与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的建设中具有独特优势。

为了营造更加良好的周边环境,海南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海南乃至中国临海城市蓬勃发展的今天,海洋污染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此次,中国科大学生科学考察探险协会一行 12 人前往海南三沙群岛,重点关注当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调研海南发达城市周边海湾的微塑料含量。

本次活动宣传,由中国科大科考协会、合肥晚报、合肥电视台联合报道。我们将通过视频、图片、日志、直播、H5 等多种方式呈现神秘的海上丝绸之路。

考察日志① |7月29日:从合肥出发,漫漫车途

7 月 29 日,中国科大科考团队踏上征途,正式开启了他们的 " 海上丝绸之路 " 探访之旅。本次科考活动将持续 17 天,一直到 8 月 13 日结束。从 7 月 29 日开始,行程中的每一天,每位科考队员都会坚持写科考日志,记录活动中的点点滴滴,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感,以参与者的视角,直观、生动地展现 " 海上丝绸之路 " 的独特魅力。

大家在通过安检

中国科大考察队员 张小嫚

7 月 28 日下午,在协会和前来送车的师兄聊着天,看着窗外雨过天晴,美丽的彩虹遥挂天边,不由地感叹是一个出行的好兆头!

还没到约定的送车时间,协会的小伙伴们就陆续来帮忙搬装备了,在美帝的室友也早早地爬起来远程云送车,可以说是 " 炒鸡 " 感动了。背上重重的背包出发,脑海里不停地浮现出 " 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在校门口合影留恋后坐上了 10 路公交车到达合肥火车站,与从家赶来的汪晓斌老师集合,一同前往提前定好的青旅整顿休息。

没有想到的是重装包在压倒我前,先自己崩了,腰扣一路走一路崩,还好是凌晨 3 点的火车,还有时间更换背包,这里要感谢晚上帮忙送包的同学们。1 点多我们再度启程前往火车站安检进站,等待着 3 点前往信阳的火车。

7月29 号上午8点 08分,到达信阳火车站,我们没有出站直接到了候车厅,保证大家始终在一起行动。中午分批在信阳的烩面馆吃了午饭后坐上了前往海口的火车,在火车上汪老师对带队老师、领队和队员分别进行了采访,之后队员们在火车上休息、整理资料。

到了晚饭时间,大家纷纷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行餐,泡面加香肠,可以说是很美味了(比起压饼)。

吃过晚饭后,在主领任文轲的提醒下统一给家长报平安后,队员们开始写每天的日志。我带着耳机,对着电脑,敲着键盘,没写几个字,就开始思考着这次科考的意义。第一次背上四十多斤的登山包,坐 29 小时的火车,跨越千公里的距离,只为做出一次精彩的考察,有一个完美的暑期科考体验。不仅仅是完成了协会每年暑期科考的传统,更是对自己的一次历练,相信这半个月,一定可以收获很多!

不得不说,车箱里的冷气真的是很足了,吹得我在感冒的边缘微微试探,吃完感冒药,裹紧小被子,今天就这样结束啦!

中国科大考察队员 孙世杰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总想去别处看看。这种对未知事物执着探索的精神,早已融入了科考人的血液。

经过缜密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国科大科考协会暑期三下乡活动实践团队于 29 号正式出发,前往海南省海口、文昌、三亚和三沙市等地开展科学考察工作!

从小就梦想着坐火车去一次海南,尤其是体验一下有趣的火车轮渡,但一直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够实现。所以这次去海南的科考之旅,也是我个人的逐梦之旅,内心欣喜、感激和紧张等情感五味杂陈。

先说欣喜吧。这大概是我所经历的最长的一次火车旅行。从合肥经宁西线到达信阳,这条线路是我的老朋友。信阳到衡阳的京广线,我未曾走过。衡阳以南湖南、广西方面的线路,我有些甚至闻所未闻。这次旅行极大地加深了我对中国地理的了解程度,也正应了那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再说感激。作为一名临时入会的新成员,对协会各方面都不是很了解,但是我却被大家的凝聚力深深地感染了。就拿临走时的送行来说,几十名科考人过来送东西,帮忙拿东西,跟我们合影,甚至还有直接送我们到火车站的。在火车站休整候车期间,我和另一名同学的登山包出现了问题,协会装备部的同学便寻找合适的包连夜送到火车站,任老板和财务副领还亲自帮我换包,实在令我感激不尽!有这样凝聚力极强的团队,我们的考察行动何愁不能取得圆满成功?

最后提紧张。远离学校和家乡去祖国的最南端考察,紧张之情在所难免。尤其是第一次坐船出海,游泳也是最近刚刚学会,这为海南之行平添了一丝危险。但我相信领队组优秀的指挥能力,也相信自己必定能够化紧张为专注,化压力为动力,让发生危险的概率降到最低!

" 安全第一,服从纪律。团结协作,虚心学习。" 这是我对自己海南之行的要求。真心希望自己能够不虚此行,为考察行动的顺利进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科考摄影 向嘉

00:57,在闹钟声中,大家从小憩的困倦中醒来了,并开始收拾自己的行装,在送车队员的帮助下,01:30,队员们在再次出发,从青旅前往合肥火车站。夜幕下,大家背着大包小包,相互帮扶,脸上坚毅的笑容显得尤为可爱。

03:05,大家终于登上了前往信阳的火车。上车后,70L+10L 的大包和 30L 的小包的安放却着实成了问题,大家只好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空间,硬是把行李安置好了,尽管满头大汗,却得来了过道的畅通,一切都安置好后,突如其来的倦意让大家迅速进入了梦乡,硬座上很难睡觉,大家点头晃脑,倒也是一番滋味。

清晨五六 点,阳光照进车厢,大家陆续醒来,早餐是无味的燕麦,加入热水,摇一摇,便成了燕麦粥,尽管没有想象中那样清香四溢,但在舟车劳顿中吃到这热乎乎的早餐,大家也是十分满足了。

中午,于信阳吃了点烩面,休整了 5 个小时,大家登上了由信阳前往海南的火车。由于是硬卧,比硬座舒适太多,大家很快就安顿好,躺在床上恬静地为昨夜的困倦补起了觉。随后,随队记者汪老师又一一对队员们进行了采访,大家对本次科考充满了希冀,一时有说有笑,倦意全无。

晚饭后,领队任文轲又给大家讲了之后几天的行程和安排,队员们也各司其职,开始了准备。

科考,其实就是在这种一次又一次的疲惫中的成长,吃苦耐劳注定是每一个科考人深入骨髓的品质。今晚就早早入睡了,明天继续加油。

中国科大考察队员 胡成龙

28 日晚上 6 点半,我们按计划从学校出发前往火车站,来送车的大多是协会的老队员,他们和我们热切交谈,时而皮一皮,很主动地帮忙搬东西,还周到地准备了西瓜,实在觉得这群人有趣得打紧,协会上下这种和乐的氛围也让人不经感慨大家的团结与凝聚力。印象最深的是有位已经在南京工作的学长专程过来为暑期队员送行,给我们讲他以前和协会的故事,仿佛他又回到从前的日子,又好像在讲述别人的生活,那一瞬间让我觉得今年暑期会比预想的更有意义。经历的多才有可能想得更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这句从小到大背烂的话,真正要领会到其中含义并没有念起来那么容易,所以昂首阔步向前走吧,总会有所领悟。

29 日凌晨 3 点坐上绿皮火车,一夜没睡,把大家张口点头的睡姿偷偷拍下来,暗暗发笑。车上很挤,尤其我们还有这么多行李装备,大家挤挤很快也就睡着了。人来人往,大多数人路过我们身边时匆匆一瞥,继续赶自己的路。以前看过一个说法,火车是缩小的人间,许多人被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内活动,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值得研究的对象,不知道乘务员是否有这样的感觉。在动车高铁遍布的如今,绿皮火车的确显得有些原始古老,而且给人脏乱差的刻板印象,我们不过是体验式地坐了一次,还不算太久,想到有些人只能选择做绿皮火车,对于火车的一切不适应也变得可以接受了。慢慢天亮了,透过车窗看着远处的红晕,和着广袤的平原,称得上是一幅美景。

29 日上午 8 点抵达信阳,等待下午 2 点开往海口的硬卧车。将包放在候车室后太困坐在板凳上就睡着了,醒来已是午饭时分,出去吃了碗热乎乎的河南烩面,量很足,吃得很撑。下午上车安顿好后,大家开始分享自己带的零食,又吃得很撑,不过好满足。

期待已久的海南之行终于启程了,从最初报名到选拔训练到入选到最终成行,快有两个月之久,还是无法相信自己能得到如此难得的机会,既然已经成为暑期的一员,就好好享受这次行程吧,同行的的伙伴也都是各式各样有意思的人,希望能在这半个月的考察过程更了解他们,希望能和这些活力满满的年轻男孩和女孩们成为好朋友吧,希望一切顺利!

考察日志② |7月30日:2 天的火车之旅,科考队这样解闷

胡成龙

车外的一切,都如此新奇

昨晚太累,九点不到就睡着了,睡得异常安稳。醒来时已经七点,大概是到了广西境内,窗外的风景也变得美丽起来,丘陵地貌让人眼前一亮。大大小小的山包散布在大地上,越往南走植物也越显示出热带植物的特性,叶片硕大,郁郁葱葱,一晃眼一夜就到了真正的南方,实在是惊喜不已。中午吃的依旧是泡面火腿卤蛋,饭后冲了些果珍补充维生素,吃饱喝足后享受了长达两小时的午睡,惬意至极。大家午睡起来后心照不宣地玩起了小游戏,一起挤在下铺,一起大笑,不知不觉中又亲近了不少,我们在玩游戏时老是喜欢集体 " 欺负老实人 " —— " 垃圾装副 " 石朝蓬,每次为难他的时候他那副委屈不已的表情让人忍俊不禁,而且每次套路他时都会中招,屡试不爽,为我们增加了不少笑点。


印象最深的还是火车横跨琼州海峡,之前就听海南的同学说到海南岛没有跨海大桥,只能通过将火车分解装入轮渡后开船过去,当时就觉得很震惊,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能亲自体验一下。火车到达徐闻站后开始减速,之后开始了漫长的卸车,期间火车断水断电,没有空调后衣服很快就被汗浸湿了,大家想尽办法降温,最终选择聚在一起做游戏转移注意力,事实上效果很好,尽管身上汗依旧流个不停,但笑多了也就逐渐忘记了热的环境。我们还蛮幸运,火车恰好停在船上能看见大海的位置,第一次看海,虽然隔着玻璃窗,可大海的美丽尽收眼底,远处的云还有夕阳的余晖,海天不知相接在何处,过往的船只随着海浪摇晃,窗户外飘来海风的咸腥味,车厢里的人也纷纷挤到能看海的窗边拍照发朋友圈。离陆地越远海水由蓝转绿,天也渐渐阴下来,云开始慢慢变黑压低,到海峡中央时突然下起了暴雨,海面被雨水拍打出小坑,海风夹着雨飘进窗内,这些再自然不过的现象对于初见海的我都是新奇的东西,我趴在窗边看得出神。

终于,经过两天的长途奔波,我们终于抵达海口,刚刚下过雨,地下还很湿润,空气也十分凉爽,行道树也都变成棕榈树,半个月的考察明天就正式开始,期待未知,祈祷老天爷给我们好天气让我们能顺利出海!

石朝蓬 海南的天气,让人发慌

雨后海南很是清凉啊,空气湿漉漉的,到处都是大海的气息。一出车站便看了海南的特色——随处可见的椰子树和大王棕。这种鬼天气对海南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一切都有条不紊。倒是我心里有点发慌,害怕再来一场雨,且不说今晚狼狈不堪,明天的三沙计划可能也会泡汤了。

今天全在火车上待了,由于昨晚正常休息,所以早上也和平时一样六点睁眼。洗漱后首要解决的还是肚子问题,我把饭盒拿出了接了些热水给大家热八宝粥,毕竟一起床吃凉的胃还是挺难受的。吃过饭后就又到了消磨时间的环节了,不过这次还好,我们这边来了个不认生的小萝莉,一会儿拿糖,一会儿玩游戏,她妈妈也对我们很放心,得空看看手机,我虽说被折腾的不轻,但好歹没被叫叔叔,通过一些方法还是能让她安生下来的。唉,再次被勾引要女儿。她和妈妈到玉林就下了车,我们只好玩 uno 了。到了中午,大家似乎都无饿意,午餐的泡面拖到很晚才进行。午饭后我选择睡午觉,到了三点半左右,便有乘务员提醒马上要轮渡了,要断水断电,我们早已做好准备,uno 已经玩了起来,但没想到,车厢里热的让人受不了,只好拿起手边的东西当扇子降温。随着两下突然的启动,车厢被调度火车头送入船舱内,我们正好处在一个绝佳的看海位置,随着船的行进,还水由靠岸的浑浑的颜色变成了绿色。到岸后又是两次突然的启动,车厢被拉了出来。随后没多久便到站了。车在船上行,船在水中游。没能看到这艘船的庐山真面目很是遗憾。

到站后我和老师去找公交站,还算好找。上了公交之后,吴老师问我还有没有吃的,他的五天的行餐已经吃完了,今天就早上吃了一顿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我惶恐,老师饭量震惊人,最后东拼西凑找了几块沙琪玛给老师填肚子。中间换乘了一次,等的时间蛮长,最后终于到达美兰机场。机场偶遇了一位大哥对我们的装备比较好奇,聊了几句话听出来是河南人,一问是南阳的,来这边打工工资不给结,只好回家,心里很不好受,但是不知道该怪谁,这种事都是一级压一级,最后压到底层人的头上来。总之,愿这位哥哥将来一切都好。

时间已不早,今天就写到这吧,期待明天的海岛历险记。

邢云 再累也不能错失美景

清晨,在车厢中小孩的吵闹声中醒来,火车上已有人早起小声交谈,火车与铁轨的碰撞声规矩而有力。拨开窗帘,窗外的景色已全然不同。远处的山形态各异、云雾缭绕,云已被刚达天际的朝阳染的血红,铁路两旁的树木交替着进入视野。纵然窗外的风景如画,可身体的疲倦还是又将我拉入了梦境。

再睁开眼时,火车正经过桂林。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火车外的景色则正好诠释了这一点。远处山与云相互纠缠,一黑一白如一副水墨画。近处则是多种从未见过、叫不出名字的树木,一远一近是水墨画与彩画的搭配,既不失水墨画的隆重,也不乏鲜艳的色彩。队员们已纷纷起床,早餐的小面包配上果酱,既能饱腹则增添了一丝甜意,再配上八宝粥,早饭便这样简单地解决了。吃完早餐,几位队员的友好行为取得了邻位小朋友的信任,和她玩耍了起来,小孩子总是有着充沛的精力。

早晨与一直保持联系的船长通了电话,将海口两日的出海问题最终核实敲定,而文昌的出海计划由于种种不利因素不得不取消,喜忧参半。火车上的时间显得甚是缓慢,狭小的空间被背包挤满,于是便干脆躺在硬卧上,听着耳机看着远近的风景。窗外时而下雨,时而阳光明媚,火车载着我们穿梭于不同的天气,而终点站也越来越近。

下午时间四点钟,火车到达了陆上最后一站粤海铁路北港码头,在这里火车需要分成三节装于船中,来渡过琼州海峡抵达海口站。由于前方有几列火车未渡海,我们开始了漫长的排队等待。漫长则漫长于火车断了电,火车在太阳的照射下如烤箱般,温度不断升高。身上汗流不止,衣服已散发出了浓烈的汗臭味。一个小时后,列车终于再次移动,很幸运我们这一节车厢被分在了轮船靠边的位置,大海的景色一览无余。第一次见到辽阔的海洋,如同被勾了魂般出神地望着眼前这壮阔的景色。随着轮船驶离海岸线,天气变得不再平静,大雨倾盆而下,海面也波涛汹涌,窗外如同起了雾,可见度降得很低。

晚上七点四十多终于抵达了海南海口站,窗外淅淅沥沥下着雨,心中不免慌张了起来,生怕到了海南的第一天背包就湿个透。天公作美,刚出海口站雨便停了,乘上了前往美兰机场的末班车。公交车上,即使队员们都已精疲力竭,可大家还是将背包整齐地列在车壁旁,将座位留给他人。到达美兰机场已是十点,在机场交通枢纽的候车厅里,由于此处能满足我们决定今晚就在此落脚,安排好第二天的行程和守夜的轮班,大家便在地上铺上了防潮垫,深睡过去。只留下守夜人看守着包和大家的行李。

8月1日深入永兴岛!首踏“七连屿”对土壤釆样

8 月 1 日,中国科大考察队前往七连屿,对岛上的土壤进行采样,并对永兴岛进行更加深入地考察。

永兴岛,又名 " 林岛 ",因岛上林木深密而得名。它是一座由白色珊瑚贝壳沙堆积而形成的珊瑚岛,呈椭圆形,是我国南海西沙群岛陆地面积最大的岛屿。8 月 1 号上午,考察队一行来到石岛参观并采集土样,据成员称,石岛是永兴岛的制高点,本来是和永兴岛分开的,后来通过人工填海把两者连了起来。中国科大考察队在石岛上给科大录了一段祝福视频,打算在下学期校庆晚会上播放,以此来表达对母校对本次科考支持的感激之情。

距永兴岛东北方向 4 海里之外,有七座岛礁紧密相联,相隔很近,犹如珍珠一般串在一起。远古来此打鱼的渔民因此形象地把这七个岛屿统称为 " 七连屿 "。下午,考察队一行乘坐冲锋舟从永兴岛出发前往北面七连屿的其中两个岛屿赵述岛和北沙洲进行土壤采样。但由于冲锋舟人数限制,只能十个人乘船,于是有两名考察队成员遗憾留在了岛上。但是,队伍在考察过程中会择机进行直播,这两名成员能够在网上看到其他人登岛采样的画面,以另外一种方式参与到了其中。

考察结束后,有些队员去邮局给家人、朋友寄明信片。由于三沙不是旅游区,一般情况人们无法进入,所以这里的邮戳非常难得,考察队员们想把这份喜悦和小确幸用这种方式分享给家人、朋友。

考察日志④ |8月1日:三沙釆样 12 个点:海水咸,心里五味杂陈

胡成龙  慢点走,还想再吹吹这里的海风

在三沙的第二天,一想到明天就要离开还真的感到非常不舍,但要问我能不能像驻岛官兵一样常年驻扎在这里,我还不能给出肯定的答案。这里离大陆这么远,环抱它的只有大海,对于我们这些短暂的访客来说,待个几天会觉得这里很好。海蓝天也蓝,能吹海风、听浪声,一切都是新鲜事物,自然会生出热爱之情,可等新鲜感消失后,我不敢保证我还会像现在一样去感受这里的美,或许那时我会觉得,这里除了海还是海,云飘来又飘走,不留一点痕迹。太阳过于毒辣,休闲娱乐方式太少,远离亲人朋友,岛从不会觉得孤独,只有人会。所以能在这里待两天,留下美好的回忆很难得。想到岛上的人很不容易,尤其是边防官兵,需要忍受无聊的生活,这也是他们的伟大之处。他们的坚忍,他们的赤诚,他们是群可爱的人。

今天的考察活动还算顺利,上午前往石岛参观并采集土样,石岛是永兴岛的制高点,本来是和永兴岛分开的,后来通过人工填海把他们连了起来。我们在石岛的标志物旁给科大录了一段祝福视频,希望能在下学期校庆晚会上播放。这次科考队能到这么远的地方考察,学校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科大六十年来风风雨雨很不容易,现在我们口头表达祝福,回学校后还要加倍努力学习,科大的未来属于我们,世界的未来说到底还是年轻人的。

之后在石岛附近沿着海岸线取土样,快接近正午,气温高,紫外线强,大家仍认真考察记录,有条不紊。下午计划从永兴岛出发乘坐冲锋舟前往北面七连屿的其中两个岛屿赵述岛和北沙洲进行土壤采样,但由于冲锋舟人数限制,只能十个人乘船,领队组决定让我和陈涛留在岛上,其他人前去采样。没能去七连屿实在是遗憾,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很有可能是一生只有一次的机会,实在可惜,不过队伍在考察过程中会择机直播,在网上也能看到他们登岛采样的片段,算是小小的弥补吧。乘着他们出海考察,我俩走到邮局给朋友寄明信片,三沙的邮戳非常难得,毕竟这里不是旅游区,一般情况无法进入,想把这份喜悦和幸运分享给家人朋友。

傍晚大家都平安归来,今天的考察活动也接近尾声。明天我们就要离去,我想我每次看到海或许都会想起三沙的美景,想起这里闪烁的灯塔,想起这里密布的星空,想起这里红红的落日,想起这里泛白的细沙,想起 ... 慢些走,再吹吹海风,再听听涛声,再看看大海,慢些走。

尤昕瑜   目之所及,一生之所幸

今天上午,我们简单走访了永兴岛近旁的一个小岛:石岛。据说石岛以前与永兴岛是分离的,近年通过填海才使它与永兴岛相连,现在它也是永兴岛的制高点。石岛上面主要是一个大型军事基地,大家都谨言慎行,严格注意拍照纪律。同时,我们在岛上拍摄采风,准备为母校 60 周年献礼。

中午略作休息,就到了今天最激动人心的部分——乘坐冲锋舟探访七连屿中的赵述岛与北岛。第一次体验冲锋舟,幸好大家都不晕船,有了一个完美的体验。天气一如既往的好,并没有想象中的大风浪,冲锋舟在深蓝色的海面上划出一道白色的痕迹,激起的串串飞沫如珍珠般,在阳光下闪耀着万种光芒。海风从四面八方灌进衣服里,嘴里,穿过在空中乱舞的头发,又在海面上掀起阵阵波浪。冲锋舟随着海浪上下颠簸,势如破竹,时而猛的颠一下,顽皮的海浪沫子便有机会跳进船里,轻扑在我们脸上,舔一下,还能尝到大海的咸味。

赵述岛相比永兴岛来说,更是茫茫大海中渺小的一点了,但它也是祖国领土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岛上有当地居民搭建的珊瑚小屋,独具特色。沿着海岸线,我们完成了部分土壤采样工作,同时进行了一场精彩的直播活动。我们的主播刑大力,全程激情解说,效果相当不错。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北岛,这是一个海龟保育基地,在沿海滩的地方可以看到 " 海龟蛋巢保护 " 的字样。我们就在海岸边继续土壤采样工作。海滩边的细沙已经被日复一日的海水涨落洗刷的异常纯净洁白,上面堆满了白色珊瑚石,一个珊瑚坟场就这样安安静静的在岛上享受着日光和永久的宁静——不,海滩似乎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平静,上面偶尔能见到塑料瓶,泡沫塑料等垃圾。七连屿本就不对外开放,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获得许可登岛,即使这样,人类也在岛上留下了醒目的不可磨灭的痕迹,若是将如此珍贵美丽的地方开发出来,岛将焉存?此时我庆幸起它的地理位置偏僻和面积甚小了。

三沙市的考察活动也接近尾声了,但这两天所亲眼见到的一切,将成为我一生的幸运。

任文轲  冲锋舟出海,孤寂感愈来愈烈

在永兴岛上的活动,不管有多累都是不会感到困顿的。今天是我们在永兴岛上活动时间最长的一天,自然也是安排最丰富的一天。今天活动的计划倒是很早就定下了,上午会安排在石岛进行考察,中午简单填一下肚子,那我们便会乘坐冲锋舟前往七连屿的几个小岛上做采样考察。

我想三沙岛可能每天都是这样子,海还是一样的七彩色,天空还是一望无际的蔚蓝,太阳还是会一如既往毒辣地照在每一个人的脸上,脖子上,手臂上。这里的一如既往和一望无际,其实也蕴含了深深的寂寞。他们说三沙市一天是天堂,一周是人间,一月是地狱,大抵是想说明这个意思。石岛虽然海拔并不高,但已经算是永兴岛的制高点了。但是穿过悠长而狭窄的车道,我们来到了一片空地,我们也万万没有想到,如此小的一个岛上居然还留着一片这么美妙的拍摄场地。其实我所说的这片场地就是被刻下了 " 祖国万岁 " 四个大字的老龙头——一块嶙峋而高耸的黑礁石。和我们常见的石碑不同," 祖国万岁 " 四字面向的不是大海,而是永兴岛。我觉得这是一种内敛、一种修养,我想抒发我的壮怀激烈,却又不想闹得人尽皆知,沸沸扬扬,所以我选择写在老龙头的背侧,面向着我辛勤耕耘,建设过的永兴岛。每当我抬头迎接日出的时候,我便能看到这四字,然后继续辛勤耕耘便是。伴随着战机起降的隆隆声,我们在这里取样、考察、拍照、留影。在这八一建军节之际,祖国的强盛时刻,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内心。

我们在永兴岛做了十二个点的考察采样,如果非要我在日记里描述采样的过程,那将是一个十分枯燥乏味的事情,因为那不过是将采样器插进土里,旋转,拔出,将土推进铁桶中,走上个 30 米或者 50 米,去下一个采样点,继续 …… 科学考察从来都是这个样子,我既不想强行附给他过多科学的神秘感,也不想把它草草带过。科学考察是一个严谨、要吹毛求疵的事情,除了要考察数据的准确性还要调研考察方案是否经济而又可行。我相信,如果单单是采样这一项操作,只要经过简单的培训,每个人都能做到。然而我们做的这一系列考察,前前后后的准备工作,以及相关的文献调研,就不见得是那么大众了。

午饭后的活动,较之前而言就很刺激了。我们会先做半个小时的冲锋舟前往赵述岛,预留一个小时左右的考察时间,再乘冲锋舟前往北岛。其实当你坐着冲锋舟出了海,那种孤寂的感觉更加强烈了,我甚至不敢想象往后的两三天里,我们在海口出海一整天,将是一种怎样的感受。看不到岸,有的只是海天一色的茫然和偶尔出现的几只海鸥。好在还有一船的人陪我高歌,驱散心里的这种恐惧。因为深度的原因,大部分离开礁盘的海,颜色都是深蓝色的,有一种洁净和神圣的感觉,我开始好奇,在这层表象之下,蕴含着多少污染和垃圾。其实你也来不及多想,因为很快你就会抵达赵述岛,与永兴岛比起来,赵述岛就是另一番景象了。虽然在岛上也有的 wifi 信号和 4G,但随处可见的是大型的吊机和各式各样的卡车,如果说永兴岛是一派小康社会的安宁和祥和,那赵述岛可以算得上是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热火朝天了。不过无论如何,只要建成了海港,这个海岛就有了生命力,就像一个人还有心跳一样,无论这个岛是如何的小,如何的偏远,它一定会有兴旺的那一天。赵述岛礁石还是比较多的,潮间带土壤不多,不过总算是在一番折腾之下,我们完成了土壤的采样。

关于后来的北岛调研,我其实并不想详说,北岛的生态环境还是比较原始的,并没有经过怎么大规模的开发,考察之余还能在狭长的岛上做一次徒步,最后在落日的夕阳下,再乘着浪归港,顺利完成了在三沙的考察任务。

考察日志⑤ |8月2日:登机返航时,无人机忘报备被暂扣

石朝蓬  一张明信片,写满对海岛的眷恋

今晚把这个文档打开了多次,都不知该怎样开头,心里还是念想着南边,对海岛的留恋怎能草草了断,还得拿时间来冲淡,用决心来消磨吧。

又是六点半的自然醒,起床后给表妹写了一张明信片,写的东西比较多,毕竟就这一个妹妹。然后给大家分行餐,到了八点,坐上蔡科长开的电瓶车,再次环岛一周作为对这片沃土最后的敬意。车停在民用港口的灯塔处,浪拍岸,风吹沙,沐浴着海风,但心情并不舒畅。接着蔡科长带我们进入将军林,见证各个伟人给这片海岛带来的抹抹绿色。岛不在大,有树则灵吧。午饭又来到了渔民村解决,一大盆炖的鸡肉和刺鲍鱼着实有点骇人,但是我们的胃口似乎更骇人,便只剩下干瘪瘪的肌肉和一层薄薄的油花了。其他海鲜也很好吃,石斑鱼,螺肉,都是极品菜,大陆几乎吃不到。蔡科长还唉声叹气地心疼我们,时不时讲点他年轻时的故事。

这次登机返航是我永远无法忘记的一次经历。前期准备不充分,无人机没报备带上岛屿,尽管说没有飞行,但已经表达了对这个岛屿的不尊重。多亏蔡科长紧急斡旋,能在明天将飞机带到海口。我这个人最不想欠的就是人情,蔡科长给我们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将来一定找机会再和他谋面。这次经历真的有愧于用美景接待我们的永兴岛。

抵达海口,前往恒大外滩取采样工具,然后便叫了几辆车赶到青旅,晚上吃了海南的粉,总感觉太甜了。晚上还喝了椰汁,安排了明天的任务。

朱海杰  谢谢您!蔡科长

今天是在永兴岛停留的最后一天,蔡科长又带领我们绕岛转了一圈,去了将军林,里面有很多代表大人物的树,每一颗树代表着一位高层领导。在将军林里,蔡科长为我们讲述了他 2004 年前往湖南三下乡的经历,我们从他的回忆中了解到,湖南当年的农村还是非常贫穷落后的,农民们处于一种较为原始的生活状态,吃的喝的都很不干净。最为有趣的还是蔡科长当年还是大学生的时候,去深山老林里参加一个培训营,交了几千块钱培训绘画技能,结果每天都只能吃米饭、馒头,和煮南瓜,一连吃了十三天都是这样,都快把他吃吐了。期间他只能偷偷溜到村长家里吃一点肉,还威逼领队让他去附近的镇子打打牙祭才勉强支撑下来。培训的后期,蔡科长已经看开了,开始佛系度日,每日思考人生,读读道德经。我想这段时光肯定对他的人生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蔡科长还用这段经历告诉我们,一定不能把身体折腾坏,不然后悔都来不及。

之前的日记里没有提到蔡科长,只是称他是 " 向导 ",这里对蔡科长道个歉,并感谢蔡科长这些天来对我们考察队的帮助和指导。若是没有蔡科长,我们这次的永兴岛之行恐怕会暗淡许多,再次感谢蔡科长的热情帮助,以后若有机会,必定会当涌泉相报。在永兴岛机场安检时,向嘉的无人机被扣留了下来,又是靠蔡科长才将无人机的问题解决,万分感谢!

乘飞机回到海口的途中,有幸能坐在窗边,所以窗外美景一览无余,从高空俯瞰海岛的感觉不要太好!回到海口已是下午 3 点多,吃晚饭之前和邢云去会见了船长,谈了价格,之后和队员们一起去吃了晚饭,吃的抱罗粉,不好吃,太甜了。晚饭结束和领队申请独自行动去看了海南大学的同学,很开心。

尤昕瑜 永兴岛,多想再看你一眼!

时光总是短暂,今天是我们在三沙的最后一天。真想再多看几眼这个精致美丽的小岛!真想多看看它可爱的路牌,独此一份的学校和医院,高大茂密的椰林,蓝的纯粹透彻人心的大海。真想 ……

抱着三沙的美好回忆,下午我们抵达了海口美兰机场,坐公交去完成采样工具的交接,然后前往宾馆。初到喧嚣繁华的城市,永兴岛的宁静生活仍不时浮现在我眼前,城市里有太多满足人类需求和享乐的东西,显得冗余而又疲惫,而永兴岛,更像是一个精密仪器,每个零部件都起到关键作用,少一个不行,多一个杂乱。有时候真希望生活可以过得简单却富有情趣。

第一次住青年旅舍,我便深深爱上了它。小而温馨,房间的墙壁都涂成了明亮的颜色,让人心情都变得愉悦起来。公共区域的装饰和盆栽别具一格,楼道小桌上摆满洗发露、蚊香片等生活用品,从细节处体现了旅社老板的生活情趣与人文关怀。

行程至此已经走了三分之一,很高兴看到队员们依旧充满热情,精力不减,互相扶持。虽然三沙之旅一波三折,但我相信之后的考察能够一帆风顺,让我们圆满完成任务。

考察日志⑥ |8 月 3 日:海上漂了近 12 个小时,一切都还顺利

胡成龙  第一次海上取样,船上没有想象的那么晃

今天海上的考察总体来说还算顺利。早上五点从青旅出发,步行到码头,在船工的帮助下完成了设备的安装。七点出海,前往澄迈湾采样,船上还算悠哉,前往考察点的间隙还能小憩,除了下网起网的时候忙碌些,其余时间吹吹海风看看海景。一出海明显发现这里的海远不如西沙的蓝,也没有那里的清,海风有些腥味,曾经沧海难为水,果然还是忘不了永兴岛的风景。

第一次海上采样,虽然之前在网上看过操作流程,但实际操作起来感觉还是不太一样,所以先试取了一次,多取了几次后操作起来也更加从容,也没有什么特别困难的地方,小心谨慎就行了。在船上印象最深的还是中午那顿饭,之前听到说中午在船上吃渔民做的饭时,并没有抱太大期待,觉得马马虎虎也就那样吧,但当渔民端来热腾腾的午饭时,真的超好吃,吃了两大碗饭,超满足。午饭过后渔民还贴心地准备了哈密瓜,简直不能再棒!船上除了船长还有两位船工,在下网起网的时候都是他们出力帮我们完成,之前安装设备时也帮了不少忙,非常热心和善。

船上没有想象的那么晃,去的队员里也没人晕船。上午风平浪静,采样很顺利,中午的时候有点晒,没带手套去直接空手拉绳,几趟下来便磨得有些红肿,不像船工们常年拉渔网,手上有劲也没有我们拉起来这么疼手。下午的时候太阳斜射入船内,这样布也挡不住太阳的辐射,忘记抹防晒霜的我晚上回来发现鼻子和嘴唇周围有些泛红,伴着些许刺痛,大概是被晒伤了,明天一定得做好防晒工作,还要准备好手套。下午最后几次采样时由于风浪大,浮游生物网出现了三次翻网,只好捞起来重新调整。

在海上漂了将近 12 个小时后,我们靠岸了,今天总体感觉还不错,比想象的要好,至少不用像陆地上采样走得那么辛苦,还有可口的饭菜水果,还奢求什么呢?甚至开始期待明天中午船上的午饭,希望明天不会翻网!

朱海杰  脚被磨破,幸好遇上热心面包车司机

今天是海口任务的第一天,早饭吃得很简单,就泡了一杯豆浆,吃了两根火腿肠就出发了。先进行海口湾的采样,好在海口湾的沙滩非常适合采样,我们的采样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但由于任务需要,我穿了凉鞋却忘了穿袜子,结果这双凉鞋特别磨脚,大脚趾背部和脚后跟都被磨破了皮,很疼,不敢再接触海水了,一碰到海水就会刺痛。从装备副领那要了些创口贴勉强应付下,就这样继续进行下午的澄迈湾采样。

午餐吃了两顿,一顿行餐,在公交车上吃的,还有一顿是在海口站附近的餐厅吃的,味道还不错。下午的澄迈湾采样工作也同样十分顺利,但脚上的伤口有一点影响工作进度,有了这次的教训,下次穿凉鞋还是要穿一双袜子。采样完毕准备回程时,遇到了麻烦,基本没有公交能载我们回去,所以我们在马路边焦急地等待着,商量着对策。但是久旱逢甘露,就在我们十分绝望时,一位好心的面包车司机邀请我们上了车,他说看我们在这等了好久的车,挺着急的,就免费载我们一程,这真是今天遇到的最好的事了。感觉我们这次的行动真的好幸运,在哪都能遇到热心人无私地帮助我们,永兴岛的蔡科长、海口市的好心面包车司机,还有许多耐心为我们指路的路人们,海南人民真的好棒!在面包车里和司机聊得很开心,大家都表达了对司机的由衷谢意。面包车载我们到海口站后,司机听说我们还要去市中心,说是他也要去,就又毫不犹豫地载了我们一程,为我们节省了不少体力,暖心司机,希望他以后都能平平安安的。

晚上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邻桌的一个人自称是海南大学的(副)校长,还是科大的校友,非常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参观文昌的发射中心,我们当时非常惊喜,也要到了他的微信,可一直到现在也没能确定他的身份,也一直联系不上他,也许是忽悠人的,但还是希望是真的。

考察日志⑦ |8月4日:徒步 17.4km,科考到目前为止最辛苦的一天

胡成龙   看海有感

今天是海口站最后一天出海,任务比昨天稍轻,只需要去一个海湾。船上的生活依旧是略显无聊,大多数时间花费在行船到目的海湾上,到达预定站位后,开始下网、记录、起网、读数、筛分、装瓶,经过昨天一整天的操作,今天显得不紧不慢,颇像经验老道的渔夫。

海上的风浪虽然依旧,但内心却毫无波澜。一望无际的大海啊,我们这叶小小的舟在你的心上漂,你在我的眼里摇,远处有能看到世界的桥。以前没见过海的时候觉得海是神秘的,它的无限感使人心生敬畏,对于渔民来说,海能创造一切,也能毁灭一切,敬畏海、敬畏自然,这才是和大海的相处之道。在海上有太多的时间发呆瞎想,漂泊不定地摇晃容易让人哀思,海之大容易让人感到渺小自卑,但反过来,海也最给人勇气,乘风破浪的刺激令人血脉喷张,广袤的海域令人胸怀大开,壮志凌云的豪迈之情油然而生,激发人的征服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这两种看似对立的感受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达到不同程度的和解,我看的海不一定是别人眼里的海。同样的,想要完全理解一个人也是无法做到的。我在人类的这种明知道结局可仍努力去争取的行为中看到了孤傲的夕阳武士,我们就是这样一群人。

中午依旧是渔民可口的午饭,吃得非常饱,一顿简单的饭菜里就能看出渔民的淳朴自然。下午的采样出了点小问题,冲网的时候不小心把网弄破了,不过好在我们有备用网,在渔民的帮助下及时换上去,也没有过多耽误我们的行程。采完样的返程途中,大家都躺在甲板上的渔网旁睡着了,下午太阳毒辣,斜射到我们身上,但实在不想挪动,索性就晒着,晚上回去发现露出脚踝的位置比周围黑了一圈。

想起来昨晚吃面的时候偶然遇到科大的校友,还是我们系的学长,这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实在奇妙。出来一趟收获到意想不到的东西太多,明天将要离开海口,继续我们的科考之旅,一路向前,没有终点。

朱海杰   和科大校友敬酒致意

先总结一下,今天是非常圆满的一天。

早上在猫途客栈睡到 7 点自然醒,简单地吃了点早饭,开始今天的土壤采样任务。别看今天只有铺前湾一个海湾,但一个更比昨天的两个强!乘公交来到沙滩边开始采样,工作进行十分顺利,中午 12 点采样任务就圆满完成了,准备返航!

然后就被安排上了,按照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的卫星云图,入海口是可以徒步穿越的,结果我们沿着沙滩辛辛苦苦走了 3 公里。过去的途中,没注意到在涨潮,等我们到了入海口才发现,原本的路已经被海水淹没了。我们只好又原路返回,中间还横穿了防护林,还好今天机智地穿了跑步鞋,不然真的要凉透了。最后精疲力尽走到了最近的公交站,全程走了 17.4km,还背着包,顶着烈日,没吃午饭。万幸在公交站那有一家小卖部,我们 6 人就像饿汉一样拿出 3 大瓶冰可乐、雪碧、果粒橙喝起来,感觉不要太爽!回到猫途客栈时遇到了一位来自安徽的海南市民,她很热情地和我们攀谈了起来,为我们推荐了海口市值得一去的地方,但很遗憾我们没有时间去了。

今天的晚饭也是值得纪念的一次经历,吴小坡老师在海南的老友请我们吃了大餐,还邀请到了昨天和我们偶遇的科大校友,据说他的身份涉密,所以我们至今不知道他的名字。参与宴席的还有海口市的纪检,文昌发射中心的联系人老李,可以为我们接下来几天后勤提供帮助的符总等等,宴会上我们与这几位大人物互相敬了酒,表达了对他们的谢意。尤其是那位神秘的科大校友,队员们逐一进行了自我介绍,神秘校友也希望我们以后能够将我们的知识传给以后的学生。总之明天能够有专车接我们去文昌发射中心真的很让人激动!这是永兴岛涉密之行后意外收获的另外一次涉密之旅,这次海南之行实在太惊艳了!

孙世杰  不一样的科考经历,胜似拉练

来海口考察的第二天,胜似拉练。

同样是早上七点起床,洗漱完之后简单解决了早饭,便收拾东西拿上装备出发了。我们陆地土壤采样的装备主要是两个土壤采样器,其中一个是备用的,还有装样品的铁桶和样品袋。我们今天前往较近的铺前湾采样,于是乘公交车到达了第一个采样点。找到海滩之后由于前两天积累了丰富的土壤采样经验,我们分工明确,取样的取样,记录的记录,拉尺子的拉尺子,很快就结束了十个点的土壤采集,第一个采样点宣告结束。

查看地图发现要去海滩上间隔两公里的位置,中间有河流入海口相隔,直接步行可能无法前往,我们商量后还是乘公交前往下一个采样点。经过一次转车和两公里的步行,我们终于到达了第二个采样点。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大量的塑料垃圾,这也凸显出了我们科考内容的必要性。顶着炎炎的烈日,我们几个负责采样的同学圆满完成了采样任务,此时已经接近中午了。经过短暂的休整和整理样品并装袋,我们开始考虑返程的问题。返程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原路返回,另一种是沿着海岸线往回走找到最近的公交车站。大多数人认为原路返回过于麻烦,消耗时间长,不如直接沿海岸线走省事,没想到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由于涨潮,海岸线上的一条小路被海水淹没了!然而,当我们意识到这件事时,我们已经沿着海岸线走了三公里!当时的形势真是令人绝望,我们万万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确实已经无路可走了!经过研讨,我们领队艰难地做出了决定:沿平行于海岸线的方向穿越树林,寻找来时的路。幸运的是,我们很快找到了一条方向正确的小路,并成功走到了村里的大路上。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用尽最后的力气挺进公交站点。在旁边的超市里,我们迫不及待地买了三大瓶饮料,并很快喝了个精光。等到坐上公交车回住处,已经是下午四点的事了,比计划晚了三个小时,这中间我们连午饭都没吃,一直辛苦地在沙地上跋涉!

今天的采样胜似拉练,让我们体会到了和昨天不一样的科考经历,也深刻意识到了科考行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做出应急预案的必要性。总之,今天的行程是海南科考到目前为止最辛苦的一天,令人印象深刻!

考察日志⑧ |8月5 日:点赞中国航天人,祝福祖国航天事业

胡成龙 温馨的青旅,热情的海南人

昨晚老师便说之前吃面遇到的校友愿意安排我们到文昌卫星发射基地参观,给我们讲讲航天人的故事。我们本来计划去文昌出海采样,但由于程序过于繁琐,领队组决定放弃文昌这个采样点,所以正好空出来一天,校友和老师的朋友便热情安排用车、参观、吃饭、住宿等一系列活动,不得不说出门靠朋友啊!

早上早早起床,在青旅门口看见老板家的婆婆在逗小孙子玩,小朋友倒是没什么瞌睡,起得这么早,婆婆在一旁一手扇着扇子,一手拿着玩具,小孙子伸直了手想要玩具,嘴里发出呀呀声,清晨能撞见这一幕含饴弄孙之景,一天都能有个好心情。老婆婆很好心地摘院子里的杨桃给我们吃,知道我们出来考察关切地问我们累不累,这家青旅的老板大概是我住过青旅中最和善可亲的一家,我们的这趟旅程也因有这么家温馨的青旅而更加美好。

由于船上采样的浮游生物网和一些附件太大太重,不适合随身带走,便预约了快递寄到下一个采样地点三亚。顺利寄出后,驱车来到海口这边的航天科技展馆参观,下午继续行驶到文昌卫星发射基地参观,校友给我们亲情讲解,让我们对国家航天事业起步、发展、现状有了更多认识。

来到海南一周了,对这边的印象除了蓝天、白云、大海之外,最深刻的便是这里热情的海南人民,无论是在三沙领着我们参观的蔡科长,还是青旅的老板,又或者是船老大和他的船工,还是出于偶然吃面遇到的的校友,他们都是很好的人,给了我们团队不同程度的帮助,很感谢他们不求回报的热情帮助。这次旅程还剩一半,后面还会越来越精彩。

邢云 感叹中国航天取得的成绩

清晨起早,从杂乱的房间里走出,走道上皆是沉重的重装包。队员们也纷纷起床,开始收拾自己的行李。客栈的老板也早早地起了,和我唠起了家常,还给起床的队员们摘了自家种的杨桃。即将告别海口,心中不免有些失落。海口近几日给了我非常美好的回忆,不仅是其湛蓝的天空与美丽的沙滩,还有这里热情的人们。

忆起前日傍晚,在外一小餐馆就餐时,发现邻座有位举止优雅端庄的人正与朋友饮着红酒。他们就餐完后,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几句简谈后发现竟是科大校友!可谓是他乡遇故知。在校友的热情邀请下,我们在海口完成考察任务后就前往文昌火箭发射中心参观。

坐上前往文昌的车,疲倦到在车座上睡着。醒来时外面已是大雨,头顶上深暗色的乌云笼罩着整片天空,暴雨如注轰打着车窗玻璃。汽车在高速上不断行驶,过一会便穿越了这乌云的境地,雨便戛然而止。海南的天气真是变化莫测,车再没开一会,竟是阳光明媚。在校友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文昌的发射中心,高耸的发射台在很远处就能清晰可见。发射中心甚是戒备森严,守卫的哨兵一动不动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对来往的车辆,人员进行严密核查。近距离地观摩这庞大的建筑,不禁赞叹人类的力量,更对那遥远的太空产生了敬意与向往。校友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火箭从组装到升空再到回收的过程,对发射平台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讲解。参观完后又领着我们来到航天科普馆,从航天发展史、钱学森与航天、航天纪念品三个方面带我们展示了中国航天,更让我们领略了航天人的精神,是不屈,是刚毅,是忠诚,是无私,是许许多多珍贵品质的结合!

在老一辈航天人的付出下,中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到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在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继承与推进下,中国航天事业必然会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考察日志⑨ |8月6日:游宋氏祖居,发扬博鳌精神

胡成龙 玉带滩上放飞自我,爱上青年旅馆

海南实在太潮了,晚上外面虽然有热风,但衣服挂一晚上还是湿漉漉的,没办法只好早点起床用吹风机吹干,效率很低,速度很慢,临出发前还有几件衣服没吹,只好悻悻的装进包里,晚上拿出来估计还得重新洗,真是的,可怜我昨晚拧衣服拧得手臂发酸,还不如早早睡下,不过好在今明两晚都会住在陵水,总算是有机会把衣服晒干了。

早上大家来到宋氏故居,了解了宋庆龄和她家族的历史,中午吃过简餐后在文昌乘环岛高铁前往参观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学习会议中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精神,也坚定我们此次三下乡关于海洋微塑料考察的信心。大家在博鳌玉带滩上玩沙玩海浪实在欢乐,最开始还小心翼翼地怕湿了鞋,等鞋不小心打湿后便开始放飞自我,尽情逐浪。这样快乐的时光很短暂,而且还能制造快乐的日子并不多了,今晚到达陵水,两天后前往三亚,这次考察活动就结束了。

原本以为半个月挺长的,没想到这么快就已经过了一大半,一想到这些,心里就不是滋味。吃过行餐后,再次乘坐环岛高铁前往陵水,明天准备去红树林考察。出陵水动车站决定重装走四公里到青旅,说起来这是这次出来第一次重装走这么远,也算什么都体验了一遍吧。青旅的老板娘人很好,尽量满足我们的要求,还主动关心我们的生活起居,这一路遇到太多好人,虽然都不熟识。偶然相遇,然后离去,有一点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出去走走,喜欢住青年旅舍。不知道以后还会有这样的机会和一群人朝夕相处,至少现在还能。

张小嫚 满足的同时也有遗憾

今天上午的行程去宋氏祖居参观,因为有热心的李总安排司机接送,所以可以悠闲地睡到 8 点,还可以在宾馆吃自助早饭,终于又一次喝到了酸奶,一不小心就喝了三杯,终于痛快地吃了顿水果。

吃饱喝足后就去了宋氏故居,宋嘉树的出生地,中国现代史赫赫有名的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以及宋子文的老家。走进故居,绿树掩映中的房屋、石阶,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静谧气息,是这里,塑造了宋氏三姐妹的传奇。看着她们的照片,端庄优雅,给人一种很亲近的感觉。

中午在车站附近吃了顿抱罗粉,就前往下一站博鳌,主要是去博鳌国际论坛永久会址参观学习。2018 年博鳌经济论坛 4 月份在此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应邀出席论坛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这次博鳌论坛的主题是 " 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 ",并且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设置专题讨论,所以我们选择来到会议的举办地学习。本来是计划着上午来参观,并且采访办公室负责人,但由于我们行程安排问题,只好取消,很遗憾没能在这里开展详细调查,只是简单参观了一下。

坐游艇到了玉带滩边,在这边潮水一阵阵涌上,大家纷纷开始在湿脚的边缘试探,安静看戏的我也在一个不注意间就被打湿了一只脚,结束后就回到博鳌火车站,坐动车赶往陵水住宿,准备开始明天的红树林考察。总的来说,这两天由于突然遇见了校友,开始了日常被安排,就主要是参观学习,并没有做什么考察,明天就又回归征途啦!

考察日志⑩ |8 月 7 日:陵水红树林,凝结着他的心血

朱海杰 红树林湿地公园的建成要感谢他

早上按照计划前往陵水县红树林湿地公园进行考察,林业局的杨主任接待了我们。第一眼见到杨主任就觉得他是一个对自己的事业很有责任心的人,后来的交谈中了解到,杨主任为了陵水县的红树林湿地公园花费了很多心血。早年陵水县还没有湿地公园的时候,海口、澄迈、三亚都有自己的红树林湿地公园,看到陵水县的红树林湿地被严重破坏,杨主任便萌生了在陵水县也建立一块湿地公园的想法,以保护仅存的红树林生态。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获得了上级的批准。

就我们今天的考察情况来看,陵水县红树林湿地公园内的原生林有部分保存良好,有的个体树龄甚至已达 100 年,但却依旧很矮小,应该和当地的气候、土壤、水文以及树种有关。在原生林外围是人工种植的红树幼苗,由于种下去才不到两年,所以看上去十分稀疏,估计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原生林的繁茂程度。在内侧的原生林滩涂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呼吸根,但都比较短小,估计露出土壤的长度约为 20cm,直径约为 1cm。在滩涂上还有很多招潮蟹,右螯硕大且是红色的,左螯很小,褐色,典型的招潮蟹特征。

乘坐渔船环绕湿地公园一圈,感觉湿地公园的建设较好,人工种植的树苗长势良好,原生林的生态状况也很好,水中有许多小鱼,还有成群的水鸟。然后我们采集了部分种类的红树林枝干带回来制成样本,今天的主要考察任务就算完成了。

尤昕瑜 陵水红树林的特征

今天上午,林业局的负责人杨主任带领我们参观了陵水县新村镇澙湖所种植的红树林。

近年来,陵水县在红树林修复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陵水县还计划在新村镇建立一个红树林湿地公园,其主要特色是南湾猴岛及其附近水域从山上高大乔木,人工栽培植物到水域滩涂上红树林,再到水中海草所构成的立体生态结构。

杨主任作为陵水县林业局红树林方面的专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红树林保护与研究,为红树林修复与湿地公园的建设投入了大量心血。海南红树林大概有 40 余种,陵水县占了 18 种,可以说是物种丰富,有着天然优势。我们在澙湖进行了红树林树种的辨认和标本采集,主要有白骨壤、红海榄、红榄李、杯萼海桑和拉关木五个品种。红树林植株都十分矮小,甚至我们见到的一些只有半人高的树木已有百岁高龄。大概是因为它们需要抵御海边风浪,过高易折,它们为了适应环境才变成了这样的最终形态。我们所看到的滩涂低处已经被海水涨潮所淹没,唯留下种植红树林的几块区域。继续涨潮,这些树木甚至会被整个淹没,因而它们生长出一种特有器官——呼吸根。一条条呼吸根从土中冒出小尖,使得植株在水中时能够继续呼吸。我们还在白骨壤身上看到了拱形的支柱根,构造稳固,保证海浪侵袭时它们能够牢牢坚守阵地。

松软的沙质土地上,我们发现了很多熟悉的小洞——果不其然,仔细寻找,一只只可爱的招潮蟹在附近游荡,大大的钳子耀武扬威,在我们眼中却更显可爱。我们在红树林中选取适当植株,剪下带回旅舍,然后把它们展平压在报纸中,放入标本进行保存。

我们的行程难得在这里轻松了起来,下午我们又参观了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考察日志11|8 月 8 日:平均年龄 60 岁的能源科技公司!

朱海杰 为科技公司年过六旬的老总点赞

今天的计划是参观海南省洲际方舟能源科技公司,由于是包车,所以前往科技公司很方便,但科技公司的详细地址还不是很清楚,所以最后遇到了一点小麻烦,所幸在洪总的指导下还是到达了公司。

有劳洪总在脚受伤的情况下依旧站在门口迎接我们。初到公司办公地点,发现这家公司真的好小啊,貌似只有一个楼层,也许就算是当地人也不知道有这么一家公司。洪总是一位年过六旬的中年人了,但却给人朝气蓬勃的感觉。洪总告诉我们,他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对于有科技含量的事物十分感兴趣。海南省方舟科技能源有限公司是 2014 年创立的,也就是说,洪总在快要到 60 的时候,依然很有干劲,敢于做我们绝大多数年轻人都不敢做的事,创立了科技公司,给洪总点个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在谈话中,我们了解到,目前公司面临的最大困难主要是资金短缺,缺少年轻团队。公司目前已经有能力制造特定装机容量的波浪能发电设备,但由于建造成本较高,没有足够的资金启动,所以目前公司的情况堪忧;其次是后继无人,没有年轻的团队来接替公司的经营及研发任务,公司目前成员的平均年龄已经接近 60 岁了,急需年轻人才为公司注入新鲜活力。发电设备建筑成本的高昂主要是符合条件的建筑材料过于昂贵,若是能够用一些足够强度且价格便宜的新型材料代替现在所用的合金,就能够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所以,洪总希望我们能够在日后留意一下相关材料。

今天下午到三亚,打算在三亚湾边露营,结果显示突如其来的暴雨把我们浇成了落汤鸡,然后等雨停了,好不容易搭好帐篷,城管又说不允许在海边搭帐篷,要求我们拆掉,我们只好把仅仅存活了几分钟的帐篷拆了,至此,辛辛苦苦背了这么久的帐篷将一无是处。晚上订了家宾馆,吃完饭去海滩边散步,邢大力玩输了被埋在沙坑里,不要太好笑。

2018-08-06 上一篇: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创公益基金会基金与财务管理办法 下一篇: 2017年度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