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人生命运的那一刻

2010年年报《捐赠校友与志愿者感言》

感恩母校培育,立即捐赠科大!

相关阅读: 潘婵娟:只为那些爱科学的人们

相关阅读: 志愿者刘传仁感言:追逐兴趣

《2010年年报》扉页,点击上图可下载年报。

说明:新创基金会能推动多个项目促进科大的发展,得益于校友慷慨捐赠。我们的点滴成绩均源于校友支持与热情参与。因此,《新创基金会2010年年报》中设置《捐赠校友与志愿者感言》章节,谨此表达母校与新创基金会对所有捐赠校友的深切谢意!以下为戴志坚校友(781/799)的感言,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仅能摘录三位捐赠校友的感言,但我们对每一位捐赠校友深怀感恩之心!

戴志坚校友简介

戴志坚校友摄于办公室(高清版)。

戴志坚,781/799校友,福建福州人,1991年获得日本东京大学电子工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5年间,就职松下集团下属公司从事DSP芯片设计和数据通讯协议的研发工作。1995年牵头与几位科大校友共同出资创建Cathay Tri-Tech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CEO至今。

决定人生命运的那一刻

人云:人生是一连串“抉择/被抉择的过程”,漫长的人生中总有决定人生命运的那一刻。年近知天命之年的我,闭目回首往事,发现决定我人生命运的几次重大“抉择/被抉择”的那一刻在科大。

第一次改变我人生轨迹的“被抉择”是79年春的一个晚上,33位78级学生被召集到四牌楼一间教室,被告知“为了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国家决定派遣你们赴日留学”,由此,全国各院校征召的100名学生踏上东渡扶桑求学路,注定了我一生与日本的不解之缘。

30年前,中国刚开始改革开放,政治上左摇右摆酿造出特殊的时空环境,个人命运也随之波折多变。82年夏秋之际,正在东京大学读大三的我,回国省亲时,被拘留在上海,被告知“戴同学你提交给组织(驻日使馆教育处)的关于组建留日学生会的建议书,有不正确倾向。党和国家、人民为了挽救你,决定中止你的留学,请你认真反省检讨错误”。五十天后,反复起草三遍的“反省书”获得通过,我被允许在国内择校继续学习。我毫不犹豫选择了科大,因此插班799。

重返科大,是我人生中最正确的“抉择”之一,因为当时的科大,在时任常务副校长方教授治理下,整个校园的氛围思想活跃、学术自由、推崇科学。同班同学并未因我有“政治问题”而摒弃我,众多老师鼓励我“人生漫长,向前看”,特别是物理系陈金松老师,因82年初访问日本时曾去过我宿舍,知道我省吃俭用买了近千本书,他为我抱不平,在校内多个公开场合言道“不买电器买书的小戴同学不会是坏学生”。在陈老师的推动下,在得到主管与东京大学学术交流的包忠谋副校长默许之后,83年夏我在陈老师的安排下,第一次为来访的日本教授(我后来的博士导师)讲学翻译,由此,突破了教育部不准我再接触外宾的禁令。其后数年,我成为科大的“首席”日语翻译,为科大所有的科系均作过学术讲座(演讲)和学术交流的口译、笔译工作,多少也算是对科大校领导的宽容、对科大老师的爱护有所回报。

戴志坚校友摄于航班机长驾驶舱(高清版)。

86年1月,在科大校领导,数十位老师的支持帮助下,耗费近九个月的时间,我终于通过安徽省公安厅的“政审”,教育部也解除“不准出国”的禁令。我以私费留学 身份,重渡东瀛,在跌倒的地方重新爬起。

这段刻骨铭心决定我命运的人生经历,至今让我感谢科大,感谢科大的老师和同学,感谢科大开放自由的时空环境。同时也感谢邓小平,因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造就 了中国走向开放,融入世界的大环境。

时过境迁,虽然中国仍存在不少复杂的时空环境,但个人“抉择”人生的自由空间在增加,“被抉择”的可能性在下降。我捐赠固有感谢报答之意,也期待有助于科大的时 空环境的改善。愿科大在学的学子数十年后仰头道:“决定人生命运的那一刻在科大”。

2011-04-25 上一篇: 《运行经费审批制度》原则通过 下一篇: 坚持公益梦想与创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