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纪念日

新创基金会2013年年报秘书长感言

这是我第七次做秘书长报告与感言。除汇报2013年工作,也阐述我对校友网络、捐赠和科大文化的见解。

一、工作进展:本节略(参见年报全文)。

二、感言与思考

我在本节讨论三问题:校友基金模型、校友基金价值和七年工作感怀《我们的纪念日》。

校友基金运作的三层模型

校友基金运作的三层模型是:

1)校友数据中心、地区与行业网络构筑

2007年起,新创第一次构建校友数据中心。截止13年底,中心已覆盖9万人次校友。数据中心成为科大与校友联络利器。因为新创,科大是大陆高校校友信息服务覆盖最广者。

校友服务就是情报战,是理科生的战斗。QQ群、Google/Yahoo邮件组都是跟踪网络的必须;而Facebook、LinkedIn、人人网、微博与微信等SNS网站都是校友工作的战场。

我们追求空白基础上,48小时内穿透一城市或行业网络的能力:新创迅速的火力多次在科大海外人才招聘中发挥作用;我们也曾查清休眠地(如大连、南京、天津)校友分布。最奇特的是2013年我们还查清了科大养猪校友行业分布。

2) O2O校友服务: Online信息服务to offline校友服务

校友简报为基础的Online信息服务是西方大学服务校友的桥梁。新创在2007年开始发送校友简报,刊登科大与校友要闻。2013年2月开始,微信版中国科大手机报推出。至2014年4月,已覆盖全球1.3万校友。微信手机报是革命!该报以科大要闻、活动通知报道、行业(创业)动态和校友招聘为主要方向,让科大与校友的沟通频率从每月提升到每天,更让科大网络突入校友掌心。

Online信息服务作用是传递信息,让新创积累校友的初步信任,有“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之效;在无力拓展Offline活动更重要。

Offline校友服务是校长俱乐部、烧尾宴、行业群英会、校友龙门阵等校友服务。以前,科大只有八宝粥式校友活动,只 有上百人的校友聚会。新创率先将校友服务切分为企业家(校长俱乐部)、创业校友(行业群英会、校友龙门阵与职场报告会)与职场新人(烧尾宴)三条产品线,细分市场。行业群英会等Offline服务,14年已挺近纽约、芝加哥。

新创的O2O校友服务体系,初步覆盖了全球校友;Offline服务在北上深等三大城市已初见成效。这为凝聚校友、争取捐赠奠定了基础。将来Offline校友服务,要走向美国、香港、新加坡等更多国际“市场”!

3)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校友捐赠

有效募集校友捐赠的三要素是设计、实施与筹款。传统中国高校,热衷获取大佬捐赠;而我们也看重草根校友捐赠。toB与toC区别,造就了我们争取校友捐赠模式的不同。

项目设计:由调研与创意捕捉实现。小米让“米粉”参与手机设计,新创则让校友与师生设计项目。传统的中国大学的捐赠项目来自行政力“拍脑袋”。新创强调设计源自用户,寻求“校方与校友需求最大公约数”。我们的项目创意源头上至校长、下至学生提议。我们多次在食堂获得学生提议,成为“iGEM:壮行金牌之师”与“龙舟队资助:不成功就裸奔”的来源。

获取创意后,我们坚持在展开校友O2O(from Online to Offline)的调查。过去三年“挑战马拉松,捐赠困学守望、海外交流与瀚海航塔”的设计都是捐赠校友“定制”筹款项目。

项目高效实施:这要求财务公开,还尽可能多公布实施细节,让用户感受到透明与诚意。新创力求通过财务全流程公开、实施细节公开,受益人去向公开等多环节获得信任。我们曾发布郭奖、爱心奖等多项目调查。对历年马拉松捐赠行动成本,更详尽到每顿饭与电话补助细节。。捐赠不是一锤子买卖!我坚信,唯有对捐赠者透明,才能激发用户长期“粘性”。

基于互联网的筹款:09年起,我们实施“香八拉”“壮行金牌之师”“挑战北马,捐赠困学守望”“再战上马,捐赠海外交流”与“挑战马拉松,致敬瀚海名师”等筹款行动。行动设计考虑了互联网时代特征,贴近年轻校友,辅以适度网络营销(12年知性美女榜;13年双11购物狂欢血拼赠大礼)。

新创作为电子捐务网,与电商无区别,支付不便捷,捐赠无可能。新创过去七年获得超1万人次捐赠,超过90%人次来自网络。12年,新校友捐赠网(GIVING.USTC.EDU.CN)上线,强调全新设计、全新域名,全球校友闪电捐。

校友基金不大,价值几何?

2006年9月,我们期望有一天校友基金成为科大办学经费重要来源,即捐赠每年数以千万计;或捐赠校友数以万计。那时,我懵懵懂懂以为有趣。七年过去,新创事业没有那么“大”。那么,新创价值何在?

新创的价值,就在凝聚的这张网络的价值。新创作为专业运作的民间基金,在短短数年内第一次建立起9万名的校友网络。

厚脸皮说,新创对于科大的意义,远超金钱捐赠。就算从最 俗的金钱尺度,管窥新创的价值。对科大与校友,各举一例:至少两位“青年千人”因新创促成回校(不计新创宣传“间接”吸引人才)。不提领军人才无价,他们已为科大带来千万计的科研经费;我们曾促成北纬通信、玩蟹科技等校友企业合作。合作的成功。前者市值飙升数十亿;后者以17亿元被收购。

新创的价值,在乎改良科大文化。有大连校友批评“中国科大,一盘散沙”。理科生追求卓尔不群,科大校友又缺乏大规模团队协作文化。而促成多起校友与企业的合作,创造的是“校友同心,其利断金”的文化。科大文化之弊病还在晚熟,部分毕业生欠职业思考。近来更爆出毕业生流浪街头等极端实例。而我们正尽绵薄之力弘扬校友多彩的职业(创业)道路,启发着在校学生与年轻校友思考职业生涯定位。

我们的纪念日

2013年12月1日,上马,我们为“致敬瀚海名师”收官。那天, 100多位科大人向校友、基础课教师致敬,我也向毕业的那所伟大的大学致敬。

校友基金是更遥远艰辛的马拉松,我偶尔叹息“不如归去”——七年来,我会沮丧:做过的善事多数是会忘记的。“挑战马拉松”年度行动在11月3日纽约马拉松与11月底之前,进度一度让我感到山穷水尽。每到此时,我的法宝就是在玉泉路干一周不回家,开玩笑说人不到狗急跳墙,能干好一件事吗?我从未离开,因为我非常珍惜和感谢学长与呵护我共同走过的历程。这些年最怕的是(校友和执委)表扬我把新创视为事业,把人端上去。面对家庭的柴米油盐,事实上在基金会我从未有任何辞职离开的自由。

12月1日,我感叹万千。这是我的第五个全马,是我回国效力于新创七周年纪念日。最后十公里十分煎熬,对于双腿都是痛苦的挫伤。我发誓这种自讨苦吃的活儿再也不能干了,筹款加跑步这玩意太累。但冲向终点之前,我回味起《我们的纪念日》的歌词:

这是美丽的纪念日

... ...

有些事要流过泪才看的到

不求完美爱的更远

我用寂寞来惩罚我

... ...

那是种甘甜以后

让人想哭的快乐

12月1日是美丽的纪念日!马拉松与校友基金同样都是寂寞,我难以抗拒诱惑;我在心底欢唱:我想要飞得更高!

七年了!当初我们期望有一天,每年为科大获得一万人、千万乃至上亿元的捐赠。惭愧,目标何止千万里。树新说,七年之痒后, 婚姻就奔永久去了,基金会要奔一百年。这玩意相当艰难,那么我们就继续猛打猛冲!

刘志峰 950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创校友基金会秘书长

2013年4月

坦然面对科大文化的弱点:2012年年报秘书长报告与感言

校友基金,道阻且长:2011年年报秘书长报告与感言

坚持公益梦想与创业理想:2010年年报秘书长报告与感言

打开校友基金希望之门:2009年年报秘书长报告与感言

专业之路:2008年年报秘书长报告与感言

超越简单情节,探索校友基金:2007年年报秘书长报告与感言

说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新创基金会2013年年报》即将公布,我们陆续刊登年报中的重要内容。以上是新创基金会秘书长报告与感言部分。

2014-05-14 上一篇: 《运行经费审批制度》原则通过 下一篇: 新创基金会再次规范化名称