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关键学科发展基金”生命科学学院项目进展

相关阅读:2016-2018年关键学科发展基金-生命科学学院项目总结

2016-2017年关键学科发展基金项目进展

2016-2018年“关键学科发展基金”项目汇总

一、项目缘起

2016年中国科大启动了 “捐赠关键学科,成就一流科大”年度筹款行动。新创基金会在2016年年底争取到了不低于5800位校友捐赠、120万元的草根校友捐赠,设立“关键学科发展基金”。中国科大“关键学科发展基金”第一批支持数学、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生命科学等四学科(学院)的发展,支持引进国际一流青年人才。

二、2019年项目进展

2019年度生命科学学院关键学科发展基金87万元。其中生命学院杰出论文奖共计7人,学术成果奖7人,新创学术职业发展奖3人,教学成果奖1人,公共支撑人员奖3人。由于涉及薪资,属于保密信息,故无法将资助金额公布。

三、获奖者简介

杰出论文奖

刘云涛

刘云涛,2013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零零班,201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生物物理博士学位。目前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以一作或共一作在Nature,Cell等杂志上发表论文。主要研究方向为使用冷冻电子显微技术研究神经元细胞和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冷冻电镜成像和数据处理方法的研发。

马玉乾

马玉乾,男,汉族,1991年04月出生。2012年本科毕业于海南大学生命科学与农学院,2018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8年7月至今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薛天研究组任博士后。曾获得2019年吴瑞奖学金,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19年全国博士后创新研究计划,2019年合肥微尺度国家研究中心杰出博士后计划等多项荣誉。目前主持在研的项目包括ipRGCs在成像视觉通路中的作用和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探究melanopsin感光信号通路中介导非成像视觉持续性感光的机制(“科大新医学”联合基金)等。

李启东

李启东,男,1989年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201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并获得2019年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8年至今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环状RNA调控细胞能量代谢的研究。研究发现了circACC1通过对能量感受器AMPK的调控,实现肿瘤细胞在营养压力下从合成代谢向分解代谢的转变,是环形RNA参与肿瘤代谢重编程的新证据,也为临床上的癌症的预防与治疗提供靶点和思路,相关工作发表在Cell Metabolism期刊上。

刘蕾

刘蕾,博士,201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主要从事肠道共生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及其相关疾病机制研究。

吕雪菲

吕雪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2010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科学专业,2010至2017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肿瘤分子病理学实验室(朱涛教授课题组)进行硕博连读,2019年获得博士学位。硕博研究生期间致力于不同纳米材料对乳腺癌发生发展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以及非编码基因的功能在乳腺癌转移中作用的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病理学、实验动物学等各个层面,先后在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mall等杂志上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或共同作者的身份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20年1月至今, 在莱顿医疗中心从事高级实验员工作。

周静

周静,女,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研究员,主要从事免疫学研究。2012年本科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医学专业。2012年至2018年师从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免疫学研究所师田志刚教授进行硕博连读。主要从事小鼠肝脏驻留NK细胞功能学研究,并发现肝脏驻留NK细胞在抗病毒免疫应答中以PD-L1/PD-1依赖的方式发挥负向调控T细胞的功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Immunity(IF=21.522)杂志上。荣获2019年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周文杰

周文杰,2013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神经生物学系硕博连读,师从导师张智教授。2019年3月获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慢性痛和抑郁症神经环路研究,相关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以及Cell Reports上,获得2019年长三角青年科学家奖,安徽省神经科学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报告中获优秀论文奖,以及生科院第十二届研究生学术年会优秀口头汇报“一等奖”等奖项。

朱勇

朱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2012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大学生物技术专业,2013-2019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肿瘤分子病理学实验室(朱涛教授课题组)进行硕博连读。硕博研究生期间致力于纳米材料与肿瘤免疫、非编码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机制以及乳腺癌病理发生机制的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病理学、实验动物学等各个层面,先后在Nature nanotechnology,Cancer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Oncogene杂志上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或共同作者的身份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学术成果奖

薛天

薛天,男,1977年出生,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微尺度国家实验室教授、博导。2000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系(强化班)获学士学位;2005年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获分子生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系任博士后;2011-2012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系任助理研究员;2013年至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微尺度国家实验室任教授、博导。

科研简况:

长期从事光感受神经生物学的光信号转导、神经环路以及视觉再生修复等方面研究。至今共发表SCI论文40余篇,多篇通讯作者论文发表在Nature、Cell、Nature Neuroscience等学术期刊,被引用3500余次, h-index 24。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19)、优秀青年基金 (2013),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青年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13),中科院脑科学卓越中心骨干(2014),获国际研究资助组织Human Frontier Science Program (HFSP) Young Investigator Grants(2014)。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组织建设工作委员会主任等学术任职。

2019年突出学术成果:

通过多种研究手段,如电生理、病毒追踪和动物行为学等,深入研究了ipRGC 介导感光影响大脑皮层发育以及情绪变化的相关神经环路和分子机制。研究发现ipRGC 投射到视上核(SON)和室旁核(PVN)内的催产素神经元。在melanopsin 缺失的小鼠(ipRGC 非成像视觉功能丧失)中, 脑内的催产素含量大幅度降低, 影响到脑皮层发育 (Nature,submitted)。 因此ipRGC 通过调控催产素的分泌来进一步调节脑皮层发育。 发现并解析了ipRGC dorsal perihabenular nucleus (dpHb) nucleus accumbens (NAc)的直接投射环路介导夜间光干扰诱发抑郁的相关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

田志刚

田志刚,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技大学医学中心主任、免疫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天然免疫与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2014至今),国务院学位办学科评议组专家、国家基金委医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历任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所所长(1996-2001),山东肿瘤生物治疗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1989-2001),中国免疫学会副理事长(2005-2014),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院长(2005-2014)。1982年山西医科大学医学本科,1985年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免疫学硕士,1989年白求恩医科大学免疫学博士毕业。1994-2001年之间作为访问学者多次短期赴美国NIH国立癌症研究所工作,曾任日本金泽大学国立癌研所访问教授(2001-2002)。2001年10月进入科大。2001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8和2011年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2008和2011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负责人、2012年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科研简况:

2003年创办、承办并作为执行主编运行中国免疫学会英文会刊(Cell Mol Immunol);为《中国免疫学杂志》主编,《Cytokine》、《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等刊物副主编。以通讯作者在Cell、Nat Immunol、Immunity、J Exp Med、J Clin Invest、Nat Commune、PNAS、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等发表SCI论文200余篇。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首位)、201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位)。在美、德、日、加等参加国际会议或访问作学术报告30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

2019年突出学术成果:

2019年,田志刚教授课题组在Cell出版集团旗下免疫学顶级期刊《Immunity》刊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中科院天然免疫与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和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田志刚院士课题组的研究论文“Liver-resident NK cells control antiviral activity of hepatic T cells via PD-1/PD-L1 axis”,该研究发现肝脏驻留NK细胞能负调T细胞的抗病毒免疫应答及其机制。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的资助。该论文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大田志刚教授与彭慧副教授,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大周静博士。

魏海明

魏海明,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学院书记、副院长,中国免疫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英文会刊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编辑部主任,安徽省免疫学会理事长。

科研简况:

主要研究兴趣为天然免疫与相关疾病、肿瘤免疫与肿瘤生物治疗、NK细胞的发育分化与功能等;主要在研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先导项目。 已发表SCI收录论文145篇,以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PNAS,Hepatology,PLoSPathog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5篇,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07年和2010年获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各1项。

2019年突出学术成果:

魏海明教授和田志刚教授课题组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钱叶本主任合作,发现肝癌中浸润的NK细胞线粒体发生断裂,自身其抗肿瘤功能丢失。研究成果2019年10月21日以“Mitochondrial fragmentation limits natural killer cell-based tumour immunosurveillance”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免疫》(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中科院天然免疫与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和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郑小虎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魏海明教授与田志刚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钱叶本主任等参与研究工作。该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等经费支持。

吴缅

吴缅,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1988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1988-1991美国哈佛大学细胞发育系的博士后。1991-1995新加坡大学生物学系担任助理教授。2004-2006, 新加波南洋理工大学生物系副教授。2000年至今,中国科大生命科学博士生导师。承担过国家973项目4项,任课题组长。2006年以来,连续三次承担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并承担中科院先导项目子课题负责人。

科研简况:

主要研究兴趣为p53与肿瘤代谢、非编码RNA与肿瘤、ips分子调控机制。多年来,在肿瘤细胞凋亡/生存的信号转导及分子机制,非编码RNA调控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p53与细胞代谢及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调控的分子机制方面做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在SCI杂志上发表论文60多篇,包括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期刊,如Nature Cell Biology,Molecular Cell, 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 和EMBO Journal等.被引用超过2900次。

2019年突出学术成果:

发现受低氧诱导因子HIF-2α转录激活的lncRNA Neat1可以直接参与炎症小体的组装和激活,Neat1通过其5’端与caspase-1 p20亚基直接结合,既可以结合在pro-caspase-1上稳定炎症小体复合物的组装,也可以结合在成熟的caspase-1四聚体上增加其稳定性和酶活性。在巨噬细胞中,Neat1通过以上途径促进炎症小体的组装激活,增加成熟caspase-1四聚体的形成,从而上调促炎因子IL-1β和IL-18的成熟和分泌,并促进细胞焦亡。此外,在相关药物的诱导下,Neat1基因敲除小鼠较野生型小鼠表现出更低水平的腹膜炎和肺炎,进一步从体内证明了Neat1具有促进炎症反应的功能。相关研究以题为“The lncRNA Neat1 promotes activation of inflammasomes in macrophages”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2019)上发表。

张智

张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部青年973首席科学家。2001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并获生物化学学士学位,2008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2008-2012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从事博士后工作,2012年10月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兼任中科院脑功能与脑疾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和安徽省神经科学学会秘书长。

科研简况:

主要研究兴趣有慢性疼痛及其相关的情绪疾病(抑郁、焦虑、强迫等)神经环路机制,胶质细胞调控神经环路活动的细胞和炎性机制,神经环路可塑性的表观遗传调控基础。在Nature Medicine,Nature Neuroscience、PNAS和Journal of Neuroscience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相关论文,分别被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和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杂志Highlight。

2019年突出学术成果:

张智教授及合作团队,密切结合临床和基础,系统地针对疼痛-抑郁共病(疼痛伴抑郁、抑郁伴疼痛)的神经环路及其机制开展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显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例如发现疼痛伴抑郁与抑郁伴疼痛可能具有不同的神经环路及其规律。部分研究结果张智教授以最后通讯作者已发表高质量论文4篇(Nature Neuroscience、Cell Reports、PLoS Biology 和Anesthesiology)。

周荣斌

周荣斌,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获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支持, 2014年入选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201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2016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18年获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支持,2019年获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支持、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科研简况:

主要从事免疫和炎症信号转导及疾病机制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Cell、Nat Rev Immunol、Nat Immunol、Immunity、J Exp Med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他引6000余次。其中5项工作被F1000推荐,4项工作入选ESI高引论文。获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2016)、中国青年科技奖(2016)、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2016)、树兰医学青年奖(2015)、药明康德生命化学奖(2015)等奖项。担任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编委。任中国免疫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基础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

朱涛

朱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获武汉大学医学院医学学士学位, 2002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学位,2003-2007年在新国大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担任多家国际期刊资深编委或编委,担任多家国内及海外国家级科研/人才基金或者国家自然科学及科技进步奖的评审。

科研简况:

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精准医学相关诊治分子、纳米物质的生物学效应。长期从事肿瘤分子病理学及医学转化研究,在Nature Nanotechnol., Cell Res,Nature Commun,PNAS, Cancer Res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通讯作者论文40余篇)。论文引用总数约5000次,H-index=43。

新创学术发展奖

薛天

薛天,男,1977年出生,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微尺度国家实验室教授、博导。2000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系(强化班)获学士学位;2005年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获分子生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系任博士后;2011-2012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系任助理研究员;2013年至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微尺度国家实验室任教授、博导。

科研简况:

长期从事光感受神经生物学的光信号转导、神经环路以及视觉再生修复等方面研究。至今共发表SCI论文40余篇,多篇通讯作者论文发表在Nature、Cell、Nature Neuroscience等学术期刊,被引用3500余次, h-index 24。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19)、优秀青年基金 (2013),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青年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13),中科院脑科学卓越中心骨干(2014),获国际研究资助组织Human Frontier Science Program (HFSP) Young Investigator Grants(2014)。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组织建设工作委员会主任等学术任职。

熊伟

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2006至2013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酒精滥用与酒精中毒研究所(NIAAA)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3月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骨干成员。

科研简况:

长期从事与神经化学、神经药理学、小分子药物研发相关的神经科学研究,并运用多种先进的实验技术对该问题从分子、细胞水平、到动物行为进行了完整的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研究工作发表在Cell,Nature Neuroscience,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PNA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Molecular Pharmacology等国际学术期刊上。获得过多项国家级基金资助。

张智

张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部青年973首席科学家。2001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并获生物化学学士学位,2008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2008-2012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从事博士后工作,2012年10月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兼任中科院脑功能与脑疾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和安徽省神经科学学会秘书长。

科研简况:

主要研究兴趣有慢性疼痛及其相关的情绪疾病(抑郁、焦虑、强迫等)神经环路机制,胶质细胞调控神经环路活动的细胞和炎性机制,神经环路可塑性的表观遗传调控基础。在Nature Medicine,Nature Neuroscience、PNAS和Journal of Neuroscience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相关论文,分别被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和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杂志Highlight。

教学成果奖

臧建业

臧建业,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副部长,生命科学学院执行院长。199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结构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到2007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健康科学中心全国犹太医学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2007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2011-2017年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教授,2017年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教授,现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蛋白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多年来从事染色质可塑性调控蛋白动态修饰的化学生物学研究,在Cell、PNAS、EMBO J.、Nat Commun.、Cell Res.、J.Biol.Chem.等国际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

教学成果:

作为主讲教师,承担每年80个学时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教育部新工科教学改革项目一项、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重点研究课题一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

公共支撑人员奖

陈曦

陈曦,女,理学博士,副教授。现任职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曦在行政管理工作方面,负责学院各级各类学术活动的开展,学院学科评估各项材料的收集、准备及材料的撰写等;协助老师各级科研成果的申报以及各种奖励计划的申报;负责学院OA系统中出差和自办会议的审批;同时任学院二级心理工作站驻站老师及2018级本科生班主任;在教学工作及教学项目方面担任《普通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工作。曾获得2018年安徽省科技二等奖;2019年招生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优秀指导教师标兵;2019年度资助育人先进个人。

孙红荣

孙红荣,学士学位,1988年11月起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现任职于生命科学学院。

孙红荣负责管理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教学实验室和生命科学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网站。参与实验室设备改进,并参与多项校级或省级教改项目,所参与两项省级项目验收结论优秀。曾获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野外教学实习的改革实践”获中国科学院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安徽省植物科学科普短视频大赛一等奖、《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实验》校教材一等奖。

张家海

张家海,理学博士,现就职于中国科大生命科学实验中心生物磁共振平台,任高级工程师。

张家海负责生物磁共振中心4台高场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维护、管理和使用,维护仪器总价值近4000万元。每年大型仪器服务机时都在4000小时以上,保证了核磁谱仪安全、高效地运转,很好地发挥了大型实验装备对相关专业教学和科研的支撑作用。积极开展对外测试服务,有力提升大型实验平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先后为国内6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各类高水平的测试工作,年均测试机时在2800小时左右。参与解析了42个蛋白质及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三维溶液结构,在有机小分子、高分子聚合物等各类分子的结构确认,以及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分子弛豫、扩散动力学测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参与和主持的各类科研项目有40多项(其中主持项目6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2篇。

四、生命科学学院概况

生命科学学院的前身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由著名科学家贝时璋先生于1958年创建。1998年成立生命科学学院,施蕴渝院士任首任院长,现下设四个系、八个研究部、二个中心;另外,学院设有五个科研技术平台、五个国家级教学示范或人才培育基地。学院现拥有国家生物学一级重点学科和中国科学院生态学一级重点学科,是生物学和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与中国科学院8个研究所联合培养研究生。

学院依托的主要科研机构有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下设的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部和Bio- X交叉科学研究部、中国科学院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脑功能和脑疾病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生物医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细胞动力学与化学生物学省级实验室等。

学院现有从事教学与科研的专任教师115名,其中正高级职称57名,副高级职称22名。教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8名,“长江特聘教授”5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科技部“973”项目和基础科学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4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人12名,国家杰出青年海外合作基金主持人8名,863计划重大专项课题主持人3名,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主持人13名等一批学术带头人,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9名。正高职称中90%以上是近年来从海外吸引的优秀学术带头人。结构生物学群体和免疫学群体分别入选或入选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2020-06-22 上一篇: 2019年“关键学科发展基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项目进展 下一篇: 2019年关键学科基金项目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